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吴姓

新浪哥哥 百科词典 2022-10-27 16:17:53
【姓氏溯源】周姓←吴姓→郑姓  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六,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吴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吴权之后裔,属于以氏族名称或国名为氏。   吴氏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   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史籍《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知识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在史籍《路史》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史籍《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 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私通怀孕,三年后一胎生三子,分别叫鼓、延、殳。   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氏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史籍《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史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在《中国姓氏大全》中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氏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中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逝世后被尊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逝世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现在许多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以红为色。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鬼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媸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氏、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对此,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与“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史籍《路史》中对“昆吾”下注:“氏书又有吴氏”。如果说吴回从吴氏族同化于重黎祝融氏并分化为祝融八姓是古代吴人的一次离异的话,那么昆吾氏之后一支改从吴氏就是吴族的一次小小的回归。   帝喾时期,犬戎部落有一个英勇善战的首领吴将军。吴人在高辛氏时,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为图腾。吴族中的一位杰出者,以英勇善战成为犬戎部落的首领,史称为“吴将军”。吴将军能征善战,与中原高辛氏领导的华夏部落集团为敌。帝喾高辛氏克敌无方,只好以重赏求才:谁能砍下吴将军的人头来见,就许诺将自己两位美丽倾城的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后来高辛氏身边一位号称昆吾犬的将军杀死了吴将军,还娶了公主。但这是《路史》的说法,至今尚未见到有吴氏自称为昆吾之后者。   夏朝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史籍《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中说:“传说中夏朝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史籍《路史》中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古吴族人的后裔,当为吴氏之源。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古公亶父之子太伯(泰伯),属于以国名为氏。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氏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   黄帝起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北部),便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十四子,其后分十四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氏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第四世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嫄为正妻,姜嫄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代《诗经》记述了关于姜嫄生弃时的传说。相传姜嫄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嫄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嫄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弃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之为周弃。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他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逝世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终夏之世周弃子孙世为夏朝农官。传至不窋之时,正值夏朝末年,在史籍《史记》中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朝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宙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从不窋到古公亶父十余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彬县)。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亶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亶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大力建设城镇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朝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氏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亶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亶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周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朝人的社会传统,古公亶父去世后,应由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虞仲,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但太伯认为三弟聪颖贤良,便决定放弃继承权力。后来古公亶父病重,太伯和虞仲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籍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虞仲奔吴后,季历得以继位,后传位给周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周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虞仲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氏子孙则多把太伯、虞仲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虞仲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虞仲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虞仲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据《史记》中记载:“自太伯作吴,五世而周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周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虞仲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虞仲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虞仲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虞仲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太伯、虞仲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太伯、虞仲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太伯为君长,因太伯所居处属吴地,故太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字义),简称吴。   太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太伯恐怕战乱祸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太伯无子,他去世后,虞仲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梅里(今江苏无锡),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了一个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氏先人。   江苏苏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遗迹很多,至今江苏无锡东面的鸿山(一名梅里山)上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全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太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太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太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许多地区的丧葬礼俗。   一般史书皆称太伯没有子孙,但后世吴氏族人仍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虞仲为吴氏传代血缘始祖。不过,有日本皇家学者经考证后证实自己就是吴太伯的后裔,如历代日本天皇就自称是吴太伯的血缘后裔。当然,日本政界从五代十国以后历来习惯撒谎骗人,否则,何不干脆举国跪求认祖归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吴日省”呢!   虞仲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氏发展史上,虞仲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虞仲去世后,吴人把他葬在吴国虞山上。虞仲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为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虞仲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虞仲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虞仲葬地虞山今已成为海内外吴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虞仲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周武王已攻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周朝初期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的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虞仲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制宜正式册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与其先祖虞仲同号。   吴、虞兄弟之国,历经整个西周,传国十余代,一直到东周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变化,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的周礼国法,各个诸侯国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今河南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与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籍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仍然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本族人氏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顺手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十二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虞仲之后。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邲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邲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逐渐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虞仲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扎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扎,吴人也要求立季扎为君。季扎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扎。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弟季扎,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十三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季扎又号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扎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四年,逝世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十七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时世时,遗命传位季扎,终于了却了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扎继承王位,季扎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   季扎出走后,吴人只好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是为吴王僚。这引起了诸樊之子公子光的强烈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谋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后,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病逝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吴王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国把养邑(今河南沈丘)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现在的苏州城(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二十三公里半,有八个陆门,八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十三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一百八十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恃宠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第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姓吴氏的又一分支。   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大片楚地。公元前504年吴国水军打败楚国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国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部)失利于吴军。楚国由此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吴王阖闾的事业可谓达到了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越国和吴国一样,统治阶级是中原贵胄之裔,人民大众则为当地土著居民,习惯文身断发。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二十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对国关系。打击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逝,勾践继位。吴国乘越国举行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绍兴)。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了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前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说:“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逝世于归国途中。   阖闾逝世后,夫差即位,是为吴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是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高声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嚭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下五千甲士,退守会稽(今浙江绍兴市郊)。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   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嚭,请伯嚭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嚭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了伯嚭的劝说,接见了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嚭和越国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五千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二十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国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三百余人到吴国为吴王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做了马夫,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七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舔食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了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当时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今山东莱芜)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吴朝贺吴伐齐的胜利。此间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惟独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陈述说:“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得到齐,只不过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种庄稼的。”他断言:“越不为沼,吴其泯矣胥。”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渐对夫差失去了信心,一次乘出使齐国之机,伍子胥把儿子托咐给了齐国的鲍氏,并改姓王孙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没完没了的谏言愈来愈反感,伯嚭趁机向夫差讲了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夫差听后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之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夫差说:“我死之后,请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姑苏城东,总有一天,我会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入吴国。”夫差为发泄对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位子胥的尸首包在皮革之中,抛入江中,其名曰:“鸱夷浮江。”   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农业欠收。夫差仍决定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吴国国空,倾全力出动精兵分三路攻入吴国。越军攻入吴都姑苏,焚烧了吴国都城,俘获了太子友。夫差闻讯,挥师南归,后来竟向越国求和,越国自度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此后越国又两次攻入吴国,在越的打击下,吴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公元前473年越军攻入吴都。夫差率随从逃到姑苏台上,被越军重重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请罪,希望像越王勾践当年那样做个附庸国,得以保全吴国社稷,此举遭到勾践拒绝。勾践只答应封夫差到甬东(今浙江舟山群岛)做个百夫长,夫差以年老为名表示难以接受,最后被迫自杀。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住,悔恨地说:“我没有脸面在九泉之下见到子胥啊!”吴国灭亡后,吴国子孙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早在吴亡之前,就有吴人流落异国他乡。吴越之间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一部分吴人做了越国战俘,幸存下来滞留在越国,其中有夫差的儿子吴友及王孙弥庸。在吴越战争中失败的吴国王室成员大多流向了楚国,诸如吴王余昧之子盖余、烛庸,阖闾之弟夫概等。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在父死之后,举家逃亡到楚国和宋国,其后称庆忌氏。然而与公元前473年吴国这场大灾难相比,这些都显得微乎其微。在这场大灾难中,上至吴国宗室贵族下至吴国普通百姓,都历经了彻心透骨的亡国灭种之痛。据史籍《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到越国做苦役成了越国奴隶。愈是离散于异乡,愈是怀念故土,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被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流落在越国的吴人在越人监督下修建了大型水利设施辟首,这座长达千余米的水利设施后来改名为吴塘,以纪念早期吴氏先人流亡异国做奴隶的艰辛。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两汉后期的阳山(今广东阳山)吴霸家族就属随越人南迁的一支吴人。   吴国灭亡后,大批的吴氏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氏宗族。   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了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氏的重要一支即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   吴季扎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扎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朝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嬴得了鲁人的敬重。   在齐国,他与齐国政治家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陈完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扎劝告晏婴明哲保身,交源于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晏子政治家,采纳了季扎的建议。史籍《史记》说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郑国,季扎和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政治腐败,国家将会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铸刑鼎,倡导以法治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晋国大臣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卿大夫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扎当着韩宣子、赵文字、魏献子的面说:“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叔向说:“现在晋君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叔向是晋国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晋公室中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为六家异姓卿大夫所灭。在政治上,叔向倾向维护公室,反对卿大夫进行的改革,因而成为韩、赵、魏等异姓卿大夫仇视的目标。叔向以后,其宗族果然为三家所灭,晋国也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据史籍《史记》记载,季扎受阖闾委派出使中原诸国,途经徐国时,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扎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扎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他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路经徐国时再相送。不料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扎凭吊了徐君之墓后,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的人问季扎:“徐君已死,为何还要送给他佩剑?”季扎回答说:“当时,我心里已把佩剑默许给他了,只是不便相送,现在岂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   季扎在吴氏血缘史上也的确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来自吴虞仲嫡裔,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乡下,长兄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季扎,季扎因而号延陵季子。此后,季扎后代世居于此,延陵成为吴氏的著名郡望。   季扎逝世后葬在上湖(今江苏江阴)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扎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扎,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阴申港外,江苏省境内还有四处季扎墓“丹阳延陵镇一处,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籍对季扎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扎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扎的怀念之情。吴氏子孙以太伯、虞仲、季扎三位先祖而莨豪,后世吴氏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之德风。   据吴氏家谱资料记载,季扎生有五子,个个都道德高尚。其中长子随季扎出访齐国时逝世,其名字不见记载。《礼记》说季扎长子葬于嬴、博之间(今山东莱芜),至今遗迹尚存。其子吴濮婪在吴国灭国时,为避战祸,携带妻子、老母及何姓人家逃到太湖之中,后来定居在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下,他隐吴氏濮,与何姓人家世代通婚,隐居荒山野岭之中。为不忘先祖吴季扎,其后代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曰濮公庵,借奉祖先季扎神主,濮氏数代不与外界沟通,直至南宋时期才恢复吴氏。   吴征生为季扎次子,在亡国之难中孤身一人逃往齐国,所幸被齐平公接纳。他在齐国娶妻生子,其后成为季扎后裔中最发达的一支。吴征生之子取名启蕃,寄寓着吴征生希望后代兴旺发达,立志复兴吴国之葸。但吴征生没能实现其宏愿,最后客死异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到吴启蕃时历史已步入战国时代,在其父逝世后,投奔了鲁国。吴启蕃在鲁入仕为官,出任鲁相,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之女为妻,定居于曲阜,逝世后也葬于此地。其子吴诩早年就学于孔子弟子颜高门下,研习儒术,后来,没有入仕为官。吴诩以学问称名于世,他具有战国士人的性格特点,游说诸侯,合则留下,不合则去,一生往来于齐鲁之间,居无定所。吴诩娶齐田氏之女为妻,逝世后葬于齐地(今山东胶南琅砑台)。吴诩生有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世子孙散居齐鲁之间,不见于经传、谱谍记载。吴售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吴庸成年后卷入鲁国政坛之争,失败后逃往晋国,逝世后葬于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扎后裔从山东迁到山西。这支吴氏在山西翼城一带居住不过三代,吴庸之孙吴申又举家南迁于楚,出任楚国大司马。   吴庸其他子孙则留居山西,后世迁徙线索不详。吴申之时,已是战国末期,吴申看到楚国政权摇摇欲坠,迟早必为强秦所灭,于是弃官而走,举家南渡长江,辗转来到江西庐山一带定居下来。从此吴申寄情于山水之间,再未入仕为官。吴申在此精心抚育二子,长子吴芮、次子吴倓倓。吴芮就是青史有名的长沙王吴芮,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的显现标志着吴氏的崛起与复兴。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自吴亡到秦二百余年,辗转流徙了几近大半个中国。   季扎三子吴重道、五子吴木熹历史记载不详,亦很难考订出其后世流徙过程。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在吴之后,坚守家园祖地延陵,奉祀祖先季扎。史籍《丹阳吴氏宗友录》详细记载了吴子玉一支在祖地延陵的世系传递,这支吴氏号称延陵吴氏,一直到宋元时期仍子孙兴盛绵延不绝。   吴国灭亡后,季扎长孙吴濮婪为避祸逃到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一带,隐其姓吴为濮,此后数代,达一千八百余年之久。濮氏世代打鱼、耕田为生,与世隔绝,后世称濮氏不识世间朝代更替,各朝政府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支子民。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长庆年间(公元82l~824年)。洞庭濮氏季扎第四十世孙濮孟牵头初修了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了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了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意识逐渐增强。   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面向朝廷献粮赈荒。濮氏的义举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做官。但是隐居一千多年,不愿张扬的族风使濮肇辞绝了征用,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   靖康之乱后,百姓纷纷南迁。太湖周围也住满了南迁的移民,从此,濮氏宗族开始广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吴氏先民的纯朴之风,族人乐善好施,南迁百姓闻其声名,纷纷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围移民越来越多,族长濮百被移民们尊称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百姓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的承认。   南宋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族长濮百去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宁宗皇帝,上奏濮氏宗族家世和移民情况。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扎之后,御笔一挥便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氏。   元朝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了南宋宁宗皇帝关于濮氏复姓为吴的圣旨御批:“这濮百既是季扎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   濮姓复吴后,大宋朝廷为表彰单扎长房一支世代开发太湖地区之功,将其地命名为吴巷,其行政归属于平江郡,同时划出山地四亩六分族田,永免赋税,以供吴氏祭祖之用。此后这支吴氏以吴氏嫡宗标称于世,又因先祖吴濮婪隐居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故又称洞庭吴氏。到了元朝,洞庭吴氏裔孙吴宣新修了洞庭吴氏族谱,正式以吴氏标明世系。吴宣所生四子,其次子吴寿宁在皇庆年间于濮公庵旧址建立了季子庙,作为吴氏祠堂,庙旁有宋名臣范仲淹裔孙范寅题名的“延陵祠堂”石碑。此后洞庭吴氏又数次续修家谱,使这支吴氏的历史非常清楚。  第三个渊源:源于有虞氏,出自周文王时虞仲的封地虞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有关资料记载,相传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时曾被封于虞国(今山西平陆),公元前658年被晋所灭,其后子孙中有人便以国名为氏,姓虞。   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领袖,姚姓,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金文中虞、吴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吴的,为山西吴氏。   舜的三位妃子,嫡妃娥皇无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两女八子,但子女都为不肖子孙。只有商均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形势发生巨大变故,夏禹夺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朝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在夏初虞国有虞思,曾帮助亡国的少康,并将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终于帮少康复兴了夏朝。商朝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自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   史籍《元和姓纂》中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吴”,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     第四个渊源: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吴氏,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吴氏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氏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   苗族吴氏,至迟在元朝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就是吴氏族人,名叫吴天保。明朝苗族吴氏中还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吴鹤。   苗族原本无姓氏,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吴”氏。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汉字姓“吴”氏来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吴、龙、廖、石、麻”五大姓,而吴氏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吴氏,广泛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和邵阳城步县等苗族分布区。据民国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记载,乾城(今湖南吉首)的苗族吴氏,主要集中在坪垅、犁口嘴、三岔坪、地岭波等地。凤凰县的苗族吴氏,则以阿拉营、鸭堡寨、櫐木营、沙坪一带最多。永绥(今湖南花垣)的苗族吴氏,自吴氏祖公禄祖率其子孙居住于吉峒乡瓦水、窝必、铅藏乡的铅藏一带,子孙再逐渐迁徙到各地。因此,永绥以吴、龙、石、麻四姓为多,而又以吴氏人数最多。在吉首的新坪乡一千二百多户人家中,吴氏近一千家,方圆数十里内都是一姓,且为同一吴氏血缘家族。与新坪乡毗连的新民乡和凤凰第九乡,也以吴氏人数最多,几乎占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吴氏冠首。   湘西苗族的吴氏在历史上又分出一支改从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吴、伍虽不同姓但却同宗,所以两姓不能通婚。   据史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和部分族谱记载,今靖州的苗族吴氏都是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直接或经贵州等地转迁来的。如靖州三锹乡冈冲村苗族吴氏家族,是从江西太和县魏司巷,中经贵州天柱远口,再于明朝中叶迁入靖州的,至今已传三十一代,繁衍成六百余人的一个家族,大堡子乡同乐村苗族吴氏家族,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从贵州天柱县远口迁来,至今已传二十四代,发展至五百余人;藕团乡新寨村苗族吴氏家族,也来自远口,至今已传二十一代,发展至四百余人;新厂乡燕团村苗族吴氏,明朝自远口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一代,有五百余人;平茶乡地祥村苗族吴氏,清朝自贵州锦屏新化乡印寨再经江边迁来,至今已传十一代,发展至四百余人。   湖南苗族吴氏分为禾孝与禾弄两系。   在贵州苗族地区,吴氏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汉字姓吴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汉字姓而形成。只如贵州台江县方召“各务收”(即务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领导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朝政府强迫户口登记,将“务收”家族的“务”译成“吴”,其后裔于是变成了苗族吴氏。这些苗族吴氏,与汉族姬姓吴氏无任何血缘联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吴,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间无内在的血缘关系。   苗族吴氏在历史上产生了大批优秀子孙,为中国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吴氏史自然不能忽略这特殊的一支少数民族中异彩纷呈的吴氏宗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传统的蒙古族七大汉姓中,吴氏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氏。   据史籍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巴尔虎蒙古吴西勒氏,原居喀尔喀地区(今我国的新疆东部,以及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大清朝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清朝中叶以后取原姓氏首音的谐音汉字“吴”为氏。  ⑵.蒙古族翁尼特氏,亦称倭依特,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n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吴氏。  ⑶.蒙古族乌佳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⑷.蒙古族乌喇特氏,以部为氏,世居翁克都济讷尔(翁鄂洛城,今黑龙江哈尔滨)、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⑸.蒙古族乌噜特氏,源出元朝时期乌鲁特部,以地为姓,世居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地区)、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⑹.蒙古族乌济奇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jig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⑺.蒙古族乌梁海氏,以部为氏,内扎萨克之喀尔沁土默特左翼都统皆乌梁海氏,乃元朝大臣济喇玛之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乌噜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阿尔泰山(今新疆准葛尔盆地东北侧天山北出支脉)、唐努山(唐努图瓦,今蒙古国西北部唐努山)、黑龙江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gh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吴氏、乌氏、于氏。  ⑻.蒙古族乌梁海济勒默氏,世居辽河(今辽河流域)、阿尔泰山(今新疆准葛尔盆地东北侧天山北出支脉)、唐努山(唐努图瓦,今蒙古国西北部唐努山)、黑龙江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ghaigilm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在蒙古民族中,还有许多人改为汉姓吴氏。例如在史籍《续通志》中记载:明王朝政府曾赐给许多蒙古人吴氏,如赐“巴图特穆尔曰吴允诚,子额特特穆尔曰吴克思,玛噜曰吴成谔,勒哲特穆尔日吴良布,敦日吴守义,济兰曰吴克诚,多罗曰吴存敬,玛噜曰吴管”等等。  另外,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陈蒙古八旗中的一些族人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第八旗共同派驻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清朝中叶以后改汉姓为吴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满汉名臣传》等的记载:   ⑴.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部、乌孙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   ⑵.满族乌色氏,亦称吴色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吾塞部,满语为Use Hala,汉义“皮带”,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吉林乌拉(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松花江两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乌氏。   ⑶.满族乌拉氏,亦称吴拉氏、乌喇氏,隶属依彻满洲,满语为Ula Hala,汉义“江”,世居郑家堡(今吉林双辽郑家屯)、乌拉街(今吉林永吉乌拉街)、黑龙江两岸等地,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随军驻守丹东凤凰城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解氏等。   ⑷.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为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东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鲍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⑸.满族乌尔汉氏,亦称乌尔罕氏,乌拉尔汗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兀里坦部,满语为Urhan Hala,世居辽河流域、乌噜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⑹.满族乌勒锡氏,亦称吴尔锡氏,满语为Ulsi Hala,汉义“掌管喂养祭祀牛羊的小吏”,世居长白山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⑺.满族乌灵阿氏,亦称吴灵阿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的乌陵部,金国时期称乌林答部,满语为Ulinga Hala,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蔡氏。   ⑻.满族乌鲁哩氏,亦称吴鲁哩氏,满语为Uluri Hala,汉义“猕猴桃”,世居沾(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那氏、石氏、赵氏。   ⑼.满族乌苏哩氏,亦称乌苏拉氏,以地为氏,满语为Usuri Hala,世居德尔吉色钦(今黑龙江虎林东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乌氏、武氏、吴氏。   ⑽.满族乌苏占氏,源出辽国时期女真乌萨扎部,以部(姓)为氏,满语为Usujan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什海兰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⑾.满族乌扎库氏,亦称乌札库氏,满语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氏、倭济石氏、绥分。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阿氏、吴氏。   ⑿.满族武佳氏,亦称吴佳氏、乌佳氏,满语为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武氏。   ⒀.满族乌尔古宸氏,亦称吴尔古禅氏、吴尔古察氏,满语为Urguce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⒁.满族乌尔瑚济氏,亦称吴讷虎沁氏,满语为Urhugi Hala,世居松花江两岸、乌苏里(今乌苏里江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   ⒂.满族吴穆氏,满语为Umu Hala,汉义“勿、不要、不行”,世居长白山区,是满族脱谱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⒃.满族吴努齐氏:满语为Unuci Hala,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⒄.满族吴济克忒氏,满语为Ugiket Hala,世居待考。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⒅.满族吴扎拉氏,又称为兀喇氏、兀扎拉氏、兀札喇氏、乌扎喇氏,满语为Ujara Hala,取首音为汉字“吴”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萨尔和(今俄罗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庙噶山(今黑龙江汤原,一说在今俄罗斯黑龙江口庙街)、黑龙江沿岸地区。始祖兀喇·忒秋和儿子吴扎拉·敦得力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于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后营子村岔沟、民主二队等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氏亦是由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武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鄂伦春族中有吴氏,他们是由鄂伦春族中的吴查尔坎氏的汉译简化而成,亦称乌恰尔坎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ciyark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赫哲族人的吴氏,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如赫哲族吴克定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kedi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赫哲族吴氏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如优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编剧吴白丰,就是该支吴氏族人。     第九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布特哈志略》、《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⑴.达斡尔族鄂诺氏,亦称俄嫩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为达斡尔族著姓之一,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今黑龙江上游北岸支流斡难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吴氏等。   ⑵.达斡尔族乌礼苏氏,亦称乌力斯氏,世居齐齐哈尔、黑龙江沿岸。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ris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⑶.达斡尔族吴然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yan Hala,汉义“懦弱”。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记载:   鄂温克族吴扎氏,以地为姓,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ja Hala,为满族书面语言“谷物”之意。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吴扎氏多冠汉姓为吴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吴氏,为分布较广的大姓之一,其来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史籍《信阳民族志》记载:河南信阳回族中有一支吴氏宗族。回族吴氏应为姬姓吴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吴钟,清初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县人。作为福建泉州的回族吴氏,仅是一种迫而改的姓。   据文献《报告发见蒲寿庚家谱经过》中的记载:“明初蒲家被剿,不敢姓蒲,改氏吴,因吴、蒲一音相近。族人不甘心,在死了人时,墓碑上正面写‘吴某某之墓’,反面暗写‘蒲某某之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泉州地区曾发掘出一块墓碑,果然正面刻着吴氏,背面则刻着蒲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哈尼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公元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明朝洪武年间的吴蚌颇而始宗族始盛。   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民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   吴蚌颇传吴猎豆,吴猎豆传吴龙胜,吴龙胜传吴安,吴安传吴上登,数世皆杰骜而不听道府铃束,后被除职。   清朝初年平定云南时,吴蚌颇的第十一世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之后,吴应科传吴顺,吴顺传吴世臣,吴世臣传弟吴世标,吴世标传子吴义,吴义传吴廷辅,吴廷辅之子吴俟在清嘉庆三年袭职。   至民国时期,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锡伯族原居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地区,后有一部分融入满族。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有三百余锡伯人携家属驻守辽宁丹东凤凰城,后裔散居于凤山一带,取汉字“吴”为氏。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氏族人分布。据史籍《皇朝通志》记载,在满州旗分内的高丽人中有吴氏。民国《奉天通志》也记载有吴那海,是高丽吴氏,归旗,居海州地方。朝鲜族吴氏许多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到高丽族后形成的。   除苗族外,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吴氏,他们大多属于少数民族改用、借用汉姓“吴”而成,与姬姓吴氏没有血缘联系。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越(粤)族中的吴氏,就是吴国灭亡后,吴氏子孙南下逃难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为越人,汉武帝时有越人吴阳,封外石侯。  

得姓始祖

  吴泰伯(吴太伯、姬泰伯、姬太伯)、吴虞仲(姬虞仲)、吴季厯(姬季厯)、吴季札(姬季札)。  

吴姓各支始祖

  吴泰伯、吴仲雍、吴季厯:周太王长子,生商武丁丙申年四月初四日酉时避位少弟秀恩遂偕仲弟托名采药宁处荆蛮夷人义而归之立为勾吴长端委以治寿九十一岁逝世,商武乙丙寅年四月初四日丑时葬吴县北五十里无锡西梅里村隐山上去泰伯所居城寸里邵今江苏无锡县所辖勃海是也,东汉永兴初郡守豹立庙于苏州阁门外唐龙纪间从徙于阁门内。太王次子吴仲雍,子一,季简兼嗣胞兄泰伯与兄同窜荆蛮,断发文身,及武王受追封巷孝王,及封其曾孙周章于吴,以继泰伯嗣,又封虞仲子虞以几,仲雍墓在常熟虞山。   吴季札:春秋吴王姬寿梦第四子,让国过耕,延陵事春秋为及更记呈,民家生子三:常、征、生,重道,逝世葬延陵墓在今之申浦崇祀乡贤祠。   吴普兴:行一元至正壬辰进士任山东临淄县尹详省郡县志至顺庚午七月初九辰时生,明洪武己酉逝世,葬花园墩祖山向巽。元配:孺人朱氏葬邑东大岭下郭家口向酉子一麟。继配:董氏葬东门山黑岭向申。庶配:罗氏,叶氏,高氏俱葬花园墩向巽有传。   吴德观:字瞻宇,行明一,字世为三衢开化石井人,乃延陵奕叶之分派也,公明敏秀发器宇恢宏元至正庚子岁因省严君于兰江杨埠寓舍得以交庭院兰邑之名士且嘉是地之山水明秀遂欣而羡之乃卜居于常满塘之滨而肇基陵开国季子小像又宋苏文忠所写矮松图携以为分宗之左劵耳实甘棠始迁之鼻祖也。元至正辛巳年农历11月11日生,永乐甲申年农历4月9日终,娶朱家山背朱氏,元至正癸未年农历9月16日时生,永乐丁亥年农历4月28日张,葬甘棠之北阡。生三子:胜;涛;寿。女二:长适在城郭;次适楼下应文杰。   吴溥阳、吴从周:字估州,生殁葬俱未详,氏万氏,生殁葬俱未详。子一:士用。迁南始祖:吴从周,士用之子,字必固,按公于清顺治未年由北迁南洛业沅江大潭洲明天启七年丁卯农历1月18日未时生,寿九十一岁,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农历8月9日酉时殁,葬蜘蛛祖山碑记。配:张氏,明崇正五年壬申农历9月23日寅时生,寿六十八岁,清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农历10月25日申时殁,葬蜘蛛祖山夫妇合冢碑记。子三:应举;应元;应魁。女二:长适刘,次适郭正生。   吴荣赐:字君钦行,江湖府长与县太都清上杭村人,母陈火幼失,惟刚有志事,爱好言菩萨不枸于岸,多慷慨,善与豪侠交,尤苦迁,有无挥霍不为计。三十年俸三千金给四号。四十四号妣。二长子天与十二至治元月六日巳时生,明永乐址二年十月十八日辰时逝世吉,丰里之白水堂西终年九十有四初元至正二十三年秋农历9月,江西谅战死,江浙伪吴王张士诚屡败二伪,残兵散在焚掠,公以勇伏,为豪杰,陈秉诸人推为谋略,精锐监保而边都堡寒烦。   吴存礼:敬五三子,一名慎字,祖成明,邑庠生生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八月初十日行时,逝世于成化十九年癸卯二月十一日酉时,寿八十六岁,葬园后田丙山,王向,兼子行分金。配周氏,生于建文四年壬午十月初二日戌时,逝世于天顺七年癸未八月二十九日,寿六十二岁,葬合。兆子二:锡文、锡武,女一。   吴敏学:字彦行,号朴林士,任宜与教谕,改苏州府学都,教授卜居金板,至德庙东皋桥里,生永乐十三年乙未农历9月庚子,逝世成化十七年辛丑十一月辛卯,寿六十七。配程氏,明封孺人,先逝世合葬长邑谢堰岭之麓主穴,子一,尚贤。   吴德二:第九十世,生子二:慎一、虞二,字行二,元至正甲申三月初二生,娶周氏,生子四。洪武四年荣二十一都民户焉,逝世年八十,墓在木里蛇山。至寿梦生四子札其秀子也,灵王十年封于延陵故称延陵秀子让可继之值安好爵之居高风清节详载延陵祖德录。   吴印奎:配王,县村王一公女合葬大荒地村西南第一祖阡通称西大台吴家老坟,子三:龙;寿;益,清顺治八年,公自山西省太原府上瓦房村迁迁至奉天辽阳城高丽门内占地五十余亩再迁城东北五十里孟胡也于该村南五里许辟村名大荒地居之。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吴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七位,人口约两千九百五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5%左右。

·1.秦朝以前

  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此地也是吴氏发源地。周初,是太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强大,国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与此同时,吴氏首先向北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繁衍。这一带的吴氏,多为寿梦第四子季札之后。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吴氏子孙在亡国之前,有过一些零星的外迁活动。如与邻国争霸时,有少数吴氏子孙在战争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国,远离家园。公元前537年吴楚交战,厥由(吴王寿梦第五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敌营犒劳楚师,侦察敌情。一至楚营,便被抓住。楚人本拟杀他祭鼓,厥由大义凛然,严辞斥敌,使楚人折服,结果不辱使命。楚国撤兵,但厥由也被带回楚国。此后,他流亡楚国,娶妻生子。后代以名为姓,形成吴氏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儿子吴姑蔑,在与越人作战中被俘;吴亡前数年,夫差的太子吴友和王孙弥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国。   又有许多的政权争夺中失败的王室成员,因为避难,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异国,我们在第一章提到过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难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这几支吴氏家族,后来都另立门户,开创新的姓氏。   更多的吴氏成员,流落异国后,还牢牢地守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氏。史籍《左传》上有个吴句卑,与第十七代吴君有同名之雅,是阖庐时期人。他是楚左司马戌的亲信。司马戌曾在阖庐王朝做过官,后避难到楚。吴句卑也一同逃亡来此,遂定居在楚。   越灭吴后,将王室成员大批发配到边远偏僻之地。罗泌在史籍《路史》中记载:越灭吴,勾践流放了夫差仅存的三个儿子(太子友、姑蔑、王子等三子,早被越人俘虏至越,传闻已被杀)。夫差的新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如今,竟繁衍发展成今日江西吴氏中最古老的一支。秦汉以来的鄱阳吴氏,就是吴鸿的后裔。吴鸿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诸樊嫡长孙,可见鄱阳吴氏与季札后裔延陵吴氏同宗异支。鄱阳吴氏传到北宋,出了个进士叫吴伸,官至提点刑狱。吴伸后裔传到吴得政时,又迁居执礼桥。元朝有裔孙叫吴仲常,中进士。传到明清,人才辈出,明朝见于史籍记载的有进士吴镛、举人吴霖等二十四人,清朝名见经传的有进士吴焯、举人吴邦宁等十四人。吴鸿在江西的后裔,还有鄡阳山下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余干吴氏,元朝还产生了著名的大学者吴正道。   夫差的家室又有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氏中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吴王诸樊为始祖。歙州吴氏后来又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楼下)吴氏等分支。   许多吴氏子孙为了逃难,被迫流亡到周围各国。清咸丰十年雍睦堂《长沙吴氏支谱叙》中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吴氏子孙纷纷逃难,“散处吴楚、闽越间”。可惜典籍记载阙如,当时具体的流散情况,无法详知。   吴季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吴国灭亡之后,季札家族成员,有的离开吴国,逃到异国他乡谋生,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坚守乡土故园。   吴季札五子,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季札长孙叫吴濮婪,吴国灭亡之际,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一何姓至安徽歙县,其后人家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山(亦称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从此,吴濮婪一支,世世代代隐居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不与外界通消息。濮何二家,隐居世外桃源中,渔樵耕读,不为外人知晓。吴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吴何二家,世代结为婚姻。吴家虽改姓濮氏,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族祖先,当初吴何二家逃来太湖,便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叫濮公庵,供奉祖先季札神主。南宋时改为延陵季子祠。吴濮婪一支,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南宋时又恢复吴氏。   吴季札五子中,以次子吴征生一支最发达。国破家亡后,吴征生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之意,当是立志复兴吴国。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 吴征生去世后,其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到山东曲阜。他逝世后也葬在此。启蕃的儿子叫吴诩,弃政学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家学说,颇有名于当时。吴诩去世后葬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吴诩娶田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代散居齐鲁之间。吴售娶石作氏,生三子:瓐、庸、裔。吴庸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亡到晋国,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东迁到山西。   吴庸在山西生了两个儿子:吴勾余和吴樟。吴勾余生子叫厥由,与先祖辈季札的五弟同名。吴勾余葬在绛邑(今山西翼城)。   吴厥由的一个儿子叫吴申。到吴申这一代,家族又南迁到楚国。吴申还颇有出息,在楚国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携带妻儿老母,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在江西庐山。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吴申在这里调教抚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次子吴莛。吴芮不负祖先,重振宗族的家声,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沙王。   在季札当时尚存的四位公子中,独有四子吴子玉一支,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子玉生了两个儿子,吴忠和吴恕。后代绵远悠长,子孙昌盛发达,世世代代族居延陵,到宋元以后,构成延陵吴氏的主干。

·2.秦、汉时期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秦朝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令。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食邑三千户。自此,吴氏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可惜命不长,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就于当年农历6月过早地去世,葬在临湘,谥号为“周文王”。   吴芮去世后四百余年,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孙坚庙的材料。打开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鲜艳如新,掘墓者大为奇怪。后来掘墓人在寿舂见到南蛮校卫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异。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十六世孙。这一奇事在史籍《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据顺治五年抄本《蓝湖吴氏家谱》记载,长沙周文王吴芮生了六子一女: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一女嫁黥布为妻。   吴芮嫡长子吴臣,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其父吴芮去世后嗣袭为第二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八年去世,葬在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吴臣生四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   吴回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其父吴臣去世后继嗣第三代长沙王位,居临湘,在位七年后逝世,葬在临湘,谥号“哀王”。吴回生两子:吴右、吴陟。   吴右,《汉书》又作“吴若”,为同一人。吴若在汉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其父吴回逝世后,继嗣为第四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八年后去世,葬在临湘,谥号“共王”。吴若二子吴差、吴传。   吴差,《异姓诸侯王表》写作“吴产”,即同一人。汉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长沙王吴若去世后,吴差继位为第五代长沙王,居临湘。吴差做长沙王二十二年后,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逝世,葬临湘,谥号“靖王”。长沙靖王吴差没有儿子,因而长沙国被废除。   汉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闻名全国的年轻诗人、政治家贾谊被派到长沙给靖王当太傅,因此被后世称贾太傅。长沙古有贾太傅祠。贾谊当长沙王太傅时,做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朋艮鸟赋》。   吴芮的次子吴郢,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9月被封为义陵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义陵,即今湖南省溆浦县。吴郢做义陵侯两年,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吴郢之子吴重嗣封为第二代义陵侯,在位十年,于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义陵侯吴重无子,绝嗣。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农历9月因为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二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吴浅做便侯三十七年后,于汉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谥号“顷侯”。便顷侯生子吴信,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嗣封为第二代便侯,在位六年后去世,谥号“共侯”。便共侯吴信生子吴广志,汉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袭封为第三代便侯。便侯吴广志生吴千秋,孙嗣第四代便侯。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之吴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除。吴千秋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至此,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这一支后裔从湖南永兴一带向北远迁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长沙王吴芮第四子吴阳,《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作“吴汤”。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7月被封为沅陵侯。沅陵侯国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南。吴阳做沅陵侯二十五年,于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去世,谥号“顷侯”。沅陵顷侯吴阳生的一个儿子叫吴福,于公元前162年袭封第二代沅陵侯,在位十七年去世,谥号“顷侯”。吴福的儿子叫吴周,于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嗣封成为第三代沅陵侯,去世后谥号“哀侯”。沅陵哀侯吴周也无子,他去世后侯国被废除。   长沙王吴芮家族中五人封王、九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但家族虽尊荣显贵,子孙人丁却不大兴旺。在吴芮六子中,其他几支均传至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第三子吴浅家族一支,绵绵不绝,但到第五代以后,也离开湖南,北迁中原。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长沙王吴芮的第六世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吴千秋的儿子见于族谱记载有两个。大概是忧虑吴芮后裔人丁不旺,祈祷上天保佑家族繁昌之意,吴千秋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叫吴衍陵、吴胤陵。一个“衍”字,一个“胤”字,寄与了无限的希望。上天终于没有辜负这一支吴氏家族,自北迁中原后,吴芮后代子孙果然逐渐人丁兴旺起来。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衍陵娶妻刘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全,次子吴介。吴全一支,又自山西东迁到亳(今河南商丘)。吴全娶冉参之女为妻,生的儿子叫吴隆。吴隆与妻端木氏生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吴复兴,次子吴复奇。复兴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希望家族复兴。果然,他的这一支后裔,不久便又复兴起整个吴氏的声威。吴复兴自毫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去世后葬在宛(今河南南阳)。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吴章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官拜大司马,去世后谥号“忠侯”,史称“广平忠侯”。吴汉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   吴成在广平忠侯吴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不久为家奴杀害,谥号“哀侯”。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吴成逝世后,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   广平哀侯吴成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吴旦,次子吴吁,三子吴宣,四子吴昕。   吴旦,在史籍《水经》中写作“吴且”,系字形相近至误。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濯阳侯(今河南遂平),以奉吴汉之祀。濯阳侯吴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吴盱是吴成次子,在史籍《水经注》中写作“吴财”,与《汉书》相异。汉建成二十八年吴盱被封为筑阳侯(今湖北谷城)。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因长兄吴旦逝世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吴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部),以奉吴汉之祀。   平春侯吴盱生子名叫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盱去世后,吴胜嗣封为第二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氏族谱,是吴氏族史上的一大盛举。谱载吴盱生有二子:长子吴允佐,次子吴允承。   吴汉的次子叫吴国,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今河南新蔡),后裔繁衍不详。   吴汉的哥哥吴尉,也是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在跟随刘秀打天下时英勇战死。刘秀对他也格外关照,封吴尉的儿子吴彤为安阳侯(今河南正阳)。子孙也兴旺发达。   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吴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令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氏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了吴郡。   汉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江苏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氏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苏州)主持吴氏始祖太伯庙祀。这在吴氏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吴氏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氏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到吴氏的故土江苏吴郡。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江苏苏州),诏谥号“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倘,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州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号“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偳”。吴偳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东汉末年河南郡吴雄家族,吴雄字季高,少年丧母,家境贫寒,曾官任司法官廷尉之职。汉顺帝元年(公元151年)升大司徒,位居二公,地位显赫。他的儿子吴訢、孙子吴恭都曾官任廷尉,掌管全国司法。吴雄家因此被称为法律世家。吴雄后裔非常发达兴旺,明朝杨继盛写的《吴氏叙宗》中,把天下吴氏分十二宗,其中吴雄被列为“忠”字宗始祖,杨文称吴雄后裔从河南东迁到安徽翕州(今安徽休宁),另一支则北迁,成为渤海吴氏的一支。   岭南吴霸家族,吴霸字子公,西汉末年阳山人(今广东阳山),据后世研究者推测,吴霸先世是吴亡后迁到越国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的一支。清朝《广东通志》记述了吴霸的生平。吴霸年轻时非常强壮,就任地方军官。他曾带兵驻扎浈阳(今广东英德),并施行军屯,招揽流民开垦荒地,后人为纪念他的开发之功,将他曾驻守的山命名为吴山。后来吴霸又升广郁(今广东巴马、凌云县一带)都尉,负责监视夜郎国。他的族人希望借助其势力迁居广郁肥沃之地。被吴霸以扰民为由制止。吴霸此举深为当地百姓敬佩。汉昭帝时吴霸又升任牂牁郡(今贵州西部)太守。史籍《广东通志》中说,吴霸后裔兴旺,五岭以南,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吴氏大部分是吴霸的后代。

·3.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至隋唐的七百余年间,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战争频繁,南方则相对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迁,吴氏宗族也在南迁之列。据唐朝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记载,这期间的吴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吴郡、武昌、濮阳、渤海、陈留等地,并呈南兴北衰之势。   自吴允承回迁吴郡奉祀先祖吴太伯三代之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吴氏家族成为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治的国戚,孙策、孙权兄弟的母亲吴国太便源于吴郡吴氏。 据文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允承之子奉祀侯吴妁早逝,留下两子两女。长子吴熊庆继承父业,留居吴郡。次子吴景和两个姐姐南下钱塘(今浙江杭州)投奔亲戚。吴氏姐弟少年寄人篱下,历经生活艰辛之苦。吴氏两姐妹由于源于名门之后,如花似玉,德才兼备,远近闻名。   吴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阳)孙坚当时才二十岁,在当地做官,很有势力。他慕名前去求婚,吴家亲戚嫌孙坚粗鲁、狡诈,不答应这门亲事。孙坚遭到拒绝后既羞惭又气恼,他扬言要报复。吴景的大姐姐怕连累亲戚就劝说:“不要因为我一人而拖累大家,如果那人不好,就怪我命运不好吧。”这样吴家大女儿就嫁给了孙坚,史称吴皇后,后来她的妹妹做了孙坚之妾。谁料孙坚日后竟发达起来,后官至破虏将军,领豫州牧,成了东汉末年的一大军事割据势力。吴夫人先后为孙坚生了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妹妹为其生了孙朗、孙仁两兄妹。孙权则继承父兄打下的基业,成了一代帝王,建立了东吴政权,与魏、蜀鼎分天下。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吴夫人去世,与丈夫孙坚合葬于高陵(今江苏丹阳),后尊为武烈皇后。   吴景,少时与两个姐姐相依为命,因而深得孙策、孙权兄弟的敬重,他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为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吴景去世后,其长子吴奋继续被孙权重用,封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吴奋逝世后,其子吴安袭爵,吴安之时,孙权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四子孙霸封为鲁王,他与太子争宠。吴安和东吴一些大臣依附鲁王孙霸,图谋杀害太子。事情败露后,吴安随鲁王孙霸一同被孙权赐死,吴景长子一支至此绝传。吴景次子吴祺被孙权封为都亭侯,逝世后,子吴纂袭封,吴纂娶东汉都亭侯滕胤之女为妻。孙权逝世时遗命滕胤、诸葛恪辅佐幼主,吴纂岳父成了东吴顾命大臣。后来孙坚之弟孙静的曾孙孙峻、孙琳兄弟弄权,杀害了滕胤、诸葛恪,诬陷其谋反。吴纂一家受株连而遇害。至此吴郡吴氏只剩下吴妁长子吴熊庆这一支了。   吴熊庆自幼聪明过人,被时人誉为神童。吴妁逝世后,吴熊庆即以长子身份留居吴郡,顶立吴氏门户。孙权称帝后,尊封大舅吴熊庆为太傅、吴郡公。这支吴氏在东吴四代被封侯,以国戚、先贤后裔风光于世,直到东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吴熊庆四世孙嗣贤侯吴之则遇害,这支吴氏才退隐于民间。半个世纪后,东晋王朝建立,江浙一带又成为统治中心。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晋明帝追封古先贤后裔,吴之则之孙吴皋益被封为昭衍公,这支吴氏又重新肇显于世。尤其是吴皋益长子吴佶因娶晋明帝穆皇后之妹庾氏为妻,与皇帝结为亲戚而官运亨通。吴佶在东晋出任高官中书令,后又被封为渤国公。吴佶共生七子,后世人丁兴旺,数代得以封侯拜爵。东晋末年,其四世嫡孙镇北将军吴豫,在与北魏的战争中阵亡,其孀妻刘氏携幼子吴戢迁徙到暨阳(今江苏江阴)。吴戢一支在暨阳定居六代,历宋齐两朝,其间有子孙出仕为官,名见于正史记载。到吴戢六世孙吴樛时,又迁居武昌郡的汉阳山。吴樛是吴季扎第四十一世孙,南齐时人。他迁居汉阳山后,隐居不仕,以耕读传家,其子孙兴旺数百年而不绝,成为当地望族,世称武昌吴氏。后来,武昌郡也成为晚唐吴氏的七大郡望之一。   吴樛生有二子,其中以长子吴盾一支较为兴旺。吴盾在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大司马、侍中等要职,陈霸先起兵灭梁时战死。吴盾逝世后,得到朝廷追封,被诏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吴盾家室因而从武昌汉阳山迁居江陵,吴盾这一支吴氏历南朝后期战乱,至隋唐两代,其裔孙都曾入仕为官。其中吴盾曾孙吴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吴若远对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在其先祖吴胜修撰的家谱基础上,编撰了完整的吴氏正宗族谱。至此,吴氏正宗的迁徙流变的历史才清晰可鉴,有史可考。据吴氏家谱记载,吴若远之子吴世伟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吴世伟生有二子,长子吴佐、次子吴兢。次子吴兢迁居汴州仪,后来成了唐朝著名的史学家。吴佐之子吴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显赫一时的政要,赐封为渤海郡公。吴可博逝世后,其长子吴舜咨凭借父荫当上了山阴令。其家室迁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后代子孙繁衍成山阴吴氏。   山阴吴氏以诗书传家,出了不少文人雅士。其中就有吴舜洛长子吴翥,他生性淡泊,看轻仕途,定居山阴,潜心著书立说。著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传世,从以上书名可看出吴翥寄情于山间、白云的高雅志趣。唐武宗年间,当地政府多次请他出山做官,均被其拒绝。地方官后来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连唐武宗都很钦佩其清高气节,赐号他为“文简先生”。吴翥作为山间文士被当朝皇帝赐名成为一时美谈。吴翥长子吴融也是文人,称得上唐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旧唐书》记载,吴融自幼勤奋读书,后中进士,做了韦昭度的书记官(即幕僚之类的官)。他的文章洒脱而华丽,因而常常恃才傲物。一次韦昭度讥笑他写的文章不好,吴融公然反驳:“此自是吴家文字,非老夫攻之乃意。”此后,吴融文章以“吴家文字”为号成为文坛美谈。吴融先后历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之职,后裔兴旺。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融生有主子,繁衍成为山阴吴氏的三大分支,这三支吴氏后来又分迁各地。其中,吴融次子吴元睿迁回祖籍江陵,此距其先祖吴盾(季扎四十二世孙)诏葬江陵大约有三百余年历史。三子吴少颠一支迁回诸暨(今浙江诸暨)。吴融长子吴元三,字若虚,官至翰林院修撰,他娶唐宗室之女为妻,生有三子。其长子吴彬,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家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后裔经一千余年辗转流徙,到公元十世纪,由季扎五十三世孙吴彬回迁到其直系先祖吴季扎始封之地::古延陵。   吴元三次子吴彪一支也迁回吴国旧地(今江苏无锡),主持吴氏始祖吴太伯庙祀,成为无锡吴氏主宗。无锡吴氏后来又分衍出六合、高邮、晋陵、邗里、新塘等众多的吴氏分支。   隋唐,吴氏在我国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在许多地方形成当地一大郡望。其中南阳吴氏,为汉初长沙王后裔吴复兴所开基,其后子孙繁衍各地,形成许多吴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势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晋以后,吴氏北上繁衍明显的缓和了许多,基本上是以我国南方一带为其繁衍的地区,这是与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吴氏子孙在江南分支开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温州、临海、平阳、临安;江西的兴国、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广东的潮州、嘉应州、南雄;广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开基大都在秦汉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广东等地在唐以后。   另据史料记载,入闽始祖祭公字孝先,为太伯六十二世孙,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时随王审知入闽平黄巢起义,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间,称吴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粤始祖吉甫公,为宣公与世孙,宣公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总之,吴氏虽遍及全国,但繁衍发展中心为江南一带。   据清光绪二十二年版的《海盐吴氏宗谱》记载,廷尉吴公晚年定居石门语溪洲钱(今浙江桐乡西石门),故居至清朝末期尚存。谱称语溪洲钱吴氏,家族非常兴荣。大约在宋朝中期,吴氏子孙,恃贵犯法,给语溪洲钱吴氏带来厄运。谱称因为这次犯事,至使语溪吴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窜毙殆尽”,仅有一胤,侥幸逃过于这场劫难。   大难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分居三处:长子吴德昭,留居石门洲钱祖居;次子吴德彰,赘居德清(今浙江德清)勾垒;三子吴德辉,赘居海宁县治前。留居语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为吴绳翁后裔,分居马头村;一派分居海盐;一派分居石硅村,为吴申孙的后裔。   海盐吴氏一派,以吴馨为一世始祖。据《海盐吴氏宗谱》记载:海盐吴氏一世祖吴馨,字世芳,明末处士,世代居住在石门语溪洲钱。吴馨生子吴贤济,字北皋,排行第四。吴贤济是石门县的岁贡生,即秀才,当明朝末年,为避兵灾战乱,他将家室迁居海盐冈图画桥,成为海盐吴氏的始迁祖。   吴贤济迁居海盐画桥后,娶妻李氏,生育两子:长子吴相,次子吴宰。这两个儿子,以后又分为海盐吴氏的两个支派:吴相一支为海盐吴氏东支,吴宰一支为西支。海盐吴氏东西两支,后裔人丁兴旺,以书香传家。   陈留吴氏,属季札一支的后裔。传到吴恢这一代,家族始兴。吴恢官任南海郡(今广东广州)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吴佑是吴恢的小儿子,自幼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稍大便颇有主见卓识。吴佑十二岁时随父亲到广州。当时,吴恢准备制作大批竹简用来写经书,吴佑劝阻说:“此书写成,势必动用车辆搬运回中原。别人不知内情,还会以为你在广州搜刮了大批珍奇异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极为慎重。”吴恢听后,感慨地说:“吴氏宗族,真是世代不乏优秀的‘季子’呀!”父亲去世后,吴佑回到长垣县牧养读书,自得其乐。后举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升任胶东侯国(胶东侯国在今山东平度县)宰相。任职九年,为政宽仁,深得人心。后又改任齐侯国(今山东淄博)宰相,因刚直不阿,得罪大将军梁冀,被降为河间侯国(今河北河间、献县一带)宰相。不久,辞官回乡,以教授经书为业,成为当时著名学者。他活到九十八岁时寿终正寝,葬在长垣(今河南长垣)。   吴佑生了两子:长子吴凤,少子吴恺。吴凤,字君雅,官任汉朝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太守。这是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到达今朝鲜国的吴氏成员。吴凤生的一个儿子吴冯,字子高,官任鲷阳侯国(今安徽临泉鲷城)宰相。吴凤的弟弟吴恺,任新息(今河南息县)县令。   陈留吴氏吴恢祖孙四代为官,知名于当时。吴佑后代繁衍发达,因而陈留一地,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吴氏的一大郡望。

·4.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吴氏已遍布全国。上代的一些吴氏大宗仍保持兴盛局面,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渤海吴氏成员南迁江南后落地生根,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吴氏正宗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延陵吴氏开始复兴。   隐姓达千余年的季扎长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复姓归宗。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关系问题的存在,宋金长期对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吴氏军事世家甘肃水洛吴玠、吴磷家族。以上吴氏望族都很重视世系传承,其历史渊源十分清晰。

·5.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吴氏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代有显贵的世家大族几乎绝迹。这时期吴氏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吴氏的迁徙多是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政府组织移民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时期的江西南昌吴氏虽号称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却是来自安徽歙县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当地大族。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戈阳吴氏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江苏南京)迁来的。   湖南益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十三代。

·6.近现代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氏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氏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一百二十一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朝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   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十二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登州(今山东蓬莱),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7.迁居台湾

  吴氏的发源地江苏南部距离台湾省较近,因此吴氏人迁居台湾省的历史较早。早在吴国灭亡之时,吴氏子孙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迁到了台湾省,然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却是在元朝。   明清以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省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省的历次统计中,吴氏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省,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收了不少暤姓士兵有关。在台湾省历史人物中,吴氏人占有相当比重,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宜兰的开拓者吴沙,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抗日民族英雄吴海水,著名作家吴浊流等都是近现代史上来台的著名吴氏子孙。

·8.迁居海外

  自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至今两千余年,吴氏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还远播国外。早期吴氏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一部分吴氏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氏子孙已遍布全球。   ⑴.日本:   日本与吴国故地隔海相望,国破家亡之后,吴国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达了日本岛。此后,他们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氏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后来的一支演变成当今的日本皇室。   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我国的史籍《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吴氏的后代。这一历史事实,引起了中日许多学者史家的浓厚兴趣。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提到:“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数百年后,到民国初年,吴氏裔孙吴佩孚将军惊奇地发现,他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一百二十一世子孙。   时至今日,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周贞定王姬介十九年(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以后。这一批东渡日本的吴氏宗族成员,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后代数千年来仍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吴”、“吴人”、“吴羽”、“吴服”、“吴汉”、“吴服部”等许多姓氏。如当代日本著名经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父聪等,都是日本吴氏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东渡日本的吴人,已演变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松野,吴王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近世以来,大批吴氏子孙移居日本,成为日本华侨、华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华人围棋大师吴清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⑵.越南:   越南和我国一衣带水,在民族独立前曾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辖区。吴氏人迁往越南的时代很早,春秋末年越灭吴,大批吴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来越国灭亡,吴人又随越继续南迁,大约在秦汉时期到达越南地区。秦汉以后,内地吴氏人因做官、经商、从军等原因陆续有人迁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此记载也见于唐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   南迁越南的吴氏子孙不断开拓进取,建立了功业。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据文献《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权家族源于延陵吴氏,唐昭宗时,吴权生于唐王朝属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吴旻是当地政府长官:州牧。吴权自幼胸怀大志,性格沉稳,成人后借父之威,先后击败附近地区的武装割据势力,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遗憾的是吴朝只历吴权、吴昌炽父子两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后,吴权后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据说吴权后世子孙在姓名中间加一“昌”字,以作为吴权家族的标志。在吴朝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又有许多汉族姬姓吴氏迁入越南,进一步壮大了吴氏队伍。明朝灭亡后,一部分明乾:遗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华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暤姓人。著名人物有诗人吴仁静,他曾任越南阮朝礼部尚书,是祖籍广东的吴氏后裔,著有《汝山诗集》流传于世。   越南黎朝时,有杰出的史学家吴士连,他创作了越南第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大越史记全书》。李朝时又有著名学者官僚吴俊。近代越南吴氏著名吴氏人物,是南越政权的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吴氏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汉字,吴氏之“吴”与中国无异,不过古代迁往越南的吴人虽仍姓吴,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为今天越南吴氏的一部分。   ⑶.朝鲜:   朝鲜与我国东北相邻,自夏商以来就是我国的附属国,吴氏人到达朝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据史籍《后汉书》记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任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暤姓人迁入朝鲜,今天他们已完全融入朝鲜民族,成为朝鲜吴氏的一部分。吴氏在今天朝鲜一百四十三个姓氏中为二十大姓之一。   ⑷.东南亚:   吴氏人移居东南亚一带始自元明时期,那时东南亚叫南洋。菲律宾的吴氏华人家族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来自广东、台湾省地区的吴氏人,但迁移时代较晚。据统计,公元十九世纪末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大约有五万多华侨华人,其中吴氏人口位居第七。公元二十世纪以来,吴氏人的影响逐渐扩大。1904年成立的马尼拉商会,吴克诚是发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晋江移民到菲律宾的。后来,吴克诚成了当地维护华人权益运动的领袖。抗日战争时期,菲律宾华人组织了“菲律宾华侨抗敌委员会”,成员中有吴氏人吴道盛等人,其下属抗日游击队福建队的指导者也是吴氏人吴扬。由此可见吴氏人在菲律宾的影响。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吴氏家族主要是从广东、广西、福建移入的,清朝中期移居这些地区的吴氏人逐渐增多,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到二十世纪初年,吴氏人在当地开始产生影响,一些吴氏华人、华侨成为当地商界、文化界的领袖人物。印尼的主要华人报刊《商报》就是由著名的华侨报人吴炳良编辑出版的,后来他担任主编、社长,并出资买下该报。吴氏主持的《商报》为华人仗义执言,维护华人的利益,成为在当地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影响和生命力的报纸。近代中国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远在南洋的华人华侨积极响应,其中有吴氏人参与其中。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新加坡华侨同盟会会员吴文乔,受命前往印尼,和印尼华侨吴伟康等人组织了印尼同盟会,他们和祖国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遥相呼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加坡由于华人华侨比重较大,吴氏人的影响也较大,以致名人辈出,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就是其中之一。   ⑸.移居欧、美:   当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后,吴氏宗族成员便开始走向欧美。   近代移居美国的吴氏家族,大都聚族而居,并建立起本身的宗族组织。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美国吴氏华人宗族联合蔡、周二姓,建立起共同的宗族组织“至德公堂”,购置三藩市天后庙街138号为会所,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重建会所,下属组织有“三德公所”。在纽约中华公所的六十侨团中,“至德三德公所”即是其中之一。吴氏的宗族组织除三藩市的“至德三德总公所”外,又在沙加缅度、市作顿、洛杉矶、霍斯敦、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州市设有分公所。美国吴氏华人宗族参加的联合性华人宗族社团还有“美东联成公所”,二十世纪初由广东开平、恩平籍华人建立的“肇庆会馆”。二十世纪前期,在美国华人社会中,吴氏虽不算大姓,但却产生了许多优秀人物。如来自美国华人社团“联成公所”祖籍中国河南的吴乾初,便于民国二十一~二十三年间(公元1932年3月~1934年2月)任纽约中华公所的第二届主席。   在当代美国华人社会中,吴氏宗族的发展之快,势力之强,人才之多,又远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国华人中的吴氏风云人物有祖籍浙江余杭的吴家玮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1984年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祖籍浙江余姚的吴仙标在1984年当选为特拉华州第一位美国华人副州长。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著名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美籍华人吴健雄。美国华人任职最高者广东客家籍华人吴达和任美国夏威夷州州长,第一位华裔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男配角吴汉等。

郡望堂号

·郡望

  延陵县:商朝时期就有延陵县,辖地在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地区。汉朝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部一带。西晋时期分曲阿县的一部份重置延陵县。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长沙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朝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汉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自汉前元二年~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十三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七代八王,历时一百六十四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隋朝初期,长沙郡被废黜,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朝时期,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武昌郡:三国时期曹魏、孙吴两国各置江夏郡。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三国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设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曹魏时期江夏郡的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晋朝灭孙吴后,还治旧地,晋朝太康初年又改为武昌郡,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县等市县地。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武昌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逝世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   怡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源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树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种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昭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尚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让堂:资料有待补充。   三让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让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让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瑞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源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有秩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礼堂:资料有待补充。   均安堂:资料有待补充。   履成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厚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乐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合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源堂:资料有待补充。   听彝堂:资料有待补充。   诒安堂:资料有待补充。   均安堂:资料有待补充。   兰蕙堂:资料有待补充。   集贤堂:资料有待补充。   贻燕堂:资料有待补充。   笃忠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奉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云山祠:资料有待补充。   庆余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柳堂:资料有待补充。   宝诰堂:资料有待补充。   集贤堂:资料有待补充。   有秩堂:资料有待补充。   仁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保和堂:资料有待补充。   凤林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怀堂:资料有待补充。   爱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承善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述堂:资料有待补充。   恩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经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振宜堂:资料有待补充。   锦绣堂:资料有待补充。   柏碧山堂:资料有待补充。

吴姓家谱文献

  详见》》吴姓家谱文献 

吴姓字辈排行

  详见》》吴姓字辈排行 

吴姓楹联典故

·门楣题辞

  延陵高风:“延陵高风”指周章正式封吴之后,国势日强,至仲雍的十九世孙寿梦正式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季札为人仁义礼让,最为贤能,为父所喜,为兄所爱。寿梦想让位给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样,执意推让,并远逃他乡,终身不受国位。吴王就将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江阴县一带),称为延陵季子。因此,吴氏亦有称延陵堂者。延陵遂成为后世吴氏的郡望之一。

·四言通用联

  世家第一;至德让三: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   延陵世泽;梅里家声:全联典自春秋时期的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   延陵望族;廷尉名官:上联典出春秋时期的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时期的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治平称最;明体达用:上联典自西汉时期的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朝年间的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   治平称最;让德留芳: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   宫女列阵;箫鸾成仙:上联典出春秋时期的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   清操绝俗;画圣留名:上联典出西晋时期的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   鹰扬虎视;剑气玉光:上联典自三国时期的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朝年间的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

·五言通用联

  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典用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

·六言通用联

  三让两家天下;一剑万世千秋: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   孙子能教宫女;文箫幸遇仙姝: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在操练女军时,不顾吴王面子而杀他两名爱妃,果然使军纪严明。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想传书生文箫于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济。十年后,一起到吴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七言通用联

  渤海家风千古兴;延陵世泽万载隆: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国的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据史籍《春秋》记载:季札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逝世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泰伯。权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云“周太王子泰伯、钟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泰伯亦作太伯)。姓氏学者咸认吴氏始祖是泰伯。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而周太王意将家业让于三子季历,泰伯为遂亲愿与二弟仲雍两次出逃,从陕西岐山一直跑到南方今江苏无锡一带,建立起氏族小国,并沿用第一次出奔建立的国号句吴。当地的土著吴人,仰慕泰伯兄弟的贤德,有一千多户归附他,于是泰伯成为句吴的首领。泰伯逝世后无子嗣,由二弟仲雍继其位且世代相袭。至周武王时,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国国君。   楼危明月芭蕉翠;水涨白帆杨柳青: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朝小说家吴承恩。   人称祖师号画圣;我恨王郎曰频香:上联典出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朝女祠人吴藻,字频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典用佚名集吴天发碑字帖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秘义烟涵,瑰词雨散;文章绮合,藻思罗开:采用清朝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联。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此联采用安徽省歙县胡埠口吴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吴氏源于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受封于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联“石里”,指附近吴氏散居地石门坞、石门坑等;“东山”,为当地小山名。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上联典指春秋吴国的季札。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吴公。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此联为江苏省无锡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氏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让位幼弟季历开辟江南的史实,其联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泰伯祠(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让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后人尊为至德。天下吴氏均尊泰伯为开姓始祖。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采用清朝小说家吴敬梓自题联。   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上联典自北宋朝时期的吴申,持议刚方,上书“争讲官正席”。下联典出北宋·吴中复,累官殿中侍御史,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飞白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典用吴氏宗祠联。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此联为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敬献给江苏省无锡市泰伯祠联。1992年10月中旬,来自东南亚、台湾省、香港、美国等地的泰伯后裔一行一百九十八人,在“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的带领下,到无锡泰伯祠寻根祭祖,于人宗亲,洒扫成礼,盛况空前。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还特意敬献了这副新堂联。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典故、趣事

  吴汉杀妻:吴汉,字字颜,南阳宛人。关于吴汉及其家世的历史演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出京剧《吴汉杀妻》,也叫《斩经堂》。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王莽篡汉后,下令捉拿汉宗室刘秀。吴汉守关时,捉住了刘秀,准备送去报功,其母告诉吴汉说,王莽是他家的仇人,吴汉的父亲就是被王莽杀害的,那时他年龄小不懂事,现在应该为父报仇。吴母命令吴汉杀死王莽的女儿,扶助刘秀兴复汉室。吴汉持剑去杀妻子,正好其妻在经堂念佛,吴汉不忍杀她,将实情告诉了她。王莽的女儿听后自刎而死,吴母因为促使吴汉下决心反对王莽,也上吊自杀了。于是吴汉死心塌地追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东汉王朝建立之初的名将之一。   调笑诗:有一位姓吴的老儒学教官,牙齿尽落,耳朵有缺口,又不曾长胡须。学宫里的一个学子作诗嘲讽他道:“先生贵姓吴,无耻之耻(齿)无;然而无有尔(耳),则亦无有乎(胡)。”这首诗很快传到了县令耳中。一天,县令和这位吴教官都去拜见上司知府大人,排列位次时,望见了吴教官,不觉哑然失笑。知府对县令莫名其妙地发笑很生气,县令便在后堂向知府说明自己失笑的原因,并将学子的嘲讽诗念给他听。知府闻之,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势利鬼:有一个姓吴的读书人,后来年纪很大了,却越来越趋炎附势。有一次,这个吴氏读书人应邀出席一个规模盛大的宴会,看到一个平民打扮的人最后才到,便略微应酬一下,向那人作了半个揖,态度非常傲慢。过了一会儿,他看到主人对这个平民打扮的人极为恭敬,内心感到很纳闷,便暗暗地询问别的客人,才知道这位平民打扮的人原来是著名戏曲家张伯起(张凤翼)。他对刚才的失礼甚是后悔,便满脸堆笑地走向前去,想再作一揖献个殷勤。张伯起看到他前倨后恭的样子,感到非常恶心,便笑着阻止道:“我刚才已领受了先生您的半个揖了,敬请您让我把这半个揖还给您吧!鄙人再不敢烦劳您致礼了。”

吴姓名人

·吴姓历史名人

  吴起:(公元前?~前381年),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吴广:(公元前?~208年),字叔;阳夏人(今湖南太康)。著名秦朝末期农民起义领袖。   吴芮:(公元前241~前201年),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瑶里人。著名秦汉之际长沙王。   吴汉:(公元?~44年),字子颜;南阳郡宛人(今河南南阳)。著名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吴氏穆皇后,吴懿的妹妹,原先吴懿事刘璋的时候,她给刘璋做了儿媳。后来刘备打入成都,便把她拿来做了自己的老婆,刘备称帝后,吴氏被册封为皇后。  吴汉月:(公元912~952年),女,苏州人。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之妃,最后一个国王钱弘俶之母。  吴隐之:(生卒年待考),字处默,吴质六世孙;濮阳鄄城人(今河南濮阳)。著名晋朝清廉重臣。   吴猛:(生卒年待考),字世云;濮阳人(今河南濮阳)。著名二十四孝之19(恣蚊饱血)、晋朝道士。  吴兢:(公元670~749年),汴州浚仪人(今河南开封)。著名唐朝大臣。著有《吴氏西斋书目》、诗二首等传世。   吴道子:(公元680~759年),画史尊称吴生,因唐玄宗赐名道,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州)。著名唐朝画圣。   吴元济:(公元783~817年),沧州清池人(今河北沧州)。著名唐朝宪宗时叛藩首领。   吴棫:(公元1100~1154年),字才老;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著名宋朝音韵训诂学家。   吴玠:(公元1093~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今甘肃静宁)。著名宋朝抗金将领。   吴充:(公元1021~1080年),字春卿;浦城人。著名宋朝大臣。吴充与其父吴待问(礼部侍郎),兄吴育,世称“吴氏三贤”。  吴璘:(公元1102~1167年),字唐卿;德顺军陇干任(今宁夏隆德)。著名南宋将领。  吴潜:(公元1195~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安徽宁国,随父徙居新市。著名宋朝文学家。   吴天保:(生卒年待考),苗族;靖州人(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著名元朝少数民族起义领袖。   吴莱:(公元1297~1340年),字立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浦阳人(今浙江浦江)。著名元朝学者。 著有《渊颖吴先生集》传世。  吴与弼:(公元1391~1469年),字子博,号康斋;江西崇仁人。著名元末明初学者。 著作有《康斋文集》、《日录》等。   吴贞毓:(公元1618~1655年),字元声;宜城镇人。著名明朝末年抗清大臣。  吴昆:(公元1552~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自号参黄子;安徽歙县人。著名明朝医学家。   吴承恩:(公元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人(今江苏淮安市)。著名明朝文学家,名著《西游记》作者。  吴伟业:(公元1609~1671年),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著名明末清初诗人。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传世。  吴三桂:(公元1612~1678年),字长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著名明末清初将领。  吴文镕:(生卒年待考),字甄甫;江苏仪徵人。著名清朝重臣。   吴其濬:(公元1789~1847年),字沦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著名清朝政治家、科学家。 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二十二卷,收集植物八百三十八种,《植物名实图考》,共三十八卷,记载植物的分布涉及中国的十九个省。  吴敬梓:(公元1702~1754年),字敏轩;安徽全椒人。著名清朝文学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八月:(公元1728~1796年),又名吴世宁;吉首平陇人。著名清朝苗族起义军领袖。   吴历:(公元1632~1718年),原名启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著名清朝画家。    * 吴权,越南吴朝君主

·吴姓近现代名人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大澂:(公元1835~1902年),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苏州人,后客居上海。著名清朝金石学家、文字学家。  吴沃尧:(公元1866~1910年),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因住佛山镇,别署我佛山人;广东南海人。著名清朝末年文学家。   吴禄贞:(公元1880~1911年),字缓卿;湖北云梦人。清朝末期民主革命家。   吴如孝:(生卒年待考),著名太平天国顾王。   吴懋鼎:(公元1850~1928年),字调卿,又名荫柏;婺源人。著名清朝实业家。  吴汝纶:(公元1840~1903年),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清朝末期散文家、教育家。   吴 樾:(公元1878~1905年),字孟侠,又字梦霞;安徽桐城高店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吴作栋,新加坡前任总理,现任国务资政  吴邦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吴官正,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  吴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原副总理  吴阶平,九三学社中央前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  吴启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港台  吴莺音,歌手  吴亮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区人大代表    * 吴宜婷,香港无线新闻中国组首席记者、前台湾中天电视记者    * 吴宇舒,台湾新闻主播,在华视担任《莒光园地》节目主持人,以往主跑政治新闻,之后在东森电视担任新闻主播    * 吴京,中国大陆武打演员    * 吴光正,香港企业家,九龙仓集团及会德丰集团主席    * 吴清辉,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 吴霭仪,香港大律师,立法会议员    * 吴雪文,香港职业训练局传媒事务经理    * 吴宇森,香港导演    * 吴雨霏:香港歌手    * 吴明钦,前立法会、新界西区议员    * 吴美:九龙西区议员    * 吴君如,香港演员    * 吴先莹:香港总商会公关    * 吴廷烨,香港演员    * 吴耀汉,香港演员    * 吴浩康,香港歌手、演员    * 吴孟达,香港演员    * 吴镇宇,香港演员,前名吴志强    * 吴彦祖,香港演员    * 吴启华,香港演员    * 吴卓羲,香港无线电视演员    * 吴国昌,澳门立法会议员    * 吴英长,台湾教育家    * 吴健雄,物理学家    * 吴大猷,物理学家、教育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 吴淑珍,陈水扁的妻子    * 吴伯雄,中国国民党党主席    * 吴敦义,台湾前南投县县长、前高雄市市长、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国民党秘书长、现任台湾“行政院长”    * 吴志扬,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吴伯雄之子    * 吴清池,国民党籍立法委员    * 吴育升,国民党籍立法委员    * 吴光训,国民党籍前立法委员    * 吴秉睿,民进党籍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    * 吴明敏,民进党籍前立法委员      * 吴鸿麒,吴伯雄伯父,二二八事件受害人    * 吴鸿麟,吴伯雄之父,台湾政治人物    * 吴火狮,新光集团创办人    * 吴东亮,吴火狮之子,新光集团总裁    * 吴东升,吴火狮之子,台湾团结联盟前立法委员    * 吴玉山,台湾学者,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 吴武雄,台湾学者    * 吴毅成,台湾学者,交通大学资讯工程学系教授    * 吴静雄,台湾学者,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    * 吴国栋,台湾媒体工作者    * 吴晟,台湾乡土文学作家    * 吴浊流,台湾客家文学作家    * 吴瑞璧,台湾作家    * 吴延玫,笔名司马中原,台湾作家    * 吴淡如,台湾作家及主持人    * 吴思贤,前中华职业棒球选手,前兄弟象队总教练    * 吴文骞,台湾马拉松长跑运动员    * 吴岱豪,台湾SBL篮球运动员    * 吴永仁,台湾SBL篮球运动员    * 吴宗宪,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    * 吴奇隆,台湾演唱团体小虎队成员、演员    * 吴辰君,台湾演员    * 吴倩莲,台湾演员    * 吴佩慈,台湾演员    * 吴克群,台湾歌手    * 吴青峰,台湾乐团苏打绿主唱    * 吴静怡,艺名伊能静,台湾歌手    * 吴建豪,台湾艺人团体F4成员    * 吴永吉,台湾乐团董事长乐团主唱    * 吴吉尊,艺名吴尊,台湾男子演唱组合飞轮海成员    * 吴庚霖,艺名炎亚纶,台湾男子演唱组合飞轮海成员    * 吴映洁,艺名鬼鬼,台湾艺人    * 吴俊谚,艺名鲔鱼,台湾艺人 
上一篇:孙姓
下一篇:冯姓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