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崛起之谜:根系特化进化的奥秘揭示
自然界的演化历程充满了未解之谜,而种子植物的崛起是其中之一。尽管最早的种子植物出现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但它们直到数千万年之后的石炭纪末期才开始逐渐崛起,成为地球的霸主,开启了地球的中生代,也就是传说中的“恐龙时代”。然而,为什么种子植物会在古生代晚期才开始崛起,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在种子植物的根系特化进化角度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揭示了种子植物崛起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发表,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帮助解开了这个古老谜题。
在植物的演化过程中,根系是吸收和运输水分及矿质营养的关键器官,它在整个植物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种子植物形成之前,根系已经在石松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共同祖先中出现,但其结构和功能一直在不断演化之中。科研团队利用18个不同进化节点中的代表性植物物种,系统地开展了根系内皮层凯氏带和木栓质片层起源的研究。
研究发现,凯氏带和木栓质片层都是植物的内皮肤,它们可以防止营养和水分的散失,以及有害物质的侵害。然而,有趣的是,凯氏带存在于包括石松类、蕨类、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在内的所有维管植物中,而木栓质片层仅存在于包括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内的种子植物中。这些发现推翻了长期以来认为木栓质片层和凯氏带共同起源的观点,为研究木栓质片层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根据研究结果,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种子植物崛起模型。根据该模型,石炭纪时期的湿润气候下,没有木栓质片层的蕨类植物具有更高效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因此更能适应当时的环境,从而繁荣发展;然而,在石炭纪晚期的干旱气候下,进化出了木栓质片层的种子植物,具备更高效的水分运输能力,更强的干旱适应性,因此能够逐渐取代蕨类植物,成为地球的主导植物。
这项研究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凯氏带和木栓质片层的起源之谜,还为种子植物的崛起提供了新的解释。此外,该研究还强调了木栓质片层在植物应对干旱等逆境胁迫中的关键作用,为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探索植物的耐盐和耐旱机制,以及培育抗旱新品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我们要感谢科学家们的辛勤工作,他们不断推动我们对自然界和生命的理解。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帮助我们解锁了种子植物崛起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