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机器人(游戏里的美术课,少儿美术儿童画创意《机器人》)
大家好,我是@月画子,一个有11年教学经验的美术老师。专注少儿美术和零基础学画画。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在关注一下我哦。或许看到这篇美术教程后,您的孩子会从此爱上画画。
游戏在美术课中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游戏的参与度高,对小朋友们来说有结果期待效应,对提高小朋友们的课堂体验感有非常大的帮助。而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利用游戏提高小朋友们对游戏的激情转化成对绘画的乐趣,产生对美术课堂的期待,从而提升美术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期待,促进课堂质量的提高。原因如下:
原因一:游戏可以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游戏往往是轻松愉快的代名词,说到游戏孩子们都很期待,游戏可以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愉悦。利用游戏的方式上课,可以减轻同学们的心理压力,消除对课堂和老师的紧张感,从而,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原因二:游戏参与性高,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游戏本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学生乐于参加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且真正沉寝与游戏的状态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非常大的帮助。游戏时,往往学生可以很乖巧的听从老师的安排。
击鼓传花的游戏,对课堂开始前,吸引同学们听课注意力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全员参与,简单易操作,常被老师们应用于课堂教学。
原因三:过程期待和结果期待效应。
游戏过程的乐趣是溢于言表的,孩子们内心期待自己成为游戏的主角,但表面上会保持儿童应有的拘谨。还有对游戏结果的正向期待,小朋友们会更愿意游戏结果朝着好的,或者自己满意的方向发展。
丢沙包的游戏,一群孩子围坐在一块,一个孩子沿着大家的后背奔跑,且在不经意间把沙包丢在一个孩子的背后,并不被逮住。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既“害怕”沙包被丢在自己背后,又期待自己能拿到沙包作为那个有权利丢沙包的人。
小结: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游戏的方式可以轻松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帮助老师顺利导入课题并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全员参与和孩子们对游戏过程与结果的期待,可以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效果。
如何把游戏参与的激情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呢?
既然同学们都对游戏有着天生的热爱,那我们就应该趁同学们热情未退的时候,及时将小朋友们对游戏的热情转化成对课堂的热情或者对绘画的热情,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并不断激发这种热情延续下去,为整节课的成功做好保障。
方法一:教师参与,与学生成为朋友
在学校里性格和蔼,讲课风趣幽默的老师最能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平时老师们可以多与孩子交流,多陪伴他们玩耍,逗他们笑笑,他们就可愿意和你玩了。与你一块游戏时,小朋友们就会把你当成朋友,暂时忘记你老师的身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中,老师就可以借此机会,把游戏的乐趣渗透到课程中去。
我平时就喜欢和小朋友们聊天,孩子们可喜欢我了,只要是我发起的游戏或者其它活动,他们都会积极参加。
方法二:家长参与,获得满足感。
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小朋友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都喜欢在爸爸妈妈面前炫耀自己,如果能在爸爸妈妈面前得到老师的夸赞,他们会特别高兴,特别有满足感,而且还会引起其他同学们的共鸣。
如果老师能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的爸爸妈妈,孩子会更觉得有“面子”,甚至会有点“炫耀”的意思,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厉害。孩子就是这么天真,一点点的小成绩都会特别满足,从而就更加自觉地配合老师的行动了。
有一次,我们邀请了一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表演《小猪佩奇》的游戏,游戏完毕,老师对小朋友和妈妈的表演大加赞赏,这可让孩子在同学们面前好好“炫耀”了一把,高兴的不得了。
方法三:精彩的游戏情节设定是引导学生参与的重要因素,也是转化课堂效果的关键。
老师要每节课都要设计不同的游戏情节和规则,才能不断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准确把握好小朋友们的心理变化和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每次给予其不同的角色设定,每次都令小朋友有新鲜感,才能保持长久的兴趣。游戏法可以和故事法,还有动画片观看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不断引导同学们对美术课充满期待。
方法四:巧用故事期待,把游戏分配在课堂的不同时段。
利用孩子们喜欢做游戏的心理以及对游戏情节的期待。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间休息的时候加做一次小游戏。又能重新激起同学们的乐趣,完成整个课堂的教学任务后,可以找几个小朋友讲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自己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以及设计什么样的规则。这就为老师创造不同的小游戏提供了素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我每次临近下课的时候,都会让1~2个孩子上台讲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并让接孩子的家长们进入教室,听孩子的讲述,既展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又帮助更好地了解孩子,还能让孩子对他的故事改编充满期待,一举三得。
小结:美术课,兴趣是最重要的。作为老师就是要用尽各种方法引导孩子对美术课产生兴趣,而后转化成对绘画的兴趣。以上的四个方法,都是紧紧把握住孩子的心理变化,通过游戏的方式满足小朋友们某一方面的需求后,继而转化成对绘画的需求,这样就把对游戏的兴趣转化了成对美术课堂的兴趣,从而达成了教学目的。
如何把有趣的游戏情节转化成美术作品?
美术课堂上,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并画出一幅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游戏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游戏与课堂的关联性,不能只顾兴奋的游戏,而忽略了对美术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巧妙地将游戏与课堂主题联系起来:
1,游戏情节与美术课题的相关性,让学生表现游戏场景。
游戏设计与课题设计的关联性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让孩子表现游戏里的场景。把游戏场景画到作品中,既可以轻松转化孩子的兴趣点,又可以提供绘画素材,简直不要太方便,实际上,就是小朋友们把游戏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付出一些时间巧妙的设计游戏场景,把二者自然的连接在一块。
2,游戏道具准备要丰富多样,可以提供绘画素材,搭配画面颜色。
绘画元素的多样性可以增加画面的故事性和丰富画面效果。游戏道具是提供绘画元素的重要方式,道具的形状,色彩以及道具的作用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表现出来。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帮忙准备,小朋友们的玩具就可以作为游戏道具使用,如果游戏采用孩子们提供思路,他们更乐意帮助老师准备好所有道具,有时候老师要学会发挥集体的力量才可以。
3,互换作品,游戏作画方式的运用,本身是一种游戏。
互换作品,这个一般老师可能没有用过,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胆量,本身也是一种绘画游戏。很多小朋友画画时胆子很小,害怕画错了,迟迟不敢下笔,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孩子想象力的退化,逐渐对美术丧失兴趣。
互换作品表现可以很好地解决掉这个问题。老师直接告诉同学们,你可以尽情地“破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帮你的小伙伴搞定它。这种方式可以卸掉孩子们身上的夹板,让他们开始自由的表现,这种方式完成的儿童画才是孩子们内心真实的体现。
小结:无论怎样的引导手段,最终都要回到教学内容上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课堂乐趣后,用以上3种方法,巧妙的把游戏与绘画内容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同学们对课堂的体验性,又完成了画面表现,二者相互结合,相信孩子们对美术课会越来越感兴趣。
课堂体验性,是指课堂是否能给孩子带来乐趣,课程完成后孩子开心快乐的程度,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而非画面效果。
现在一些学者主张,孩子课堂体验的满足感要比最后的画面效果更重要。
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节课课题的讲解
我们主要从游戏表演,画面知识点分析和具体作画步骤解析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机器人》的儿童画创作方法。
游戏表演,机器人大作战。
小朋友们的家里都会有一些玩具机器人,还有很多动画片中都有机器人的展示,老师可以给同学们观看一段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的片段,也可以讲一个关于机器人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开始在教室里以机器人运动的方式移动,并模仿机器人的表情和动作,还可以发出一些机器人的声音等。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导入今天的课题儿童画《机器人》创作。
游戏时,老师一定要参与到学生们中间去,和孩子们一块表演,也可以让孩子们以老师为中心,形成机器人群舞的场景,如果可以的话,统一动作,就像跳机械舞一样,表演时一定要提醒同学们:
1,机器人移动的机械性。
2,机器人的动作表演,比如手臂的上下摆动,头部的旋转等。
3,机器人表情的模仿。
4,机器人在干嘛?(引导同学们注意游戏情节的表达)
游戏的方式可以快速聚合学生的关注力,并参与其中,对导入课题和营造整个堂课的绘画氛围都有帮助作用。特别是老师的表演更能吸引同学们的目光,除了风趣幽默以外,多才多艺的老师,同学们也比较喜欢的。
画面知识点分析,学习机器人的基本画法。
本节课主要是对机器人进行表现,我们主要讲解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具体画法。老师可以先提问几个同学,让他们说一说对刚才游戏过程的体验,提问的过程可以让同学们重点对兴奋感进行表达,和更多同学分享游戏中的乐趣。
知识点一:关于机器人的结构特点。
可以截取《机器人总动员》中几张机器人特征比较明显的图片,让小朋友们根据图片的观察加以总结,会更简单一些。
小朋友甲:机器人高高大大的。
小朋友乙:机器人可以变身。
小朋友丙:机器人不会笑。
……
小朋友们的眼光都比较独特,观点也总让人意想不到。这时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总结机器人的特点(师生再次互动)。
机器人特点总结:
既然叫机器人,说明结构是参照真人的结构设计的。头部,胸部和四肢都会有;不同的是,身体局部可能会被其它模样的物件代替,比如,脚可以被轮子代替。
机器人的颜色可以和真人的一样设计,小朋友们可以直接参照自己来画。
知识点二:画面故事的添加。
本节课我设计的是一个坏掉机器人,很多小朋友正在修路机器人的场景。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可以是在家里玩耍,可以在太空游玩,可以帮小朋友们干活……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即可。
知识点三:画面背景的设计。
背景我用了几个不同的色块来衬托机器人的身体,用颜色丰富画面效果。在前几篇教案中我提到过,可以用颜色来补充画面的不足。大家可以参照故事引导法是美术课最有效的方法,儿童画故事创作《蚂蚁和西瓜》中的讲解,了解颜色在画面中运用的重要性。
作画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重点细节:
1,游戏与画面的结合。不断引导同学们对游戏进行回顾,发现其中可以表现的元素,为丰富画面做好准备。
2,机器人的设计不可雷同。对于越开放的课题,往往同学们的想象力越差,避免画面雷同是重点。
3,不要求细节的刻画。小朋友们作画不会太细致,他们只能表达大概的形状和颜色就可以了,不能要求他们像成人一样,画的很逼真。
具体作画步骤解析
本节课用到的主要工具有水粉及水粉工具,镜萱纸或卡纸,铅笔橡皮等常用作画工具。这些是我们常用的绘画工具,同学们需要每节课准备好。如有其它一些工具的需要,老师一定要提前告知家长,或老师帮助准备好。
第1步
根据刚才对机器人结构的讲解,和小朋友们自己的想法,创作一个独特的机器人,一定要与他人的不一样,这样才能避免画面的雷同。
因为小朋友们年龄都比较小。一般画平面的机器人就可以,老师尽量对低龄段的孩子不要提及立体的概念。越简单越能表达他们自己的感觉越好。
建议直接用黑色水粉,也可以用马克笔,记号笔等黑色工具。
第2步,添加画面情节。
本幅画我是设计的很多小朋友在修理机器人时忙碌的场面,有的在观望,有的在拿着梯子往上爬,有的正在施工。大机器人的旁边还有一个机器人小朋友,用来调节画面的灵动感。
画面中小朋友的表现直接用黑色颜料画出剪影的效果,有人物形状的感觉就可以,不要吹毛求疵。
背景方面用几条线做了简单的区域划分,接下来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就可以了。这种区域划分的方法,可以增加画面颜色的丰富性和对比性,从而加强画面效果。
第3步,上色。
从主体物机器人开始表现,还是采用平铺的画法。把头部,身体,四肢用不同的颜色表现,色彩的丰富性和人物的黑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故事性。
小朋友画画的时候,也不会考虑到颜色的层次关系,老师可以提醒同学们多换几种颜色表现,用丰富的色相变化表现色彩层次,这就简单多了。
第4步,完成整个画面的色彩表现,丰富画面故事情节。
背景用色的时候要淡一点,表现出颜色晕染的效果,同一个色调中也要分出不同的颜色变化,会显得整个画面通透明亮。
同时,再次添加一些黑色的剪影人物,增强人物忙碌的感觉,丰富故事情节。
小朋友们讲明白自己的故事就可以了,尽量能把简单的画面表现深入一些,才能体现出儿童画的特点。
第5步,调整最后效果效果,完成画面。
把太阳的红色添加上,黄色的背景中画出光芒万丈的肌理效果,适当晕染画面中颜色不足的地方,再次增强画面对比,完成整个画面的表现。
作画步骤动态图
经验课堂
如果能发现小朋友们共同的兴趣点,一定要放大了去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课堂处于一个调频上,老师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继而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最后,我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的老师们,我们共勉。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我是@月画子,11年美术教学经验,专注少儿美术和零基础学画画。
欢迎关注我哦。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