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去杠杆化”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号称“史上最严酷房产新政”的“国十条”问世半月有余,人们的热烈讨论和当事各方的揣测谋动交织在一起,一个复杂而远未达至均衡的图景正在展开:一方面,杭州、深圳、北京和上海这些政策直指之地即刻生变,在政策出台后的第一周市场交易量锐减(分别下降73%、64%、45%、38%,中国指数研究院),另一方面,在房价体现了“黏性”的时滞后,恒大地产率先舞起了降价的大旗。可以预见,更多的地方政府将尾随北京和深圳“表态”其地方新政,更多的房地产商也将跟随降价。 这个图景在未来将如何演化? 截至目前,除了少数泡沫破裂的悲观言论外(后文展开),主流观点似乎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将下跌20%左右,但其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基本可控。 这个专栏的设想一直是专注于金融和宏观领域,对房地产这样的热点话题其实并不敢置喙,但看来看去,却不得不说,因为中国目前在房地产领域的一举一动不仅将左右近期的宏观全局,还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乃至未来10余年的城市化进程影响深远。
需求vs供给
话还是要从房价说起。到底是需求(包括投机)过于旺盛,还是供给不足带来了短缺?两方观点各执一词。 谢国忠一直是泡沫论的领袖人物。他基于数据的严谨推理和神奇灵感辉映,让人很难反对。他的观点很清晰:除了投机大量存在外,由于担心收入永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以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负债水平急着买房,而真实的负利率是这一切的基础。此外,地价被高估。随着2012年全球利率水平恢复正常,中国房地产泡沫将被刺破,届时银行业将不得不痛苦地收拾由于地价下跌而带来的坏账摊子。 任志强被认为充满争议(我却认为他是地产领域最为严谨理性的思考者),他坚称中国房地产领域没有泡沫,少数城市的房价暴涨不能被理解为市场的整体问题。在他看来,是供给短缺导致了价格居高不下。 两方的代表人物都训练有素,富有洞见,且都是我佩服的意见领袖,最聪明的办法是都同意,并做些补充。从需求看,2009年居民贷款迅猛攀升,年底余额达到8.2万亿元,这确实和低利率有关。考虑到26.9万亿元的居民存款余额,以及相对于收入的储蓄上升(图2),从宏观角度出发,居民的贷款还是可以被消化的。最恐怖的将是地价和与此相关的银行坏账(后文展开)。在我看来,2012年如果泡沫破裂,大概会是一个相对温和的破裂。如果政策得当,地价问题的彻底爆发大约会在更远的未来。 再来看供给。任志强的数据是按月累计的购置土地增长,该图一目了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供给下降,价格必然要上去。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据(图3)时间段相对短,除了2009年之外,和图2说明了类似的情况。 2010年的土地供应据说将有所改观。根据国土部披露的数据,全国2010年度住房用地计划拟供应量为18万公顷,与去年全国住房实际供地76461公顷和前五年平均年度实际供地量54650公顷相比,有大幅增加。其中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计划供应量占77%,其中中小套型商品房计划供地总量达80431公顷。如此推算,用于商品房的用地供给总量为12.18万公顷,其中中小型占66%。 如果国土部“说话算数”,供给增长,由于需求受到抑制,那么房价无疑将下行,但土地供给增加是否能转化为房屋供给增长,这取决于房地产企业的决策,如果他们受到约束或不愿拿地造房,那么房价的运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这个逻辑看,目前出台的政策如果不是基于供给增加,能否最大化降低房价,还并不确定。而政策目标如果仅仅锁定房价(无论是通过开发商“资金断裂型”的降价,还是消费者无力支付更高的首付和利息而退出),而非整体市场的良性建设,其成效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计,都令人堪忧。好在“国十条”的亮点是,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虽然也会出现诸种问题,但总比不做好。 再看远些,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业息息相关。加大土地供应,建造更多的房屋是可预见的未来。那么,土地不够怎么办?其实,中国农村有数倍于城市的建设用地,除了加大小城镇建设外,让农村土地“进城”也是一个解决方案,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城市为主的省份和拥有更多农村土地的省份进行配额交易(戴志康),可能是个巧妙的制度安排。土地金融“去杠杆化”
除了需求和供给因素外,大家其实都很清楚,中国房价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地价高(图4),而这又是中国“土地财政”的核心所在。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这些高价的土地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被抵押,和银行贷款千丝万缕地纠缠在一起。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全国84个城市土地抵押面积21.7万公顷,抵押贷款余额2.59万亿元。而2009年净增土地抵押5.1万公顷,抵押贷款净增7749亿元,全年新增土地抵押贷款率50%。如果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按照6万亿元的规模来匡算,土地抵押贷款大约是其不足一半的规模;此外,考虑到很多融资平台的项目都用土地来做抵押(甚至可能反覆抵押),在中国地方政府驱动的经济增长中,攀升颇多的地价扮演了“杆杆化”的重要角色。 这里正体现了谢国忠一眼看中要害的睿智——他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地价下跌70%并不为过,而这将成为银行业的全面灾难,以土地为抵押的不良贷款回收率不会超过50%。 那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可怕局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想清楚地方政府如何退出目前的“土地财政”怪圈。退出是必然可见的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越早绸缪,对情势越有利。而以物业税来替代卖地的一次性收入,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因此,这里的要点在于如何用渐进的方式缓慢退出土地财政,而不导致地价的迅猛下降,以及土地金融的快速“去杠杆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物业税,就不难理解上海和重庆急着推出物业税(或曰保有税)的现实压力和远见。 那么物业税怎么征呢?长远广覆盖,眼下“弱起步”,可能是避免土地金融快速“去杠杆化”的唯一方法。 目前,已经出现的方案建议已有种种。从第二套房开始,从增量开始可能是可以被接受的制度安排。如何确定税基?政府确定一个正常价格(Normalized price,法国模式,通常低于目前市场价格的50%),而非当前市场价格(美国模式),也非购买时价格,可能更为公平,也有助于此后覆盖到第一套房。从小产权房开始(孟晓苏)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建议,如此一直无解的小产权房就可以顺着台阶光荣“转正”了。长期看,物业税宜广覆盖,但对于不同阶层,当有不同税率,当然,物业税的主要来源是拥有多套房的富裕阶层,这也正是税收功用的核心。如能平滑过渡,中国也许能减轻甚至避免土地金融去杠杆化的阵痛,而这端赖于决策者的决心、远见和智慧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杨燕青)下一篇:巴岭答杜二见忆(严武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