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后期:长新冠持续性症状的健康洞见揭示社会挑战
长新冠:香港第五波疫情后期,持续性症状调查揭示的健康洞见
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78号报告书》的公布,我们对于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后期(2022年12月-2023年4月)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报告中的数据引发人们对长新冠现象的关注,显示近一半香港居民感染新冠后经历了超过两个月的持续性症状。
疫情后期的感染情况
在疫情后期,香港居民中“曾经感染 2019 冠状病毒病的人士数目”占总人口的52.1%。这一数字揭示了新冠在香港社区中的广泛传播,对社会公共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长新冠现象的调查
报告的独特之处在于首次将长新冠列入居民统计调查的监测范畴。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标准,“长新冠”(PACS,COVID-19急性期后综合征)纳入标准为确诊新冠感染后,14种相关症状中至少有一种持续≥4周。
长新冠的影响
约526,800名感染者(18.4%)表示持续超过两个月出现选定症状。这些症状包括疲倦、气促、认知功能障碍、头痛、胸痛、关节痛等,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长新冠的出现与性别关联不大,但与年龄增长和患有基础慢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年龄和慢病的影响
长新冠症状的出现比率随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在45-54岁、55-64岁、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出现比率分别为20.2%、22.6%和24.8%。此外,患有基础慢病的人群中长新冠症状的出现比率高于没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健康洞见与社会挑战
这一系列数据提供了宝贵的健康洞见,对于长新冠的关注将成为未来香港公共卫生策略的一部分。在面对老龄化社会和慢病高发的挑战下,社会需要更全面、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防控措施,以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了解长新冠的影响,香港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挑战,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