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鼷鹿又名鼠鹿,是一种体形很小的原始反刍类动物。 鼷鹿是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
鼷鹿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鼷鹿科 Tragulidae 属: 鼷鹿属 Tragulus
生物特征
鼷鹿体形略比野兔大,体重1.3-2.0kg,体长420-630mm,肩高约200mm,是仅次于蹄兔目成员最小的有蹄类动物,也是鼷鹿科种体型最小的一种。面部尖长,无角,雌性獠牙短而不露,雄性有发达的獠牙,四肢细长,前肢较短。喉部有白色纵行条纹,腹部为白色。背、腿侧及体侧等阳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黄褐。前臼齿高冠具锐利切迹,吻尖而窄,鼻孔似裂缝,无颜面腺和足腺,脚长而细,每足具4趾。反刍,胃分3室,第3室退化。
生活习性
鼷鹿 鼷鹿的行动十分灵敏,也善于隐蔽。为夜行性,性格谨慎胆小,除繁殖期外,多单独活动。白天隐藏于草丛中,动作敏捷机警,奔跑时似兔般跳跃。主要生活于热带山地丘陵茂密的森林灌丛和草丛。有时也进入农田地带。主食为掉落在地上的野果和野花,但也吃叶子,也吃幼苗和青草。涉水之后会暂时丧失行走能力,此时常被人捕获。 鼷鹿一般情况下单只活动,只有到发情期才雌雄成对相聚一起寻食,交配后即各奔东西。是保留着许多原始特征的鹿类动物,也是一种体形很小的原始反刍类动物,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很有价值。
生长繁殖
鼷鹿的怀孕期为5~6个月。母鼷鹿产仔48小时后便可以发情受孕,而且能一边哺乳一边怀胎。鼷鹿每胎可产一或二只小鼷鹿。小鼷鹿出生半年后就会性成熟。
物种分类
爪哇岛与中国云南南部的鼷鹿原被认为是鼷鹿的亚种,(学名同为Tragulus javanicus),但自2004年起,爪哇鼷鹿(Tragulus javanicus)与云南鼷鹿(Tragulus williamsoni)被归类为不同的独立物种,鼷鹿也改用现在的学名(Tragulus kanchil)。
地理分布
英国布里斯托尔动物园的爪哇鼷鹿 鼷鹿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婆罗洲与苏门答腊岛。中南半岛,包括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并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岛屿。中国分布仅是本种分布区的边缘,只见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
保护状况
鼷鹿的栖息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牲畜践踏和人为建设对鼷鹿的隐蔽除破坏严重,此外它也受到狩猎的威胁,人们为取食它的肉而捕杀它们。目前,鼷鹿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皮书中的级别是濒危,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种被列入附录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