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做大馕产业走上致富路--新疆伽师县特色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2020-10-26 12:00:40

​​去年12月,近而立之年的维族小伙阿不都艾尼·依玛木听到新疆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招工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应聘,随后被录用。经过3个月的培训,他成为馕文化产业园的一名打馕师傅。每天,阿不都艾尼·依玛木精神抖擞地在打馕车间里打馕,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不久,他就被提拔为小组长。现在,他每个月的工资可以达到3500元。

阿不都艾尼·依玛木家住伽师县古勒鲁克乡兰干村,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家中可供种植生产的耕地少,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以往他一直打零工,收入低不说,工作还很不稳定。进入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工作,他的人生上了个台阶,不仅解决了贫困问题,还有了人生的价值感。

如今,在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像阿不都艾尼·依玛木一样一变而脱贫且找到职业与人生归属的,可不在少数。整个馕文化产业园共安置了120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近700人,占近六成。员工最高月工资可达5000元,平均月工资为2500元。

馕文化产业园像是一块磁铁,不仅吸引来像阿不都艾尼·依玛木这样的过去不会做馕的人,也把单打独斗的个体做馕手艺人悉数吸纳进来,馕文化产业园技术力量愈发雄厚,滚雪球般发展壮大。

阿迪力江·沙迪克来自铁日木乡幸福村。以前,阿迪力江·沙迪克自己打馕、买馕,每个月最多只能挣到1800元。如今,他成为一名馕文化产业园生产区的打馕师傅,每个月收入在3500元以上。前不久,他介绍自己的妻子到馕文化产业园的烘焙区工作,每月收入2200元,夫妻携手走上了脱贫路。像他们这样的夫妻员工,在馕文化产业园有几十对。

馕是新疆各族民众日日离不开的主要面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新疆人“可以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馕”,足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馕品类繁多,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由此,伽师县立足于眼前资源,视寻常可见的馕为可供挖掘的宝藏,将之做大做强,进而使产业发展、贫困人员的技能培训、旅游观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扩大产业规模、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2019年11月份,伽师县有关方面筹措8000万元资金,盘活一个占地274亩的废弃企业,按照“馕产业+技能培训+扶贫就业+旅游观光”的模式,建成3万平方米的馕文化产业园。这里不仅有现代化、规范化的馕生产车间,还有供人们洽谈、订货的经营区;不仅有展示2000年馕文化历史的宽大、敞亮的展厅,还有围绕馕生产、创新而设立的研究室;不仅有供人参观的古法打馕生产区,还有与当今时代发展合拍的电商区、直播间。

“欢迎大家品尝正宗的伽师馕,我们的馕没有任何添加剂,纯手工制作,香脆可口。”在生产车间,负责人指着刚刚出炉、尚散发着热气的烤馕向记者介绍。据悉,馕文化产业园自建成投产以来,已初步建立起了从源头采购到生产加工,从仓储物流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发、生产了120余种馕产品。

在馕文化产业园的直播间,记者看到,几位主播正在娴熟地展示产业园最新研制的奶酥馕、辣皮子馕和玫瑰花酱馕。手机、支架、环形灯……一场直播,吸引了几万名粉丝观看。据一名主播介绍,产业园平均每天的直播能卖出2000多单,周末成交量更高。销量高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达到4万余元。可以想见,远在北京、上海、广东乃至大洋彼岸喜爱馕、离不开馕的人们,是以怎样的热情纷纷下单,踊跃购买。

目前,馕文化产业园日均馕销售量可达30万个,其中本地市场占六成,其余的则借助交通物流网络以及与产业园合作建设的电商平台、快递网点等,全部销往外地。烤馕,成为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的一炮走红,带动了整个喀什地区的馕产业发展,加快了全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截至目前,喀什地区馕产业共吸纳逾两万人就业,馕产业年产值达24亿元,年利润超9.7亿元。按照相关规划,到2025年底,喀什地区力争实现馕产品销售收入约75亿元的目标,拉动原料、包装、物流、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年产值约25亿元。

徜徉在馕文化产业园,记者深切感受到当地将新疆古老饮食文化与现代化生产、经营及生活方式相结合,让一块烤馕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与活力,也让人们看到了新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微信:hao321)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吾尊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