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穆斯林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乌孜别克族共有1.24万人,其中,1.21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散居于新疆各市、县,其中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少数分布在牧区或农村。大都居住在喀什、和田、莎车、塔城、乌鲁木齐、伊宁、奇台等地。新中国成立后,于1987年7月2日,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大南沟成立了乌兹别克民族乡。该民族使用乌孜别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 “乌孜别克”是该民族的自称。13世纪,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建立了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族与塔塔尔族,同出于13世纪以来作为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的两个不同族源的部落。“乌孜别克”一名,源于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汗。在《元史》中称作“月即别”“月祖伯”“月照别”。乌孜别克可汗信奉伊斯兰教,推行伊斯兰教政策,受到当时教徒的拥戴,国势日渐强大,统治的汗国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15世纪末16世纪初,乌孜别克人南下进入中亚绿洲农业区,与当地操突厥语、从事农业的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农业民族——乌孜别克族。18世纪中期,清朝统治时期,来新疆经商的中亚乌孜别克人日益增多,其中部分人定居当地,形成今天的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戴一种小花帽,帽子形式多样,别出心裁。青年妇女多穿连衣裙,宽大多褶,无腰带,称作“魁纳克”。老年妇女服装颜色偏深,多为黑色、深绿色和咖啡色的料子。喜戴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等装饰品。 肉食以牛肉、羊肉、马肉为主。奶制品有奶茶、奶皮、奶油等,多饮用红茶制作的奶茶,佐以蜂蜜。乌孜别克族不吃自死的牲畜,不吃猪肉、狗肉、驴肉、骡肉,不吃动物的血。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座。家庭人口多的,还分席用餐,妇女和孩子另设一席。许多食物可用手抓食,饭前饭后都要洗手。 乌孜别克族有和维吾尔族、塔塔尔族联姻的传统。 乌孜别克族节日主要有库尔班节和肉孜节,届时要沐浴盛装,走访亲友,相互道“色兰”问好。 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曲调婉转、优美动人,舞蹈以优美轻快、多变、节奏性强为特色。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等,表演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来源: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