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8nba看不了(曲终人散去,往事不可追:芝加哥公牛队1998-99赛季口述史)
有人说“如果全员齐整,99赛季公牛队能否夺冠”的问题,97赛季结束之后,就注定了98赛季是这支冠军之师的最后一个赛季了(无论98赛季结果如何),薪金空间,人心所向都不允许了:乔丹和雷恩斯多夫的矛盾,皮蓬休赛期不恰当的手术时机,罗德曼开始搞怪已经摁不住了,替补们都到了签大合同的年纪……把大家维系在一起的,只是再次3连冠的诱惑,所以注定98赛季就是一场绝唱。
那个赛季,公牛全队领袖是场均18.8分的托尼库科奇,除此之外,就是因伤错过了十几场比赛的老哈珀,还有刚被快船送出来的白人飞不起来的布伦特巴里,首发内线是曾经的第三中锋辛普金斯,另外一位,就是联盟千年老蓝领,场均三个篮板的内线马克布莱恩特,两位身高2米06的中锋,搭配一个身高2米08的大前锋,这就是当年公牛剩余的全部了,再加上一个理想主义者,情商不在线的蒂姆-弗洛伊德,可怜的公牛王朝,真的什么都不剩了,无人能救。
在赢得了八年内的第六座总冠军奖杯之后,芝加哥公牛队的王朝之路终于在1998年的夏天画上了休止符。菲尔-杰克逊、迈克尔-乔丹、斯科蒂-皮蓬、丹尼斯-罗德曼、史蒂夫-科尔、尤德-比希勒和卢克-朗利等诸多将帅都离开了球队,留在队中的昔日老臣只剩下了6个人。1997-98赛季的公牛队尚且在常规赛拿下联盟并列第一的62场胜利,并在季后赛中再度达成了三连冠的伟业。可在随后的1998-99赛季中,他们仅取得13场胜利,战绩仅列全联盟倒数第三。公牛队也就此步了1969-70赛季凯尔特人的后尘,与前者一同成为了史上唯二没能在卫冕赛季打进季后赛的球队。
HoopsHype采访了几位当时的公牛球员和三位当时报道公牛队消息的体育记者,与他们共同谈论了那个充满困难的赛季、试图“继承光荣传统”的真切感受以及公牛王朝的终结等问题。我们的故事就从《最后之舞》的结局开始讲起吧。
迪克-辛普基斯(前锋,1994-2000年效力于公牛队):“那年的休赛期,我们看到了球队开始发生一系列的转变。对于我们这些留下的老队员来说,我们必须接受这些事实。我们有了一个从大学篮球圈过来的新教练,也知道会有很多的年轻球员来到这里。我们明白球队要开始重建了。从一支冠军级别的球队突然转变成重建球队,这样的落差是很难一下子就接受的。”
约翰-杰克逊(前公牛随队记者,1994-1999年供职于《芝加哥太阳时报》):“当时(总经理)杰里-克劳斯已经准备好拆散旧的球队阵容,而(老板)杰里-雷恩斯多夫也不准备保留原有的阵容架构了——公牛队在1997-98赛季的薪水开支已经达到6130万美元,并且如果再将这拨人全都留下,这个数字肯定会涨到8000万美元以上。对于雷恩斯多夫来说,赢得冠军固然是好的,但从球队在1997-98赛季间的收入状况来看,那个赛季并不属于公牛队盈利较多的年份之一;而1998-99赛季反而很可能是他们最赚钱的一季,因为球员的薪资总额只有大约2860万,收入则与前一年大致相同。所以说,雷恩斯多夫对于拆散球队并不持反对态度。”
尤德-比希勒(前锋,1994-1998年效力于公牛队):“如果你是一支冠军球队的成员,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你就会觉得自己有权和球队一起再接再厉,向更多的冠军发起冲击,直到某个对手把你们从王位上打下来为止。我们没能奋战到被别的球队拉下神坛的那一天,回首起来难免有些失望。”
斯科特-伯勒尔(前锋,1997-1998年效力于公牛队):“我们都想得到新的合同。我是说,我很确信大家都很想留在芝加哥。雷恩斯多夫先生与拆散球队一事也有很大的干系——虽然大家都在谴责克劳斯,但老板在这种事情上的作用势必是很大的。比如说,如果纽约扬基在过去七年里赢得了五次MLB世界赛冠军的话,乔治-斯泰因布伦纳绝不会把冠军阵容拆得七零八落。他们只会找几个强援来帮助球队重新积蓄力量,他们绝不会分崩离析的。”
乔治-斯泰因布伦纳(1930-2010),前纽约扬基队老板。1973年以83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扬基队的所有权,以渴望胜利和铁腕管理而著称。扬基队在他旗下曾七次夺得MLB世界赛冠军,在他去世前,球队的市值已经飞涨至近16亿美元。
萨姆-史密斯(专栏作家,1987-2008年供职于《芝加哥论坛报》):“这个休赛期就是他们的终点了。当时和乔丹第一次退役时的状况也不一样——上一次的时候,皮蓬和霍雷斯-格兰特还在球队里,菲尔-杰克逊也还是球队的主帅。在1998-99赛季前,我们都清楚输球会成为这个赛季的主旋律。”
鲁斯蒂-拉鲁(后卫,1997-2000年效力于公牛队):“未知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我们进入训练营时面对的是新的战术体系,新的球员,缩水的赛程和一位来自大学篮球界、从没执教过NBA球队的主教练。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外界期望和球队的竞争力等众多方面,感觉和以前都不一样了。”
科里-本杰明(后卫,1998-2001年效力于公牛队):“我们被人称之为‘幼儿版公牛(BabyBulls)’。我们失去了迈克尔、斯科蒂、丹尼斯和菲尔,但我们还有着‘卫冕冠军’的名号。我之前就一直想成为一名公牛球员,就像迈克尔-乔丹一样。结果他们就在那一年选中了我,我算是梦想成真。”
肯特-麦克迪尔(前公牛随队记者,1988-1999年供职于《每日先驱报》,是唯一一位在公牛队全部6次冠军之旅期间都跟队报道的记者):“那个赛季刚开始时,外界对公牛队已经没有什么期望了。你没有理由认为他们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有的人可能还对他们抱有一丝进入季后赛的希望,但除此之外,对这支队伍真的没什么预期可言了。”
(前锋,1998-2000年效力于公牛队):“大家都知道那些威名赫赫的球员已经离队了,所以期望自然会低一些。当时的人们似乎更多是在心里猜测:‘这样一支球队还能打出什么名堂吗?’”
NBA在1998年夏季遭遇了停摆风波,新赛季的开幕因此被推迟到了次年2月,而常规赛的赛程长度也被缩短至50场比赛。
肯特-麦克迪尔:“对于公牛来说,1998-99赛季开始前的不利因素实在太多:他们拆解了冠军阵容,放走了主教练,失去了明星球员,只有50场比赛可打,需要适应一位完全没有NBA执教经验的新主帅,还得起用一大批非常年轻的新球员。如果说你想要取得成功或者类似的东西,那么把这些都加起来就已经是我可以想象到的最糟糕的前提环境了。”
约翰-杰克逊:“对于球员们来说,情况很艰难——特别是因为他们整体上很年轻。赛季开始后,他们几乎没有合练的时间。在正常的赛季中,能够安排高强度合练的日子都屈指可数;而在那个只有50场比赛的缩水赛季里,合练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
科里-本杰明:“(停摆)确实让一切都变得很困难。训练营的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当时练的还是三角进攻,我刚从大学出来,不知道这是什么体系,他们就扔给我一本二百多页的书让我去学。我们只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尽量了解这两百多页的内容。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我们每个星期都有背靠背的赛程,而且由于我们是卫冕冠军,我们还得去打圣诞大战,又得应付数量众多的全美直播场次。”
由于赛程的“浓缩”,公牛队在那个赛季打了整整14组背靠背比赛,而且还经历了两次“背靠背靠背(3天3赛)”的极端安排。
克罗内-大卫:“那年我们的季前准备时间很短,背靠背赛程却很多,而且还来了新上任的教练蒂姆-弗洛伊德。虽然战术体系大体相似(因为我们打的还是三角进攻),但原本支撑它运行的MJ、斯科蒂和丹尼斯他们都已经不在了,所以很多球员要在体系里承担全新的职责,并且要更多地为球队挺身而出。我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因素都让那个赛季变得非常困难。”
萨姆-史密斯:“蒂姆-弗洛伊德彻底被现实打败了。他明显只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得到一份NBA主教练的工作”的目标,并且在为杰里-克劳斯工作的那几年里,他显然一直带着这样的想法。他请克劳斯来观摩训练,还经常和他通电话。由于克劳斯的性格,他在篮球圈里没几个朋友,因此他对于那些愿意接纳他的人满怀感激,这是可以理解的。蒂姆就像是老电影《候选人》里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那个角色一样,在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里,雷德福那个角色问了一句:‘现在我们到底在干什么?’蒂姆想要通过NBA主教练的工作得到魅力、名声和金钱,可他其实很讨厌NBA。他看起来显然没看过NBA的比赛,即便是在他当上公牛的教练之后,整天谈的也都是大学篮球那一套。克劳斯选他当教练的理由没什么问题——由于球队要让那些刚刚进入职业篮坛的年轻人做好准备,所以你会想到请一个大学教练来执教。只可惜,他找错了具体的人。”
迪克-辛普基斯:“作为一个在NBA层面上还属于新手的教练,蒂姆面临的工作难度是前所未有的。他接手的队伍刚刚得到总冠军,曾经是NBA历史上最强大的球队,可他们失去了NBA历史最佳的球员和历史最佳的教练员。如此珠玉在前对他来说是不太公平的,好比一个新入行的艺人去参加演出,结果出场顺序正好排在迈克尔-杰克逊的后一位。你会努力去拼,因为你希望大家能接纳你并留意到你的崛起。可是他不得不在一位超级巨星的步伐之后登场,我对此深感同情。我觉得他还是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弗洛伊德教练很谦逊,从来没有在工作中抱有私心。”
约翰-杰克逊:“就他那个处境,换任何人来都不可能成功的。我真的很喜欢蒂姆-弗洛伊德,我跟他聊过很多篮球之外的事情。他是个好教练,也是个非常好的人。但他所处的那个时间点是不可能让他取得成功的,因为他不得不成为菲尔-杰克逊之后的第一任主帅。哪怕给你一套全明星阵容,要想做到与菲尔他们相提并论也是个足够糟糕的任务了,何况你手里只有一帮年轻人为主、天赋也不怎么高的球员呢?换谁来都搞不定这种情况。”
肯特-麦克迪尔:“菲尔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可我从来没在蒂姆身上感觉到这种特质。我至今仍不确定杰里是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闪光点,才决定换他当新教练——除了他对杰里很友好和与他共进退之类的原因(对杰里来说这可能很重要)。让一个没有NBA执教经历的大学教练来NBA当主教练,而且给了他一直在近八年里有着六次夺冠经历,却刚刚以那样一种方式拆毁了原有阵容的球队。这样的情况不会比任何你想得到的‘无法成功’的处境要来得轻松。更糟的是,蒂姆本人也没为这个岗位做好准备。不过由于他所处的环境太过严苛,我也不知道换谁来能让一切变得更好一些,哪怕是菲尔本人来,我也不敢保证他能不能把这么一个队带出名堂。”
克罗内-大卫:“他肩上的包袱太重了,这让他很难展现创造力。他总是在手里拿着一大叠文件,然后把它们卷成一个筒,然后用它敲自己的脑袋。他看上去非常紧张。”
鲁斯蒂-拉鲁:“我确信有些日子里,他希望自己还待在他该待的地方,从来没进入过NBA。因为那样可就比现实里轻松多了。”
克罗内-大卫:“我觉得如果他能在一支年轻人更多、老队员少一些并且没那么大压力的球队里开始执教生涯的话,情况会好得多——树挪死人挪活嘛。芝加哥的胃口太大了,这让他身上增添了很多压力。”
科里-本杰明:“蒂姆能做的事情只有教导队里的年轻球员,因为他根本没法告诉罗恩(哈珀)在场上该做什么事。当时罗恩已经在联盟里打了13年球了,实际上反而常常要由他来告诉教练该干什么或者该怎么干。虽然老队员们都没有对蒂姆做出什么不敬之举,但当时的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菜鸟。”
肯特-麦克迪尔:“蒂姆-弗洛伊德倒是很热衷于芝加哥的夜生活。芝加哥有个很受欢迎的度假屋,叫‘The Lodge’,如果你是那种爱在晚上外出的人,那你肯定能在那个地方撞见蒂姆。赛季初期的一天,蒂姆在一次主场比赛里因为吼裁判而被驱逐出场,而不久后就有人告诉我,他在比赛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到那个‘The Lodge’去了。随队记者在每场比赛之前都要与主教练会面,而那天的大概一个月之后,就在我们的赛前会面期间,他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轻松地跟我聊着天——而他的那些话当时就让我觉得‘他晚上又要出去浪了’。会见结束后,我去找了另一个随队记者,并当着他的面做了这样的预测。结果当天晚上他真就出去玩了。我的预测一般可没这么准。和他聊的时候我只是感觉有点怪,觉得他可能有外出聚会的计划,而且应该还是在那个叫The Lodge的地方。再然后,同样的事情第三次发生了——每次他被驱逐出场的情况都发生在主场。当他被轰出球场的时候,我们几个面面相觑,心想:他肯定又要去那个地方吃喝玩乐了。”
约翰-杰克逊:“我还和蒂姆一块儿去过那个地方几趟呢!(笑)”
科里-本杰明:“我觉得蒂姆没能完全掌控我们这支球队。菲尔在球队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蒂姆有点像一个被指定好任务的角色。我不觉得他对球队有完全的控制权。他是个很棒的人,但我认为他当时没法在队里做主。”
肯特-麦克迪尔:“这事有点奇怪,因为弗洛伊德是克劳斯的人,所以很难知道球队到底是谁说了算……杰里那个赛季随队的时间更多了,而且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约翰-杰克逊:“克劳斯希望在连冠之后重建球队,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克劳斯喜欢亲力亲为,总要确保自己待在球队的大巴或者飞机上。那一年他几乎一直都在跟着球队行动。说实话,克劳斯之所以能更加频繁地跟队行动,其实是因为以往总在他随队期间给他气受的乔丹和皮蓬都不在了。”
科里-本杰明:“我相信克劳斯是想要控制球队的。他在公牛王朝时期一直没有足够的控制权,而当乔丹和其他球星纷纷离开后,他有这样的权力了。他找来了蒂姆-弗洛伊德,后者是他的亲密伙伴,也愿意为他效劳;他还有了一大批年轻球员,这些年轻人也会执行他的指令。我觉得球队和管理层还是各司其职的好,大家应该井水不犯河水。杰里总是想要观看球队的训练、随队行动或者和球员谈话。很多总经理都不会这么做,但杰里就是想要控制权,而且在那几年里他有这个能力。公牛队建立王朝时,他一般都被告知要退居幕后,可一旦那批球员离开,杰里就要让自己闪亮登台。”
迪克-辛普基斯:“杰里随队的时间确实更长了。能看出来,这对于那些刚被选中的年轻球员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正在接受某些‘长期评估’。不过这码事属于生意,我觉得它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表现。”
科里-本杰明:“当你的总经理或者老板一直都跟队行动的时候,球队的氛围是不会太舒适的。你总会为此而瞻前顾后。一般来说,你只用服从你的教练就行了,但如此情形下你就会想‘好吧,教练的上司也到这儿来了’。对我们而言,杰里的随队让人感到很不舒服——他和我们同乘大巴,同上包机,训练时也在场子里四处走动。本来带领我们的人应该是蒂姆。我个人感觉,杰里似乎是想要控制球队,而他也做到了。只不过你必须做一个选择:是想好好赢球,还是只想控制全队?”
克罗内-大卫:“我还记得我们那个赛季的第一场比赛,我们远赴盐湖城挑战爵士。在我们站成一列参加奏国歌仪式的时候,我向球场的另一边瞟了一眼,看到了卡尔-马龙、杰夫-霍纳塞克和约翰-斯托克顿——几乎就是上赛季和公牛队打总决赛的原班人马。我看着他们心想:‘妈呀,我居然必须和这些能打进总决赛的家伙交手了。’这可是我的第一场NBA比赛,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科里-本杰明:“就前半个赛季而言,一切都非常棒。一开始我们出门都有警力护送,因为我们仍然是卫冕冠军。作为一个20岁的小年轻,那场面真令人难以置信。不论到哪里,都会有警力和安保为我们开路。不过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不上了,因为我们赢不了球(笑)……我们取胜的次数的确不多。”
鲁斯蒂-拉鲁:“输球真是糟糕透了。如果你赢不了球,五十场的赛程也会显得特别漫长。那个赛季不仅有大量的背靠背甚至‘背靠背靠背’的赛程,而且每一支球队在面对公牛的时候都显得兴奋异常,因为他们要向我们报多年以来的冤仇。有一次打魔术,我们一口气输了47分!对手们好像在对我们说:‘嘿,这帮家伙今非昔比啦,是时候让你们尝尝挨揍的滋味了。’”
科里-本杰明:“有好几次,在我们被那几个老牌强队打败的时候,他们都会对我们说:‘之前你们赢了我们这么多年,现在轮到我们了。’可我们只是一群年轻人,很多人都才20出头,而他们却还把我们当成那支在过去七八年内压制他们的冠军之师,并向我们施以复仇。他们把怒火全撒在了我们身上。”
克罗内-大卫:“显而易见的是,我们这个队确实不是很强——老实讲的话,应该是很弱。当时我们最出色的球员是托尼-库科奇,他确实很厉害,在我去公牛之前他就是我最喜欢的球员,而且他那一年的表现也不错。罗恩-哈珀也还在队里,但他已经要进入职业生涯末期了,而且还受了伤。所以,我们和之前那支公牛已经是大不一样了。”
迪克-辛普基斯:“托尼是NBA中最被低估的团队型球星之一,那一年的他已经处于职业生涯的后半段,却要为了球队而向大当家转型。托尼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球员,有着惊人的篮球天赋,而且在场下也是个非常非常好的人。”
约翰-杰克逊:“库科奇是球队的第一得分手,在更衣室里也是个能起好作用的老队员,但他不是那种能站出来独自掌控球队的人。在那个时候,球队里最像‘领袖’的人大概是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的布伦特-巴里,只是他的领导力也没有那么强。”
萨姆-史密斯:“布伦特-巴里确实是公牛队那年夏天在自由球员市场上的一手好签。克劳斯总会喜欢上一些特定风格的球员——比如丹-马尔利——然后他就会整天谈论这名球员的相关事宜,当然这会让他们在场上面对乔丹时被打得很难看。布伦特也是这样一个球员,不过他很不喜欢那支公牛队如同业余队般的混乱状况,于是后来也萌生去意。”
鲁斯蒂-拉鲁:“我们队里的很多球员都在为他们在NBA的未来而挣扎,没有多少成熟而有战力的老将。我们中的很多人——比如我、科里-本杰明和科里-凯尔——都只是羽翼未丰的小将,而且还没搞懂NBA是怎么一回事。而球队又换了新教练,所以情况变得非常艰难。”
迪克-辛普基斯:“输了那么多球的现实的确让人难受,但球迷们对此还算理解,并且对我们热情依旧。”
克罗内-大卫:“我们的每个主场都是座无虚席——从那个赛季算起,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内,所有场次的球票都能卖光。每一个有比赛的晚上,联合中心的门票都会售罄。”
萨姆-史密斯:“球迷们基本上还是接受了球队的现实,并且仍然在为球队所达到的成就而称赞着他们的主队。王朝时代的公牛几乎是不可能让你搞到票的,所以那一年球迷们的购票热情非常高涨,大家就是想进一趟联合中心球馆看个新鲜。”
约翰-杰克逊:“那一年球迷们的表现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因为在过去的八个赛季里——哪怕是乔丹没打球的那一年半也可以算在内——不论是想挤进之前的芝加哥体育馆,还是想进后来的联合中心,对一般球迷而言都太难了。于是在那个赛季里,球迷们仍然把所有比赛的门票抢购一空,而且在每场比赛期间都无比热情。很多在王朝时期没有机会现场一睹公牛队风采的球迷终于得以走进他们的主场馆,因此球场里的气氛毫不逊于之前的八年。考虑到公牛队的糟糕战绩,全体球迷们的态度可谓是积极得令人惊讶。”
科里-本杰明:“球迷们毕竟不习惯我们的屡战屡败,所以我们偶尔会被嘘。我是说,这是因为我们被很多大概七八年来都没赢过公牛的对手打败了。”
肯特-麦克迪尔:“如果你把那支公牛队摆给NBA专家们看,却不许专家们谈论那支为他们所替代的老公牛队的话,场面绝对会十分尴尬。这么个队该由谁来得分呢?而且它让人完全找不出什么亮点来。想来有点可笑,除了‘尴尬’这个词之外,我居然找不出能形容那支球队状况的字眼了。许许多多的因素都起了作用,最终导致了公牛在1998-99赛季‘车祸现场’一般的表现。”
1999年4月10日,公牛队以49-82惨败迈阿密热火。直到今天,49分的单场得分都是NBA自引入24秒进攻时限以来的单场最低分纪录。
科里-本杰明:“我记得那天球馆里特别冷,感觉我们好像什么都做不到。帕特-莱利却一直没有放松,让他的队员们把我们随意蹂躏。我的身体根本热不起来,我们所有人都是这样——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地板下面放了冰块,但是那天确实太冷了。对方的观众在向我们起哄,那场面太尴尬了,简直像是他们在耍我们,结果就打成这个样子。老队员们努力让球队振作起来,但他们自己的情况也很难。他们要么正在经历自己的最后一个NBA赛季,要么也离退役很近了。有的人大概都已经上交了退役申请,当时已经处在假期之中。”
萨姆-史密斯:“那场比赛的实力和场面都完全是一边倒,像是一支发展联盟球队与一支NBA球队的比赛。热火的实力很强,有许多强硬的内线球员,比如阿隆佐-莫宁和PJ-布朗。公牛队的内线则几乎完全真空,布伦特-巴里也没有打。我倒是对这样的比赛没有再多几场而感到很惊讶。那个赛季实在太反常了,50场比赛进行得太快,所以你甚至很难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克罗内-大卫:“太糟糕了,太糟糕了(叹气)。那应该是我们整个赛季的单场最低分。而且这样的比赛不止一场,还有很多类似的比赛——我不是说我们只能得49分的比赛有很多,而是我们很多比赛都打得很差,最后也输得很惨。真是太艰难了。当这支球队濒临分崩离析,所有人就都只想着自己蛮干了。在这种处境下,许多球员会心想:‘至少我得展示一下我自己的能耐’。我们有很多球员都是这么个想法,尤其是队里的新秀和一些老兵。我们这个队拧不成一股绳,这非常不好。”
肯特-麦克迪尔:“在那场比赛之前,球队的车轮就已经偏离了道路。但你想想,什么样的教练员在见到球队如此状况之后不会在赛季中途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呢?公牛整个赛季的表现都十分尴尬,我们只能拿赛程由于停摆而几乎被腰斩的事实来聊以自慰。”
迪克-辛普基斯:“我希望能有人打破我们的这个最低纪录,这样我们就不会再以这种方式被大家认识了(笑)。”
鲁斯蒂-拉鲁:“我已经不记得太多关于那场比赛的事情了,大概是因为我主动将它从记忆里删掉了。光是忘记这场球就已经很累了。”
肯特-麦克迪尔:“很多人想问我‘从冠军之师的随队记者到报道这支弱队的新闻,感觉怎么样’,我被问过很多类似的问题。说老实话,我觉得公牛队在98年夺冠之后甚至都可以关门大吉了,因为他们在球场上已经留下了足够多的东西。”
迪克-辛普基斯:“当赛季结束的时候,我们感到如释重负。这个赛季简直像是学生时期转学后,在新学校里捱过第一年的样子。你会经历很多起伏——比如适应新学校的生活、适应新老师和新同学——等这一年过完了,你会欢呼雀跃:‘噢!终于结束了!’”
在之后的几个夏天里,克劳斯和公牛曾试图招揽大牌自由球员进入公牛队,但他们运气不佳。不过,克劳斯在选秀大会上倒是一直收获颇丰(他在那几年间先后选中了埃尔顿-布兰德、罗恩-阿泰斯特、马库斯-费泽尔和埃迪-库里)。
迪克-辛普基斯:“在那个只有50场球的赛季里,杰里释放出了巨大的薪金空间,他计划签下两个大牌自由球员。不论是我从媒体那里得到的消息还是当年休赛期在Berto训练中心的访谈内容,都显示他曾试着要签下两个重要的自由球员。”
科里-本杰明:“我当时的经纪人是Arn Tellem,他有着很多的球员客户。公牛当时在自由市场上寻找大牌球员,我还在球队招募特雷西-麦克格雷迪、蒂姆-托马斯和杰梅因-奥尼尔的时候出过力。我是以私人名义出席与他们的会面的,因为我们的经纪人都是Arn。我记得克劳斯还曾对我说过:‘如果你能让他们和我们签约,我就立刻给你续约!’我不记得蒂姆-邓肯有没有和我们的人见面,但我记得我们很想要邓肯,只是报价没法和其他球队相比。我记得特雷西和杰梅因都跟我说:‘你们队给的合同也太小了。’他们不肯给那些市面上的大鱼顶薪合同,而是想要以低于顶薪的合同签下他们。”
肯特-麦克迪尔:“这听起来倒是不错。公牛队的管理层——不论是克劳斯还是雷恩斯多夫——都觉得你既然要来公牛,就得降点薪。在他们眼里,能和这支成就辉煌的球队签约,其价值要比合同上的差价更高。然而,没有一个人买他们的账。”
约翰-杰克逊:“虽然那些家伙都是他们在自由市场上追逐的主要目标,是他们想要的人,可他们的自由球员计划根本打不动任何人,结果在选秀期间一个球星都没招揽到。所以他们那个时候没法完成重建,甚至没法成为季后赛级别的强队。”
肯特-麦克迪尔:“我记得他们追过格兰特-希尔,这事也算是有根有据,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作风优良的球员,而希尔可能是当时NBA最著名的好好先生之一。可是在当时,居然没有人愿意加盟或者追随这支曾经六夺总冠军的队伍,当年就是这个样子(令人惊讶的是,20年后这个情况又出现了)。因为你不仅要努力追随迈克尔-乔丹的足迹,还必须担负起复兴王朝的重任。公牛队发来的邀请算不得吸引人,这就是当年无人来投的原因。”
迪克-辛普基斯:“我记得杰里和我大学时期的前队友奥斯汀-克罗希尔也谈过。他试着要签下奥斯汀,可后者最终还是以一纸肥约留在了步行者。我还曾为此直接联系过奥斯汀——自从我们在普罗维登斯学院并肩作战后,我们就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肯特-麦克迪尔:“其实他们本来能招募到一些球员——而且最后也算是找到了几个人——可如果将球员的水平划分成一二三流的话,他们只找到了一堆二流偏下的球员。他们没有试着去打造一个稳固的团队,阵容的缺口还是很大。克劳斯背负着重新组建一支争冠级别球队的压力,这反而让他的决策变得不切实际。”
自《最后之舞》首映后,就一直有很多人在讨论公牛在保留原有阵容的情况下能否在1998-99赛季再度卫冕,达成九年七冠的壮举。当年的球员们觉得他们可以夺冠,而记者们却认为公牛的夺冠之旅已经难以为继。
萨姆-史密斯:“他们还能再夺一冠吗?我觉得不能。因为凡事没有那么多‘如果’。皮蓬当年已经和球队撕破脸皮,而且还伤停了半个赛季。罗德曼的能量已经开始消散,去了湖人之后仍然如此。菲尔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休假一年’的大门。而迈克尔显然已经倾其所有,正如他在纪录片里想要对Ahmad Rashad表达的那样。皮蓬在1997-98赛季结束后又接受了一次背部手术,之后就再没能恢复到哪怕是接近巅峰期的水平。乔丹也在那一年由于切雪茄时的疏忽而导致右手重伤,一度抓不住球,投篮时也不好用。如果那样的他还要试着在连季前赛和训练营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回归球队的话,他又能留下什么呢?另外当年的朗利、科尔以及比希勒等公牛角色球员都收到了其他球队的长合同,并且我确定这几个队如今都觉得这些合同太大了,而公牛队就更不可能匹配这些报价了。所谓‘再战一年’的话题其实挺无聊的,好比一个年轻人整天YY‘如果怎样怎样,我的前女友就不会甩掉我了’这样的问题。还是向前看吧!”
肯特-麦克迪尔:“唯一能阻止他们再度卫冕的只有迈克尔的斗志,但在1997-98赛季,他相当一部分的斗志(这一点纪录片里没有提到)来源于一个数字:6。6个总冠军可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而且还将包括连续的两个三连冠。这个伟大的目标让每个人都在‘最后之舞’的那个赛季里挺了下来。”
约翰-杰克逊:“人们没有留意到一件事,那就是乔丹没等到当年夏天再做出是否退役的决定,而是在夺冠的那个系列赛后没多久就下决心了。我认为他是身心俱疲了,而且他也明白他在那个时候需要休息。”
迪克-辛普基斯:“在1997-98赛季时,我们都知道那会是我们一同并肩作战的最后一个赛季了。菲尔的方法是让大家都保持冷静,享受当下并珍惜这个最后的赛季。所以我们认真地走完了这段路。虽然我不想拿‘失去关系亲密的伙伴’之类的比喻来形容,不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讲:‘大家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而你却知道他们在某个时刻必将四散离去’。这并不是什么很突然的事情,我们有很多时间去消化它。如果你问我是否希望大家都能再回来打一年,那是肯定的。至于是否能夺冠,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尤其是在一个只有50场常规赛的赛季里。如果真能有再和那个团队奋战一年的机会,我乐意之至。”
科里-本杰明:“当然了,如果那些家伙都能回来,那么我们肯定能再夺一冠。我觉得这事对于那个团队而言难度不大,特别是赛程还缩水了。即便是在常规赛季里,打到联盟第一都不是难事。他们当时已经处在无人能及的地位上,而且没有什么弱点。我百分百确信我们能在那个赛季赢到最后,而且赌城的赔率也会对你这么说的。”
至于乔丹,他在退役后“最接近重披公牛战袍”的一次经历发生在1999年的11月。那一天他回到了Berto训练中心,给科里-本杰明“上了一课”。
科里-本杰明:“兰迪-布朗、罗恩-哈珀和迪克-辛普基斯都算是迈克尔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几个总会和迈克尔通电话,后者在电话里总会聊到很多事情。我记得有一次他在电话里跟我说了两句,然后我告诉他‘我能做到’——我对迈克尔-乔丹扬言自己能够在单挑中打败他。接下来一两个月里,我们又互打了几句嘴炮,还喷了点垃圾话。罗恩还在旁边煽风点火:‘迈克尔,你听听!这小子说他能打败你,他觉得他一对一能拿下你哦!’有一天,迈克尔告诉罗恩他会去看我们的比赛(客场对阵老鹰),并且对我说:‘我等不及要见见你了。’我们准备比赛的时候,电视屏幕上就显示出了迈克尔的身影。我知道他是冲谁来的。当时我还在训练室里,罗恩和兰迪也在场。迈克尔径直就朝这里来了。他走到我跟前问:‘你上次说什么来着?’我那会儿也是年轻,比较血气方刚,就挺直腰板回答道:‘我说我能打赢你。’他回话道:‘过几天我就去看你们的训练课,到时候咱们走着瞧。’”
鲁斯蒂-拉鲁:“我听到这话之后直摇头。在真正获得与乔丹对决的机会之前,好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打败乔丹……科里是个好球员,也是个好人,但我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他只是想有一个和乔丹较量的机会吧。”
科里-本杰明:“打完比赛我们飞回了芝加哥,回去之后的第一堂训练课上,我一直严阵以待,不过心里也在想:‘额,他大概不会飞到芝加哥来和我对打吧。’训练结束后,我刚从球场上走下来,就发现迈克尔走进了训练场。他说:‘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和乔丹一对一单挑应该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了。最后比分是11-9,我只是让你知道一下真相——很多人都说他赢了我个11-0,或者只让我得了一两分。他开局确实打了我一个7-0,我有点惊讶,因为我这辈子没被人打成这样过。不过最后我还是追到11-9,而且我觉得那是我打得最好的一次单挑。算是梦想成真吧。”
克罗内-大卫:“乔丹一上来就把他给教训了一顿。科里是个身体素质很好的球员,弹跳力尤其出色。他的运动能力已经很强了,但他对面是乔丹啊!Youtube上还有一个他们单挑的视频,你可以看看。第二天的《芝加哥论坛报》还专门写了一篇横跨两页版面的报道来展示乔丹的各种进球呢,简直不可思议(笑)。”
鲁斯蒂-拉鲁:“我记得他们确实单挑过,当然,迈克尔是占上风的一方。”
乔丹在打球之余,还喷了一整局的垃圾话。
“看看你周围吧,”乔丹一边对本杰明说,一边看着训练馆里挂着的六面冠军旗,“你看到了吧?但是这些东西和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在命中制胜球之后,乔丹照着本杰明的屁股就是一掌。“乖乖坐下吧!”喊完这句话,他喊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顺便又补了句:“别再打扰我的退役生活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