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发球最长时间(羽联规定发球不能超过1米15,世界第一的安赛龙只能“跪着”发球)
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安赛龙的一段跪着发羽毛球的视频火了,视频中他和队友用蹲地和跪地等滑稽的姿势发羽毛球。
安塞龙之所以拍这个视频和最近国际羽联推出的新规有关。羽毛球发球以前是禁止“过腰”和“过手”的,最近国际羽联又出了新的标准,发球的高度不能超过1米15,从明年的全英公开赛开始实行。
这个规定一出来,像安塞龙这样的高个子的羽毛球运动员就不乐意了。
目前世界排名第一身高1米95的丹麦名将安赛龙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和身高2米05的队友科尔丁一起,用蹲地发球和跪地发球等滑稽的姿势调侃世界羽联的新规。除了拍视频表达不满,安塞龙还拿篮球运动来做对比,“我以前说过,在篮球这项运动中,你不会因为高个子比矮个子运动员扣篮更有优势而去降低篮框的高度。”
羽毛球的发球高度为什么反复在更改呢?
新规则改变了原来“不公平”的局面,让每个运动员都统一标准发球。所有的运动员的发球高度一样,发球的差别不会那么大,威胁性也小。原来的规则是不能过腰过手,就是因为这个过腰的规定,高个子的运动员会占优势。这是因为高个子运动员的腰部高,发球高度高,球速相对会快,这样的发球威胁更大。
羽毛球运动的规则是不提倡发球得分的。羽毛球发球速度本来就快,比赛中运动员是可以通过发球直接得分的。比赛过程中是赢球方一直发球的直到输分后才交换发球权,所以限制发球威胁是比赛的重点。此前规则中禁止“过腰”和“过手”就是为了限制和削弱发球的威胁性,发球直接得分会严重影响比赛的观赏性。
新规可以让裁判更好的判决比赛的发球是否违例。新规并非针对高个子球员,它最主要的目的以及最重要的影响对象是裁判。关于发球绝对高度的判断,用“不能过腰”这个原则实在是太模糊,有了1米15加上发球检测器,发球的判罚可以更为准确。
这次发球高度的标准是根据一年多时间的测试才最后决定的。
国际羽联在今年初将发球检测器送到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羽毛球队进行试验,有三个高度可供选择:1米05、1米1和1米15。起初将国际羽联将高度定在了1米1,但根据最终试验后的数据分析发现,击球高度高于1米15球速会快,不容易接发。击球高度低到1米1,球速会慢,不容易过网。世界羽联最终决定了1米15的高度。
发球高度的细化标准其实不是针对高个子运动员,大部分运动员都是需要时间去适应新规。其实目前世界排名前五的男单选手的腰部位置普遍在1米1以下,印度的斯里坎斯、韩国的孙完虎和中国的林丹的身高都在1米78左右,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更是只有1米72,新规对于他们影响不大。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安赛龙身高1米94,腰部已经在1米2左右,他队友科尔丁身高2米05,新规要求的高度也不再是他的腰部了.新规对于身材高大的欧美男运动员来说影响是很大的。高个子羽毛球运动员不仅发球的威胁性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而且对他们发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的规定是发球不能过腰,但实际上球员身高千差万别,既有安赛龙(1米94)、科尔丁(2米)这样的大个子,也有奥园希望(1米55)、山口茜(1米55)这样的矮个子,同样是腰部,相差却有40-50厘米,对于矮个子来说也是需要调整的。
身高1米92的国羽男双选手洪炜体验完发球检测器后就认为,新规对于自己发球有一定的影响,他需要时间去调整。前世界女双、混双冠军张亚雯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她拿自己教的小球员来做例子说明新规的影响,“高个子腰的位置也要高一些,肯定会有影响。目前参加羽毛球培训的大多是青少年,身高都不高,在发球高度上的问题不大,但以后就不好说了。”一名业余羽毛球选手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平时打着玩,没有多少人在意发球的高度。但如果新规正式执行,业余比赛肯定也要执行这个规则,那或多或少会有点影响,需要及早适应。”
发球高度的新规不仅让个子高的运动员头疼,还让不同项目的选手也需要重新训练自己的发球。
女单运动员由于普遍扣杀力量不强,多以正拍放高球为主,发球不超过1米15相对来说并不难。男单的发球为避免遭遇猛烈扣杀,绝大多数是反拍放网前。双打是以发球抢攻中前场为主,更是清一色的反拍,而且发球的变化更多。因此对男单和双打选手来说,发球高度不能超过1米15困难更大。浙江省队羽毛球教练金建强一句话说出了新规则对双打选手的影响,“因为双打的发球距离网前更近,经常以反手小球为主,难度会更大些。”
规则不会因人而变,而不同的人需要适应相同的规则,这不就是规则存在的意义吗?
欢迎关注有马体育公众号ID:youmatiyu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