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云南省

瑞文妹 百科词典 2022-10-03 16:24:21
云南省在中国的位置(红色部分)云南省在中国的位置(红色部分) 云南,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是昆明。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 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云南行政区划

 七彩云南七彩云南 云南省目前下辖16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以及129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  昆明市(辖1县级市、5市辖区、8县):盘龙区 五华区 官渡区 西山区 东川区 呈贡县 晋宁县 安宁市  富民县 宜良县 嵩明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曲靖市(辖1县级市、1市辖区、7县):麒麟区 宣威市 沾益县 马龙县 富源县 罗平县 师宗县 陆良县 会泽县  玉溪市(辖1市辖区、8县):红塔区 江川县 澄江县 通海县 华宁县 易门县 峨山彝族自治县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昭通市(辖1市辖区、10县):昭阳区 鲁甸县 巧家县 盐津县 大关县 永善县 绥江县 镇雄县 彝良县 威信县 水富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辖1县级市、9县):楚雄市 双柏县 牟定县 南华县 姚安县 大姚县 永仁县 元谋县 武定县 禄丰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2县级市、11县):蒙自县 个旧市 开远市  建水县 石屏县 弥勒县 泸西县 元阳县 红河县 绿春县 屏边苗族自治县 河口瑶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个旧市一景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8县):文山县 砚山县 西畴县 马关县 丘北县 广南县 富宁县 麻栗坡县   普洱市(辖1市辖区、9县):思茅区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镇元彝族哈尼族祜族自治县 景东彝族自治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西盟佤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1县级市、2县):景洪市 勐海县 勐腊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县级市、11县):大理市 祥云县 宾川县 弥渡县 永平县 云龙县 洱源县 剑川县 鹤庆县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南涧彝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   保山市(辖1市辖区、4县):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县 龙陵县 昌宁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县级市、3县):潞西市 瑞丽市 梁河县 盈江县 陇川县云南省香格里拉  丽江市(辖1市辖区、4县):古城区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永胜县 宁蒗彝族自治县 华坪县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辖4县):泸水县 福贡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迪庆藏族自治州(辖3县):香格里拉县 德钦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临沧市(辖1市辖区、7县):临翔区 凤庆县 云县 永德县 镇康县 沧源佤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省会:昆明   省政府办公厅地址:昆明市华山南路135号

历史

滇国的青铜雕塑

·唐朝以前

  公元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五尺道,更名为“西南夷道”。汉朝征服西南夷时,发现当地有来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梵语中称为“Sindhu”。[2]。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320年代,爨(Cuan)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晋宁)称王,爨氏统治维持400年。

·南诏国和大理国

 大理崇圣寺三塔 唐朝时,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封为云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902年,南诏国权臣郑买嗣夺位自立,改国号大长和。929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次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天兴国,改国号大义宁。 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七世纪,大约在大唐帝国兴起的同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类似部落联盟的民族政权,称为“六诏”。分别是蒙舍诏、越析诏、邓赕诏、施浪诏、浪穹诏、蒙嶲诏,“诏”为夷语, 有“王”或“首领”之意。 公元734年—737年间,六诏中源于今大理州巍山县的蒙舍诏得到唐王朝的支持,统一了其他五诏。因其位于六诏的最南面,故称为南诏。南诏最早的都城位于今巍山县,在这里发现的砖瓦等建筑构件,说明了南诏从开始就与中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公元739年,南诏迁都太和城,即今大理市。南诏建立后,不断向四面扩张,其鼎盛时期曾控制了东至云南曲靖地区,东南达越南北部,西南直达今缅甸曼德勒,北以大渡河为界,东北抵达今贵州遵义一带的广大区域。 南诏统治时期,云南的社会经济长足进步,文化辉煌灿烂,影响至今。南诏、大理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篡权,杀死南诏王室成员,南诏灭亡。公元937年,段思平平定内乱,在南诏的基础上建立大理国。南诏与大理国作为相继的地方政权,从公元649年至1253年止,凡604年,几与唐宋王朝相始终。

·元明清时期

  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征服大理国,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任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在云南开发重要的铜矿和银矿,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直到清朝,云南是中国白银的主要产区。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云南,形成今天的云南回族和蒙古族。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率军队攻占云南,灭元朝梁王,汉族军民开始大批移入云南,从明初到明末,云南人口由20余万增加到140余万[3]。随着大批汉族人口移民云南,云南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明朝末年,南明永历皇帝逃亡到云南。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年),派平西王吴三桂追捕永历。1662年,吴三桂从缅甸抓回永历皇帝,在昆明绞死。吴三桂驻守云南。1856年-1873年,云南回民以大理为中心建立了杜文秀穆斯林政权,几乎占领昆明城以外的云南全境。战后,云南回族人口大量减少。晚清时期,英国征服缅甸,法国征服越南,两国势力对云南产生一定影响。边境地区开放了几处通商口岸:腾冲、蒙自、思茅。1910年,法国投资的滇越铁路(中国境内部分今名昆河铁路)通车。1909年,清朝实行新政,云南编立新军,成立陆军讲武堂。

·清朝以后

  1911年10月30日(重阳节),蔡锷、唐继尧率新军发动重九起义,脱离清朝。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又在此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民国时期,滇军在云南形成割据局面,先后有唐继尧、龙云(1928年-1945年)、等统治云南。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付出极大代价的滇缅公路修通,成为中国与境外联系唯一的交通线。1942年有10多万中国远征军从云南进入缅甸配合英军与日军作战,日军击败英军,沿滇缅公路进至惠通桥,隔怒江与中国军队对峙2年。1938年-1946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办学,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60年代三线建设(将工厂搬到京广铁路以西、长城以南、韶关以北内陆地区)时期,修通了联系云南与内地的铁路,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

地理

·地势地貌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饮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差达6000多米。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 澜沧江大峡谷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山种骈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其中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的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怒江峡谷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峡谷之一。    在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侧山岭矗立于江面之上,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也是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横亘于澜沧江上的西当铁索桥,海拔已达1980米,从桥面上至江边的卡格博峰顶端,直线距离大约只有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在三大峡谷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却终年冰雪覆盖。因此,在垂直几千米的距离内,其气候与自然景观竟相当于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为全国所仅有。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在这3个大的转折地势当中,每一梯层内的地形地貌都是十分复杂的,高原面上不仅有丘状高原面、分割高原面,以及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而且还有巍然耸立的巨大山体和深切的河谷,这种分割层次同从北到南的三级梯层相结合,纵横交织,把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俗称“坝子”。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他们有的成群成带分布,有的孤立的镶嵌在重峦叠幛的山地和高原之中;有的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则无明显方向。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五是山川湖泊纵横。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河谷渊深,湖泊棋布的特色。天然湖泊分布滇中高原湖盆区的较多,属高海拔的淡水湖泊,像颗颗明珠点缀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总的来说,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全省127个县(市、区)及东川市共128个行政单位中,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    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一79.9%的有4个县(市),山区面积占80一89.9%的有13个县(市),占90一95%的有9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

·气候

    一、类型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二、特点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米,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云南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水系湖泊

金沙江第一湾    一、水系  云南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它们集水面积遍于全省,分别属于六大水系:金沙江-长江,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分别注入三海和三湾:东海、南海、安达曼海,北部湾、莫踏马湾、孟加拉湾;归到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六大水系中,除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的源头在云南境内,其余均为过境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六大水系中,南盘江-珠江,金沙江-长江为国内河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和怒江、澜沧江、元江是国际河流,分别流经老、缅、泰、柬、越等国入海。如此复杂的水组合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云南江河的另一特点是其流向由北向南,与国内多数江河由西向东的流向不同。现将六大水系简述如下。    金沙江-长江:金沙江为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全长2308公里。因盛产金沙故名金沙江,古代又称丽水。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经德钦县进入云南流于横断山区,而后进入滇中高原、滇东北与四川西南山地之间,最后从水富县流入四川境内,自宜宾以下称长江。金沙江在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6%,是云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沿江形成众多的以江河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一是,“三江并流”即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共同在滇西横断山区内相互逼近、并行南下的极为壮丽的景观。“三江并流”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是,“金沙劈流”。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坡陡谷深的大峡谷——“虎跳峡”。峡谷长16公里,从江面至两岸雪山蜂顶高差达30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三是长江第一湾。它位于丽江县石鼓乡,在这里北来江水受岩石阻挡,掉头急转向东北,形成V形大湾,江面宽阔,适于渡江,相传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革囊以济”都是以此为渡口。1936年5月,贺龙率红二方面军长征也是从这里渡江北上。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流至西藏的昌都之后称澜沧江。由西藏从德钦县流入云南,经迪庆、怒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州,从勐腊县出境,境外称湄公河,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5国,最后注入太平洋,有“东方多瑙河”之称。澜沧江全长4500公里,云南境内于流长1289.5公里,流域面积8.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左右。沿途景观主要有:与金沙江、怒江组成的”三江并流“,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的奇异风光等。    怒江-萨尔温江:怒江又名潞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流经西藏加玉桥后称怒江。它由贡山县进入云南,流经怒江、保山、临沧、德宏等4个地州,从潞西市出境。怒江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怒江全长282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1540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8.7%。由于江水流经云南时,多在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深谷中,水急流飞,声如怒吼,故名“怒江”。怒江峡谷全长310公里,有“东方大峡谷”之称,是世界著名大峡谷之一。沿江著名景观除“三江并流”外,还有许多罕见的优美风景和生态景观,奇峰异石、珍稀动物植物极为丰富,是旅游和科学考察的重要场所和基地。    南盘江-珠江:珠江上游为北盘江和南盘江。北盘江在贵州境内,南盘江在云南境内。南盘江源出曲靖马雄山南麓,山顶海拔2433米,流经曲靖、玉溪、红河文山4地州市,在罗平县的三江口出省,是黔贵两省区的界河。它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河水,最后注入南海。南盘江在云南境内长677公里,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5.2%。南盘江著名景观有“珠江源”,位于马雄山。马雄山是长江、珠江红河的分水岭。1985年珠江水利委员会考察认定此地为珠江源头,山岩有镌刻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的题字“饮水思源”。著名景观还有广南县八宝盆地岩溶景区,有“小桂林”之称。    元江-红河:该水系发源于滇中高原西部,元江和李仙江为其在云南境内两大支流。元江的东西两个源头分别发源于祥云、巍山两县,两源汇合后称礼社江,流入元江县后始称元江。流域多红色沙页地层,水呈红色,故称红河。它流经大理、楚雄、玉溪、红河等地州,从河口县入越南。元江在云南境内全长692公里。李仙江长488公里,发源于南涧县,经景东、镇沅、墨江、普洱等县,从江城县入越南。元江和李仙江在越南境内汇合称红河,是越南北方的第一大合,最后由北部湾入南海。该水系在云南境内流域面积7.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9.5%,是6大水系中对云南地理条件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它是滇东和滇西两大地理单元的分界线,它的两侧,地貌形态、气候类型、生物分布均有明显差异。    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是纵贯缅甸南北的著名大河,实际上流经我省的主要是该水系的3条较大支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其中独龙江发源于西藏,流经怒江州贡山县,在云南境内长80公里,出境后汇入缅甸恩梅开江。大盈江、瑞丽江在德宏、保山境内,分别流入缅甸。大盈江在云南境内长186.1公里,瑞丽江在云南境内长332公里。这3条江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88万平方公里,仅占全省面积4.9%,但它是全省产水量最多的地区。独龙江流经地区,峡谷深切,气候湿润,森林资源丰富,沿江峡谷绝壁有“自然壁画”之美。大盈江、瑞丽江流域高温多雨,地势开阔,森林资源丰富,宜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那里的蔗放米和咖啡比较有名。    二、湖泊  云南高原湖泊众多,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共37个,湖泊总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集水面积900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300亿立方米。滇东主要的湖泊有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杞麓湖及星云湖等;滇西主要有洱海、程海、泸沽湖、剑湖、茈碧湖、纳帕海、碧塔海等;滇南主要有异龙湖、长桥海、大屯海等。    按容量来说,超过20亿立方米的有抚仙湖、洱海、程海、泸沽湖;从平均水深来说,超过20米的有抚仙湖、泸沽湖、程海、阳宗海;以湖面面积而论,超过200平方公里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滇池是云南湖面最大的湖泊,在全国名列第六。抚仙湖的容水量和平均水深均名列全省湖泊之冠。它也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    云南湖泊多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或高山之巅,似颗颗高原明珠,像块块山间碧玉。他们山环水映,景色秀美,风光如画,是云南壮丽的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湖泊驰名中外,其中最著名的是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等。

自然资源

  云南省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以“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宝库”而著称。

·生物资源

  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交汇的奇特现象。有脊椎动物1737种,脊椎动物中兽类有300种,鸟类有793种,爬行类143种,两栖类102种,淡水鱼类366种;昆虫1万多种。鱼类中有5科40属250种为云南特有。鸟兽类中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勐仑早柚 又称大泡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从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自选育出后,不断扩大载培。  80年代以来,除西双版纳州栽培外,思茅、普洱、江城、绿春、金平、屏边、元阳等县也先后引种。柚9月成熟,比同类品种早,因在勐仑育成,故称勐仑早柚。常绿乔木,果圆形,海绵层浅红色,果肉绯红色,易与其他品种相区别。  肉嫩,味甜,汗多。柚皮含柚皮甙,为一种苦味配糖体。果汗含维生素C比甜橙高2倍。根、叶、果皮可入药,有消食化痰,理气散结之效。皮还可制蜜饯。 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 蝶形花科,红豆树属双子叶植物。乔木。云南特有树种。分布于西双版纳等地及景东、耿马、广南海拔1600-1800米的杂木林或河边疏阔叶林中。  树高达5米,胸径达8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革质,小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多。荚果倒卵形或长圆形,于种子处膨胀。种子长圆形,扁、鲜红色,光亮。有1种子时,果为倒卵形,有2种子时果为长圆形。   绞股兰 荫芦科,绞股兰属。生长于西双版纳、德宏、思茅等地州,以德宏州各县资源最丰富。革质藤本。指状复叶。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全年开花。  含绞股兰皂甙,部分化学结构与人参皂甙相同,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黄酮甙,是一种具有人参作用,而无人参副作用的多功能保健药,被誉名为"世界四大保健品之冠"。  化学分析含80多种达玛烷型结构的绞股兰皂甙,糖类,维生素B、B12、C、E,以及钾、钙、胡萝卜素和氨基酸。有降血脂、镇静、益智健脑、增强肌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治疗白发症等多种功能。   珙桐 又称鸽子花。珙王同科,珙王同 属双子叶植物。因其乳白色的叶状膜质大苞片酷似放飞的白鸽而得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乔木。分布于滇东北镇雄、彝良海拔1800-2000米的阴湿阔叶林中。树高8-20米,胸径2米。叶纸质,阔卵圆形至近圆形;基部深心形。花杂性同株,圆球形头状;下托以2-3枚大而显著、不等大的乳白色苞片。核果单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花期4月,果期8-11月。每年4月中旬,花盛开季节,从远处眺望珙王同 花,迎风飘舞的苞片伴随着树叶的沙沙声,就像一群群放飞的信鸽,甚为壮观。供栽培观赏或作行道树。果实含脂肪可作工业用油。  在滇西北的维西、德钦、贡山海拔1800-3000米沟边杂木林中有一种光叶珙王同 ,其叶背无毛,老熟时仅脉腋具簇毛,是珙王同 的变种。   弥猴桃 又称羊桃。野生于山区。因山野弥猴最爱吃而得名。中国有52种,云南有40余种(包括变种)。全省各地有生产,生产区为彝良、威信、绥江、镇雄等地,资源丰富居全国首位。  多年生落叶藤本。蔓长数米,叶大如扇。果卵圆形,表皮薄,黑褐色,肉绿白色,柔软多汁,酸甜可口,有清香。100克鲜果含维生素C240-420毫克,并含多种氨基酸及钠、钙、镁、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D。根、藤、叶可药用,有清热利尿、散阏止血、降压等疗效。但资源分散,果型小。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1982年以来从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地引入适合云南栽培的79-2、79-3、华光6等优良品系,单果重可达80-100克。   扁枝衣 香料植物。松萝科,扁枝衣属。是制造具有橡苔特征苔青香的原料,故又称中国橡苔。滇西北的大理、丽江、中甸、德钦海拔2500-3600米的高山杜鹃林,以及刺栎、冷杉、云杉等树种的枝杆上常有附生,滇中地区的禄劝、楚雄也有分布。为枝状地衣体,枯草黄至黄绿色,以基部脐固着于基物,悬垂或半直立;柔软而稍具弹性;枝体扁或具棱柱状,无明显背腹之分,二叉分枝,表面具明显纵向凹穴与褶皱,具众多粉芽。主香成分为柔扁枝酸乙酯(净油主含量为40%)和地衣酸(含量占22.5%)。  制得的浸膏、净油产品,净油率约为2.8%,颜色浅,香气清滋圆润,适宜配制各类日用化妆品香精及用作抗菌素原料。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市轻工所和昆明香料厂研制的中国橡苔Ⅰ号和中国橡苔Ⅱ号产品,曾于1983年9月全国轻工新产品展览会上获"中国橡苔优秀新产品奖"。   云南兰花 生长在境内的兰科植物的统称。云南八大名花之一。单子叶植物纲,兰目,兰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兰花约有161属,1100余种;云南兰花有133属,684种,占中国兰科属的83.13%和种数的62.18%,在各省区中居第1位。单型属中的长喙兰,以云南为分布中心。演化上比较原始和形态较为奇特的有杓兰属、兜兰属,因花的唇瓣特化成兜状、杓状或拖鞋状而得名。中国兜兰属有15种,云南有12种。其中杏黄兜兰为云南特有种,香港称为"金童"、"金兜",是世界上罕见的兰花种类。麻栗坡兜兰属为已知种类中最原始种类的代表。杓兰属在云南有13种,《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兰花双叶草即大理榴兰,还有毛叶杓兰,均为云南特产。  云南兰属的珍贵品种如1980年发现的邱北冬惠兰,80年代末发现的贡山凤兰,均在中外兰界引起轰动。其他如春兰、寒兰、墨兰、素心兰等,都以质朴文静,淡雅高洁,又具有清醇幽远香韵,被誉为"国兰"、"空谷佳人"。  上述品种中以白色无其他颜色斑点或条纹者为贵,如春兰的白花品种称"春素",墨兰的素心称"白墨"等。

·矿产资源

  云南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云南已发现各类矿产15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92种,其中25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三名,54种矿产储量居前十位,居全国首位的矿种有锌、石墨、锡、镉、铟、铊和青石棉。云南矿产资源共有9大类:黑色金属矿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化工非金属矿产、稀有及稀土矿产、特种非金属矿 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及彩石矿产等。云南矿产具有种类多、品种全、分布相对集中、富矿优质矿储量所占比重较大、共生伴生组份多等特点。    有色金属矿产  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称誉,12种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广,矿种齐全,超大型及大中型矿床数量多。1994年除铝以外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为3990万吨,在中国同年同类储量之中,居第1位的有锡、铅、锌,居第3位的有铜、镍、钴。  ①锡矿:探明储量235.65万吨(保有储量125.24万吨),分布在滇东南及滇西(澜沧江以西)地区,储量分别占全省的84%和16%。个旧锡矿具特大型矿床规模,探明储量达172.11万吨,保有储量64.61万吨;滇西锡矿带探明储量23.15万吨,主要矿区有腾冲小龙河、梁河来利山及云龙铁厂锡矿,分别探明储量6.56万吨、2.04万吨和3.89万吨.  ②铅锌矿:探明储量2764.86万吨(保有储量2431.43万吨),主要分布在兰坪县、滇东南及滇东北3个地区,储量分别占全省的60%、23%和10%。兰坪金顶铅锌矿属特大型矿床,探明铅锌储量1574.61万吨;大型矿区7个,有马关都龙锡锌矿、个旧锡矿共生铅锌矿、澜沧老厂银铅矿及建水荒田、会泽矿山厂一七0厂等。  ③铜矿:探明储量855.39万吨(保有储量695.05万吨),76.5%的储量集中富铜矿带,次为滇东南(占12%)及滇西北地区(占6%)。大型铜矿有东川铜矿(探明铜储量270.98万吨)、大红山铜矿(155.65万吨)及易门铜矿(80.60万吨)。  ④矿以硅酸镍为主,分布在墨江与元江交界地带。锑矿85%储量集中在广南木利(储量17.39万吨)、西畴小锡板及巍山笔架山3个大中型锑矿中。铝土矿分布在文山州及昆明地区,以前者矿石质量及开发条件较好。钨、汞、钼、钴、铋等矿产多属共生、伴生矿产。   个旧锡矿  中国最大锡矿,属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矿区紧邻个旧市以西、以南地区。累计探明有色金属储量476万吨,其中锡金属储量172.11万吨。汉代以后就有开采。截至1994年底,矿区仍保有有色金属储量227万吨,保有锡金属储量64.61万吨,占全国保有锡储量的18%。  矿化以锡为主,共生、伴生有18种有用矿产,其中铜、铅、锌、钨、银、萤石、硫、砷均有大型矿床分布。锡矿石类型主要有锡石-硫化物型原生锡矿(含硫化矿的氧化矿)和岩溶堆积粘土型砂锡矿,在探明和保有储量中,两类矿石储量比例分别为53:47和76:24。砂锡探明储量77%已开采利用,现矿区转入开采原生锡矿为主,相对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兰坪金顶铅锌矿  中国已知最大铅锌矿。位于兰坪县城西北18千米处。矿床规模为特大型,探明铅+锌金属储量1547.61万吨。其中铅263.54万吨,分别占中国及云南省1992年铅储量的7.48%和47.35%;锌1284.06万吨,分别占中国和云南省锌储量的13.91%和65.01%。  矿区共生、伴生有镉、铊、天青石(规模均为大型,储量位居中国前列)及银、硫、石膏等多种有用矿产。矿区有架崖山(首采区)、蜂子山、北厂、跑马坪等7个矿段。矿体分布集中在11平方千米范围内,共含矿体129个,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其中Ⅰ、Ⅱ2、Ⅺ1三个矿体,铅锌储量均在200万吨以上,矿体长600-1450米,延伸370-800米,平均厚27.31-42.2米,富矿比例大,铅锌合计品位达9.44%。矿石质量好,易采可选,邻区水电资源丰富,已列为西南铅锌工业基地。   滇东南成矿带  北、西边界分别为弥勒--师宗断裂及元江--红河断裂,向东、向南延入桂西及越南北部境内。为矿化强度大、矿产种类多、大型矿床分布广而又集中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和锰矿、铝土矿沉积区。保有储量矿产40种。已知矿产地204处。有12种矿产储量居云南省首位,其中锡矿、独立银矿及氧化锰富矿储量位居中国前列。占全省储量比值分别为:锡84%(占全国50%),锰84%(富矿占全国46%),银49%,钨58%,铋77%,汞42%,锢94%,砷74%,铝土矿53%,伴生硫57%,水晶90%以上。  矿带被开远—邱北—广南东西向隐伏断裂分割为两部分。北部为盘江中生代坳陷区,是云南寻找海相碳酸盐油气藏及微粒浸染型金矿的远景地区;南部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台沉积区,是个旧锡矿、都龙锡锌多金属矿、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建水荒田铅锌矿等一批特大型和大型矿床的集中分布带。各矿床除主要、共生有色金属矿产外,多有稀散、稀有元素矿产及硫、砷等伴生矿产附存。该矿带资源前景良好,是中国锡业、冶金用锰矿及云南省有色金属生产的重要原料基地。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  以银为主,共生有铅、锌、锡、铜的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蒙自县城北东60千米处。探明银矿储量2420吨,分别占云南省银总储量及独立银矿储量的20%和59%,共生铅、锌、锡均达大型矿床规模,合计探明储量为109.13万吨,是云南继兰坪铅锌矿之后新发现的又一超大型有色金属矿,也是中国已知最大的独立银矿床。矿区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部。矿区包括阿尾、穿心硐、白洋、咪尾4个矿段,主矿段为白洋矿段,共有56个矿体。仅1号矿体计算了储量,矿体层状产出,长>1200米,宽>1400米,平均厚7.01米,埋深50-697米不等。矿石以硫化矿为主,平均含银100.00g/t,其中富银矿带含银188.35 g/t,铅+锌6.51%,锡0.32%。矿区储量规模大,有扩大远景,形态稳定,有用组分多,综合利用效益好,但矿石组分复杂,提高选冶综合利用回收率难度较大。   云南东川拥有全国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氧化铜矿  云南东川汤丹氧化铜矿,是一个在我国乃至在世界上都非常典型的高钙镁低品位难处理氧化铜矿,其保有储量超过100万吨铜金属,并且是目前全国已探明的储量最大的氧化铜矿。     汤丹铜矿的矿石中氧化铜矿物以孔雀石为主,硅孔雀石次之;硫化铜矿物以次生硫化铜矿物蓝辉铜矿、辉铜矿和斑铜矿为主,原生硫化铜矿物黄铜矿次之。这些铜矿物以微细网脉状或极细粒浸染状嵌布在脉石中,在矿石破碎和磨矿过程中不易与脉石矿物单体解离。     这种矿石具有高钙镁、高氧化率、高结合率和低品位的特点(矿石平均品位0.64%Cu,氧化率在70%以上,结合率30%左右,碱性脉石CaO十MgO>40%)。

·能源资源

  泥炭资源  泥炭又称草煤或泥煤,是成煤作用初级阶段产物。云南泥炭资源分布广、潜量大。已知产地150处,主要赋存在第四纪晚期断陷湖相盆地中,常与褐煤、硅藻土共生。泥炭沉积层数多,主要为1-2层,厚数十厘米至数米。  云南泥炭勘查程度低,探明出量仅有8276万吨,但预测资源量前景良好,含探明出量累计达7.53亿吨。按沉积区划分为腾冲-潞西、保山-耿马、中甸-剑川、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石屏-建水、昭通、曲靖-陆良和开远-邱北10个泥炭成矿区,其中80%资源量集中分布在石屏(3.15亿吨)、宝秀(7784万吨)、腾冲(4037万吨)、洱海(6000万吨)、滇池及邻区(2746万吨)和陆良(2673万吨)共6个断陷盆地中。泥炭层产出形态以埋藏型为主,裸露型亦是发育。  沉积阶段以低位富营养泥炭占主体;残体成分以草本泥炭占优势,主要为苔草,次为芦苇。泥炭营养组分中,氮、磷、钾含量相对较高。多属优质或中等泥炭品级,可满足生产泥炭腐植酸、泥炭复合化肥及泥炭饲料工业的要求。   太阳能资源  云南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清新,大气层密度小,阳光透过率高,经年太阳高角度大,日照射数长,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区,为中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全省年太阳总辐射量3620-668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射数960-2840小时。太阳能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丰富区在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地区、红河州的中北部、德宏州、保山地区等地,年太阳辐射量在58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欠丰富区在昭通地区北部、怒江州北部、滇东南边境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6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  太阳能资源季节分布特点是春夏大、秋冬小,春季是全年日照时数最多、太阳总辐射量最大季节,冬季是太阳总辐射量最少季节。干季(11月-4月),日照时数多,太阳总辐射量大,为中国数值较多的地区。  雨季日照时数少,太阳总辐射量小,除高于四川盆地、贵州等地外,为中国数值较少的地区。   风能资源  云南多数平坝地区风能资源较为贫乏,山区风能资源丰富。全省气象台站有效密度44.2-167.5瓦/平方米,有效利用时数300-6500小时。  风能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哀牢山以东多数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75瓦/平方米以上,有效利用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山区有效风能密度可达160瓦/平方米以上,有效利用时数可达6000小时,接近全国风能最丰富区的水平。  哀牢山以西多数地区的有效风能密度在60瓦/平方米以下,有效利用时数在1500-2000小时以下,多数地区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下,除个别山区外,风能已无开发利用价值。  风能资源年内季节分布特点是干季大,雨季小。干季各月风速大,有效风能密度大,多在100-150瓦/平方米以上,有效利用时数多在500小时以上。雨季各月负速一般都在2米/秒以下,已无开发利用价值。   煤炭资源  云南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有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炭,共探明煤炭储量270亿吨。1997年保有储量为239.69亿吨,预测煤炭资源总量410亿吨,是中国南方少数不缺煤的省(区)之一。无烟煤是主要的动力燃料和民用燃料,保有储量86.45亿吨,分布于滇东的镇雄、富源。  烟煤是生产焦炭的主要原料,保有储量42.3亿吨,分布于曲靖、富源、宣威和禄丰。褐煤既是发电和民用的主要燃料,也是可贵的化工原料,保有储量135.5亿吨,主要分布于昭通、开远、宜良等地。  泥炭又名草煤,适宜作农肥、营养钵、土壤改良、建筑材料等,资源埋藏丰富,分布于腾冲、石屏、陆良、昆明等地,勘查工作和利用程度都较低。云南128个县(市),有118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滇东地区,滇西地区极少。  经过勘察的煤炭产地150多处,其中大型以上煤矿32处,建有大小煤矿4445处。从总体讲,云南省利用煤炭资源程度还很低,发展潜力巨大。   水能资源  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其中水能资源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有300条。普查统计,全省拥有的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64万千瓦,年发电量可为9078.66亿千瓦·时,占全国总量的15.3%,仅次于西藏、四川两省,居全国第3位。  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7116.79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5亿千瓦·时,占全国可开发量的20.5%,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西藏。可能开发率为71%,居全国首位。  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和北部,东部和南部次之,中部地区比较少。82.5%蕴藏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尤以金沙江蕴藏量最大,占全省水能资源总量的38.9%。  开发利用目标除金沙江有一定漂木、航运、防洪要求外,其余主要为发电。对大江大河,主要采用堤坝式开发,在中、小支流的上游可以修建调节水库,以为利用出力下游各梯级电站提供保证。还可以采用跨流域引水的开发方式,以及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地热资源  云南水热活动强烈,温、热水泉孔分布广,类型多,地热资源潜量位居中国前列,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全省124个县(市)有温泉分布,多以热水型热储为主。共有温泉、热泉、过热水泉822处,累计天然热流量163741.3大卡/秒,总流量7587.62升/秒;温水、热水、过热水钻孔110个,天然热流量67101.1大卡/秒,涌水量大于1777.94升/秒;腾冲地区喷气、冒气地面散射量33401.1大卡/秒。总计天然热流量为264243.5大卡/秒,年释热量相当于118.77万吨标准煤。  地热区划以红河-金沙江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区。西区称滇西高温水热活动区,是藏滇池热带的南延带,共有地热泉559处,地热钻孔35个,是云南高温泉及过热水钻孔的主要分布区,热泉天然流量84999.7大卡/秒,泉流量2662.40升/秒。  其中腾冲-梁河地区属过热水-高温热水带,是中国少数地热资源"富矿带"之一,热储温度145℃-200℃,基础深度600-800米,内有沸泉、冒气地面、喷气、毒气钻孔,著名地热田有腾冲的热海和瑞滇;热海热田面积8.5平方千米,1976年在硫磺塘施工钻孔时,于浅层13米处发生3次大井喷,水柱高25米,气柱高36米,水温达145℃;热田天然流量28379.5大卡/秒,可满足建设1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地热电站的热能需求。东区称滇东中、低温水热活动区,相对水温较低,但流量大,共有地热泉263处,地热钻孔75个,热泉天然热流量78139.2大卡/秒,泉流量4925.22升/秒。   烟草资源   云南种植烟草已有400余年的历史。1939年,引种美国良种烟成功。优越的自然条件与良种烟相结合后,为云南烟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战争频繁,到1949年,云南烤烟种植面积只有3.98万亩,生产烤烟2200吨,生产卷烟2.7万箱。    建国后,一方面,对原有昆明卷烟厂进行改扩建,恢复和发展卷烟生产;另一方面,1958年组建了玉溪卷烟厂,70年代,又先后组建了曲靖、楚雄、昭通卷烟厂,80年代又组建了大理、红河卷烟厂。1981年,国务院决定对烟草制品实行国家专营,1982年,相继成立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对全省烟草实行统一管理和经营,使云南烟草行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1995年,全省烟草工业拥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烟草加工企业26个,其中大型企业5个,中型企业4个,职工3.98万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4.49亿元,固定资产净值72.82亿元,工业产值321.4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20亿元,利税总额252.21亿,其中利润91.19亿元。此外,烟草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一批与烟草工业相关的配套工业的发展,如烟草专用肥、醋酸纤维丝束、烟纸及其化学品、香精香料、烟叶复烤、烟机制造及印刷包工装等工业及相关企业达160多家,拥有职工4万多人,固定资产24.5亿元,1993年配套工业的产值达20.9亿元,实现利税4.6亿元。现已形成“两烟“(卷烟与烤烟)生产、科研、经营和服务的烟草工业体系,成为云南的优势产业,也是云南目前强大的支柱产业,为国家和云南的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由表40-8可见,云南烟草工业是全省工业和全国烟草工业的利税大户,经济效益居全省工业和全国烟草工业之冠。云南烟草    云南烟草工业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3次技术改造和6次突破,即:    50年代恢复生产阶段。卷烟产量从1952年的2.4万箱增加到1959年的19.9万箱。     60年代徘徊阶段。卷烟产量从1960年的26.4万箱增加到1969年的27.4万箱,其中1968年下降为5.9万箱。    70年代起步阶段。1975年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技改投资2.34亿元,引进云南第一条滤嘴生产线,结束了云南无滤嘴生产的历史,开创了云南烟草工业的新纪元。     80年代发展阶段。“六五”、“七五”期间进行了第2次技术改造,技改投资8.06亿元,引进了大批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制丝、滤嘴烟卷接包装设备,提高了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使卷烟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发展。1981年卷烟产量第1次突破100万箱大关,达到103万箱;1985年突破200万箱大关,达206.2万箱;1987年突破300万箱大关,达300.2万箱。     90年代腾飞阶段。“八五”期间进行第3次技术改造,技改投资76.8亿元,引进了大批量的先进卷烟和复烤设备。1995年止,全省烟草工业拥有先进的制丝生产线25条(其中16条为引进)、滤嘴烟卷接机组332台(其中282台为引进)、滤嘴烟包装设备288台套(其中255台引进)、打叶复烤生产线24条(其中20条引进),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为:卷烟760万箱/年,烟叶打叶复烤70万吨/年。1993年卷烟产量突破500万箱大关,达532.01万箱;1995年突破600万箱大关,达680.25万箱。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面创云南烟草工业历史最好水平,并跃居全国烟草工业首位,建成云南支柱产业。     回顾云南烟草工业成功的经验,有下列几点:    (1)重视烟叶种植业,保证优良烟叶供应。采用扶持农民方式,鼓励提高烟叶品质,上中等烟叶比例从1970年的56.85%,上升到1990年的76.61%。     (2)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效益。名牌甲级烟产量从1980年的1.83万箱增加到1995年的414.37万箱,滤嘴烟从零增加到613.5万箱。甲级烟和滤嘴烟的效益为低档烟的数倍乃至10多倍。    (3)实行优惠政策,进行全行业大规模技术改造。在“七五”及“八五”初期,给予用产品税还贷和外汇额度退还的政策,进行了全行业大规模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设备,仅“八五”就用汇6.7亿美元。     (4)实现了集约经营。从原料、生产到销售均形成集中经营,设有盲目建设小烟厂之弊。     (5)建成了配套产业。如丝束、印、卷烟用纸、铝箔、外包装制品和烟草机械等产业均已配套建成,发挥了经济效益。      近年努力开拓国外市场,但仍未能稳定占有市场,在国外发达国家卷烟倾销竞争激烈之际,国内已受走私洋烟冲击,如我国卷烟再不大批进入国际市场,则日后的市场危机将更加严峻。

民族

  云南省是一个民族构成极为多样化的省份,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在该省杂居。其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汉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6%。少数民族占云南省总人口的比重为33.4%,该比例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其他比重超过1%的民族依次为白族(3.6%)、哈尼族(3.4%)、壮族(2.7%)、傣族(2.7%)、苗族(2.5%)、回族(1.5%)、傈僳族等。  云南各民族的立体分布非常明显:其中有10个民族住在河谷平坝:回族、白族、纳西族、 蒙古族、壮族、满族、傣族、阿昌族、布依族和水族,共计450万人口;住在低山地区的有彝族、哈尼族、瑶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和基诺族,共有500万人口;住在高寒山区的有苗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怒族和独龙族,人口共计400万。  云南省的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在高校招生时,享有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优惠政策。不过,白族、纳西族和回族由于文化教育水平较高,不享有上述优惠政策。

·语言

  大部分云南人使用汉语的西南官话,与邻近的四川和贵州比较接近。不过,在明代形成的云南话,其基础方言却是属于江淮官话的南京话。直至今日,昆明话仍有不少地方和南京方言相类,例如/an/ 和/a?/经常不分。清代以后,云南话受到湖广、四川的西南官话强烈地影响。[9]。  在云南省,少数民族的语言包括藏缅语族的彝语,白语,藏语,哈尼语,景颇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侗台语族的壮语,布依语,侗语,水语,傣仂语,傣哪语;以及苗语和瑶语。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教育

  2007年,云南省有51所普通高校[21],占中国1909所普通高校的2.6%。其中本科院校17所,设在昆明市的有12所: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云南警官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和昆明学院;另外在保山、大理、蒙自、曲靖、玉溪和楚雄各设有一所本科院校,即保山学院、大理学院、红河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云南省没有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仅有一座高校(云南大学)被列入中国重点建设的大约100所大学(“211工程”)名单中。

文化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中文名称:丽江古城  英文名称:The Old Town of Lijiang  批准时间:1997年12月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丽江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理由。   (一)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井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 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二)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三)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四)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 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六)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岩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井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以上所述丽江古城是具有综合价值与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水久传世,井更好地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三江并流“三江并流”一景  中文名称:三江并流  英文名称: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批准时间:2003年7月  遗产种类:自然遗产  概况: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它包括位于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景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观。  “三江并流”景区内高山雪峰横亘,海拔变化呈垂直分布,从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观异景。景区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海拔达6740米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上覆盖着万年冰川,晶莹剔透的冰川从峰顶一直延伸至海拔2700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把梅里雪山视为神山,恪守着登山者不得擅入的禁忌。  丽江老君山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观,它镶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万绿丛中,璀璨夺目。有不少红色岩石表面风化形成龟裂状构造,其中一座山坡形如千万只小龟又组成一只大龟,排列自然而有序,仿佛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行进。  “三江并流”地区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由于“三江并流”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加之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  这一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目前,这一区域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每年春暖花开时,这里绿毯般的草甸上、幽静的林中、湛蓝的湖边,到处是花的海洋,可以观赏到20多种杜鹃、近百种龙胆、报春及绿绒马先蒿、杓兰、百合等野生花卉。因此,植物学界将“三江并流”地区称为“天然高山花园”。  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长期以来,“三江并流”区域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他们对此区域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意义和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然遗产价值:  土地历史和地质特征  这一区域在展现最后5千万年和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碰撞相关联的地质历史、展现古地中海的闭合以及喜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 对于亚洲大陆地表的演变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而言,这些是主要的地质事件。 这一区域内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记录了这一历史,而且,高山带的喀斯特地形、花岗岩巨型独石以及丹霞砂岩地貌覆盖了若干世界上最好的山脉类型。  生态过程  三江并流区域中激动人心的生态过程是地质、气候和地形影响的共同结果。首先,该区域的位置处于地壳运动的活跃区之内,结果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基层,从火成岩到各种沉积岩(包括石灰石、砂岩和砾岩)等不一而同。卓越的地貌范围:从峡谷到喀斯特地貌再到冰峰,这种大范围的地貌和该区域正好处于地壳构造板块的碰撞点有关。另外一个事实就是该区域是更新世时期的残遗种保护区并位于生物地理的会聚区(即:具有温和的气候和热带要素),为高度生物多样性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基础。除了地形多样性之外(具有6000米几乎垂直的陡坡降),季风气候影响着该区域绝大部份,从而提供了另一个有利的生态促进因素,允许各类古北区的温带生物群落良好发展。  极度自然现象或是自然美以及审美价值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深而平行的峡谷体现了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特点;而三条江的大截面正好处于该区域的边界之外,川峡是该区域的主要风景。区域中随处可见高山,其中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和哈巴雪山构成了壮观的空中风景轮廓。  闽咏卡冰川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海拔高度从卡瓦吉布山(6740米)下降到2700米,号称是北半球中在这种低纬度(28°北)下海拔下降最低的冰川。  其它出色的风景地貌有:冰川岩溶(特别是怒江峡谷上方月亮山风景区内的月亮石)和阿尔卑斯式丹霞风化层"龟甲"。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三江并流地区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七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级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三大生态物种中心之一。  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  三江并流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十富的地区之,这里集中了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温带、寒带的多种气候和生物群落,是地球最直观的体温表和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  这里有高等植物210余种,1200余属,6000种以上,仅占有中国0.4%的面积而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这里生存着哺乳动物173种,鸟类41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36种,淡水鱼76种,凤蝶类昆虫31种,而这些动物总数均达到中国总数的25%以上。这在中国乃至北半球和全世界都是唯一的。  多采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的江边文化  金沙江和澜沧江并流进入我省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孕育了数千年来的"江边文化"。随着"走进三江并流"采访活动的深入,"江村第一镇"之谜伴随记者的足迹逐步被揭开:金沙江上游的石鼓镇、澜沧江上游的叶枝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作,已成为"三江并流"区域和"茶马古道"上的亮点。  澜沧江流域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2000年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叶枝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主要物资集散地,融合了傈僳、藏、纳西等9个民族的聪明和智慧,有着傈僳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独树一帜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1923年,叶枝新洛村一位名叫哇忍波的傈僳族农民创造了一套傈僳族文字,国内专家曾认定,这是一种音节文字,是我国最后发明并得到认定的少数民族文字。这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王氏土司衙署",境内集雪山冰川、杜鹃林海、原如森林、湖泊、瀑布、河流及众多野生保护动物为一体,这里还是雪封期由滇进藏的重要通道。  石鼓镇为著名的长江第一湾所在地,是茶马古道的要津和南下大理、北进藏区的交通枢纽,是金沙江上游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这里1977年建立了红军渡江纪念碑,1999年又配套修建了以"金沙水暖"为主题的红军渡江雕塑。1983年,纪念碑和博物馆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石鼓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 大理 丽江 建水 巍山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威信 腾冲 会泽 孟连 保山 石屏 广南 漾濞 剑川 香格里拉

·神话典故

  蜡染的来历 火把节的传说 过桥米线 阿诗玛的传说 泼水节的传说 金马碧鸡 云杉坪的传说 睡美人 五百罗汉 陈圆圆 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

·特色文化

  滇剧 花灯 摩梭走婚 东巴文 贝叶经 爨龙颜碑 沧源崖画 洞经音乐 长联 十八怪 元谋人 讲武堂 茶马古道 香格里拉 哈尼梯田 白沙壁画 纳西古乐 云南映象

·历代名人

  闻一多 皮逻阁 赛典赤 沐英 郑和 徐霞客 孙髯 袁嘉谷 蔡锷 唐继尧 龙云 卢汉 熊庆来 聂耳 艾思奇 李公朴 庄硚

经济

  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08年,云南GDP总量首次过5千亿元,达到5,700.10亿元,GDP总量居全国第廿三位,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1020.9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2451.09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2228.07亿元,增长12.1 %。人均GDP达到12587元(按年末汇率折合1842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4.05亿元[16]。  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云南属于中等发展速度省份,但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基数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同时云南农业经济占比重较大,属于农业产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云南农业经济中,除传统农业以外,花卉、热带水果、烟草占有重要的地位。1979-2007年29年,按绝对数比较,2007年GDP总量为1978年的68.38倍;按可比价格比较(全国平均物价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长率9.7%,低于同期全国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次于广西、河北等十一个省市区居全国第十二位。1978年-2008年,云南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一直在第16位至第23位间轮替,1978年位居全国第21位,1990年居第16位,1993年居第17位,2003年居第22位,2005年开始居23位。1978-2008年云南经济的年增长率,有16年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年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1年间有16年年增长率低于10%,15年高于10%。GDP总量的发展,1991年突破500亿元,1995年突破1千亿元,2008年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的发展,1989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国1987年突破1千元),2002年突破5千元(全国1995年突破5千元),2007年突破1万元(全国2003年突破1万元)。  2007年,云南GDP总量(最终核实数)达到4,721.7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2.3%,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其中第一产业868.09亿元,占GDP比重18.38%;第二产业2,040.44亿元,占43.21%;第三产业1,813.24亿元,占38.40%;人均GDP为14,492元,次于西藏、安徽等28省份居第29位[17]。云南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以2007年为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仅次于海南、广西、四川3省区居全国第4位。  ——云南省的比较优势产业是烟草、生物资源、矿产、电力和旅游文化。   ——长期以来,烟草业以其高额利润,成为云南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云南生产的烤烟一直是中国生产高级卷烟的原料。1987年以后,云南又成为中国最大的卷烟产地,此后十年间,云南的经济增长速度等五项指标一直位列中国榜首。[18]。   ——云南还在中缅边境的瑞丽开辟边境贸易区[19]。

旅游

  云南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多彩的民族风俗和宜人的气候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丽江古城,纳西族古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   泸沽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   香格里拉(原名中甸),   大理:南诏国和大理国旧都   三江并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3年)   石林(中国南方喀斯特),位于昆明以东90千米处的喀斯特地形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   元江哈尼族梯田

交通

·铁路

  云南的第一条铁路不是通往中国其他省份,而是由昆明通往越南港口城市海防的滇越铁路,这是一条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的窄轨铁路,1910年通车。此后,“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曾经长期被列为“云南十八怪”之一。直到1960年代中国开始三线建设后,云南省才陆续修建了贵昆铁路(1966年通车)、成昆铁路(1970年通车),与全国铁路网相连。1990年代以后,又陆续修筑了通往省外的南昆铁路(886千米)和内昆铁路,以及省内的昆玉铁路(昆明到玉溪,55千米,1993年通货车,1998年通客车)、广大铁路(1998年通车,213千米,将昆明和大理连接起来)。大丽铁路(2009年9月通车,将来准备继续延伸,修筑滇藏铁路)。2006年,又雄心勃勃地宣布计划修建连接大理到瑞丽的铁路。

·公路

  公路是云南省省内交通的主要方式。所有县城均有通往昆明的全天候公路,所有乡镇均通公路(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是贡山县独龙江乡,每年中有半年能够通车)。2007年末,该省的公路总里程达到200333千米,居中国各省前列,其中高等级公路7400千米,高速公路2508千米,包括昆明经过大理到保山、昆明到墨江(到景洪的中途)、昆明到曲靖、昆明到石林。计划到2020年使全省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000千米,完成通往周边国家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的高速公路网。[20]

·水路

  总体而言,云南境内的河流绝大多数不适合航行。五级以上等级航道仅有506千米,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内陆湖泊,极少有长距离航线。1995年,云南省投资开辟澜沧江航线。

·机场

  云南有1个一级机场: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位于市区东南,距离市中心仅有7千米,开通9条国际航线,前往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河内、胡志明市、仰光、清迈、万象、首尔;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约40余条航线;以及通往省内的8条航线。此外,云南省还有8个二级机场:景洪、丽江、大理、中甸(香格里拉)、潞西、保山、思茅、昭通、腾冲。

土特工艺

  宣威火腿  名优烟  过桥米线   汽锅鸡  云南白药  普洱茶   沱茶  云南贡米  白族三道茶   松茸  竹荪  鸡枞   三七  天麻  云南咖啡   宜良烤鸭   筒帕   抗浪鱼   饵块   珠宝玉石   傣锦   户撒刀   现代彩画   斑铜工艺   云子   大理石   乌铜走银    剑川木雕    大理扎染 

云南十八怪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他25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云南第一怪: 鸡蛋用草串著卖: 老乡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著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 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许多地区的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 火筒能当水烟袋: 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饵块: 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 背着娃娃谈恋爱: 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 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 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 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 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 新鞋后面补一块: 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 汽车还比火车快: 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 脚趾常年都在外: 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带: 云南的妇女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 花生蚕豆数着卖: 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 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 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