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清史稿》 《清史稿》,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设馆,以赵尔巽为主约100余位学者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曾有学者将其列为“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200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打算在10年内编纂一部高水平的《清史》。
清史稿简述
《清史稿•畴人传》书影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到了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经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把各卷刊印出版,以《清史稿》的名称刊行,以示其为未定本。由于参加编修的史官多为清朝遗老,书中对清朝歌功颂德,贬低辛亥革命,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后,把此书定为禁书,禁止刊印发售,此后学术界为此书解禁不断奔走。到目前为止,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不少学者将其列为“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之一。编撰过程
1914年袁世凯设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缪荃孙、柯劭忞等为总纂,总领《清史稿》的修撰工作,参与者有一百余人,没有固定编制,人员由馆长聘用。如赵尔巽曾亲自拜访夏孙桐,请其出面任总纂。当时《清史稿》主要撰稿者中大多出桐城派。如秦树声、朱师辙、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皆为桐城人。 馆内设有“功课簿”,记载馆员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天文志〉、〈时宪志〉。缪荃孙撰〈儒林传〉、〈文苑传〉、〈土司传〉。吴廷燮撰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五朝〈本纪〉、〈大臣年表〉。吴士鉴撰〈地理志〉贵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艺文志〉初稿。章钰撰〈忠义传〉、〈艺文志〉定稿。金兆蕃撰太祖、太宗、顺治三朝列传及〈列女传〉。秦树声撰〈地理志〉直隶卷,王大钧撰嘉庆朝列传。夏孙桐撰嘉庆、道光朝列传及〈循吏传〉、〈艺术传〉。田应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罗惇曧撰〈交通志〉,戴锡章撰〈邦交志〉。唐邦治撰〈军机大臣年表〉。王树楠撰咸丰、同治朝大臣传。叶尔恺撰〈宗教志〉,其中喇嘛教、基督教、回教各一卷。张采田撰〈地理志〉江苏卷、〈刑法志〉、〈乐志〉、〈后妃传〉。吴怀清撰〈地理志〉陕西一卷、〈食货志〉征榷卷。张书云撰〈礼志〉,补辑(舆服志)、〈选举志〉。俞陛云撰〈兵志〉与部分列传。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传,修正〈文苑传〉。蓝钰撰〈地理志〉云南一卷。朱师辙有言:“列传撰人甚多,在馆诸人,几人人皆有。以余论,虽以咸同列传为主,而康乾以来各朝,皆曾补撰。盖每朝皆出于众手,惟每朝有主体撰人;又重修整时,归何人为主,则其负责为多。” 撰稿期间,往往须请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觅书手缮写,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馆计算”。1920年编成初稿,1926年修订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后赵尔巽委托袁金铠经办发刊和校刻事宜,由柯劭忞完成刊行。全书于1928年刊印完成,1929年发行。清史馆职名
赵尔巽 馆长:赵尔巽 代馆长兼总纂:柯劭忞 总阅:于式枚 总纂:王树枬 郭曾炘 李家驹 缪荃孙 吴士鉴 吴廷燮 马其昶 夏孙桐 秦树声 金兆蕃 总理史稿发刊事宜总阅:袁金铠 办理史稿校刻事宜总阅:金梁卷次说明
全书的最初版本共有536卷,包括〈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记载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帝(1616年),到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1911年)共296年的历史。 《表》分成〈皇子世表〉、〈公主表〉、〈外戚表〉、〈诸臣封爵世表〉、〈大学士年表〉、〈军机大臣年表〉、〈部院大臣年表〉、〈疆臣年表〉、〈藩部世表〉、〈交聘年表〉等十类。版本来历
关外本(又称关外一次本):《清史稿》在刻印过程中,袁金铠因忙于他事,转托金梁协助校刻此书。金梁擅改原稿,加入《张勋传》和《康有为传》,并将印成的1100部书中的400部运往东北发行。 关内本:原编纂人员发现后,便将留在北京的原印本更正重印发行。 重印本(又称关外二次本):后金梁坚持以“关外本”为基础,并根据当时学者对《清史稿》提出的批评和关内本所作的一些重要更正后出版发行。 点校本: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展开全面系统的整理。中华书局所用的工作本是关外二次本,组织了启功、王钟翰、孙毓棠、罗尔纲、刘大年、吴树平、何英芳等近百余位文史专家参与这项工作。制定了关于新式标点、分段、校勘的方法和体例,参与整理的人员均统一依照执行。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校,改正错字、填补遗字、修改注释、加注标点、划分段落、并撰写了内容翔实的校勘记。文化大革命期间整理工作暂停,1971年重新开始,1978年全部完成。出版后,香港学者汪宗衍先生曾对标点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后中华书局对其进行了修订、再版,对发现的点校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更正。 清史稿校注:由“台湾国史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不更动原文,“以稿校稿、以卷校卷”方式,就其取材、撰写、印校等方面的谬误,利用存盘的清史馆原稿、清国史馆历朝国史稿、清宫档案及各类官私史料等,进行全面的检校、查考、补注与订正。共十五册,另附索引一册。199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版本对比
关内本较之于关外本: 删去《张勋传》(附张彪传)、《康有为传》及金梁所写的“校刻记”; 改订了“清史馆职名”; 删去了“易类”书目六十四种; 抽换了《艺文志·序》; 修改了《劳乃宣传》、《沈曾植传》等个别传记。 重印本较之于关外本: 删去了《张彪附传》、《公主表·序》和《时宪志》中的数学工具书八线对数表; 增加了《陈黉举传》、《朱筠传》、《翁方纲传》,压缩了《赵尔丰传》等个别传记。 重印本较前两个版本均少了7卷,仅有529卷。 点校本较之于前三个版本 凡前三本篇目、内容不同的地方,都有附注,录出异文; 关于史实错误及同音异译的人名、地名、官名、部落名称等,一般不改动,只在本篇内略作统一。清朝避讳字,尽量改回; 对少数民族名称,凡带有侮辱性的字样,除旧史中习见的泛称以外,均加以改正; 史文的脱、误、衍、倒和异体、古体字等,也作了校改。还有由于行、段的错排,以致事理不合处,已发现的也经过查对校正。但原文文理不通,或人名、地名等脱误查不到出处的地方,都维持原状; 删去了八线对数表; 合并了总目(原分5卷),不再分卷,并在原来基础上略作增补,以便检阅。评论
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赵尔巽:清史稿发刊缀言) 史稿本非定本,望海内通人不吝指教。当别撰校勘记,为将来修正之资,幸甚幸甚。(金梁:清史稿校刻记) 本书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中华书局:《清史稿》出版说明) 纂修者多为清室遗老,眷恋清朝的心态甚重,故书中很多反对革命、诬蔑先烈、谀扬清朝之词。其次,当时清朝的档案尚未清理,修史者只能根据原国史馆中的稿件和有关史籍,不能直接利用原始档案,故价值较逊。(戴逸:乖谬百出的《清史稿》)清史稿目录
清史稿·卷一 本纪一 太祖本纪 清史稿·卷二 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 清史稿·卷三 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 清史稿·卷四 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 清史稿·卷五 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 清史稿·卷六 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 清史稿·卷七 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 清史稿·卷八 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 清史稿·卷九 本纪九 世宗本纪 清史稿·卷一十 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 清史稿·卷一一 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 清史稿·卷一二 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 清史稿·卷一三 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 清史稿·卷一四 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 清史稿·卷一五 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 清史稿·卷一六 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 清史稿·卷一七 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 清史稿·卷一八 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 清史稿·卷一九 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 清史稿·卷二十 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 清史稿·卷二一 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 清史稿·卷二二 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 清史稿·卷二三 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 清史稿·卷二四 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 清史稿·卷二五 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清史稿·卷二六 志一 天文一 清史稿·卷二七 志二 天文二 清史稿·卷二八 志三 天文三 清史稿·卷二九 志四 天文四 清史稿·卷三十 志五 清史稿·卷三一 志六 清史稿·卷三二 志七 清史稿·卷三三 志八 清史稿·卷三四 志九 清史稿·卷三五 志十 清史稿·卷三六 志十一 天文十一 清史稿·卷三七 志十二 天文十二 清史稿·卷三八 志十三 天文十三 清史稿·卷三九 志十四 天文十四 清史稿·卷四十 志十五 灾异一 清史稿·卷四一 志十六 灾异二 清史稿·卷四二 志十七 灾异三 清史稿·卷四三 志十八 灾异四 清史稿·卷四四 志十九 灾异五 清史稿·卷四五 志二十 时宪一 清史稿·卷四六 志二十一 时宪二 清史稿·卷四七 志二十二 时宪三 清史稿·卷四八 志二十三 时宪四 清史稿·卷四九 志二十四 时宪五 清史稿·卷五十 志二十五 时宪六 清史稿·卷五一 志二十六 时宪七 清史稿·卷五二 志二十七 时宪八 清史稿·卷五三 志二十八 时宪九 清史稿·卷五四 志二十九 地理一 清史稿·卷五五 志三十 地理二 清史稿·卷五六 志三十一 地理三 清史稿·卷五七 志三十二 地理四 清史稿·卷五八 志三十三 地理五 清史稿·卷五九 志三十四 地理六 清史稿·卷六十 志三十五 地理七 清史稿·卷六一 志三十六 地理八 清史稿·卷六二 志三十七 地理九 清史稿·卷六三 志三十八 地理十 清史稿·卷六四 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 清史稿·卷六五 志四十 地理十二 清史稿·卷六六 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 清史稿·卷六七 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 清史稿·卷六八 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 清史稿·卷六九 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 清史稿·卷七十 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 清史稿·卷七一 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 清史稿·卷七二 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 清史稿·卷七三 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 清史稿·卷七四 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 清史稿·卷七五 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 清史稿·卷七六 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 清史稿·卷七七 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 清史稿·卷七八 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 清史稿·卷七九 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 清史稿·卷八十 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 清史稿·卷八一 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 清史稿·卷八二 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 清史稿·卷八三 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 清史稿·卷八四 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 清史稿·卷八五 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 清史稿·卷八六 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 清史稿·卷八七 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 清史稿·卷八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清史稿·卷八九 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 清史稿·卷九十 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 清史稿·卷九一 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 清史稿·卷九二 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 清史稿·卷九三 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 清史稿·卷九四 志六十九 乐一 清史稿·卷九五 志七十 清史稿·卷九六 志七十一 清史稿·卷九七 志七十二 清史稿·卷九八 志七十三 乐五 清史稿·卷九九 志七十四 清史稿·卷一百 志七十五 清史稿·卷一百一 志七十六 清史稿·卷一百二 志七十七 清史稿·卷一百三 志七十八 清史稿·卷一百四 志七十九 清史稿·卷一百五 志八十 清史稿·卷一百六 志八十一 清史稿·卷一百七 志八十二 清史稿·卷一百八 志八十三 清史稿·卷一百九 志八十四 清史稿·卷一一十 志八十五 清史稿·卷一一一 志八十六 清史稿·卷一一二 志八十七 清史稿·卷一一三 志八十八 清史稿·卷一一四 志八十九 清史稿·卷一一五 志九十 清史稿·卷一一六 志九十一 清史稿·卷一一七 志九十二 清史稿·卷一一八 志九十三 清史稿·卷一一九 志九十四 清史稿·卷一二十 志九十五 清史稿·卷一二一 志九十六 清史稿·卷一二二 志九十七 清史稿·卷一二三 志九十八 清史稿·卷一二四 志九十九 清史稿·卷一二五 志一百 清史稿·卷一二六 志一百一 清史稿·卷一二七 志一百二 清史稿·卷一二八 志一百三 清史稿·卷一二九 志一百四 清史稿·卷一三十 志一百五 清史稿·卷一三一 志一百六 清史稿·卷一三二 志一百七 清史稿·卷一三三 志一百八 清史稿·卷一三四 志一百九 清史稿·卷一三五 志一百十 清史稿·卷一三六 志一百十一 清史稿·卷一三七 志一百十二 清史稿·卷一三八 志一百十三 清史稿·卷一三九 志一百十四 清史稿·卷一四十 志一百十五 清史稿·卷一四一 志一百十六 清史稿·卷一四二 志一百十七 清史稿·卷一四三 志一百十八 清史稿·卷一四四 志一百十九 清史稿·卷一四五 志一百二十 清史稿·卷一四六 志一百二十一 清史稿·卷一四七 志一百二十二 清史稿·卷一四八 志一百二十三 清史稿·卷一四九 志一百二十四 清史稿·卷一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 清史稿·卷一五一 志一百二十六 清史稿·卷一五二 志一百二十七 清史稿·卷一五三 志一百二十八 清史稿·卷一五四 志一百二十九 清史稿·卷一五五 志一百三十 清史稿·卷一五六 志一百三十一 清史稿·卷一五七 志一百三十二 清史稿·卷一五八 志一百三十三 清史稿·卷一五九 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 清史稿·卷一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 清史稿·卷一六一 表一 皇子世表一 清史稿·卷一六二 表二 皇子世表二 清史稿·卷一六三 表三 皇子世表三 清史稿·卷一六四 表四 皇子世表四 清史稿·卷一六五 表五 皇子世表五 清史稿·卷一六六 表六 公主表 清史稿·卷一六七 表七 外戚表 清史稿·卷一六八 表八 清史稿·卷一六九 表九 清史稿·卷一七十 表十 清史稿·卷一七一 表十一 清史稿·卷一七二 表十二 清史稿·卷一七三 表十三 清史稿·卷一七四 表十四 清史稿·卷一七五 表十五 清史稿·卷一七六 表十六 清史稿·卷一七七 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 清史稿·卷一七八 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 清史稿·卷一七九 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 清史稿·卷一八十 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 清史稿·卷一八一 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 清史稿·卷一八二 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 清史稿·卷一八三 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 清史稿·卷一八四 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 清史稿·卷一八五 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清史稿·卷一八六 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清史稿·卷一八七 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 清史稿·卷一八八 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 清史稿·卷一八九 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 清史稿·卷一九十 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 清史稿·卷一九一 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 清史稿·卷一九二 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 清史稿·卷一九三 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 清史稿·卷一九四 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清史稿·卷一九五 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 清史稿·卷一九六 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 清史稿·卷一九七 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附) 清史稿·卷一九八 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河督附) 清史稿·卷一九九 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漕督附) 清史稿·卷二百 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 清史稿·卷二百一 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 清史稿·卷二百二 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 清史稿·卷二百三 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 清史稿·卷二百四 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 清史稿·卷二百五 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 清史稿·卷二百六 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都统大臣) 清史稿·卷二百七 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 清史稿·卷二百八 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 清史稿·卷二百九 表四十九 籓部世表一 清史稿·卷二一十 表五十 清史稿·卷二一一 表五十一 清史稿·卷二一二 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清史稿·卷二一三 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清史稿·卷二一四 列传一 后妃 清史稿·卷二一五 列传二 诸王一 清史稿·卷二一六 列传三 诸王二 清史稿·卷二一七 列传四 诸王三 清史稿·卷二一八 列传五 诸王四 清史稿·卷二一九 列传六 诸王五 清史稿·卷二二十 列传七 诸王六 清史稿·卷二二一 列传八 诸王七 清史稿·卷二二二 列传九 清史稿·卷二二三 列传十 清史稿·卷二二四 列传十一 清史稿·卷二二五 列传十二 清史稿·卷二二六 列传十三 清史稿·卷二二七 列传十四 清史稿·卷二二八 列传十五 清史稿·卷二二九 列传十六 清史稿·卷二三十 列传十七 清史稿·卷二三一 列传十八 清史稿·卷二三二 列传十九 清史稿·卷二三三 列传二十 清史稿·卷二三四 列传二十一 清史稿·卷二三五 列传二十二 清史稿·卷二三六 列传二十三 清史稿·卷二三七 列传二十四 清史稿·卷二三八 列传二十五 清史稿·卷二三九 列传二十六 清史稿·卷二四十 列传二十七 清史稿·卷二四一 列传二十八 清史稿·卷二四二 列传二十九 清史稿·卷二四三 列传三十 清史稿·卷二四四 列传三十一 清史稿·卷二四五 列传三十二 清史稿·卷二四六 列传三十三 清史稿·卷二四七 列传三十四 清史稿·卷二四八 列传三十五 清史稿·卷二四九 列传三十六 清史稿·卷二五十 列传三十七 清史稿·卷二五一 列传三十八 清史稿·卷二五二 列传三十九 清史稿·卷二五三 列传四十 清史稿·卷二五四 列传四十一 清史稿·卷二五五 列传四十二 清史稿·卷二五六 列传四十三 清史稿·卷二五七 列传四十四 清史稿·卷二五八 列传四十五 清史稿·卷二五九 列传四十六 清史稿·卷二六十 列传四十七 清史稿·卷二六一 列传四十八 清史稿·卷二六二 列传四十九 清史稿·卷二六三 列传五十 清史稿·卷二六四 列传五十一 清史稿·卷二六五 列传五十二 清史稿·卷二六六 列传五十三 清史稿·卷二六七 列传五十四 清史稿·卷二六八 列传五十五 清史稿·卷二六九 列传五十六 清史稿·卷二七十 列传五十七 清史稿·卷二七一 列传五十八 清史稿·卷二七二 列传五十九 清史稿·卷二七三 列传六十 清史稿·卷二七四 列传六十一 清史稿·卷二七五 列传六十二 清史稿·卷二七六 列传六十三 清史稿·卷二七七 列传六十四 清史稿·卷二七八 列传六十五 清史稿·卷二七九 列传六十六 清史稿·卷二八十 列传六十七 清史稿·卷二八一 列传六十八 清史稿·卷二八二 列传六十九 清史稿·卷二八三 列传七十 清史稿·卷二八四 列传七十一 清史稿·卷二八五 列传七十二 清史稿·卷二八六 列传七十三 清史稿·卷二八七 列传七十四 清史稿·卷二八八 列传七十五 清史稿·卷二八九 列传七十六 清史稿·卷二九十 列传七十七 清史稿·卷二九一 列传七十八 清史稿·卷二九二 列传七十九 清史稿·卷二九三 列传八十 清史稿·卷二九四 列传八十一 清史稿·卷二九五 列传八十二 清史稿·卷二九六 列传八十三 清史稿·卷二九七 列传八十四 清史稿·卷二九八 列传八十五 清史稿·卷二九九 列传八十六 清史稿·卷三百 列传八十七 清史稿·卷三百一 列传八十八 清史稿·卷三百二 列传八十九 清史稿·卷三百三 列传九十 清史稿·卷三百四 列传九十一 清史稿·卷三百五 列传九十二 清史稿·卷三百六 列传九十三 清史稿·卷三百七 列传九十四 清史稿·卷三百八 列传九十五 清史稿·卷三百九 列传九十六 清史稿·卷三一零 列传九十七 清史稿·卷三一一 列传九十八 清史稿·卷三一二 列传九十九 清史稿·卷三一三 列传一百 清史稿·卷三一四 列传一百一 清史稿·卷三一五 列传一百二 清史稿·卷三一六 列传一百三 清史稿·卷三一七 列传一百四 清史稿·卷三一八 列传一百五 清史稿·卷三一九 列传一百六 清史稿·卷三二十 列传一百七 清史稿·卷三二一 列传一百八 清史稿·卷三二二 列传一百九 清史稿·卷三二三 列传一百十 清史稿·卷三二四 列传一百十一 清史稿·卷三二五 列传一百十二 清史稿·卷三二六 列传一百十三 清史稿·卷三二七 列传一百十四 清史稿·卷三二八 列传一百十五 清史稿·卷三二九 列传一百十六 清史稿·卷三三十 列传一百十七 清史稿·卷三三一 列传一百十八 清史稿·卷三三二 列传一百十九 清史稿·卷三三三 列传一百二十 清史稿·卷三三四 列传一百二十一 清史稿·卷三三五 列传一百二十二 清史稿·卷三三六 列传一百二十三 清史稿·卷三三七 列传一百二十四 清史稿·卷三三八 列传一百二十五 清史稿·卷三三九 列传一百二十六 清史稿·卷三四十 列传一百二十七 清史稿·卷三四一 列传一百二十八 清史稿·卷三四二 列传一百二十九 清史稿·卷三四三 列传一百三十 清史稿·卷三四四 列传一百三十一 清史稿·卷三四五 列传一百三十二 清史稿·卷三四六 列传一百三十三 清史稿·卷三四七 列传一百三十四 清史稿·卷三四八 列传一百三十五 清史稿·卷三四九 列传一百三十六 清史稿·卷三五十 列传一百三十七 清史稿·卷三五一 列传一百三十八 清史稿·卷三五二 列传一百三十九 清史稿·卷三五三 列传一百四十 清史稿·卷三五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 清史稿·卷三五五 列传一百四十二 清史稿·卷三五六 列传一百四十三 清史稿·卷三五七 列传一百四十四 清史稿·卷三五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 清史稿·卷三五九 列传一百四十六 清史稿·卷三六十 列传一百四十七上一篇:送韦秀才(皎然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