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春晚直播2021(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62期:中国航空航天,创新前行)
“我们的航天事业,在美西方的打压下而全面崛起。今天中国航天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进入了‘并跑’乃至‘领跑’。”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但彰显了制度的优越性,也为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完成,我们将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怎样的中国智慧?”
在东方卫视10月10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62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昂海松教授来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航师生一起探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
张维为:
非常荣幸能够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航师生一起创作这一期的《这就是中国》。南航上了美国的制裁名单,应该说这是一枚了不起的“荣誉勋章”,英文叫作A Badge of Honour,它表彰了南航人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事业,做出令美国人惧怕的贡献。
美国今天不自信了,南航已经把不自信的“帽子”送给了美国,也可以说,我们所有被美国制裁的高校和科技企业都把不自信的“帽子”送给了美国,这也使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当年针对美国和西方封锁制裁中国时候说过的一句名言: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我们什么都有了。
美国人始终搞不懂一个简单的事实,它越是打压中国,中国人就越是憋着气,要超越它,而且一定会超越它,这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基因里的东西,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我们国防科技产业和其它一些产业都有一个说法,美国封锁什么,我们就能生产什么,而且还会有中国自己的独门绝技。我相信最后为中美科技战后悔的将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我们“两弹一星”就是在美西方全面封锁下研制出来的。这种自强不息直至超越的例子太多了,而我们的航天事业,在美西方的全面围剿、封锁、打压下而全面崛起。
十来年前,中国的航天在很多领域内还在“跟跑”,但今天中国航天已经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进入了“并跑”乃至“领跑”。
我记得十年前的时候,很多人还以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驻留仍是遥远的梦,但此时此刻,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正翱翔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
9月17日,我们的宇航员第二次出舱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完成设备与工具的安装,还进行了首次舱外援救验证。航天员通过攻克多种问题和数百次的实验,让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又一次突破了来自欧美的许多技术封锁,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空间站第二个实验舱段——梦天实验舱的发射已指日可待。待其发射成功后,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全面建成,现在空间站的“一”字型构型将变成“T”字型构型,这将是一座“天上宫阙”的完美景象!
十年前,习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年来,我们的航天事业已经独立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过去的44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7个小时,而航天员驻留的时间已经从过去的十三天增加到半年。
我问了一位南航的航天专家,他说这“一增一减”,代表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今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载着3名航天员奔向太空,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在轨道组装建造的大幕。
我们知道中国人的这个“天上宫阙”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它的背后是一个超级强大的航天保障体系,是我们国家航天整体实力的支持。现在的另一个空间站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共同建造,而我们的空间站完全是以我国一国之力建造的,这说明我们不仅是一个航天大国,而且已经是一个航天强国。在此,我们要向所有中国航天人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探月工程也完成了令人振奋的“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嫦娥三号成功地着陆月球、嫦娥四号开启人类首次的月背的着陆探测,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样本。
在4亿公里之外的火星,我们的天问一号环绕器正在进行环火星探测,我们的“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行驶。我们的首次火星探测通过一次任务,就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这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我国科学家揭示火星浅表结构。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的北斗人连续几代的不懈奋斗,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巨型复杂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也成为我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的空间基础设施,它无疑是我们航天强国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让我们还是回到美国对中国发动的所谓科技战。我刚才说了,我相信最终为中美科技战后悔的将不会是中国,而是美国。为什么?因为国内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有争议,在科技发展方面,我们究竟是自主创新为主,还是走国际化、市场化的道路,结果美国一轮又一轮的科技战,使我们看到中国别无选择,我们从上到下都形成了共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不来的,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这种共识一旦形成,我们有党的领导,有中国的新型举国体制的全力推进,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必将成功。
我们国内还有一些人怕美恐美,好像美国一打科技战,天就要塌下来了,这些人大多是不谙实务而又被西方话语洗脑的少数人。
倒是美国自己的许多智库和学者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美国将输掉科技战。比方说,今年6月,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和谷歌公司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华尔街日报》上联合发文写道,在这场芯片竞赛中,美国已处于失败的边缘。
中国的科技实力与中国具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中国科技实力崛起的重要特点。我们在航天、北斗、5G、智能电网、核电、风电、光伏产业、高铁、电动车、歼-20隐形战斗机、战略轰炸机、055大驱(055型驱逐舰)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
不少人认为,在科技领域,美国偏向基础科学端,中国偏向于产业端,在应用方面领先。在中美贸易战开始前,有一种论调,认为美国可以把许多产业交给别的国家去做,但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产业根本离不开中国。
我自己走访过100多个国家,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市场规模、服务型政府、能源保障、交通便捷、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工程师和熟练工人队伍?没有的,只有中国有。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从宣布科技战开始,它宣布断供这个、断供那个,但最后很多产品方面还是发了许可证。所谓“全面脱钩”,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至少一千五。当然,我们必须警惕起来,在重大的核心领域,务必做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比方说,在潜力巨大的智能汽车领域,一定不能由外国设计的芯片主导。
此外,我们在基础科学领域的进步也十分令人鼓舞。不久前,日本文部省下边的一个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继前两年中国在“科技论文总数”以及“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高质量论文篇数方面超过美国之后,今年中国又有一项重要的指标超过美国:在“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顶尖论文篇数上也首次超过美国,名列世界第一。
换言之,这个报告认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有关自然科学领域研究论文的全部三项关键指标中,中国均已夺冠。此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2月的报告,2021年中国国际专利的申请量也是全球第一。
当然,我们要承认,在不少领域内,我们还暂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还被人“卡脖子”。但综合来看,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总书记的指引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召唤下,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最终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南航的同学们,你们将是中国航空航天的中流砥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会在你们身上得到传统的传承和体现,祝福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攀高峰、不断前行,实现为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努力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不懈地追求我们航天梦。谢谢大家!
昂海松:
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谈一谈我国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标志航空技术发展水平的战斗机共分五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歼-7、歼-8战斗机应该仅仅属于第二代的水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出第四代战斗机,像歼-10B、歼-11B、舰载机歼-15、歼-16。特别是在2011年我国建成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时候,美国的卫星拍摄了我们的辽宁舰,那个舰上是一架飞机也没有,但是仅仅一年,2012年我国就公开了自主研发的歼-15的舰载机。
中国的航空技术的发展浸润了千千万万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心血。如歼-15的舰载机的总工程师罗阳,舰载机如果稍微有一点故障的话就会坠入大海。他就抱着这种重大的责任使命,在辽宁舰上完成了飞机的试验,当试验完成之后,下降的时候,他心脏病突然发作,最后猝死,年仅51岁。
值得中国人自豪的是,2011年1月我们又成功地首飞了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中国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位能够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
说到无人机,普通老百姓都认为是手上玩的那个大疆的小四旋翼机。实际上无人机的种类多达上百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南航就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架大型的喷气式无人机长空一号,我们这个“长空”无人机不但可以作为各种导弹试验的“靶机”,而且可以用于原子弹、氢弹试验爆炸的时候实时采样,这样就避免了原来核爆炸的时候,我们的解放军战士要现场人工采样而受到核侵害的危险。
其次,我跟大家谈一谈我国的导弹技术发展。什么叫导弹呢?导弹就是不用人工瞄准,它能自动的找到并击中目标的这样一个火箭推进弹。
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导弹。从各种防空导弹到拦截导弹的反导弹,从空地发射的导弹到水下发射的战略导弹,从近距离的反弹的导弹到洲际导弹,从普通弹药到核弹等,从贴地飞行的巡航导弹到大气层外的导弹。
尤其我要提到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两种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导弹。一个是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二是中国东风-41的洲际导弹。今天的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时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长剑在手!
最后,谈谈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所谓“航天”,就是飞行器飞到大气层外的航行技术。绕地球飞行的叫做“卫星”,脱离地球外的星际飞行叫“深空探测器”。
我国航天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涉及领域之广、安全性之最,尤其是近十年的发展,令世界瞠目结舌。航天的基础是火箭,中国虽然是火箭的发明之祖,但是长时间都停滞了,只有现代的“长征”系列火箭技术发展非常耀眼。
从1970年长征一号到2022年长征十一号成功地发射了100多次,把四五百个航空器送上了太空,从发射离地球300公里的人造卫星到2021年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上了5600万公里之外的火星上。
第四次海上发射!长征十一号成功发射“一箭双星”。图源:视觉中国
自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十几年来,我们中国人的载人航天事业“三步走”计划全部完成,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向更高层次飞速发展:神舟六号实现了两人飞行。神舟七号:首次航天员出舱。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空间交会。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绕飞。神舟十一号:2016年航天员在太空中驻留30天。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中一共在轨工作了六个月。现在的神舟十四号送上去的三位中国的航天员,至今还在中国空间站的太空中工作和生活。
2021年4月22日发射成功的天和核心舱宣告了中国的空间站的诞生。2021年6月,中国空间站首批入驻了航天员。2022年6月又入驻了第二批的航天员,显示了中国空间站对接技术、往返载人技术的完美成功。
回想当年,美国拉拢的16个国家建立和使用国际空间站,就是设计种种的限制不让中国参加。中国人有志气,自己独立地研发。如今国际空间站已经老化了,最迟到2024年就要退役了。那么2022年,就是今年美国的航天员从空间站返回,他自己还找不到载人航天器,还是搭乘俄罗斯的飞船才返回地球的。
到2024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的国际空间站还没有出来之前,那么我们中国是唯一的世界上的国际空间站。因此,他们要做试验,不是我们求人家,而是来求助于中国的空间站。
中国在宇宙探索的航程上越走越远,令世界叹为观止。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2020年7月份开始发射,经过了10个月5600万公里这样一个航程,2021年的5月成功地着陆火星,这真正体现了中国的航天精神。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但彰显了制度的优越性、保卫祖国与高科技水平的强大实力,也为世界和平、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圆桌讨论】
主持人:在圆桌讨论环节,我们请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康国华教授一起来参与对话,刚才两位教授的演讲都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了梳理。在回顾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特别是南航这70年发展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第一,其实早期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也有学习别人的过程,后来我们就意识到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从现在这个时间点回过头来看,是不是更能够凸显出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昂海松:我们国家如果不走自力更生、自强自立这条路的话,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外国人有的先进东西,我们中国也要有。外国人没有的东西,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研制出先进的装备出来。
康国华:很激动能跟昂老师一起来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关于创新,实际上我们现在能够感受到习主席说的一句话,关键的技术是求不来、买不来、要不来的。回顾过去这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航空也好,航天也罢,我们的装备走过了前期的模仿,到领先,最后要超越。那么如何去超越?实际上就是创新,要走到别人没有去的地方,我们现在开始说,老一辈的人他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这一辈和下一辈就要比他们做得更好,要实现从原来的0到1的突破。
主持人:咱们在节目里面经常讨论,中国的自立自强精神是独树一帜。张老师今天来到南航,我们讨论航空航天报国、强国精神,是不是给您更强烈的感受?
张维为:是的,我特别有感触,今天上午看了你们的校史馆,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航天人做出的贡献才有今天的成就。国庆70周年阅兵我在现场,我在天安门广场,当看到我们的歼-20、东风-17、东风-41,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欢呼。我记得曾有一个刷屏的周恩来总理的照片,边上写着“这盛世如你所愿”,周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以凝重的眼光注视着前方。1949年开国大典,我们只有17架飞机在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验,总理觉得这个太少了,智慧地建议,我们就飞两遍吧。
现在各种各样的新型一流的战斗机、轰炸机、各种类型的导弹,都是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要多少,有多少,令人感叹万千。
昂海松:前面老一批的航空人,他们就奋发图强,这种精神就传到我们这一代,我给学生讲了两句话,爱国是做人之本,我们这一生要不爱国的话,你这个中国人就白做了。第二句话是,创新是强国之首,光是埋头做人不行,还得要勇于创新,为我们国家做贡献。
主持人:太了不起了,说到创新,康教授,你们在做创新的时候,是不是给自己要提更高的要求?
康国华:首先很感谢昂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给我们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也举一个例子,我2006年士毕业了以后,学校要研制一颗卫星,当时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到底研制怎样一颗卫星,这颗卫星要体现南航的特色,要体现技术水平。后来我们的团队研制第一颗卫星——“天巡一号”,我们就在想,是不是还有更多、更先进的技术等着我们去探索。创新的确是很难的事情,相当于在一块木板上,要去找到一个别人没有钻过的孔,把这个孔打下去,看看能不能探出宝藏来。
张维为:刚才昂教授谈到比他还早一辈的,我就想到钱学森。我有幸在1980年代中期的时候见过他本人,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招待会,我是翻译,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在南航校史馆又看到了他对南航的副校长说,中国在发展导弹,我们需要无人驾驶的靶机,所以南航是最早生产无人机的。钱学森看得很远。他很早就提到元宇宙,他用的概念是“灵境”,我想到我自己经常提一个做学问的观点,虽然我是做人文社会科学的,有个说法叫做“眼高手低”,就是一定要“眼高”,眼界一定要高,要看得很远、清楚,要认清这个领域内最前沿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手低”指的是从小处、从具体问题开始做。
主持人:非常同意张老师这个观点。现在我们说无人驾驶好像是很熟悉的概念,但是在看南航历史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其实南航的研究史上很早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无人驾驶的第一,无人驾驶的大型靶机、无人驾驶的穿越核试验的取样机、无人驾驶的直升飞机等等。张老师说做科学研究要有一种前瞻的眼光,我觉得南航人也一直有一种前瞻的眼光,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中国航空航天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前瞻的精神?
昂海松:我们南航是1952年创建的,正好是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我们的航空力量很薄弱,必须要办自己的航空技术,所以南京的空军飞机工厂下决心要办一个学校,建设了南航。正是在这种一开始就带着国家使命的基础之上来办学,带着使命来学习,南航人有一种踏实追求,为国家做贡献的机制,这个精神很重要。
中新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图源:视觉中国
主持人:说到自立自强,不断创新,接下来要请康教授再介绍一个他的作品,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叫做“锦囊一号”。
康国华:在8月9日,我们在太空的卫星上搭载发射了这样一个东西,给它命名叫“锦囊一号”。当时我们做这个创意的来源,就是我们观察到,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已经快建好了,上面有很多的科学实验,比如说水稻怎么种植。空间站门槛很高,需要很长的周期去准备,需要很高的技术条件去保障。
那么我们能不能在自己的领域,就是微小卫星的领域里面来实现这个事,所以我和团队就打造了这样一个阳光房,是国内首个在这样一个体积大小里面来保持常温常压的装置,相当于我们就在太空里面有一个自己的微小的实验室。
主持人:现在这个“锦囊一号”里在开展什么实验?什么生物在里面?
康国华:我们这一次选择了一个植物叫红萍,红萍有个俗名叫“满江红”,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个植物?因为这个植物很有意思,在古生物学上有一个事件叫“红萍事件”,在5600万年前,地球上还有98%是二氧化碳,就是因为这个植物的出现,把碳吸收、固定、沉淀,使得我们的大气可以满足人类的呼吸。我们也在设想,火星上现在也都是二氧化碳,那么未来如果要改造火星的话,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可以去利用。
第二,它是一个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含有20%的蛋白质,是一个高蛋白质的植物,意味着它可以成为宇航员的食物。我们就想带这样的一个小东西上去,来看看在太空里面,它能不能生长得很好,这是我们带上去的一个小实验。
主持人:我们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一方面需要想象力,还需要跨学科的能力。这个“锦囊一号”做完了之后,还会有“锦囊二号”吗?
康国华:我们现在的确在设想,如果它作为平台的话,后续能做哪一些事情,我们也希望来征集大家的一些奇思妙想,如果把领域稍微交叉一下,创新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容易的事。
张维为:节目开始前和康教授聊天,我了解到,这是跨学科的,但是这些胯学科的工作都是在南航完成的,这本身就说明了南航的实力,这很不容易。我上次看到一个短视频,是讲天问一号的总师杨学军,他回忆他在南航受到的教育,他的老师非常有责任心。
另外就是团队工作的经验,给他一种整体协调的能力,他说这两个能力对他后来作为总师非常有帮助。所以一个优秀人才,他在大学里受过的教育、训练,以及潜移默化受到的各种影响,最后都会得到体现。
【观众提问】
刘上:我从小就对航空航天很感兴趣,尤其是火箭和导弹方面。过去几年我一直在进行火箭制导和垂直回收方面的研究,也自己研制了几代火箭并进行发射,同时我用视频记录自己研制火箭的过程,并发布到网上,向大众科普关于火箭的知识,并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我想问的问题就是,未来我们国家商业火箭的发展前景如何?
康国华: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非常蓬勃。我们不断地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天外火箭降落在地面上,简单的维修之后重新又发射出去,我们普通人已经能够成为太空的乘客,到地球的边缘旅行。
整个商业航天已经开始启动了,这位同学问商业航天的发展,我觉得商业航天是航天的一个必由之路,因为随着月球、火星探索技术的不断沉淀和成熟,低轨的空间逐步开始向普通的老百姓开放了,国家把前面的困难都给你解决掉了,剩下的问题交给民用的市场,现在整个商业航天发展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
主持人:前段时间我采访了一位民营火箭公司的高管,他给我介绍了目前这个行业,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情况,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通信,卫星通信技术以后会越来越惠及普通的老百姓,可能需要很多微小卫星在天上运行形成一个星链,商业发射一定有非常大的前景和空间。
第二,我特别问了他们公司跟Space-X的技术路径,他告诉我,Space-X不会教我们,也不会教大家,所以我们都要独立去研发。目前可重复利用的发动机在实验环节已经完全被攻克,但是距离落地使用恐怕还需要3-5年的时间,也给这位同学一个时间表,每位人才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
岳出琛:近年来,我逐渐注意到,科研人员的待遇在社会上和其他社会人员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请问各位老师,过去和现在的航空航天研究人员是如何自立自强,不断克服困难,抵制住这种金钱的诱惑,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呢?
张维为:现在好像有这么一个规律,往往一些新的发明确实是从美国开始的,但是一到中国,中国就把它发扬光大,中国的人口多、市场大、迭代快,很快发展,超出美国很多。
我走了100多个国家找不到这样的地方,这么发展友善的政府,这么能干的工程师队伍,这么多的熟练的工人,这么大的市场,等等,这是世界上少有的。
所以我在想,在整个国家全面崛起的大潮中,在这么大的中国平台上,即使你考虑商业利益,考虑待遇,我想老天是不会亏待你的,一流的工作,最后一定有很好的回报。
中国航天持续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图源:视觉中国
康国华:这位同学问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我怀揣着对航空航天的梦想到了南航,毕业的时候,就会面临这种情怀和现实的选择,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觉得大家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关键,就是平台的选择,有一类的平台能够让你的微小贡献得到很大地放大,能够让你做的很小的事情,上升到很高的层次。
比如说航天,我们知道航天的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举个例子叫惊天动地的,我不知道哪一个行业或者其它的专业有这样的。我相信,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一定是能够解决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罗欢: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决战之年,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的30周年。随着空间站的关键技术进入验证阶段,我们将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怎样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呢?
昂海松:2024年以后国际空间站没有了,靠什么呢?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靠中国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不光是为中国自己的科研服务,它为全世界服务了,另外讲灾害问题,怎样通过空间站,从宏观去了解、掌握气候的变化,避免各种灾难,中国人很自豪,自己搞出空间站来,不但不求人家,反过来人家求我们,后面空间站要干的事情太多了。
康国华:今年是空间站建设的决战之年,我们中国的贡献和中国元素是什么?在未来两年内,我们将会发射我们中国的巡天望远镜,它对标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哈勃望远镜,哈勃望远镜过去三十几年来对宇宙的观察,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我们中国的巡天望远镜上天之后,它有300倍哈勃望远镜的视野,那么它带来的这种科学资料,我相信更加能改变我们对整个宇宙的一些看法。
刚才同学提到的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实际上中国的空间站不仅是中国的,大家关注新闻也可以看见,很多国家的宇航员开始学中文了,笑称在宇航界里掀起了一股学中文的学风,因为这些宇航员上天了以后,他要跟中国的宇航员交流,要操作中国的空间站,一定要懂中文。所以我们空间站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面向全世界开放。
张维为:我看到的数据是好像我们已经批准了17个国家的项目参加我们空间站的活动,我们非常开放,真是为人类共同利益,但美国的项目好像没有达到标准。
主持人:其实所有的工作、努力,我们的自立自强、创新,不光是为个人理想的实现,也在为国家的强盛。空间站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一样,我们也在为人类所有的未来努力。最后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作结尾,“要让我们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把这句话送给南航,送给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