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荒漠猫

马云蚂蚁 百科词典 2022-10-02 23:44:16
哺乳动物。荒漠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宁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康定附近。荒漠猫体形较家猫大,尾长且具有较明显的6-8个黑白相间的环,耳端生有一撮短毛。食性以捕食齧齿动物为主,还捕食鸟类和雉鸡。是中国特产的珍稀猫科动物,  2007年的一项遗传学分析研究显示,荒漠猫可能是斑猫(Felis silvestris,又称野猫)亚种,此理论若经确认,则荒漠猫的学名可能会改成Felis silvestris bieti。  荒漠猫为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级)。     荒漠猫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猫属 Felis   种: 荒漠猫 F. bieti 

生物特征

  荒漠猫体形较家猫大,尾长且具有较明显的6-8个黑白相间的环,耳端生有一撮短毛。体长68~84厘米,尾长29~40厘米,肩高约25厘米,体重5.5~9千克。体背部棕杰或沙黄色,背中线不明显。身上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头部与体背颜色一致,上唇黄白色,胡须白色。鼻孔周围和鼻梁棕红色。两个眼内角各有一条白纹。额部有三条暗棕色纹。耳背面棕色,边缘棕褐,耳尖生有一撮棕色笔毛,耳内侧毛长而密,呈棕灰色。眼后和颊部有二横弄棕褐色纹。四肢外侧各有4-5条暗棕色横纹。四肢内侧和胸、腹面淡沙黄色。尾末梢部有5个黑色半环,尖部黑色。荒漠猫比兔狲骨粗实。吻部短宽。鼻骨后部也较宽,颧弓粗而宽,额骨略隆起,后部平。听泡凸圆,很显革,胸室大而近圆形,矢状脊短,人字脊显著。牙齿构造基本似虎、豹的牙齿。上门齿成一横列,犬齿发达,裂齿尖锐。在原产地,荒漠猫经常被误认为野猫。1973~1985年收集到的34只荒漠猫,经研究表明,荒漠猫和野猫、丛林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1992年起正式命名为荒漠猫。   荒漠猫身形较为粗壮,四肢比较短。大概是因为住在寒冷地带的缘故,它们的毛又长又密,还有厚厚的绒毛。在冬天它们的毛色较浅,呈淡黄褐色,到了夏天则变深了。它们背上中部的毛色较深,呈深红棕色,有5条连续或断续的黑褐色纵行条纹或斑点,并具有十分显著的长峰毛。而腹部则是灰黄等浅色。全身也没有明显的条纹,不过有时体侧和四肢会点缀些不明显的斑纹。它们的尾巴很长,尾巴背面颜色和体色相同,但在长尾巴的末端还会环绕些暗棕色的条纹,到了尾尖则变成了黑色。它们的头部比较宽,两颊各有一条深色斜横纹。耳朵的根部微泛红棕色,尖上还有一撮2cm左右的丛毛。它们的爪子都有粗密的长毛覆盖,大概是为了适应那些崎岖道路。

生活习性

  荒漠猫一般选择洞穴居住,合适的天然洞穴当然是最好。据说这种洞穴还分繁殖洞和临时洞两种。繁殖洞顾名思义是猫妈妈带孩子住的地方,一般安置在向南斜坡上,为了安全起见,都有好几米深(3-5米左右),听说还有1-3个弯道,且只有一个出口。而临时洞呢,一般是离食物不远的地方,洞道浅,还有好几个出口。这样的洞穴一般供雄猫们使用。  荒漠猫在中国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区,在国外还见于蒙古等地。栖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黄土丘陵干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针叶林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生活有规律,早晨、黄昏以及夜间出来活动,白天休息。性情孤僻,除了繁殖期外,都营独居的生活。主要以多种啮齿类动物、鼠兔、旱獭、蜥蜴、鸟类等为食。有时食物紧缺的时候不得不跑到   野生荒漠猫幼体人类居住的地方搞点家禽填饱肚子。它们的听觉十分敏锐,据说有时能依靠聆听高原鼢鼠在地穴里的活动情况把鼢鼠从地洞里挖出来。所以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在高山裸岩地带和阴坡的云杉林中,由于植物贫乏,啮齿类数量稀少,所以就没有它的踪迹。而在柏木疏林和高山灌丛一带,由于食物和隐蔽条件良好,啮齿动物数量多,它的活动痕迹,如足迹、脱落的毛团、食物残骸和粪便等,也就很常见。春季地表尚未完全解冻时,它依靠灵敏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用前爪在高原鼢鼠的洞道上方将表土拨开,待高原鼢鼠出来封堵洞口时将其捕获。对于在地面活动的鼠类,它一般在都能就地捕获。夏季是荒漠猫的繁殖、哺乳季节,这时大量的鼠类幼仔也开始独立生活,在地面上活动频繁,恰好为荒漠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有利于哺育幼仔,所以在这时期荒漠猫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小,而且很固定。秋季各种鼠类相继侵入农村田野中自然干燥的麦垛附近,有的从地下挖掘洞道一直延伸至麦捆下面,将麦穗和麦茎拉人洞道,此时荒漠猫也尾随鼠类而来,夜间在麦捆周围活动频繁。冬季气温低,天寒地冻,荒漠猫就在夜间到悬崖边上去捕食雀类、鸡类等中、小型鸟类,但过深的积雪常常影响鼠类的活动,造成荒漠猫食物短缺,有时被迫迁移到居民区附近活动,盗食家禽。  它在捕食较大的动物的时候,一般先从头部和颈部开始撕咬,留下皮毛和部分内脏,而在吃鼠类等小型动物时,则将其整个身体,包括皮毛、内脏和尾巴都统统吃尽。常利用天然岩洞居住,分为繁殖洞和临时洞两种。繁殖洞一般分布在山的中部和上部的多岩石的地方,洞道一般呈水平方向伸展,长度为290一536厘米之间,有1一3个弯曲,巢穴处在黑暗的洞道深处,里面铺垫有兔类和旱獭的毛皮以及碎骨等。每个繁殖洞只居住1只雌兽及其哺育的幼仔。临时洞大多选择在距离食物资源较近的地方,一般有很多个洞口,洞道较浅,长度在244一260厘米之间,主要是为了避敌或临时利用。雄兽大多栖居在这种洞穴中。它还有重复利用旧巢穴的习性。

亚种

  荒漠猫指名亚种(学名:Felis bieti bieti),Milne-Edwards于1892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甘肃(南部)、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康定附近。  荒漠猫宁夏亚种(学名:Felis bieti chutuchta),Birula于1917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宁夏(西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宁夏西北部,103°E,41°N。  荒漠猫陕西亚种(学名:Felis bieti vellerosa),Pocock于1943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陕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陕西榆林附近。

繁殖

  荒漠猫常利用天然岩洞居住,分为繁殖洞和临时洞两种。繁殖洞一般分布在山的中部和上部的多岩石的地方,洞道一般呈水平方向伸展,长度为290一536厘米之间,有1一3个弯曲,巢穴处在黑暗的洞道深处,里面铺垫有兔类和旱獭的毛皮以及碎骨等。每个繁殖洞只居住1只雌兽及其哺育的幼仔。临时洞大多选择在距离食物资源较近的地方,一般有很多个洞口,洞道较浅,长度在244一260厘米之间,主要是为了避敌或临时利用。雄兽大多栖居在这种洞穴中。它还有重复利用旧巢穴的习性。  据了解,荒漠猫也是热衷于在夜间和晨昏的时候四处活动的家伙。同时也热衷独居。也就是说雄猫雌猫之间只有在每年冬天1月至3月的恋爱季节才会在一起待上一阵子。它们小小的恋爱结晶一般在2个月后出生,大概有2-4只,当然带孩子的又是任劳任怨的猫妈妈们。

致危原因

  威胁荒漠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偷猎、化学毒物及生存环境改变。因为它们原本数量稀少,即便它们不是偷猎的主要对象,但这些因素也会深深影响它们的未来。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