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国家队2006年世界杯(德意志复兴之战——简述2006年世界杯阿根廷德国之战)
自从1990年世界杯决战一别后,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巨人终于又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四目相望,十六年使得多少壮士一去不复返,斗转星移,当年意气风发的克林斯曼也生出了几丝白发,只能在场边指点江山,看着巴拉克们与里克尔梅们穿越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
相比四年前的进攻手段单一,中前场极度依靠巴拉克,06年的德国队在的克林斯曼的重塑下有了长足进步,不光场面上流畅了太多,而且他们积极地跑动和耳目一新的攻势足球让那些目睹了球队在04年惨败的球迷重新对球队充满期待。这支战车是如此的年轻,以至于你端详他们的面孔都会觉得未来可期——拉姆22岁、施魏因施泰格22岁、波多尔斯基21岁、默特萨克21岁,球队的核心巴拉克也仅仅是三十而立。
他们在小组赛三战全胜,打进8球仅失2球;八分之一决赛干净利落的两球击败北欧劲旅瑞典,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和上乘的竞技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球队的锋霸克洛泽打进的四粒进球都是用脚完成的,这令人刮目相看。
而他们的对手阿根廷,我认为是新千年最出色的一支阿根廷——是的,甚至要强于14年闯进世界杯决赛的那支球队。佩克尔曼打造了一支以里克尔梅为绝对核心,辅以克雷斯波,索林等精兵强将,攻防张弛有度的阿根廷。他们不光在死亡之组以小组第一出线,第二场还以6比0的悬殊比分横扫塞黑。之后八分之一决赛逆转战胜墨西哥。蓝白军团在比赛中流畅的配合和强大的执行力,令人印象深刻。
2006年6月30日,柏林,72000名观众涌进了奥林匹克球场,大战一触即发。
克林斯曼沿用了此前的主力阵容,佩克尔曼则用特维斯取代了萨维奥拉,路易斯-冈萨雷斯腹股沟伤愈回到首发,科洛奇尼出任右后卫。比赛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阿根廷队的比赛节奏,德国队甚至很难夺回控球权。又由于马斯切拉诺和冈萨雷斯在中路的防守,德国队也无法舒服的打远射。整个上半场,只有零星的几次机会。第16分钟,施奈德右肋挑传过顶,巴拉克在点球点处头槌偏出右门柱。第18分钟,德国任意球造成混战。巴拉克争顶下来,默特萨克在禁区线上转身右脚凌空抽射高出横梁。而阿根廷队则踢得收放自如,虽然没有进球,但谁都不会否认比赛的主导权在他们手上。他们的控球率达到60%。
比分在第49分钟迎来改写,马克西右路突破赢得角球,里克尔梅开出,克雷斯波中路插向前门柱带开对方防守,阿亚拉力压克洛斯,在门前8米处头球顶进大门右侧,阿根廷1比0打破僵局。这是德国队本届世界杯首次比分落后。
落后之后的德国队加快了比赛节奏,他们利用强壮的身体冲击阿根廷的后防。陷入绝境之前,他们又拿出了看家法宝——高空轰炸。
第62分钟,克林斯曼用奥东克换下施奈德,加强右路冲击力;第75分钟,用高大的博罗夫斯基换下施魏因施泰格。在此期间,佩克尔曼也做出了一次换人决定,可能正是这次换人,给阿根廷队敲响了丧钟——第72分钟,坎比亚索换下里克尔梅,加强防守,阿根廷想把1:0的比分保持到比赛结束。
佩克尔曼的消极战术导致了全盘思想的不统一,很快吃到了苦果。第80分钟,巴拉克左侧掷入边线球,然后接到拉姆回传右脚传中,博罗夫斯基甩头蹭到后点,克洛斯抢在索林身前,在门前7米处冲顶左下角得分,德国1比1追平!这是克洛斯本届世界杯首次头球破门,也是世界杯的第10球。
双方90分钟内再无建树,加时赛比分也没有改写,比赛不得不进入到德国人擅长的点球大战。
点球大战之前,又出现了两个名场面:卡恩和莱曼握手拥抱,在国家荣誉面前,两个男人一笑泯恩仇(其实也没啥仇),感染了无数球迷;
科普克递给莱曼的那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阿根廷球员的惯用脚法,这成为了胜负手。
点球大战的结果其实并不难想,德国队再一次笑傲12码,进球功臣阿亚拉和替换里克尔梅上场的坎比亚索射出的点球被门将莱曼无情拒绝,德国队这是四罚全中,战车以总比分5比3挺近四强。
阿根廷队则遗憾被淘汰。他们本可以走得更远,但在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主帅选择了功利,这也让他们功亏一篑。很多人都说,哪怕替换里克尔梅的是当时19岁的梅西,也许也不会如此被动。但比赛没有如果,输了就是输了。阿根廷只能再一次在德国人的欢庆中品尝苦涩。
这场比赛也是德国自96年欧洲杯以来对世界强队的第一次胜利,正是从这届世界杯开始,德国队进入了复兴的快车道,重回顶级强队之列。
另外,赛后双方爆发了冲突,德国主力后腰弗林斯因拳打克鲁斯被禁赛,这让他缺席了对意大利的半决赛。
(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足篮咨询,给您的生活加点料)
(*@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