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奥地利世界杯(复盘德国vs奥地利:中后场短路,所幸诺伊尔通过考验!)
随着世界杯的脚步不断临近,热身赛成为各支世界杯参赛队近期最重要的练兵机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世界杯卫冕冠军德国队做客迎战奥地利,但是全队难言满意的状态又一次验证了球队在友谊赛中一向不良的表现,最终在客场以1-2的比分不敌对手。所幸的是,德国队队长诺伊尔时隔9个月后再度回到赛场,本场比赛多次作出的关键扑救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出现在俄罗斯世界杯的赛场上。
战报>>
友谊赛-厄齐尔破门后防失误频繁 德国1-2遭奥地利逆转
布阵:诺伊尔终于回归,阿拉巴面对俱乐部队友
本场比赛是德国队在赛季结束后的首场正式热身赛,以此考察球员、演练战术的目的非常明确,且在这场与奥地利的比赛后,勒夫将公布最终的23人名单。奥地利队虽然近5场比赛保持不败,但是球队无缘俄罗斯世界杯,而球队上一次面对德国队哪怕拿下一场平局还是在26年前。
首先看德国队的首发阵容,球队依然是典型的4231阵型。诺伊尔回到首发阵容,后防线上是赫克托、聚勒、吕迪格和基米希。赫迪拉与京多安组成了球队的双后腰,萨内在右、布兰特在左,厄齐尔位于10号位,而来自弗赖堡的前锋彼得森顶在了中锋的位置上。
再看主场作战的奥地利队,球队安排了一套三后腰体系的阵型出战。西本汉德尔第二次代表国家队出战担任门将,德拉戈维奇、欣特雷格、普罗德尔组成了三中卫,斯蒂芬和阿拉巴担任球队的双翼卫,阿拉巴在左路直接面对俱乐部队友基米希。中场方面,鲍姆加特林格和格里利奇担任双后腰,祖尔杰、舍普夫位置突前,而阿瑙托维奇则顶在了球队的最前端。
球员考察为出发点,集体低迷带来矛盾
根据德国队主教练勒夫的计划,目前德国队的集训大名单中共有27名球员,而本场比赛将是他在做出“裁员”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所以通过本场比赛考察球员状态无疑是首要目的。同时,本场比赛虽然因为天气原因推迟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开始,但是这般特殊情况并没有影响主队奥地利队的积极姿态,球队自比赛伊始便以全方面的人员投入展现了急欲结束长期面对德国队不胜历史的极大渴望。
正因为有了奥地利队的积极“配合”,德国队本场比赛的练兵标准也就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诸多需考察的球员接受了严峻的比赛考验,而通过勒夫的排兵布阵则可以看出他在本场比赛的球员考察有两个重点:一是大名单的边缘球员,考差哪些球员可以留在最后的23人名单中;二是个别尚未确定主力球员的位置,考察哪些球员可以真正承担起主力的责任。
首先看一下锋线,彼得森本场比赛实现了国家队的首秀。很显然,勒夫寄希望于通过这样的比赛给予这位30岁前锋一次“爆冷”的机会,但是这位来自弗赖堡的前锋并没有展现出这般实力。从特点来分析,彼得森属于善于抢点射门的纯射手,但是此次世界杯前的集训才是他首次入选国家队,如此短暂的备战时间根本不够他与国家队球员建立化学反应,因此从本场比赛来看,彼得森的存在感非常低,更不要提与球队一种豪华中场的默契配合,这让他进入最后23人名单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再看中场方面,布兰特和萨内首发分居两侧得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只是通过比赛可以看出这两名小将在场上的主要问题:一个过于自信,另一个则缺乏自信。或许是本季在英超赛场提升明显,萨内目前在国家队显得过于“孤傲”,他的速度与突破确实存有威胁,但是在国家队却始终无法把个人的能力与球队的整体融于一体,从而导致球队的进攻总是到了他这一环就出现节奏和内容上的偏差;布兰特或许感受到了来自大名单的压力,本场比赛持球机会和射门次数均不少,但是明显看出球员本人在场上缺乏足够的自信,无论是球权的处理以及射门机会的把握均显得过于保守,从而导致球队在上半场并没有实现扩大比分。
在后场,基米希与赫克托的主力位置牢不可破,不过在阿滕依然伤停的情况下,中卫位置上的第三选择尚存有问题。本场比赛,聚勒与吕迪格作为考察对象一起登场,但是两人似乎一致陷入短路的状况,无论是对对方球员的盯防,还是必要时刻的上抢均存有明显不适。不仅如此,聚勒总是令人感觉慢摆拍,而吕迪格勇猛有余却毫无位置感。
看看奥地利队第二粒进球,从阿瑙托维奇硬碰硬的往禁区里突,再到鲍姆加特林格在几乎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挑传禁区后点以及斯蒂芬及时跟进回敲,德国队的防线几乎在全员“眼神防守”,以至于舍普夫跟进射门时,聚勒的上铲早已来不及了!
再度归来,诺伊尔展现出色状态
在考验各个位置边缘球员和替补球员的同时,勒夫在本场比赛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考察莫过于门将诺伊尔。回顾诺伊尔上一次代表德国队出场,那还是在2016年10月份。此后,诺伊尔连续遭遇重伤,特别是自去年9月份在训练中遭遇旧伤复发后便一直缺席比赛到赛季末,本场比赛是诺伊尔近9个月来第一次出战,而他的场上表现无疑决定着“小新”能否成功搭上世界杯的末班车。
来到本场比赛,德国队中后场的集体“短路”似乎正是为了给诺伊尔足够的表现机会。从上半场小角度扑出奥地利中场格里利奇的射门并保持零封,到下半场挡住阿瑙托维奇等人的必进球,诺伊尔在复出后的首场比赛中交出了非常不错的答卷。德国媒体《图片报》在赛后便肯定道:相比较其他队友,德国队只有诺伊尔的表现算是为世界杯做好了准备。
虽然本场比赛诺伊尔丢了两个球,但这两粒进球的责任确实无法归责于诺伊尔。除此之外,诺伊尔还做出了多达5次成功扑救。赛后,勒夫对这位球队队长称赞有加,“很高兴看到诺伊尔回归赛场,他因伤缺阵了很久,终于在世界杯开赛前重披这件战袍。他表现的很好,扑出了对手的1-2个必进球。”
毫无疑问,在本场比赛过后,诺伊尔基本可以锁定一个世界杯的名额了,并且根据勒夫的承诺,只要诺伊尔参加世界杯就将继续担任主力门将,而诺伊尔至少以用本场比赛的表现证明自己做好了准备。
需要补充的是,勒夫之所以对诺伊尔重用有加,一个核心原因便在于诺伊尔在目前德国队的体系中作用明显,特别是他作为“门卫”类型的踢法非常符合德国队目前的战术需要。从本场比赛可以看出,诺伊尔依然不断参与到球队的后场配合中并展现了不错的脚感,甚至在基米希多次“挖坑”式的传中球时,诺伊尔也有效地完成了球权的转移,而这无疑正是德国队目前所急需的。
腰不硬带来“压力”,多名球员轮番考察
本场比赛,奥地利队的战术设计其实并没有太多独到之处。在三中卫体系下球队有效控制了己方禁区的制空权,这让德国队的两翼传中战术并没有收获成效,而在反击端球队则明显发挥双翼卫的速度优势,狠打德国队边后卫助攻上去后留下的边路空当,而阿拉巴这一侧更是球队的进攻重点。同时,奥地利队在中场方面不乏硬度,正是这种硬度的体现让他们在与德国队的对抗中渐渐占据了主动,特别是在下半场前30分钟一度形成了对德国队的全面遏制。
与奥地利队的犀利与强势相比,德国队本场比赛又一次陷入了球风偏软、缺乏爆点的问题中。厄齐尔的首发预示着他要承担起中场的组织重任,并且借助国家队的比赛彻底改变在俱乐部的低迷状态,然而这位德国队的新10号在本场比赛除了意外的收获进球,在进攻组织端几乎毫无发挥,再加之两个问题重重的边路,球队在前场进攻中始终没有创造出太多威胁,这对厄齐尔而言绝对是一次失败的演练。
不过,除了厄齐尔在10号位不在状态,德国队的双后腰更是问题重重。在目前的27人大名单中,德国队共有6名后腰型球员。除了本场比赛没有登场的克罗斯,勒夫急需在大赛前明确双后腰的另一名主力人选,只是本场比赛登场的几名球员均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现。
上半场,赫迪拉与京多安组成的双后腰在持球方面为进攻端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但是在由攻转守时出现了明显的空当与漏位,京多安几次盲目的上抢证明球队整体在站位与补防方面存有不足。来到下半场,勒夫试图通过鲁迪的登场为球队中后场增添一份保护,但是鲁迪本季在拜仁的表现已经证明他的特点不像马丁内斯那般可以增加球队的中场硬度,再加之格雷茨卡登场后的默契匮乏,这让德国队的中场在这段时间内几乎被对手打爆了。
考虑到克罗斯也是攻强守弱的典型,那么在现有球员中如何增强防线前的中场保护以及中场硬度无疑考验着勒夫的智慧。本场比赛,唯一的防守型中场金特尔并没有得到出场机会,这让德国队的后腰位置人员选择和责任分配进一步增添了不确定因素。此外,基米希在上半场曾一度尝试了“假四后卫”的踢法,即在进攻时择机从边后卫转移至后腰位置参与进攻,这或许是勒夫对瓜迪奥拉战术的借鉴,但是看上去并没有彻底改善德国队“腰不硬”的隐患。
结语:主力与替补的差距确实存在
早在此前与巴西和西班牙的两场热身赛后,便有不少媒体指出如今的德国队明显存在主力与替补之间的差距问题。看上去,像吕迪格、京多安、萨内、布兰特等球员在俱乐部均有着不俗发挥,但是当穿上德国队战袍后却显得格格不入,这让球队替补与主力球员之间的默契和共融问题无法回避。本场比赛,以半主力球员登场的德国队无疑进一步彰显了这个软肋,而这正需要勒夫在世界杯赛场上进行排兵布阵和后手选择时加以新的思考。
(那季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