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卷土重来的警思:生态环境脆弱的因素不可忽视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生态保护,既不因沙尘暴来了就动摇信心,也不因沙尘暴一走就万事大吉 一场突袭而来的沙尘暴,再次引发人们的环保焦虑。 3月20日早晨,从睡梦中醒来的北京市民发现,北京城笼罩在风沙之中,窗外原本清晰可见的高楼在漫天尘沙中若隐若现,浑浊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土腥味儿,空气质量骤降到五级重度污染。这次今年入春以来强度最大的沙尘天气席卷了半个中国,约2.7亿人遭受了沙尘之害。 与2007年以前相比,近两年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强度明显减弱,不少人甚至以为“沙尘暴消失了”。但正如专家所言,只要有沙尘源存在,沙尘暴就不会消失。此次沙尘暴的卷土重来,给了我们许多警思。 应该说,气候异常是引发此次沙尘暴的重要原因,但生态环境脆弱的因素也不可忽视。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一定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沙化土地面积基数大,目前依然有174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总面积的18%;一些地方重建设、轻管护,甚至边建设、边破坏,以至于改善的速度赶不上恶化的速度;新栽植的树草根基不深,其荣枯严重依赖自然降水,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沙尘暴来袭,再次警示我们,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不可把局部环境的改善当作整体环境的恢复。 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哪一片都不是孤岛。沙化地区往往既是水资源匮乏、林草植被稀少的生态脆弱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要保护,经济要发展,这就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比如,无论是城镇建设还是产业规划,都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等自然禀赋和环境承载量,尽量发展既能促进生态恢复、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特色产业;在各类经济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中,更应注重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植被恢复,尽量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避免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埋下长期的环境隐患。 非沙尘源区的居民可能会说:我既不砍树、又不毁草,和沙尘源区的生态恶化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就拿北京的居民用水来说,相当一部分是从河北、山西长途输送而来,这无疑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紧缺局面,而水是维系当地生态系统的最重要资源。此外,城市居民所吃的粮食、肉蛋奶,所穿衣服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农牧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原产地的环境压力。因此,城市居民合理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本身就是对农牧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一大贡献。 据报道,在未来几天内,新一轮沙尘将再次肆虐西北、华北。沙尘敲响的警钟,再次审视着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既不因沙尘暴来了就动摇信心,也不因沙尘暴一走就万事大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一种千秋功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去着力践行,这样,未来的沙尘暴才会少一些、小一些。(赵永新) 相关资讯:
沙尘暴黄色预警继续鸣响
继19日—20日的强沙尘天气之后,我国正遭遇一次新的沙尘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最新实况监测显示,21日14时至17时,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中南部、青海西北部局地、宁夏南部局地、四川东北部、陕西中南部、山西中部局地、河南南部、湖北、湖南西北部局地、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局地、浙江大部出现浮尘或扬沙天气,其中新疆且末、内蒙古海力素出现沙尘暴,新疆若羌、内蒙古额济纳旗出现强沙尘暴。 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沙尘还将继续逞威。中央气象台21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21日20时至22日20时,南疆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中部的部分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有沙尘天气,其中,南疆盆地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来源:人民网 记者刘毅)专家解读沙尘成因
19日—20日强沙尘天气,为近7年来范围最大 3月19日至20日,我国出现一次强度大、范围广的沙尘天气过程,是2003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专家认为,我国已进入春季沙尘天气多发期,预计今春沙尘天气比去年偏多。 3月19日至20日,我国出现一次强度大、范围广的沙尘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这次沙尘天气,其影响范围是200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沙源区地表温度回升、地面解冻,继而强冷空气集中南下,促成本次沙尘天气
这次沙尘天气波及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北京、湖北等16个省(市、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吉兰太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何立富说,主要沙源区是蒙古国西部和南部的沙地,内蒙古西部及周边的沙漠、沙地,内蒙古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沙源地受到强冷空气影响,冷暖空气交汇时地面旋转风比较强,容易把沙尘吹起来; 第二,冷空气集中南下,中高层风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在5000米以上直到12公里左右的高空,西北风把沙尘一直带到长江下游、江南一带。东部地区没有沙源,沙尘被高空风输送过来并沉降,形成沙尘天气; 第三,前些天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等地的地表温度回升,地面解冻,下立面条件有利于沙尘天气形成。 何立富认为,这样的天气每10年总有一两次,应该不算特别异常的情况或极端天气。·今年我国已出现4次沙尘天气,与2000—2009年同期平均值相当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主任张培群表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20日,我国已出现了4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19日—20日的这次过程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 为什么沙尘天气集中发生在3月中旬?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认为,3月中旬以前,我国华北北部、西北北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大部降雪次数多,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不利于沙尘天气发生;3月中旬以来,我国西北大部基本无降水,而且气温迅速回升,平均气温已回升至零摄氏度以上,土壤逐渐解冻,有利于沙尘天气发生。 此外,3月以来,北方环流形势基本稳定,贝加尔湖至我国内蒙古西部高度场偏低明显,多低压槽活动,槽后的西北风有利于西北沙尘天气过程发生。·预计4—5月,我国北方还将出现6—9次沙尘天气过程
据预测,3月下旬我国北方有可能出现1—2次沙尘天气过程,主要影响内蒙古中西部、西北东北部、南疆盆地和华北北部。 另外,预计4—5月,我国北方还将出现6—9次沙尘天气过程,比2009年同期(4次)偏多。4月份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仍将较活跃,强沙尘暴发生的可能性较大;5月份冷空气势力减弱,沙尘天气将较4月份有所减少。 (来源:人民网)下一篇:鼷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