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树名木保护:传承千年风华,融合生态与文化
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田心村,一株树龄约1900年的古罗汉松树冠如伞、枝繁叶茂,六根支撑柱承托起它粗实的树干。这只是湖南省众多古树名木中的一个缩影。走进湖南的古村落,古树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古树名木保护成为湖南致力于的重要事业。
作为中国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之一的省份,湖南以其树种多样、分布广泛而闻名。近年来,湖南深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积极进行资源普查、巡护巡查、宣讲等,使古树名木的社会关注逐渐增强。
一树一档,摸清古树家底。湖南在2016年率先启动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通过核对校准树木信息,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将古树名木信息纳入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精细管理。
湖南不仅在管理方面做出努力,还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和相关条例,建立了长效保护机制。在保靖县,甚至探索了“林长制+生态司法”的协作模式,让民众切身感受到破坏自然资源的后果与法律责任。
科学引领,保护有“方”。湖南联合各科研机构组建了古树名木保护科研团队,开展古树名木遗传育种、救护技术等工作,为古树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其中,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激光雷达”对古树进行三维结构重建,通过传感器监测古树生长状况,使保护工作更加精细化。
湖南在古树名木保护中也注重创新,探索古树主题公园、古树村庄等新模式,将古树的生态和文化价值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景观名片。
在保护的道路上,湖南不断前行。下一步,湖南将继续寻找树王,开展认养认护活动,提升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这不仅是一项保护自然的工作,更是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使命。
湖南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千年文化的生动体现。通过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思维,湖南正为古树名木注入新的活力,让古树的风华在时光中得以传承,成为城市风貌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情感乡愁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