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县县徽 桃园县,位于台湾西北部,与台北县、新竹县、宜兰县相邻。桃园县,顾名思义原本即是盛产桃花的地方,但桃花树已不多见,早期曾因远东第一大水库——石门水库的兴建而名盛一时,许多观光客到桃园,势必要到石门水库。境內最重要的地点,莫过于桃园国际机场,每年利用桃园机场出入境旅客达二千余万人次。桃园县面积约一千二百二十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乡镇市为山地乡复兴乡,面积三百五十平方里,约占本县面积的三分之一;最小的乡镇市为八德市,面积仅三十三余平方公里。 桃园素以工商大县、国际机场所在地为大家熟知,然而桃园族群多元的文化加上丰富的山水景观、草花王国的故乡、千塘之乡的美名,交融成属于桃园的风华面貌,在在显示桃园是个风景明媚的县份,境內慈湖蒋公陵寝、后慈湖、头寮经国先生陵寝、小人国、角板山及拉拉山神木区,都是知名的观光名胜。 桃园县由于邻近台北都会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工商业十分发达,吸引大量外县市人口移入,逐渐形成桃园中坜都会区。桃园县为闽、客、外省、原住民等多族群融合之地,也是全国外籍劳工人数最多的县市。
人口:2010年2月底人口数为1,981,364人;其中男生999,977人,女生981,387人;出生数1,326人,死亡797人。
行政区域:共划分为4市2镇7乡,即桃园市、中坜市、平镇市、八德市;大溪镇、杨梅镇;大园乡、观音乡、新屋乡、龟山乡、龙潭乡及复兴乡,其中最大的乡镇市为复兴乡,面积350平方里,约占本县面积的三分之一;最小的乡镇市为八德市,面积仅33余平方公里。
历史
桃园县早期是凯达格兰平埔族的居住地,主要有南崁、霄里、龟仑、与坑仔等四部落居住于现今之桃园县范围,这四部落常称为南崁四社。除了平埔族之外,泰雅族亦居于当时的桃园县区域。一说最初对桃园地区的拓殖为郑成功,虽然更早之前西班牙与后来之荷兰殖民势力有进入台北盆地,但并未进入桃园。
桃园县县花—桃花 郑氏在北台湾以南崁港为根据地以开屯招佃,并成为台湾北部出入的主要点。最早的正式辟地纪录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大规模的开发则在干隆中叶之后,为台北盆地开垦的延展,因为桃园地区的发展呈现由北向南的趋势。北部的观音与新屋地区在康熙年间便已开发,后至桃园、中坜、与大溪一带,而西南部的杨梅则至1785年(干隆五十年)才有大规模的开拓。,在中国大陆移民开始大量移入之后,闽籍人士多聚于今桃园市与附近之沿海地带,而粤籍人士则聚于靠内陆地区,这种依籍贯分居的现象壁垒分明。 由于族系之繁复,以及清朝将北台湾视为边疆地带而甚少管理,桃园地区的闽粤械斗与漳泉械斗非常频繁,并有着非常复杂的合纵连横关系。[1]后来客家人、闽南人来到此地,成为目前闽客混居地区。东、北桃园主要为闽南人,西、南桃园主要为客家人。山区的复兴乡主要居住着泰雅族。战后来台的外省人也占很大的比例。 桃园县目前之辖区是战后由日据时期之新竹州桃园郡、中坜郡、大溪郡所组成。
·桃园的开发拓垦之路
桃园早期为平埔族原住民之住地,在有文字史之前,平埔族的凯达格兰人即棲息在南崁里之范围。南崁社即南崁溪流域,直到汉民族入垦后才渐有文字纪录,初称「虎茅庄」,后期因为垦民在村落周边遍植桃树,每当花开时节,大地一月粉红似锦,「有如红霞铺地」,才被改名为「桃仔园」。又因本地溪涧密布,汉人筑堡防卫,因此又名「桃涧堡」。西元1680年「郑克塽将陈降于南崁构柵防守」,西元1694年,「闽人来桃涧平野,开拓南崁」,是史书上最早的汉民族进入桃园县镇域的记载。 1727年,「漳州郭天光来台,开拓大园、竹围至淡水、八里岔一带土地」, 1733年,台北桃园间公路打通(贯穿龟仑山道,大约即今之台一号省道),建南崁社学,次年再辟新庄、旧路坑、桃仔园至中坜新路,至此闽人渐自南部北移垦拓,部份移居大姑陷(大汉)、员树林一带。桃园的交通,遂由仰赖以台北为出海口的淡水河內陆航运,及以南崁港和许厝港为县境最重要对中国通商口岸,演变为水、陆并重的形态。 早期荷兰、西班牙、明郑王朝统治之时,并沒有大规模的屯垦或产业活动,清领时期闽粵地区移民渐多,为了生活来到台湾,旋即于此地形成农业型的汉人聚落,凿池引灌现在的桃园市渐渐发展成为功能和体制完整的都市。干隆6年霄里大圳开筑,将溪流的水道相连结,汇通陴塘桃园的水利也逐渐组构成一个初步的规模,对美日据时期绵延数百里的桃园大圳有著阶段性的意义。 日据时期,在日本政府阶段性的移民政策之下,桃园市成为有高度政治意涵的样板城市,例如象征文化统制的神社与参道(今忠烈祠与成功路),军事统制的武德殿 (已拆除,原址改建为商业大楼),以及政治统制的桃园郡役所(旧桃园县政府,现亦政建为商业大楼)等。战后的桃园因为处于大台北地区边缘,社会环境的结构改变了桃园县內的生活型态,也引进了更多新的住民。近年来复因经贸蓬勃,桃园已顺势发展成为北台湾重要经济圈,商机处处。台湾桃园国际机场的客货运规模,使桃园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对外门戶,及东南、东北亚航运要冲。桃园显然已由昔日的鱼米之乡,蛻变为工商大县。
地理
桃园县政大楼 桃园县位于台湾本岛西北部,东南以达观山、绷绷山与台北及宜兰两县分界,西南以雪臼山、李栋山与新竹县之尖石乡接壤,林口台地和龟仑岭突起于县境东北,为台北盆地与桃园台地之天然区划。本县中心位置为龙潭乡三林村,极东为复兴乡栖兰山,极西为新屋乡蚝壳港,极南为复兴乡西丘斯山,极北为芦竹乡坑子口。
·台地地形
高而平坦的地形称为台地,桃园县的面积中,有一半属于台地地形,分属桃园台地、林口台地与湖口台地,其中以桃园台地所占的面积最大。 林口及湖口台地顶部的高度分别在300及250公尺左右,这些台地地形早期都是各大河川在流出山地时堆积成的广大冲积扇,后来受造山运动影响,地壳慢慢抬升而形成现今的地形,因此只要向下挖,都可以发现厚层的红土及圆的砾石层,这些砾石层即是台地为以前河流所堆积成的最好证明。 林口及湖口台地地势较高,边缘受侵蚀使地势起伏较大,这几年大量被开发成高尔夫球场。桃园台地则因地势较低,侵蚀少,地势平坦,成为北部地区最重要的稻米产地。早期为了储水灌溉,辟筑了许多「陂塘」,成为一大特色,近二十年来也成为需要面积土地的设施的辟建场所,桃园国际机场、观音及大园二大工业区即利用广大平坦的台地修建而成。
·海岸地形
桃园县的海岸北起芦竹乡海湖附近,西南至新屋乡蚵壳港,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略呈向外凸的弧形,曲折度不大,仅各河口附近有凹入的河口或潟湖地形,缺乏天然良港,竹围及永安渔港为人工围筑防波堤而成。 海岸组成物质以沙、砾石及珊瑚礁为主。 1. 沙岸:占本县海岸大部分,海底平浅,退潮时露出宽广的沙滩及沙洲。 2. 砾岸:分布在北段海湖至竹围沙仑一带,海滩由粗大砾石组成,海岸坡度较陡,波浪侵蚀陆地的能量较大。 3. 珊瑚礁岸:分布区域北起大园內海,南至新屋永安附近,退潮时局部露出珊瑚礁及藻礁,尤以观音海水浴场南侧最为典型。 本县海岸沙丘地形发育良好,高可达十公尺左右,分成数列平行海岸分布,昔日木麻黃等防风林生长高大茂盛,有「绿色长城」之称,近年由于酸雨及盐份影响,已不复见。但高大的沙丘,柔细的沙滩,仍然是吸引人们赏景弄潮的好去处,台省十五号省道即沿本县海岸平行,另有小路由省道分出,皆可通达海岸。
·海岸珊瑚礁、藻礁地形
一般来说,珊瑚礁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域,其形成条件包括适宜的海水溫度,充足的阳光,海水要干淨,无大河川注入海带来泥沙,海水也要经常流动,带来眾多的浮游生物。 台湾南部的垦丁、澎湖群岛、绿岛、兰屿周围均有珊瑚礁海域,构成独特的生态,吸引大家去观赏。桃园县的西北海岸,北从大园乡的內海村经观音乡,南至新屋乡,均有零星珊瑚礁层分布,最大的一片位于观音海水浴场南侧,退潮时,露出长约有百公尺,宽约二十公尺的黃褐色礁层,经海水侵蚀,已有海蚀沟出现。 经由定年资料显示,这些均为五千多年前,地球冰河期结束后气候较溫暖,海水位比较高时形成的。由于气候环境的改变,现今已无珊瑚生长,因此这些礁层可说是地球历史环境变迁遗留下来的「纪念物」,故深具意义。除了珊瑚礁层,此段海岸也可捡到许多被海浪打上来,有美丽图案的珊瑚礁块,可观赏把玩。要观赏这些珊瑚礁,只要沿台十五線或滨海的公路前行,找到连接海岸的小路至海滨即可,但必须先了解潮汐状況,因为只有在退潮时,它们才露出来。 (撰文:许民阳) 观音乡海岸是台湾西海岸面积最大、生长最好的藻礁区,內政部营建署接受划设为藻礁保护区的建议,并一并将观音至大园的海岸列为「海岸自然保护区」,珍贵藻礁、滩地都将划设为法定保护区。 根据特有生物研究中心调查,观音乡保生村海岸有长5公里、宽500公尺、高4公尺的藻礁地形,其中小饭粒溪到新屋溪间的海岸,是目前国內发现面积最大、生长最完整的藻礁地形;藻礁是由红藻和绿藻等石灰藻类经胶结和钙化作用,沉积碳酸钙形成,生长速度缓慢,1年只长0.1至0.2公分,观音海岸的藻礁规模,估计至少要2000年。
南崁溪畔夜景
·河流
从数目上来看,桃园县河流有二十馀条,但除了大汉溪外,其馀均为切割各台地的小河,这些河流流路短,水量少,其中流域面积最大的为南崁溪,其馀皆呈放射状流路,向西及西北流入台湾海峡,涨潮时成一积水的潟湖,台地开发早期曾为渡海开垦的船舶停留的地点,大园乡的许厝港即为其中最大者。 大汉溪旧名大嵙崁溪,其最长的源流泰岗溪发源于雪山山脉品田山(标高3536公尺)北麓,次长的源流白石溪发源于大霸尖山(标高3490公尺)及江泽山(或称伊泽山,标高3296公尺)北麓,两溪于新竹县秀峦会合后称为玉峰溪。北流至玉峰附近折向东流,进入本县境內,于巴陵附近与东来的三光溪会合后,始称大汉溪。随后蜿蜒北流至罗浮附近,再折向西流,至角板山河阶(复兴乡泽仁村)附近,进入石门水库沒水区,由此至石门大坝间实际上是一个人工湖。于石门出峡谷(今石门大坝址所在)后,折向北北东方向,经大溪、莺歌、三峡、树林等镇后,进入台北盆地,于板桥江子翠附近,汇流新店溪后,始称淡水河,而在淡水与八里间注入台湾海峡。全长约135公里,流域面积1163公里,为台湾北部第一长河。
·埤塘
桃园县的埤塘最多,构成独特地理景观。它的修建主要是桃园台地的河流流路短,集水区小,因此除了大雨及雨季有充足的供水灌溉外,经常涓涓细流,甚至成为干谷。因此为了储存雨水,乃兴建埤塘。 兴建时通常选择局部地势较低处挖掘红土层与砾石层,围阻堤堰,由于红土黏度大,经与砾石混合压实后即为不透水的堤防,堤防中的低地即可蓄水而成埤塘。在石门水库未修建前,埤塘成为主要的灌溉水源,根据资料,在西元一九一三年大旱前,桃园台地有一万个大大小小的埤塘,到达埤塘数量的最高点,使本县有『千湖县』的美誉。 当时『埤塘』与『埤塘』间的水源已经能夠完全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规模的水利系统。有了较充足的灌溉系统,桃园县的稻米产量大增,曾有『北台谷仓』美称。 公元一九六三年石门水库完成时,桃园县內约有8845口埤塘,但自从桃园大圳、石门大圳陆续开凿,石门水库供给充分的灌溉水源后,多数的埤塘丧失了原始的灌溉功能,因此逐渐消失或荒废,慢慢改变为其他用途,最主要为改为建筑用地,例如本县县府特区所在地原为一口大的埤塘。 根据民国八十四年的统计,全县尚存在1450口陂塘。这些埤塘除了灌溉功能外,许多已转为下列的用途: 1. 养鱼池或休闲池:将埤塘用来养殖鱼虾,改为经营钓虾场或钓鱼场,按时数或钓竿数向钓客收取金额,在垂钓上发挥休闲活动的功能。 2. 风水池:在住家附近或三合院前方埤塘常被保留为风水池,象征聚财的意味。 3. 休闲观光地:有些埤塘已转观光用途,如龙潭大池、石门水库后池堰、慈湖等。 4. 畜养家禽或家畜用池:住家附近的埤塘较小型者,或大型埤塘的一角,许多已转为畜养鸭或鹅等用途。 不管埤塘的用途如何变化,有水体就有风景。假日时,如能到邻近优美的埤塘走走,无论钓鱼、钓虾或散步,或欣赏生长或活动期间的水生植物或鸟类、鱼类,总会让平日紧繃的神经松弛下来!对忙碌的现代社会而言,埤塘还可以变成「解忧池」呢。(撰文:许民阳)
·特殊分区
桃园县以其人文景观可分成下列三大区块: * 北桃园-以闽籍聚落为主,包含芦竹乡、桃园市、龟山乡、八德市、大溪镇、大园乡,以桃园市为主要发展核心。 * 南桃园-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包括观音乡、中坜市、新屋乡、杨梅镇、平镇市、龙潭乡,以中坜市为主要发展核心。 * 原住民居住区-包括复兴乡全境以及大溪镇南部一部分,其居民以泰雅族为主,以角板山(复兴乡市区)为主要核心。 其中北桃园、南桃园是一种基于习惯的称呼,其区别并非以地理方位为准(实际上是以族群聚居界线为主要区隔),因此外地人常不易了解“北桃园”和“南桃园”的真正涵义,也成为桃园的一项特色。
交通
桃园国际机场一期航厦 交通是桃园县具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 * 一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 二港:台湾桃园国际机场(空港)、桃园国际港 * 三高:中山高速公路、福尔摩沙高速公路、二号桃园内环线 * 三快:省道东西向快速道路、省道西滨快速道路、省道高铁南北快速道路 * 四铁:台湾高速铁路标志高速铁路、桃园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台湾铁路管理局标志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捷运、桃园县轻轨运输系统 * 五省道:省道台1线、省道台3线、省道台4线、省道台7线、省道台15线为建构桃园县便捷的交通网路,目前桃园县政府正努力推动下列重大交通建设:
·桃园捷运蓝线
桃园国际机场捷运以桃园国际机场为起点,往东至台北车站,往南经桃园机场第三航厦站与桃园捷运蓝线衔接至中坜市龙冈与八德都市计划区,全长51.5公里,共设21个车站。预计2013年六月三重至中坜通车,2014年十月通车至台北。
·台铁莺歌凤鸣-中坜段高架化工程
全长约15.95公里,桃园站以北扩建为三轨正线,以南为二轨正线,桃园站、内坜站及中坜站改建为高架车站,并增设凤鸣站、国际路站、永丰路站、中原大学站、平镇站等通勤车站,总建设经费约292.35亿元。
·桃林铁路增开客运班车计划
已于2005年10月完成桃林铁路客运列车之通车,提供民众免费搭乘,现已有桃园车站、桃园高中车站、宝山车站、南祥车站、长兴车站等5站。为扩大服务范围,着手办理延驶至芦竹乡海湖地区,最后于2009年8月10日增设海山车站、海湖车站2站。
·中山高速公路五股至杨梅间高架拓宽
本工程起于五股交流道,迄于杨梅收费站北端,中丰路交流道以北路段以单向3车道布设并保留布设高承载车道之弹性,以南路段则以单向2车道布设;沿线设置桃园中正路匝道、机场系统南出及北入匝道、中坜中丰路交流道、杨梅收费站北端汇入岔出匝道。
教育
桃园县境內共有295所各级学校,其中国民小学188所、国民中学69所、高中职校30所、大专院校16所。而中坜及龟山各有6所大专院校,为桃园之最。
·大专院校
* 中坜,中央大学 * 中坜,中原大学 * 中坜,元智大学 * 中坜,清云科技大学 * 中坜,万能科技大学 * 中坜,南亚技术学院 * 中坜,陆军专科学校 * 龙潭,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 * 平镇,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平镇校区 * 龟山,体育大学 * 龟山,中央警察大学 * 龟山,长庚大学 * 龟山,铭传大学桃园校区 * 龟山,龙华科技大学 * 龟山,长庚技术学院 * 八德,国防大学 * 芦竹,开南大学
·宗教书院
* 圣德基督学院 * 基督教拓荒宣教神学院 网站
·高中
* 武陵高中 * 中坜高中 * 桃园高中 * 阳明高中 * 内坜高中 * 杨梅高中 * 县立南崁高中 * 县立平镇高中 * 县立永丰高中 * 县立大溪高中 * 县立寿山高中 * 县立大园国际高中 * 私立泉侨高中 * 私立育达高中 * 私立六和高中 * 私立复旦高中 * 私立治平高中 * 私立振声高中 * 私立光启高中 * 私立启英高中 * 私立清华高中 * 私立新兴高中 * 私立至善高中 * 私立大兴高中 * 私立大华高中 为了改善桃园县人口众多,公立高中名额却严重不足的困境,县政府决定在该县北区新设寿山、大溪、大园三所县立高中,其中两所分别由位于龟山乡的寿山国中和大溪镇的大汉国中改制而成,另一所则是新设在高铁桃园站区内的大园国际高中,而大园国际高中为教育部指定之外语特色学校,大溪及寿山高中于2009开始招生,而大园国际高中预计2010年开始招生。
·高职
* 中坜高商 * 桃园农工 * 龙潭农工 * 中坜家商 * 私立成功工商 * 私立方曙工家 * 私立永平工商
·特殊教育
* 桃园启智学校
产业发展
桃园县目前共有22个工业区,每年创造约2兆新台币产值。产业分布有基础工业、传统工业、高科技及光电产业等,如TFT-LCD、笔记型电脑、光储存、通讯、纳米科技、半导体、汽车零组件及染整业等。
·桃园科技工业园区
本区位于桃园县观音乡白玉村、观音村及大潭村,观音都市计划区之北为白玉区,南为塘尾区。为结合生态、生活、生产的“三生”示范园区,并结合周围观音、大潭等工业区、中央大学及科技研究中心。本园区设立一座海水淡化厂以专管供给园区内厂商用水。塘尾区内约31公顷为环保园区,计划引进主体产业、循环产业、链结产业3类,以绿色能源、高价值资源再生、水循环再生、高效率环保为主轴。
·桃园航空城
桃园县政府邀集专家订定“桃园国际机场发展特别条例”导入民间企业化经营,使机场周边发展成具有生产、生活及附加价值的“航空城”。目前远雄自由贸易港区面积45公顷,未来机场周边至少6,000公顷区域将纳入整体规划,透过扩大都市计划发展与整合活化机场周边土地的运用,设置自由贸易区、物流专区、航太产业维修专区、农特产品专区、国际会展专区、国际级饭店与购物中心等使该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城”。
·高铁桃园站(青埔特定区)
高铁桃园站(青埔特定区)面积490公顷,其中住宅区占33%,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公园、绿地、体育场、儿童游乐场、环保设施等占44%。特区内无论公共工程、污水排放标准、电线电缆地下化都有严格规范。交通动线上经国道2号大竹交流道可接国道1号与国道3号。
观光文化
* 龟山乡眷村故事馆 * 复兴乡基国派老教堂文化馆 * 大溪镇展示馆 * 芦竹乡长流美术馆 * 桃园县立文化中心 * 大溪镇美华国小陀螺展示馆 * 大溪艺文之家 * 桃园县忠烈祠文化馆 * 桃园市艺文中心 * 中坜馆音乐厅 * 桃园馆演艺厅 * 桃园县多功能艺文展演中心
·桃园十大古迹
* 桃园景福宫 * 龙潭圣迹亭 * 芦竹五福宫 * 白沙岬灯塔 * 新屋范姜祖堂 * 寿山岩观音寺 * 莲座山观音寺 * 大溪斋明寺 * 李腾芳古宅 * 桃园忠烈祠
·旅游景点
* 东眼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 达观山自然保护区 * 小乌来风景特定区 * 拉拉山风景特定区 * 角板山行馆风景区 * 慈湖雕塑纪念公园 * 慈湖陵寝 * 大溪陵寝 * 大溪中正公园 * 石门水库风景区 * 小人国主题乐园 * 味全埔心牧场 * 虎头山公园 * 大溪老街 * 竹围渔港 * 永安渔港
·地方特产
2007年票选桃园十大伴手礼: * 素宝斋食品--肚脐饼 * 林口酒厂--玉泉极品红曲葡萄酒 * 立义食品--花生软糖 * 大房食品--国宝级豆干大师 * 大溪养蜂产销班--蜂蜜黑心干 * 郭禄食品--月静礼盒 * 正记中崎本铺--布丁蛋糕礼盒 * 郭记名点--桃园名点酥礼盒 * 万里香商店--陈年红糟豆腐乳 * 龙情食品--花生软糖礼盒龙情线上购物网
·其他地方特产
* 大溪豆干、豆腐乳 * 龙潭花生糖 * 复兴乡绿竹笋 * 新屋、观音莲花餐 * 拉拉山水蜜桃 * 桃园椪风茶 * 桃园良质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