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权德舆 唐诗)
受氏自有殷,树功缅前秦。 圭田接土宇,侯籍相纷纶。 道义集天爵,菁华极人文。 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祖德蹈前哲,家风播清芬。 先公秉明义,大节逢艰屯。 独立挺忠孝,至诚感神人。 命书备追锡,迹远道不伸。 小生谅无似,积庆遭昌辰。 九年西掖忝,五转南宫频。 司理因旷职,曲台仍礼神。 愧非夔龙姿,忽佐尧舜君。 内惟负且乘,徒以弱似仁。 岂足议大政,所忧玷彝伦。 叔父贞素履,含章穷典坟。 百氏若珠贯,九流皆翚分。 黄钟蕴声调,白玉那缁磷。 清论坐虚室,长谣宜幅巾。 开关接人祠,支策无俗宾。 种杏当暑热,烹茶含露新。 井径交碧藓,轩窗栖白云。 飞沉禽鱼乐,芬馥兰桂薰。 经术弘义训,息男茂嘉闻。 筮仕就色养,宴居忘食贫。 四方有翘车,上国有蒲轮。 行当反招隐,岂得常退身。 秦吴路杳杳,朔海望沄沄。 侍坐驰梦寐,结怀积昏昕。 发函捧新诗,慈诲情殷勤。 省躬日三复,拜首书诸绅。
作者简介
权德舆(759~818),中国唐代唐德宗、宪宗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祖辈迁居润州(今镇江)丹徒。权德舆家世源远,自十二祖前秦符坚的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世代为官。父权皋,曾为安禄山幕僚,“安史之乱”前,他果断逃离安禄山,义勇为时人称道。权德舆从小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有文章百篇,小有名气。公元792年,经人推荐,被唐德宗征为太常博士,转右补阀。 权德舆为人刚正不阿,为政尽职秉公,他的政绩,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时关东、淮南、浙西等地发生大水,二十个县的人民不能安居,生活困难,他果断建议德宗皇帝贩灾,提出“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亡为固”的主张,为减轻灾区人民的负担做出了他的努力。是年七月,司农少卿裴延龄因巧幸恃宠,判度支(官名),管理财政,权德舆知道裴延龄有弄虚作假的贪污不廉行为,且“群情众口,喧于朝市”,不宜任此要职,就不顾个人安危,先后两次上疏德宗,义正词严,直言反对,表现了可贵的政治家为国为民的品格。公元803年,关中大旱,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德宗只祈于宗庙,祷于天地,忙于求雨,权德舆见此心中焦灼,他大声疾呼:“救之者不在于祈求,乃在于事实!”他认为应该裁减经费,免除租税,救济灾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公元810年,淮南节度使王锷厚礼贿赂唐宪宗左右,欲谋相位。权德舆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李藩、李绎配合,坚决反对,终使王锷未得其人朝之逞。 权德舆“性直亮宽恕,动作语言,一无外饰,蕴藉风流,为时称响”;他“章奏不绝,讥排奸幸”;他还举贤任能,只要有才有德,一律任用,否则即使上头说情,也是坚辞不准:“举土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既不可信, 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严肃认真地为国家选拔了大量有用的人才。公元813年,权德舆罢相,以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后又转刑部尚书,出镇山南西道节度使,因病求还,不幸卒于途中。有《权载之文集》50卷,40卷文章中,有大量的疏、论、表、碑、铭、书、记、序等;有诗10卷。《四库全书》收《权文公诗集》十卷。有子权璩。《旧唐书》卷一四八、《新唐书》卷一六五均有传。》作者详情,参见权德舆上一篇:灞陵道中作(韦庄 唐诗)
下一篇:秋日早行(韦庄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