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弗利特(志愿军退入坑道,范弗里特大喜:把硫磺岛经验搬来,我们就赢定了)
1952年4月4日凌晨,在朝鲜西南部的一个火车站附近,站岗的战士突然发现了敌人的踪影。
尽管在已经很疲惫的状态下,战士们依旧反应迅速,按照指挥有条不紊展开防御。
空中的敌机不断地进行轰炸,经过一轮激烈的战争以后,一架敌机被击落,驾驶员当场死亡。
而这场战争,正是轰动世界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这一战役不仅仅涉及到朝鲜和韩国,也关乎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利益。
于是自从韩国败退后,美军就开始有所行动。
可以看出,美国表面上是援助南韩,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是遏制中国。
所以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在朝鲜战场上,最为激烈的,上甘岭战役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
炮火连天:上甘岭战役中美国的弹药到底有多少?
范弗里特作战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被称为美国版张飞。
他非常喜欢集中兵力,用高出对方五倍多的炮火打歼灭战。
由此也获得了另外一个称号——范弗里特弹药量。
虽然范弗里特有很强的军事作战能力,但因为他的上司把他的名字和一个酗酒者的名字搞混了,所以他一直未得到提升。
而后因为在梅兹、摩泽尔河、萨尔河等战役中表现优秀,他终于得到晋升。
而在朝鲜战争中, 于1951年春,范弗里特被任命成为了第八集团司令,并且在第五次战役中表现优秀,得到美国军政的肯定。
1951年秋,范弗里特率领的第八集团军分别进攻了人民军和志愿军的阵地。
1951年9月13日至10月15日,美军进攻“伤心岭”的一个月内。
其消耗的炮弹数量之多,是志愿军方远不能企及,但就是直径上百毫米的榴弹炮弹就有十万多。
美方的作战师加上韩方的部队,平均下来,美军一天要就要消耗一万多发炮弹。
如此巨大的消耗量,即使是美军也吃不消,于是在不久后,范弗里特的弹药量消耗巨大,很快便出现了短缺的问题。
但即使是弹药短缺,这也只是相比于美军之前而言,就作战条件艰苦的志愿军和人民军来说,他们的火力强度仍然是志愿军的十倍多。
范弗里特的复仇——摊牌行动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战斗打响。
范弗里特原本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
他成功地迷惑了中国将领,最终导致志愿军因为对敌方的进攻方向判断错误,长期得不到后方支援,伤亡惨重。
据说,在这一天里,无数的炮弹朝向上甘岭冲去,上甘岭主峰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
天空没有一架志愿军的飞机,即便是这样,志愿军四十五师前沿部队足足坚持了四天才退回坑道,而至此,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随着志愿军退入坑道,范弗里特此时大喜,认为他们如果搬来硫磺岛的经验,就能够赢定了。
而他们在硫磺岛又有着什么样的作战经验呢?
硫磺岛的惨痛历史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被彻底激怒,然后开始了疯狂的反击。
1944年8月,美军的海军军舰来到硫磺岛附近,炮弹倾泻而下,对硫磺岛开启了轰炸模式。
这是美军在作战中的惯用伎俩,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狂轰乱炸,敌人往往会仓皇投降。
但是,这次对硫磺岛进行的猛烈攻击却出乎他们意料。
即使美军在仔细研究后发现了硫磺岛的特殊防御系统,但是美军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依然是乐观的。
1945年2月,美军的海军战舰逐渐来到硫磺岛附近,对不到23平方千米的小岛进行了两万四千吨炮火的轰炸,但是由于日军有着完备的地下防御系统,这场进攻并没有造成日方大规模的伤亡。
1945年2月19日,在一百多架轰炸机的掩护下,美军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强行登陆硫磺岛。
但是由于美军对日军的防御能力严重判断错误,日军对美军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展现出了坚固的防御能力。
而且日军的军国主义情怀也被极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即使在战争结局已经定下时,日本部队还是坚持战斗。
不过随着日军的作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最终结局也是战败。
但是美国,却为这场战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硫磺岛战役中的教训
在硫磺岛这个仅8公里长、4公里宽的小岛上,美军整整艰苦作战了一个多月,付出了伤21865人、亡6821人的惨痛代价,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日军则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狂热的军国主义精神死拼到底,最后阵亡20703人,仅仅活下来216人。
到底是什么,让美军吃了大亏呢?
其实从战争概况就可以看出来,美军对敌军实力信息掌握得不够精准。
美军太平洋地区联合情报中心是硫磺岛战役中为美军提供主要情报的机构。
其负责处理所有来源的情报资料,包括分析研究各种已经公开来源情报,还有侦察照片的分析判断,还有截取敌方的通信情报,包括被美军俘获的日军战俘也由他们进行审讯。
其在临近战争日的时候,美军曾冒着巨大风险对硫磺岛实施了侦察,这次侦察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后来进行激烈战斗的所有区域几乎都进行了拍摄。
但不幸的是,因为美国海军的轮换政策:这一政策要求美军官员定期轮换到其他地区或职务上工作,太平洋地区联合情报中心错过了对这次情报的分析。
也正是这一轮换政策贻误了战机,导致美军不能掌握到日军作战的重要情报。
其次,美军对于日军的军事力量也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判断失误。
美军中心情报分析员指出:”并没有迹象表明守岛部队得到了加强。”
实际上,自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日军开始大力加强硫磺岛的防御力量。
一方面是防御人数上,日军大量增加了岛内的部队人数,另一方面就是对武器种类和数量的提升。
最重要的一点是日军对于硫磺岛得天独厚的地形的利用。
在硫磺岛上,日军建造了大量机枪火炮的发射点和碉堡。
之后还有报告指出,日军的许多碉堡向下俯视约30,这就使得大量碉堡可以相互支援从而弥补武器射程的限制。
此外,日军充分地利用了很多天然产生的坑道和洞穴,并对它们进行了人工改造,这使得美军要想攻克变得极其困难的。
因为相对于岛屿的其他地区来说,硫磺岛北端的地势更为复杂,武装的日军可以藏在一些坑道,洞穴里。
日军在作战时对这一优势进行了充分利用。
同时,日军在硫磺岛东段构筑了三重火力要塞,包括:382高地(“绞肉机”高地),一个被戏称为“土耳其旋钮”的高地,和一个被称之为“古罗马圆形剧场”的天然洼地。
在这里,战斗已经完全演变成为日军单方面对美军的消耗,据说,有时美军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
就这样,美军即使在硫磺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付出的代价绝对是惨痛的。
但从另一方面讲,通过与在坑道中和日军的艰苦奋斗,美军用许许多多战士的生命换来了在坑道中作战的丰富经验。
但是他们再次失策的是,上甘岭绝不是第二个硫磺岛。
黄继光舍身炸碉堡
这场战争,志愿军战斗的异常艰难。
从中有一批又一批的伟大的英雄为保家卫国献出了生命。
135团六连仅存16个人,在四次的爆破中,团中三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因为敌人在五个地堡中间设置了三个火力点。
团内伤亡惨重,仅存的伤员也都大多无法执行任务。
而此时,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人的中心火力点,攻下零号阵地,整个战场局势都将被影响。
于是黄继光主动请缨去执行爆破任务。
当即他便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
他带领着两名战士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身负重伤。
黄继光身上也伤痕累累,但是他仍然勇往直前。
堡内仍有机枪在疯狂扫射,部队行动仍然受到阻碍,为了战斗的胜利,他拼命地爬向火力点,奋力地扑向了堡内射孔,堵住了枪眼。
随后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敌军的两个营。
黄继光牺牲于1952年10月19日夜晚。
在战斗结束后,黄继光的遗体被指导员冯义庆从暗堡枪眼之位置抱下来,连长万福来仔细地检查黄继光的身体,身体受伤多处,头部也中了好几弹,最令人惨不忍睹的是他的胸口,那是他用来堵住敌人枪眼的地方——如今成了一个拳头大的洞。
万福来
来之不易的胜利
无数的炮弹攻向这座小山头,这座山头在范弗里特的计划中本该被轻松拿下,但是美国强军却终究没能像跨过硫磺岛一样跨过去。
上甘岭自此名震世界,它是美国军事学院教科书中唯一的中国战役。
而现在,参与上甘岭战役的第十五军是今天中国军队最精锐的全天候快速反应部队,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处山河。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