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隼”月球任务或面临失利:首次私企登月任务陷关键时刻难题
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旗下的“游隼”月球任务,标志着美国时隔52年来首次重返月球,然而,任务却在关键时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成功发射的数小时后,由于推进系统故障导致推进剂严重损失,这使得“游隼”月球着陆器按计划完成软着陆的可能性急剧减小。
该任务于美东时间1月8日凌晨2时18分,搭载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研发的“火神半人马座”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原计划2月23日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这是美国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后首次展开的登月任务,也是首次由私企承担这一任务。然而,在发射后约7小时,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宣布推进系统异常,引发了严重的推进剂损失。
由于月球着陆器的太阳能板需要对日定向为携带电池充电,推进剂的严重损失使得任务团队面临着解决日定向姿态机动控制问题的巨大挑战。尽管工程人员尝试通过调校着陆器倾斜方向来临时解决问题,但“游隼”显然已经损失了大量有限的推进剂。
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在一份任务更新中表示:“不幸的是,推进系统的故障似乎导致了推进剂的严重损失。”团队正在努力稳定这一损失,但考虑到目前情况,他们已将最大限度地获取科学数据放在首要位置。此时,团队正在评估可行的替代任务剖面,但这也暗示着“游隼”可能无法按计划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
月球着陆对于太空任务来说一直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桑顿曾表示,着陆成功的概率相当于抛硬币,这次发射更多地是关于整个行业的成功,而不是某个特定任务的成功。然而,此次任务的失败却引发了对NASA依赖私营公司进行科学实验的策略的质疑,特别是在低预算下进行月球任务的难度超过了许多人的预期。
“游隼”任务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商业运载服务计划”(CLPS)和“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的一部分。其携带的多种科学仪器包括用于研究月球水和月球表面辐射的传感器,旨在帮助NASA发展探索月球所需的能力。尽管任务受挫,NASA副局长乔尔·卡恩斯表示,每一次成功和挫折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NASA将以此为鉴,推动在月球科学、探索和商业开发方面的努力。
NASA与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签订的合同金额高达1.08亿美元,然而,此次任务的成本却可能高于其收益。这次失败引发了关于私营公司在月球任务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的讨论,暗示着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可能需要更加谨慎的计划和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成功实现登月目标的国家仅有苏联、美国、中国和印度。21世纪以来,只有中国和印度成功将航天器着陆在月面,而其他国家的着陆器大多因故障而坠毁。这一次“游隼”任务的失败,或许会对未来私营企业在太空领域的发展和太空探索的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