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名称的妙喻(《围城》里那些奇妙的比喻)
比喻,这是作家们在创作中最常运用的修辞手段,或可叫做艺术手段。我可以肯定地说,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作家不曾使用这种手段。目的不用说,当然是为了让读者更具体生动地感知作家所描绘的事物,特别是那些抽象的事物。也不仅止于作家、诗人,日常人们在生活里的说话,比喻也是经常用到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说:“毛主席著作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光头山客说:“我的脑袋像个大鹅蛋。”用的都是比喻。
我读书少,在所见的作品,感觉比喻运用得最好的,还是首推钱钟书先生。在长篇小说《围城》里,那些琼思玉想般的妙喻随处可见,好像戒严状态下的“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若把书中那些奇特的比喻一条条拎出来聊聊,当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一做。
“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
这是小说开篇作者描写早晨的邮轮上人们纳凉吹海风时的一句话。人们出汗,衬衫或背心上会有汗渍,这情形我们常见。东北话叫“河了圈”,我不知道是哪几个字。包括小孩子尿床,大人会责怪:看看你这褥子上的“河了圈儿”!但我们可能想不到会比喻成“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这需要知识。以色列和约旦的交汇处确实有个“死海”,圣经里也说过的。那是个深水盐湖,含盐量高。当然没人去那里洗澡,如果真有人去洗,肯定满身“河了圈儿”。这比喻就越发有趣,味道无穷。
文章/王 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