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怎么抽球(详解底线抽球动作要领,掌握这3个要点,可化被动为主动)
相信很多羽毛球球友在平时的练习和比赛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被对手推挑底线,自己还在中场,球已经向底线飞去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眼睁睁的看球落地;或者是想去挣扎一下,结果也像下面这样:
可以说,这种球对于我们的杀伤力很大,有一种望尘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应对技巧,这一招叫底线抽球,很多时候能顺利的解决这一难题。
底线抽球
在遇到上面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面临3个难题:1、步法。不能快速的退到合适的位置来击球;2、击球点。该在哪个位置击球才能化解被动?3、发力点。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发力,才能将力量发出来?
底线抽球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讲解,首先看下底线抽球的完整动作,如下图:
首先来说步法。这里用到的是正手位后退步法,注意看步法的最后一步,是向击球点的位置跨步,随后手臂发力抽球。最后向后跨步时,脚尖是朝向侧后方(击球的位置),而不是朝前。这是唯一和其他后退步法不一样的。如下图:
这样做的好处是将身体前面的空间让出来,这样就有更多的余地来做出击球的动作,发力也不会受阻。同时这个脚尖向后跨步也让最后一步的移动距离变大,同时身体的稳定性也增加。
其次看击球点。如果你能快速的后移,就可以找到最佳的击球点,如果移动速度慢也不能让击球点太靠后,否则还是无法发力。对比下面两图:
女单的比赛中,蓝衣选手的击球点太过靠后,这样就导致击球的发力基本是靠手腕向内收,这样无法保证球的角度,更难发出力量;而男单比赛中黄衣球员的击球点与身子平行,他就有引拍的余地(肘关节向后拉),然后发出的力量也很足。
所以击球点的选择要与身体平行或者靠前,如果靠后则会限制发力和回球的角度。
最后说如何发力。如果单靠手腕的抖动发力,力量不足,无法来化解目前的被动局面,就需要依靠大臂带动小臂一起发力,此时肘关节的动作就十分重要,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关键词:引肘。
简单的理解引肘:用肘关节来引导整个动作。还是很难理解是不是?
引肘分为三个关键步骤:
1、肘关节向后引。
这一步很简单,就是肘关节向后移动,引导着大臂小臂以及球拍都向背后移动,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李宗伟的肘关节已经移动到背后了,这个动作和侧身是同步完成的,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展胸的动作,此时身体的蓄力已经完成。
2、肘关节向前引,小臂后倒,外旋。
在肘关节向后已经到最大距离后,身体处于紧绷状态,此时就需要做击球前的引拍了。我们知道引拍就是将球拍远离击球点,来获得力矩,让击球力量更大。所以,小臂会向后倒,让拍头远离击球点,此时肘关节会向前,小臂呈外旋状态,如下图:
3、锁肘,内旋抽球。
此前我们说过锁肘,就是肘关节和大臂锁定不动,之后的动作就是小臂来发力。当我们做完引拍的动作之后,力量已经传导到小臂上面,下面要做的就是小臂回旋来发力抽球了。如下图所示:
完整的一个动作看似简单,但拆分之后就会发现,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特别是第二步最容易被忽略,所以我们在击球的时候感觉力量不足,发不出力。就像你如果要用手去打一个物体时,总会高高举起来增加力矩,这就是引拍的原理。同时,引拍也会让力量的传导更加顺畅不受阻,所以在练习引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点。
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底线抽球,多加练习可以有效的解决对方推底线时的被动局面,有关反手被动抽球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发出来,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