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麦克阿瑟不服彭总,晚年发牢骚:如按我的计划来,美军早就赢了)
作者:阿克琉斯
谈起麦克阿瑟,对国人而言可谓耳熟能详。他的人生跌宕起伏,而且传奇,前半生可以说风光无限,后半生却因为一场朝战跌入深渊,名誉尽失。
麦克阿瑟出身将门世家,早在一战期间,他就早早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还成为了盟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总指挥。占领日本后,他的人生达到巅峰,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司令,他的职务和个人声望达到了顶点。
战败后,日本实际掌权者是麦克阿瑟,被形象地称为“太上皇”
有一本著名的书,叫《天皇上的皇上五颗星》,这天皇头上的五颗星,就是麦克阿瑟,他也名副其实成了日本“太上皇”。如果不是之后的朝战,此人的人生或许将无限辉煌,而且被美国人世代歌颂吧。
仁川登陆时的麦克阿瑟
1950年6月25日,朝战爆发。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军总司令,指挥联军参加了朝战。仁川登陆后,他吹了一句牛皮“这场仗让我来打我,两个星期就能结束战斗,12月底我们所有士兵就要回美国过圣诞节”。可惜的是,以彭老总为总司令的志愿军在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彭总的到来,麦克阿瑟遇到了克星,注定了他的人生巅峰将在这里滑到谷底。
志愿国入朝参战
彭总与麦克阿瑟共有四次对决。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与李承晚军发生了一场遭遇战,第一次战役爆发,彭总与麦克阿瑟第一回合的较量也就此开始。
起初,麦克阿瑟并不认为中国有能力和勇气出兵,他在兵力的部署进攻上非常自大,以李承晚军为先导,英美联军殿后,分兵长驱直入鸭绿江。
由于联军快速推进,左右翼没有掩护,在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温井地区伏击了李承晚部第1师和第6师的先头部队,并全歼了敌军的一个加强营和炮兵中队。
同时在西线地区,志愿军第39军在云山地区歼灭了美骑一师和李承晚部第一师2046人,东线地区则消灭了美陆战一师,李承晚部三师,首都师2700余人。
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挫败了联军向东推进的势头,让麦克阿瑟在感恩节前占领整个半岛的计划彻底成了牛皮。
彭总在和麦克阿瑟进行的第一回合的交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决定节节后退欺骗联军,准备予以歼灭。
彭总
麦克阿瑟在遭遇初次失利后,非常不甘心。他在发现志愿军后撤的迹象,误以为志愿军在溃逃,于是集结了英美加联军和李承晚部队的22万人的兵力,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发动第二次攻势。
志愿军打响了第二次战役后,38军和42军在西线各军的配合下, 突然出现在的李承晚部第7师和第8师的侧方,迅速歼灭了两个师的大部分兵力,彻底切断了联军的东西线联系。
在西线战场,志愿军也完成了对美第九军的包围。自大的麦克阿瑟直到此时才知道中了计,不得不命令联军开始收缩防线。但为时已晚。当美军第九军第2师从三所里突围时,却被早已穿插在这里的志愿军所阻碍。麦克阿瑟又不得不命令部队从龙源里突围,但又被穿插而来的志愿军给牢牢挡住了。
到12月1日战役结束时,李承晚部第7和第8师和土耳其旅大部被志愿军重创。美22师和骑一师遭受毁灭性打击,陆战一师遭受重创,差点被第九兵团全歼。联军共损失3.6万余人,丢失了平壤。这一战,可以说彭总把麦克阿瑟被彻底打疼、打醒了。彭总让美国人明白,朝战是不可能在一两个月内结束了。
被志愿军俘虏的联军士兵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被彭总打醒的麦克阿瑟认清现实,开始进行固态防御,他集中联军34万人,在三八线南部部署了三道防线。
让他没想到的是,彭总竟然迅速集中6个军的兵力,在人民军的协助下,在李承晚部驻守的防线薄弱地带发动进攻,不到一天防线便被突破,这导致英美军的侧翼完全暴露给了彭总。
志愿军解放汉城
志愿军乘胜追击,又在1月2日全线突破敌人的防御纵深15至20公里,麦克阿瑟的整个防御部署被彻底打乱,联军不得不在1月2日开始全线后撤。
很快,第二道防线又再次被突破。联军根本无力组织防御,成批的部队向南溃退。志愿军在人民军的配合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取了李承晚的首都汉城。麦克阿瑟在第三次较量中,又一次被彭总打败了。
志愿军对联军的第三次战役结束后,身经百战的彭总和麦克阿瑟的之间的区别显现了出来。
虽然此时取得了辉煌战果,彭总却表现得非常谨慎。他很清楚,长期的作战让志愿军相当疲倦,并且减员很大,补给线的运输能力也到了极限,无力支持后续作战。况且联军只是溃败,其主力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他们仍然可以依托三八线以南的防御工事进行防御作战。
彭总及时下令停止进攻,防止麦克阿瑟的反攻,这正好将麦克阿瑟准备在志愿军孤军深入时实施第二次仁川登陆的算盘打破了。
很快,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的数十天后,麦克阿瑟集结联军5个军,16个师及其所有的炮兵和航空兵发动了反攻,但由于彭总让志愿军及时得到休整,采取了机动防御的策略,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联军部队并未取得像样的战果。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麦克阿瑟让朝战战局变得很不稳定,让美国当局也相当不满,麦克阿瑟叫嚣要让朝战变成全面战争,并主动进攻新中国的本土,这让杜鲁门非常担忧。所以在1955年10月11日,杜鲁门找了个借口,撤销他总司令的职务,“太上皇”的军事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与志愿军交手之前,麦克阿瑟的军事指挥能力似乎并不低,二战的跳岛策略、朝战的仁川登陆,都展示了他的才能。他的不幸,是遇上了身经百战并且冷静谨慎的彭总。也因为他在取得二战之后整个人骄傲膨胀,“骄兵必败”也注定了他的悲催结局。
而麦氏至死都没有认识到他失败的真正原因。他认为,自己的失败是源于杜鲁门对他的种种限制。比如志愿军入朝时,麦克阿瑟就主张对志愿军的后勤要点“鸭绿江大桥”进行彻底轰炸,从而阻碍我军的后勤补给。但杜鲁门害怕战争继续扩大,坚决予以回绝。之后在第四次战役失败后,麦氏叫嚣继续扩大兵力,向志愿军发动更大规模的反击,同样遭到杜鲁门的拒绝,并撤了他的职。
所以,麦克阿瑟晚年还不服自己的克星彭总,发牢骚说,如果朝战按他的计划来打,美军早就赢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