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对手面对曼城会选择防守(的确是一场精彩比赛,因为安切洛蒂和瓜迪奥拉都未能做好防守)
本场比赛之前,两位主帅面对的第一难题,都是关键位置的人员短缺。
安切洛蒂要应对卡塞米罗缺阵,而瓜迪奥拉则要为右后卫位置找到一个全新的解决办法。
面对类似的问题,两位主帅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思路。
两回合对阵切尔西,皇马之所以最终能淘汰卫冕冠军,巴尔韦德在右路的职责是关键。
他可以让皇马切换成五后卫防线,也可以在外围提供足够的硬度和跑动,以自己的风格兼顾攻防两端,所以在卡塞米罗无法登场的消息出炉之后,西班牙媒体普遍认为安切洛蒂会沿用这一思路,让卡马温加进入首发。
但是从安切洛蒂的首发来看,如果用卡马温加首发,形成的后场体系很可能无法维持足够的强度,这样一来还会影响前场的进攻效果,所以他最终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在本泽马的两侧同时派上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打算利用曼城边路的空间。
这显然是一手以攻代守。
然而看似极端的瓜迪奥拉,最近两年已经不会用同样的思路来应对沃克和坎塞洛缺阵。
他最终选择了用斯通斯代打右后卫位置,至于身体素质与其类似的克里斯滕森被维尼修斯打爆的前车之鉴,他选择了用贝尔纳多-席尔瓦协防来应对。
很显然,瓜迪奥拉选择了稳妥路线,而这为他带来了开局的优势。
开场之后,曼城在主场帮助下拿到球权,皇马则全线回防。
进球来得非常之快。开场1分30秒,马赫雷斯从右侧的四人防守中穿出,斜传后插上的德布劳内,后者头球得分:
这次防守中,皇马暴露的问题第一就是无人防范马赫雷斯的内切,似乎没有人被布置这个防守任务,其次就是德布劳内前插的时候,卡瓦哈尔处于一防二的状态:
这暴露的其实还是皇马在防守上的职责不清,因为在此球在左路发展过程中,巴尔韦德其实是在人盯人德布劳内:
所以严格来说,这粒丢球的主要责任应该在巴尔韦德身上,但大背景其实是皇马这套首发的防守体系,存在着很大的模糊空间。
换句话说就是,巴尔韦德在盯人和站位的两种职责,到底应该如何自如切换?德布劳内前插时,巴尔韦德之所以没有盯住,就是在困惑这个问题。
丢球之后,皇马开始前压。
他们虽然逼出了埃德森的失误:
但在进攻中,很快就发现了自己要面临的麻烦。
首先,斯通斯对位维尼修斯时要暴露的劣势,由贝尔纳多-席尔瓦来弥补:
其次,罗德里戈在右路也要面对曼城左半扇两人的限制:
这样一来,安切洛蒂的首发布局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面对卡塞米罗缺阵的问题,他选择以攻代守,但进攻端的优势被对手限制,而自身的防守端问题则在曼城的冲击下出现了漏洞,不仅已经丢了一球,而且即将丢掉第二球。
第11分钟,曼城左路传中,克罗斯缩进后卫线,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而且使得身后变成二防三,热苏斯收获进球:
客场两球落后,皇马基本放下了包袱。
于是他们大举压上,虽然通过逼抢获得了射门机会,还逼出了斯通斯的失误:
但没有扳平比分的同时,后场暴露的空间,成为了曼城的反击天堂:
就在这关键时刻,第33分钟,本泽马率先抓住了机会:
在这次进攻里,防守能力不佳的马赫雷斯来限制门迪的传中自然不力,而这也让皇马的进攻绕过了曼城三个中卫,让本泽马得到了压制津琴科的机会。
而在第35分钟,皇马再次从津琴科这一侧打出优势,罗德里戈的射门偏出:
就在比分变为2-1之后,瓜迪奥拉用费尔南迪尼奥换下了斯通斯。
前者的上场,并不能改善右路单防的效果,因为图赫尔此前已经做出演示,需要使用快速且强壮的后卫才能按住维尼修斯的突击,但费尔南迪尼奥也不是来单防维尼修斯的,而是来改善右路出球的情况的:
上半场的过程,证明了安切洛蒂在首发布局上的失误,早早陷入落后两球的困局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但距离两回合比赛的结束还早,安切洛蒂在中场用纳乔换下阿拉巴,不管原因如何,纳乔满体力打半场,在理论上都能形成加强防守的效果。
然而下半场开局,曼城依然是率先占据上风的一方。
第47分钟,纳乔前顶热苏斯,的确没有让后者拿到一点,却也让米利唐陷入了和马赫雷斯争抢五五开球权的困局:
本场比赛,热苏斯的贡献不仅在于一个进球,他的前锋属性让皇马的双中卫始终需要保持警惕,从而无法自如地扩大自己的防区。
就像这次进攻里的贡献一样,虽然连触球都没有,但他带给皇马后卫的紧张是很明显的。
第52分钟,费尔南迪尼奥抢断后,与队友配合打穿右路,他送出的传中让福登打进第三球:
但是,这次进攻能够打成,最关键的一点其实是维尼修斯回撤接应速度过慢。
所以在两分钟之后,当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时,维尼修斯快速回撤,哪怕接应动作是假的,就会让费尔南迪尼奥身后的空间立刻被他利用到:
这粒进球,让皇马摸到了费尔南迪尼奥这个弱点:
按照常理,皇马应该进入后来居上的轨道。
随着时间推移,体能下滑,作为西班牙球队的他们在技术上的优势应该越来越明显,不管是传接球,还是最后的射门你,都是如此。这样一来,只需充分抓住费尔南迪尼奥这样的弱点,哪怕在有限的回合里,皇马都是进球概率更大的一方。
然而问题在于,曼城虽然来自英格兰,但绝大部分球员都是外籍球员,体能下滑之后的技术体现并不会处于下风。
所以正是因此,哪怕皇马看似在费尔南迪尼奥身上打出了优势,但只要曼城将节奏再次放慢,他们还是能够稳住局势,然后打穿皇马的阵地防守,打出射门:
这意味着,皇马不能放任后场的问题不顾,必须重新搭建防守体系。
于是,安切洛蒂用卡马温加换下罗德里戈,做出了这个看似保守,但极为关键的换人。
这样一来,皇马再度回到了对阵切尔西时的四、五后卫切换的策略上,巴尔韦德再度来到右边路,用自己的跑动能力和身板来帮助防守:
然而再精妙的防守体系,都需要人的能力来打底。
第73分钟,克罗斯在肋部做出大动作放倒津琴科,让贝尔纳多-席尔瓦得到了肋部打出远射的机会:
如果卡塞米罗能够首发的话,这个时候卡马温加应该换下的是克罗斯,因为在此之前,克罗斯的防守质量就已经很糟糕了:
在没有稳固的防守体系下,克罗斯这种防守质量是非常致命的,这也是他本赛季在硬仗里经常被安切洛蒂换下的原因,但今天无法换他,所以最终在自己的区域被对手进球也不奇怪。
只不过有了体系,攻守更为平衡的皇马也能再扳回一球就是了。
第82分钟,本泽马罚入点球:
这粒点球源自曼城在定位球防守时送出的手球犯规:
而这个定位球,是卡马温加在外围争夺二点时制造的:
而皇马之所以能推进到前场,因为巴尔韦德:
最终,比分被定格在4-3。
我能理解安切洛蒂在没有卡塞米罗的情况下,担忧后场即便摆出四、五后卫可能也防不住,最后也攻不出,最终决定以攻代守的整个思路上的挣扎。
但是,仅就本场比赛来说,瓜迪奥拉确实比他做对了很多事。
作为前锋的热苏斯几乎打满全场,用中卫出身的斯通斯打了35分钟右后卫,这一前一后两个决定,其实和此前的瓜迪奥拉完全不同,说明他没有把控球作为第一要务。
因为他原本可以像前几年打大赛时一样,进攻端打伪9战术,防守端用中场球员代打右后卫,但他没有,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只不过进了决赛,是否还能如此,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而在安切洛蒂这边,虽然开局布阵不佳,早早两球落后,但临场调整还是很稳定的。
尤其是60分钟区间,用卡马温加换下罗德里戈这一手,虽然没有改变输球这个大结果,注定要在赛后引来讨论,但这一手的意义依然重大。
如果不这么换,不这么重新搭建后场,以克罗斯等人的防守质量,皇马输更大比分的概率会远远更大。
次回合,悬念犹在。
π_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