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 (英语:The State of Israel,希伯来语:
מְדִינַת יִשְׂרָאֵל,阿拉伯语:
دولة إسرائيل) ,位于亚洲西部。东接约旦,东北部与叙利亚为邻,南连亚喀巴湾,西南部与埃及为邻,西濒地中海,北与黎巴嫩接壤,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线长度为198 公里。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由于1948-1973年间爆发了四次阿以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80年代以后陆续部分撤出。目前以实际控制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 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起源于约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后因躲避自然灾害迁徙至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巴勒斯坦。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建立“犹太民族之家”。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
概况
1948年5月14日,大卫·本-古理安宣布以色列建国 以色列是犹太人的诞生地。这里不仅孕育、开启了犹太民族四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造就了犹太文化、宗教和民族的独特面貌。尽管大多数犹太人曾在罗马统治时期被迫流亡他乡,这里仍是他们的精神依托之地。在犹太人四散的岁月里,他们从未中断或忘记与这片土地的联系。他们每天面朝耶路撒冷方向,祈祷“明年重返耶城”的信念。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运动---犹太人的民族解放运动,旨在使他们在这片故土上恢复其存在与主权。随着1948年以色列国的建立,犹太人在两千年前丧失的独立地位获得心声。为让“流亡他乡者重聚家园”的精神历年得以实现,以色列大门敞开,欢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自己的国家并获得公民资格。 以色列实行议会民主政体,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鼎立。国家元首为总统,是国家统一与主权的象征。议会(KNESSET)是以色列的立法机构,由120名每4年经全国直接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以总理为首的政府掌管行政、内务与外交。 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区,西滨地中海,并与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与埃及接壤,为欧、亚、非三大洲之汇合处。以色列国土狭长,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以色列面积不大,却蕴含丰富的地貌特征,从苍翠的高原到肥沃的绿谷,从山丘绵延的沙漠到沿海平原,从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约旦河谷到地球的最低点死海。以色列的气候以阳光充足为特征,雨季为每年11月到隔年4月。以色列动植物种类多样,是其地理位置、多种地形和气候的反映。 作为一神论宗教的摇篮,以色列以拥有诸多圣址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教的祈祷场所而以“圣地”著称。
以色列国旗
·国旗
以色列国国旗的基本图案是犹太教祈祷者的蒙头巾(塔利特),上饰蓝色大卫之盾。大卫之盾(或称大卫之星)今天与犹太教紧密相连,是最为常见的标志。据说它是大卫王的盾牌的形状(或可能是其盾牌上的标志),但在早期的犹太教拉比的记述中并没有找到实际的依据。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地为白色,上下各有一条蓝色宽带。蓝白两色来自犹太教徒祈祷时用的披肩的颜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个蓝色的六角星,这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象征国家的权力。
·国徽
以色列国徽 以色列国国徽是一个七杈枝状烛台,据说其形状依照一种七杈古代植物。两侧的橄榄枝标志以色列对和平的渴望。是古代耶路撒冷所罗门王圣殿中的一件主要祭祀用品。多少年来, 它在无数地方以各种形式成为犹太人遗产和传统的象征。现在成为以色列国家的徽号。
·国歌
Hatikva (和平)——以色列国歌 只要心灵深处, 尚存犹太人的渴望; 眺望东方的眼睛, 注视着锡安山冈。 我们还没有失去, 两千年的希望; 做一个自由的民族, 屹立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之上。
·人口
747万(2009年9月),其中犹太人。约占80%,其余为阿拉伯人、德鲁兹人等。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
依据以色列人口统计处的调查,有76.1%的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16.2%是穆斯林、2.1%是基督徒、1.6%是德鲁兹教派、3.9%未分类。
位于耶路撒冷的哭墙是犹太教最重要的宗教圣地 大约12%的以色列犹太人属于哈拉迪教派(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有9%则是“有宗教信仰”,而35%则自认为是“传统派”,43%自认为是“现世派”(被称为hiloni)。而在现世派中,有53%的人相信上帝。不过,有78%的以色列人都有过逾越节的习惯。犹太教有犹太教改革派、犹太教保守派等等。 在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中,有82.6%是穆斯林,8.8%是基督徒,而有8.4%是德鲁兹教派。另外以色列也有一些艾哈迈迪教派(Ahmadi)的穆斯林。 以色列境内也有14种不同的佛教群体,有混合了犹太教与佛教的犹佛教(Jubus),也有从越南逃难来到以色列而获得公民权、为数不多的越南裔佛教徒。以色列也有一小群的印度教团体,包括了毗湿奴派(Vaishnavism)的信徒。另外也有为数不多的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教派,以及锡克教徒(Sikh)。以色列也是巴哈伊教的世界中心,巴哈伊教的“国际正义院”座落于海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来自全球各地的朝圣教徒。
·首都
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会大厦 耶路撒冷,位于犹地亚山,是以色列首都,政府所在地,自从大约3,000年前大卫王在此建都以来,这里就一直是犹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国家中心。宗教和传统、圣堂和礼拜场所,都使之神圣无比,受到全世界犹太人、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崇敬。 1860年以前,耶路撒冷有城墙,城区分4个居民区犹太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亚美尼亚和基督教居民区。那时,已占该城人口多数的犹太人,开始在城墙外建立新的居民区,形成了现代耶路撒冷的核心。在英国人统治的40年(1918-48年)内,耶路撒冷逐渐从奥斯曼帝国(1517-1917年)统治下一个被人忽视的小乡镇,转变为一个繁荣的大都市,形成许多新的居民区,每一个居民区都反映了那里特定聚居群体的特性。随着阿拉伯人对新建的以色列国发起猛烈攻击,耶路撒冷被一分为二(1949年),分别由以色列人和约旦人控制,在以后的19年头中,混凝土城墙和带刺的铁丝网把城市的这一半同那一半隔离开来。作为1967年六日战争中进攻耶路撒冷的结果,这座城市得以重新统一。 耶路撒冷是当今以色列最大的城市,人口约67万。它既古老又现代,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其居民代表着多种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既有严守教规又有世俗的生活方式。这座城市既保存过去,又为将来进行建设,既有精心修复的历史遗址,又有细心美化的绿地、现代化商业区、工业园区和不断扩展的郊区,表明了它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1948年,以色列重新建国之后,耶路撒冷再一次成为犹太主权国家的首都。耶路撒冷建城几千年以来,从没有被其他主权国家定位首都。 自从公元前1003年大卫国王定都耶路撒冷以来,耶路撒冷在犹太人民的国家和精神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大卫王朝在耶路撒冷建都长达400年之久,直到王国被巴比伦人所征服。公元前538年,犹太人摆脱了巴比伦的统治,在随后的五个半世纪里,耶路撒冷再次成为留在自己国土上的犹太人民的首都。 基督教同耶路撒冷的联系, 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上的联系。除短暂的十字军王国时期外,这一关系并不具有政治上的或者世俗的内涵。在罗马和拜占庭统治的六个世纪里,首都建在凯撒城而不在耶路撒冷。 在穆斯林统治时期,不论同志这是阿拉伯人或非阿拉伯人,耶路撒冷从未成为穆斯林实体的首都或穆斯林帝国的省府。在穆斯林阿拉伯人统治时期(638年-1099年),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和法塔密王朝的哈里发们分别从大马士革、巴格达和开罗对耶路撒冷实行统治。公元8世纪,拉姆拉市成为耶路撒冷所在的县的县城。 在马穆鲁克时期(1250年-1516年),对这块土地的同志是从大马士革实施的;在奥斯曼时期(1517年-1917年),对他的统治来自君士坦丁堡。 在英国统治时期(1922年-1948年),耶路撒冷是托管政府的高级专员和大多数行政机构的所在地,也是日益扩大的犹太社区的中央机构的所在地。 1948年-1967年间,一场强加的战争将耶路撒冷城一分为二。在19个年头里,水泥墙和铁丝网将该城的一部分同其他部分割裂开来。老城所在的东半部被约旦兼并,尤其首都安曼实行统治。耶路撒冷的西半部则成了以色列的首都。 在1967年6月的另一场战争后,耶路撒冷重新统一。分割该市的路障被拆除,老城的各个城门向信奉所有宗教的人民开放,耶路撒冷城东部重新成为国家首都的一部分。 1980年7月议会通过《耶路撒冷基本法》,重申了以色列对首都的权利和义务。这项法律宣布所有宗教的圣地都将得到保护不受亵渎,并保障自由出入。该法律还宣布政府将努力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并为城里居民提供福利。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6个区,30个分区,31个市,115个地方委员会,49个地区委员会。 六个行政区为:耶路撒冷区、特拉维夫区、海法区、中央区、北部区(戈兰高地被设为戈兰高地分区)、南部区。另外阿拉伯区被设为朱迪亚-撒马利亚和加沙地带区,现交予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理。
·国家元首
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2007年7月15日就职,为以色列第9任总统,任期7年。
·重要节日
安息日(每周五日落至周六日落) 犹太新年(约公历9月) 赎罪日(约公历10月) 住棚节(约公历10月) 逾越节(约公历3、4月) 大屠杀纪念日(约公历4、5月) 独立日(约公历4、5月)。
主要城市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最大的犹太教堂 耶路撒冷是一幅不同文化与民族、不同人民与聚居区、旧事物与新事物的镶嵌画,是各种对比鲜明的事物构成的有个性的联合体。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总统、议会、最高法院、政府各部以及首席拉比的驻在地。这里还有以色列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以及亚德瓦谢姆,即大屠杀纪念馆,以纪念那些牺牲的烈士。 现代的耶路撒冷是在老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座熙熙攘攘的城市有近50万人口,面积超过42平方英里(100平方公里),有山丘和河谷。现代耶路撒冷的历史是从1860年建设密细凯诺特·夏安尼姆聚居区开始的。由于犹太人聚居区人口过密,城墙既起保护作用又限制了发展,人们为了解决拥挤问题而在城墙之外建立了了这第一个聚居区。五十年以后,居住在老城之外的十七个聚居区里的总人口已超出老城人口一倍多。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耶路撒冷的特征,是从老城四小区传播开去的聚居区观念。在“新城”,同一民族的人居住到一起,形成首批聚居区。后来的聚居区里,人们生活在一起是因为有共同的思想。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移民潮带来了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他们成了个聚居区人口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 今天,以色列的最大城市耶路撒冷在不断扩大,是聚居区传统上单一性的特征有所冲淡。尽管如此,大多数聚居区仍然保留着开始时所具有的某些特征。 由于耶路撒冷对于世界来说有普遍的重要意义。 特迪·科莱克市长于1968年设立了耶路撒冷委员会,负责审议城市发展计划。该委员会由来自许多国家的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等约70人组成,每两年在耶路撒冷举行一次会议,并作为国际咨询委员会, 就城市的重建和发展以及保护耶路撒冷的特征和独特的多元传统等问题进行讨论。 自从1967年耶路撒冷成是统一以来,城市发展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城市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城市的四邻建起了若干个新的郊区; 建造了许多新的旅馆;开发了一些工业园区;聚居区进行了“修缮”;修建了数十个公园;犹太会堂、基督教堂和清真寺得以兴建或修复。 与城市物质建设发展并驾齐驱的时,耶路撒冷的文化设施和活动也在扩大。该城举办了国际文化节和科学会议。每年一度的以色列节,推出了舞蹈、戏剧和音乐演出,本国的和外国的艺术家和团组前来登台献艺;每两年举行一次耶路撒冷国际图书博览会;还定期举办电影节、木偶节以及合唱音乐节等等,把大批观众吸引到以色列的首都。
特拉维夫的商业区
·特拉维夫-雅法
特拉维夫建于1909年,1950年与古城雅法合并,现已成为地中海沿岸的一座现代化城市。它是以色列财政、金融、商业贸易、交通和文化中心,人口40多万。这里有以规模最大的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最古老的剧院-以色列剧院,最著名的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以色列的商业机构、银行、许多政党、犹太工人总工会、各大报、期刊和出版社等机构,多把总部设在这里。特拉维夫在以色列经济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职工总数占全国总数的25%,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工厂。几乎所有的使馆、领事馆也都设在该市。
·海法
海法市的港湾 海法是以色列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海法区的首府,位于地中海沿岸,人口25万,是以色列继耶路撒冷、特拉维夫之后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以色列北部的行政、工业中心和国际贸易、商业中心。它承担着以色列大部分进出口任务。 海法的港口区濒临海湾,商业区和居民区建筑在卡尔梅勒山坡上,从山顶可俯视海湾全景。这里建有著名的以色列科技大学、海法大学、海运博物馆和众多美丽的公园。
·贝尔谢巴
贝尔谢巴是南部内格夫地区的首府,也是以色列第四大城市。它位于内格夫北部,是在3500年前犹太人祖先居住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新城市,人口10多万。它是内格夫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通向死海和埃拉特公路的交叉点,著名的本古里安大学(贝尔谢巴大学)就建于此。
·埃拉特
埃拉特位于以色列的最南端,是以色列唯一通向红海的出海口。该市建有港口,但规模不大。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平均气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度。该市以其引人注目的海底景色、秀丽的沙滩及周全的服务设施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是以色列人休假和旅游胜地。
历史
以色列故土是犹太人的发祥地。这片土地迹写了以色列悠久历史中的重要部分,最初1000年的历史记载在《圣经》中。犹太人的文化、宗教和民族特性在此地形成。即使大多数人被迫流亡在外,其自然风采历经多少世纪后依然在那里得以保存。在流落他乡的漫长岁月中,犹太人从未割断也未忘记同这片土地的联系。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犹太人2000年前失去的独立从此得到恢复。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211年。在过去3000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现代犹太教传统的重要基础。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一系列的犹太人王朝在这一地区存在了超过1000余年。 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廷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并遭驱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规模起义遭到镇压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企图抹灭犹太人千年来与这片土地相连的痕迹。虽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犹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犹太人口从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公元638年,穆斯林从拜占廷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之后数个穆斯林国家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间由马木鲁克统治,接着在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
·锡安主义和犹太人回归
数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逃避迫害,开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犹太国之地。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Jewish national home),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接着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规定39年后的5年内犹太人可再移民75,000人,此后不再接受犹太移民。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约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复国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再分为两个国家(上次巴勒斯坦领区77%给予阿拉伯人,成为今天的约旦),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分治方案在已开发领土上大致采取照顾传统聚居点、按人口比例均分的原则,但考虑到未来大量犹太难民的迁入,将南部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区(Negev)划入犹太国。故犹太人以相对少的人口获得了较多的领土。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阿拉伯国家联盟不接受。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着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在1949年5月11日被承认为联合国的成员国。
·1948年独立战争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以色列独立战争。北边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都在接近边界的地方被阻挡下来,来自东方的约旦军队则攻下耶路撒冷的东部,并且对城市的西部展开攻击。不过,犹太人的民兵部队成功的阻挡了约旦军队,而地下的国民军组织部队(Irgun)也阻止了来自南方的埃及军队。从6月开始,联合国宣布了一个月的停火令,在这段期间里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 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的西方获得了额外的23.5%的管辖领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利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在战争中逃离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阿拉伯人将此次流亡称为“大灾难”,估计有400,000至900,000名阿拉伯人流亡,后来称为巴勒斯坦难民,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战争结束后,以色列不许这些巴勒斯坦难民重返家园。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随着1948年的战争,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开始迁入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难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两倍。在接下来几年里将近850,000名瑟法底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逃离或遭驱逐,其中约有600,000人迁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1950年代和1960年代
在1954年至1955年间,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摩西·夏里特(Moshe Sharett)试图轰炸埃及未遂而爆发丑闻,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国有化了苏伊士运河,英国和法国对此相当不满。以色列在遭到一连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队的袭击后,秘密的与英法两国结盟,并且对埃及宣战。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三个国家遭到联合国的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 在1955年,大卫·本-古理安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并且一直任职到1963年才辞职。在古理安辞职后,列维·艾希科尔(Levi Eshkol)继任了总理。 在1961年,纳粹的战争犯、也是欧洲犹太人大屠杀主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情报局干员逮捕,并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审判。艾希曼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个遭到法庭判决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1967年5月再次紧绷。叙利亚、约旦、和埃及透露了开战的意图,埃及并且驱逐了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埃及违反了之前立定的条约、并且封锁了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堤蓝海峡,接着又在以色列边界部署大量的战车和战机,以色列于是以埃及挑衅为由在6月5日对埃及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势。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击败了所有阿拉伯邻国的军队,并且在空军战场上获得完全的胜利。以色列一口气夺下了整个西岸地区、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1949年划定的绿线则变成以色列管辖国内领土和占领区域的行政分界线。后来在签订大卫营和约后,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 在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误炸了一艘美军的情报船自由号(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军死亡。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总结认为这场意外是因为自由号的辨识困难而造成的误击事件。 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的女总理梅尔夫人当选。
·19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这段期间被称为消耗战争(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间的边界频繁爆发许多小规模的冲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装部队对以色列和各国的犹太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恐怖攻击,在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爆发了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的武装民兵挟持以色列的代表团成员作为人质,最后所有人质皆遭杀害。以色列对此展开了报复性的“上帝之怒行动”(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萨德情报局的干员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筹画慕尼黑惨案的幕后凶手。 最后,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犹太人传统的赎罪节那天,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了突袭攻势。尽管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成功打击了准备不足的以色列军队,埃及和叙利亚最终仍被以色列击退。战后的几年局势变的较为平静,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得以达成和平协议。 在1974年,伊扎克·拉宾继承梅尔夫人成为第五任总理。1977年的国会选举成为以色列政治历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从1948年来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坛的工党联盟(?????)遭到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联合党击败,这次选举在以色列还被称为是一场“革命”。 接着,在当年的11月,埃及的总统沙达特史无前例的拜访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国会进行演讲,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次获得阿拉伯国家的承认。以色列军队的后备军官也组成和平运动以支持这次谈和。在沙达特拜访之后,两国间进行的和平谈判最后签下了大卫营和约。在1979年3月,贝京和沙达特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达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随着条约的签订,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了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获得自治权。
·19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在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一场攻势,卷入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进行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的开战理由为保护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区,当时殖民区经常受到来自黎巴嫩的恐怖攻击。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前进,甚至攻下了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由于无法承担战争带来的压力,总理贝京在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Yitzhak Shamir)继任。以色列最后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军队,边界的缓冲地带则一直被维持着,直到2000年以色列进行单方面的撤军。 在1980年代里,原本由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希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从1984年开始担任总理,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尔取代,沙米尔达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在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引燃了占领区域的一连串暴动,在暴动后沙米尔再次于1988年的选举中连任总理职位。
·1990年代
在波斯湾战争中,虽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联盟国之一、也没有实际参与伊拉克战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飞毛腿导弹击中。在战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们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击。尽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侯赛因政权,一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还站在屋顶上替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欢呼,虽然最后他们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苏联的大量犹太人开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据以色列的回归法,这些人在抵达以色列时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权。大约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达以色列。虽然以色列大众最初相当支持回归法,新移民造成的许多问题被工党作为选战中的把柄,批评执政的联合党没有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结果在1992年的选举中,新移民们大量投票给工党,使得左派再次抬头。
1993年9月13日,在比尔·克林顿主导下,伊扎克·拉宾与亚西尔·阿拉法特达成奥斯陆协议 在选举之后,伊扎克·拉宾成为了总理。在选举中工党曾经承诺将会大力改善以色列的国内治安和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抛弃了1991年的马德里协议框架,改与巴解签订奥斯陆协议。在1994年,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诺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阿拉伯国家。 最初以色列大众广泛支持奥斯陆协议,然而在协议签订之后以色列仍然持续遭到哈马斯武装团体的频繁攻击,协议受到的支持也开始大量减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宾遭到一名极端的以色列民族主义者刺杀。 由于拉宾的遇刺,大众对于奥斯陆协议的观感也稍有好转,大为提升了希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赢得了1996年的大选。不过,新的一波自杀炸弹攻势加上阿拉法特赞美炸弹客的声明,使得公众舆论再次扭转,并且在1996年5月输给了联合党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虽然内塔尼亚胡被视为是奥斯陆协议的坚定反对者,他仍然决定从希伯伦(Hebron)撤军,并且签下了怀伊备忘录(Wye River Memorandum),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自治权力。在内塔尼亚胡任内巴勒斯坦团体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活动大为减少,然而他的联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选举中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数差距击败内塔尼亚胡而继任总理。
·2000年以来
巴拉克在2000年决定单边的从黎巴嫩撤军,这次撤军也是为了阻挠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攻击,迫使他们不得不跨越以色列边界才能发动攻击。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曾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斡旋下于2000年在大卫营进行协商,然而协商最后失败了,亚西尔·阿拉法特提出的条件是一个由73%西岸地区和100%加沙地带组成的巴勒斯坦国家,并且在10至25年时间内将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域扩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区则是94%),但巴拉克拒绝这个提议。
2003年6月4日,在乔治·沃克·布什主持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总理夏隆于约旦相会 在谈判破裂后,巴勒斯坦开始了第二次的暴动,被称为阿克萨群众起义,暴动开始的时间就发生在以色列反对派领袖艾里尔·夏隆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Temple Mount)之后不久。协商的失败以及新战争的爆发使得许多以色列人对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并且也使和平协议的支持度大减。 在一场总理的特别选举后,艾里尔·夏隆在2001年3月成为了新的总理,稍后又在2003年的选举中当选了连任。夏隆开始从加沙地带进行单边的撤军,这次撤军在2005年8月至9月间实行完成。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区建立了围墙,目的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免遭武装巴勒斯坦团体的攻击。为了建立长达681公里的围墙,接近围墙的缓冲地区也连带的减少了9.5%的西岸地区面积,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经济状况遭遇困难。围墙的建立遭致了国际间的许多批评,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极左派的批评,不过,围墙的确有效的减少了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击事件。 在艾里尔·夏隆严重中风之后,总理权力转移给了艾胡德·奥尔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进党赢得了大选后,奥尔默特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前进党也在2006年的选举中赢得了多数派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玛斯的民兵部队从加沙地带挖地道潜入以色列境内攻击以色列国防军的据点,俘虏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并且杀害了其他两名。以色列对此展开了夏雨行动,大量轰炸哈玛斯目标以及其他桥梁、道路、以及发电站。以色列也派军占领此地区。 2006年6月13日爆发的以黎冲突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区,主要是介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始于真主党之前在一次跨越边界的恐怖袭击行动中杀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并且俘虏其他两名,以色列认为黎巴嫩政府必须对这次攻击负起责任,因此从海上和空中对黎巴嫩展开轰炸,并且进军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继续使用火箭攻击以色列北部,并且以游击队的打带跑战术袭击以色列军队。最后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达成一则停火令。这场冲突杀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党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对黎巴嫩城市的基础建设造成了庞大损害。 2008年12月19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签署的停火协议到期,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大约百枚火箭弹和迫击弹,以色列借此发动反击,从12月27日开始对加沙地带实行空中军事攻击。2009年1月3日,以军开始发动地面进攻。此外,以军在攻击中使用了被联合国禁止的白磷弹,并因此遭到各方相当的抗议,以军方于2010年2月1日承认曾使用白磷弹;有分析认为,以军当时使用是M825型烟幕弹。经过连续20多天对加沙的进攻后,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17日晚宣布,以军将于当地时间18日凌晨2时(北京时间18日8时)开始在加沙地带实施单边停火。据悉,以国防军已经得到命令,在实施单边停火期间,将仅对针对以方城镇的火箭弹袭击和针对以军的攻击火力进行还击。以军强调说,将对敌方任何攻击行为予以强力回应。哈马斯一名发言人当晚表示,哈马斯将继续抵抗,直到以军撤出加沙。他说,以色列应该“停止侵略并完全撤出加沙,开放口岸,解除封锁”。 以色列自向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以来,已造成超过12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5300人受伤。以色列方面迄今有13人死亡,其中4人死于火箭弹袭击。埃及方面一直努力调解以色列和哈马斯实现停火,并提出三点停火倡议,包括巴以双方立刻实现一定期限的停火,然后开始长期停火条件谈判。
地理
以色列地形图 以色列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以色列西边有着与地中海相连的海岸线、在南边则有埃拉特的海湾(又被称为亚喀巴湾)。 以色列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海岸平原、中部丘陵、约旦大裂谷、以及内盖夫沙漠。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从北部的黎巴嫩边界一直延伸至南部的加沙,该地区土壤肥沃而潮湿,是农业和水果栽种的重要地带。海岸平原的东部是中央的高原地带,高原地带的北边是加利利山脉的山丘,更南边的地区是由许多小型而肥沃的溪谷地区所组成的撒马利亚山脉;再往南则是荒芜的犹大(Judea)山丘地区。中央高原地带的东部是约旦大裂谷,属于长达6,500公里的东非大裂谷的一部份。在以色列境内的裂谷是由约旦河、加利利海、以及死海所构成。内盖夫沙漠由大约12,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组成,占据了以色列的一半土地面积,在地理上内盖夫沙漠是属于西奈半岛的延伸。
·沿海平原
沿海平原与地中海平行,由一道沙质海岸线构成,边缘部分的一片片肥沃农田向内陆延伸达25英里(40公里)。在北部,广阔的沙滩有时被突兀的石灰岩和沙岩硝壁隔断。以色列650多万人口中,有半数以上生活在沿海平原,这里有大的城市中心、深水港、国家的大部分工业、一大部分农业和旅游设施。
·北部山脉
有几条山脉蜿蜒全境。在东北部,远古时期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形成的戈兰高地的玄武岩景观,犹如耸立的峭壁在俯瞰胡拉谷地。加利利山大多由硬度低的石灰石和白云石构成,海拔高达1,600至4,000英尺(500至1,200米)。四季流水的小溪及相对充足的降雨,使该地区终年常青。加利利和戈兰的居民从事农业、与旅游业有关的事业和轻工业。隔开加利利山和撒马利亚山的伊茨雷埃勒谷地是以色列最富饶的农业区,由许多合作组织(基布兹和莫沙夫)经营耕作。起伏舒展的撒马利亚山和犹地亚山,展示了一幅由岩石山顶与肥沃河谷相间而成的美景,一片片古老的银绿色橄榄树点缀其中。最初由古代农民开垦的山坡梯田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人口主要集中在小的城市中心和大村庄。
·内盖夫
内盖夫几乎占以色列土地面积的一半,那里很少有人居住,其人口以农业和工业为生。再往南,内盖夫成了干旱地带,以峡谷与干河道纵横的低矮的沙岩山和平原为其特色,在那里,冬季雨水常常造成洪水暴发。继续往南,该地区变成了光秃秃的岩峰、火山口和岩石覆盖的高原地带,那里的气候更加干燥,山岳更高。有3个风化火山口,最大的一个约5英里(8公里)宽,21英里(35公里)长,它深深地切入地壳,将五颜六色型状各异的岩石展示在人们面前。在内盖夫最南端红海沿岸埃拉特附近,灰色和红色花岗岩尖头山峰被劈成干涸的峡谷和直立的峭壁,绚丽多彩的沙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基内雷特湖
基内雷特湖(加利利海),位于加利利山和戈兰高地之间,低于海平面695英尺(212米),宽5英里(8公里),长13英里(21公里)。这个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湖,起主要水库的作用。基内雷特湖沿岸有一些重要的历史和宗教遗址,也有农业社区、捕鱼企业和旅游设施。
·约旦河谷
约旦河谷和阿拉瓦贯穿这个国家的东部地区,它们是几百万年前地壳崩裂而出现的叙利亚-非洲大陆断层的一部分。其北部地区极其肥沃,而南部则是半干旱地带。农业、渔业、轻工业和旅游业构成该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 约旦河由北到南流经断层,全程186英里(300公里)中落差达2,300多英尺(700米)。约旦河汇集了来自赫尔蒙山的溪流,流经肥沃的胡拉谷地,进入基内雷特湖(加利利海),再曲折地流过约旦河谷,最后流入死海。该河在冬天雨季河水上涨,而平时则又窄又浅。
·死海
死海,陆地的最低点,低于海拔约1,300英尺(400米),位于约旦河谷的南端。死海的水具有世界最高的含盐量和密度,含有丰富的钾碱、镁和溴以及食用盐和工业用盐。近年来死海自然衰退的步伐已经加快,这是由于海水的蒸发率很高,每年5英尺(1.6米),以及以色列和约旦为用水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河流改道工程,使流进死海的水减少了75%。结果,死海的水位自1960年以来已下降了约35英尺(10.6米)。目前正在审议一个项目,想用一个运河和管道系统将死海与地中海连接起来,这个项目或许有助于死海恢复其原有的容积和水位。
·气候
以色列是有着地中海型气候,特征为漫长而又炎热、少雨的夏季,以及相对较为短暂而又凉爽、多雨的冬季。以色列的气候是由邻近的亚热带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地带、与地中海东部沿岸的亚热带湿热气候所共同影响的,气候的状况在以色列国内各地也有相当差异,并且会因为各地高度、纬度、以及与地中海的距离而变化。 一月是最冷的月份,平均的气温从6 °C至15 °C(43 °F至59 °F)不等,七月和八月则是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从22 °C至33 °C(72 °F至91 °F)不等。地中海沿岸地区在夏季时相当潮湿,但在中部的高原地区则相当干燥。在埃拉特市等沙漠都市,夏季白天的气温通常是全以色列最高的,从44 °C至46 °C(111 °F至115°)不等。超过70%的以色列降雨量是在11月至3月之间降下,6月至9月通常是无雨季节。降雨量在全国分配不均,愈南部的地区降雨量愈低,尤其是在内盖夫沙漠地区。庞大的降雨量通常是伴随着强大的暴风雨,有时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洪灾。有时中部地区在冬季时会遇到降雪,包括耶路撒冷在内。赫尔蒙山(Mount Hermon)的三个最高的顶峰在每年的冬季和春季都会有季节性的降雪出现。以色列国内最具农业耕种价值的土地便是那些每年获得超过300毫米降雨量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大约只占了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 大雷雨和冰雹在雨季也相当常见,海龙卷风有时也会袭卷地中海沿岸,但通常只会造成些微的损失。不过,在2006年4月4日袭卷加利利西部的一次F2级飓风相当严重,对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造成75人受伤。
政治
2005年11月,因工党退出,沙龙领导的联合政府解体。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组建前进党。12月,以议会解散,沙龙担任看守内阁总理。2006年1月4日,沙龙突发中风入院,昏迷不醒,原副总理奥尔默特被任命为代总理。在2006年3月举行的大选中,前进党赢得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奥尔默特组阁并出任总理。2008年9月,奥尔默特因涉嫌受贿辞职。2009年2月以举行新的大选,2009年3月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联合其他5党派组成新一届政府。
·宪法
没有正式的成文宪法,仅有《议会法》、《国家土地法》、《总统法》、《政府法》、《国家经济法》、《国防军法》、《耶路撒冷法》、《司法制度法》、《国家审计长法》、《人的尊严与自由法》和《居住法》等一些基本法。
·议会
以色列为议会民主制共和国。议会实行一院制,设有120个席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负责制定和修改国家法律,对重大政治问题表决,批准内阁成员并监督政府工作,选举总统、议长。议员由普选产生,选举采用一票间选,议员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参加竞选,选民只需将选票投给各自支持的政党,获得2%以上选票的各政党根据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2007年7月,以议会一读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将政党在大选中获得进入议会资格的得票率门槛从目前的2%提高到2.5%。 2009年2月,第18届议会经选举产生,由12个政党组成,其中前进党28席,利库德集团27席,“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15席,工党13席,沙斯党11席,圣经犹太教联盟5席,联合阿拉伯名单4席,全国联盟党4席,以色列共产党4席,梅雷茨党3席,犹太家园党3席,巴拉德党3席。议长:鲁温·瑞夫林(REUVEN RIVLIN),2009年3月30日就任,来自利库德集团。
·政府
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议会选举结果揭晓后,总统在综合议会各党派意见基础上提名总理人选,授权其组阁。总理由成功完成组阁者担任。本届政府(第32届)于2009年3月31日成立,由利库德集团、“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工党、沙斯党、圣经犹太教联盟、犹太家园党6党联合组成,包括总理、6位副总理和23位部长,其中利库德集团获总理、财政部长等16职,“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获外交部长、公安部长等4职,工党获国防部长、工贸部长等5职,沙斯党获内政部长等4职,犹太家园党获1职。主要成员有: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 副总理兼地区开发部长、内盖夫和加利利开发部长西尔万·沙洛姆(SILVAN SHALOM),利库德集团。 副总理兼战略事务部长摩西·亚阿隆(MOSHE YA’ALON),利库德集团。 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工党。 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AVIGDOR LIBERMAN),“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 副总理兼情报及原子能部长达恩·梅里多尔(DAN MERIDOR),利库德集团。 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埃利亚胡·伊沙伊(ELIYAHU YISHAI),沙斯党。
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建筑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地区法院和基层法院三级制组织系统,此外还有专项法庭、宗教法院和劳资法院。最高法院院长多瑞特·本尼西(Dorit Beinisch)。
·政党和组织
以色列政党繁杂,且不断变化。 (1)前进党(KADIMA):2005年11月由沙龙组建,成员大多来自原利库德集团。党主席为齐皮·利夫尼。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28席,保持议会第一大党位置,但未获得组阁权,也未加入联合政府,成为反对党。 该党主张推进以巴和平进程,划定以巴永久边界,并确保犹太人在以色列的多数地位。该党接受与巴方的和平谈判,但在和谈不果的情况下,准备采取单方面行动从西岸大部分地区撤出、保留在西岸的大型定居点、加快隔离墙建设并以此单方面划定以巴边界。在经济和社会问题上,该党奉行在自由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兼顾社会公正的中间路线。 (2)利库德集团 (LIKUD): 1973年 9月由加哈尔集团、自由中心、拉姆党、人民党、国土完整运动等党联合组成。1977年和1981年两次大选获胜执政;1984年和1988年两次同工党组成联合政府。1990年 6月与其它一些宗教党组成新政府。1992年大选失利后成为在野党。1996年内塔尼亚胡带领利库德击败工党,当选以历史上最年轻总理。1999年沙龙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并于2001年当选总理。2005年8月,沙龙强力推行“脱离计划”,造成党内分裂,沙龙带领一批支持者于11月退出利库德,另组前进党,利库德集团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同年12月,内塔尼亚胡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并于2007年连任。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27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并成功组阁,内塔尼亚胡任总理。 利库德集团奉行“以安全换和平”政策,在以巴问题上立场强硬。但由于受到国内外的巨大压力,该党政策也在作适当调整。经济方面,该党主张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积极推行私有化经济政策,以期加速经济发展。 (3)“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ISRAEL BEITEINU): 1999年成立的右翼民族主义政党,主要支持者是来自前苏联的犹太移民,主席为阿维格多·利伯曼。在1999年第15届议会选举中获4席,2001年加入全国联盟并进入联合政府。2003年再次进入联合政府。2005年因反对“脱离计划”退出联合政府。2006年第17届议会选举中获11席,成为议会第五大党。同年加入奥尔默特内阁,利伯曼担任副总理兼战略事务部长。2008年,利伯曼因反对与巴就最终地位问题谈判退出内阁。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15席,成为议会第三大党。 该党以其在以巴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而著称,认为以籍阿拉伯人口上升威胁以作为犹太国家的属性,主张鼓励更多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同时敦促以籍阿拉伯人迁往巴勒斯坦控制区或其它阿拉伯国家。在社会经济领域,主张私有化,打击腐败,重视犹太文化教育。 (4)以色列工党(ISRAEL LABOUR PARTY):1930年成立。1948-1977年执政,1984年后多次同利库德集团联合执政。2007年6月,埃胡德·巴拉克当选工党主席。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成为第四大党。 工党在以巴问题上立场温和。在社会领域,工党主张社会公正和平等,实现宗教与世俗、东方犹太人与西方犹太人、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等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解与融合。 (5)沙斯党(SHAS):1984年成立的代表东方犹太人的正教派犹太人政党。主席为埃利亚胡·伊沙依。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11席,位列议会第五大党。 该党主要关心本党及其选民在宗教、社会及经济方面的利益,在以巴冲突等问题上立场较温和、灵活。在宗教上持正统派的立场。
·重要人物
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总统。1923年生于波兰,后移居以色列。曾在本-西门农业学校学习,是约旦河谷阿卢摩特基布兹的创建者之一。1943年任“工人青年运动”书记。独立战争期间负责采购军需。1952年至1959年任国防部副总司长、总司长。1959年当选议员,并任国防部副部长。1965年成为拉菲党总书记。1968年参与重组工党。1969年任占领区经济发展和难民安置部长。1970年至1974年任运输和通讯部长。1974年至1977年任国防部长。1977年任工党总书记。1984年任工党主席。1984年至1986年在联合政府中任总理。之后在以历届政府中多次担任要职。2005年底退出工党,加入前进党,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任副总理兼内盖夫和加利利开发部长。2007年6月,当选以色列第9任总统。1994年与拉宾、阿拉法特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总理。1949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和商业管理系毕业,学士、硕士学位。1967年至1972年,在以国防军特种部队服役。1976年至1988年,在尤纳森反恐怖研究机构执委会任委员、主任。1982年至1984年,任以驻美国使团副团长。1984年至1988年,任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1988年当选议员。1988年至1991年,先后在沙米尔政府中担任副外长、政府发言人、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91年至1992年,任总理府副部长。1993年,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1996年,在以第一次总理直选中当选总理。1998年兼任外长。1999年1月蝉联利库德集团主席,同年5月参加以总理竞选失败后辞去利库德领导人职务,宣布退出政坛。2002年至2005年,先后任看守内阁外长、财政部长,2005年辞去财长职务。2005年12月,第三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2007年8月再次连任。2009年3月31日,内组阁成功,再度出任总理。 阿维格多·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58年生于前苏联摩尔多瓦,1978年移民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学学士学位。曾在以国防军炮兵部队服役。上世纪80年代,相继担任过信息产业董事局主席、全国总工会耶路撒冷分部秘书长等职。1993年起,任利库德集团秘书长。1996年,任内塔尼亚胡政府总理办公室主任。1997年,由于反对利库德对巴政策,利离开利库德集团,宣布退出政坛转而从商。1999年,利组建“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同年当选议员。2000年在第一届沙龙政府中任基础建设部长,2002年辞职。2003年在第二届沙龙政府中任交通部长,2004年因反对“单边撤离”计划辞职。2006年在奥尔默特政府中任战略事务部长,2008年因反对政府与巴勒斯坦就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辞职。2009年3月在新一届政府中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经济
为混合型经济,工业化程度较高,以知识型产业为主。农业、工业、生化、科技及军工等部门技术水平较高。私人企业比重较大,但政府对主要部门控制严格,许多大企业都由国家控制或监管。合作经济主要以农村中的“基布兹”(集体社)和“莫沙夫”(合作社)为主。以色列总体经济实力较强,全球竞争力居世界先列,是在中东地区开展商务活动的首选地之一。总资本超过100亿美元的以色列风险投资业在全球规模仅次于美国,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核心特色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2008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约2030亿美元 GDP增长率 4.2% 人均GDP 约27900美元 通货膨胀率 4.7% 外汇储备 423亿美元 对外贸易总额 1224亿美元 进口总额 652亿美元 出口总额 572亿美元 货币名称 新谢克尔 汇率 1美元≈3.8新谢克尔(2010年3月)
·资源
矿产资源较贫乏。主要有钾盐、石灰石、铜、铁、磷酸盐、镁、锰、硫磺等。国土森林覆盖率约5.7%,总面积为127万杜纳亩(1杜纳亩约合1.4市亩)。90%以上的石油来自俄罗斯及里海地区。
·工业
能源及矿产资源贫乏,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主要发展能耗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部门门类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及宝石加工,在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医疗设备、生物技术、信息和通讯技术、钻石加工等领域达到世界尖端水平,注重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农、牧、渔业
农业组织结构以莫沙夫和基布兹为主,全国有莫沙夫458个,人口约22万;基布兹290个,人口约11万。全国耕地面积约430万杜纳亩。
·旅游业
旅游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幅员虽小,但有独特的旅游胜地和众多的名胜古迹,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前往游览观光。90%以上的游客来自欧洲和美洲,其他的来自世界各地,包括通过约旦河桥和埃-以边境进入以境内的阿拉伯各国的游客。美“9·11”事件后,以旅游业受到重创,游客较事件前骤降45%。2008年以入境旅游人数300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32%。 以色列国内有大量而又珍贵的历史遗迹,从犹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及基督教)、到伊斯兰教都有,另外以色列的温暖气候和丰富的水利资源也是优势之一。以色列的观光业包括了围绕于圣地的各种历史和宗教景点,也包括了现代的度假海滩,以及各种考古学观光、古迹观光、以及生态旅游。
·交通运输
陆、海、空运输业发达。其中陆地运输的货物占一半,船舶和航空运输各占四分之一。国内公路运输发达,公共汽车和载重汽车是主要运输工具。国际运输以海法港和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为主。主要铁路干线为海法-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线。特拉维夫、海法与耶路撒冷之间均有高速公路相连。主要港口有海法、阿什杜德和埃拉特。与北美、欧洲地区主要城市及埃及、约旦、肯尼亚、南非、土耳其、日本和中国等有定期航班。主要机场有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埃拉特机场和杜夫机场。主要航空公司有以色列航空公司(EL-AL)。
·邮电通讯
邮电通讯业较发达。全国共有邮局网点739家,处理各类邮件7.1亿件。全国有固定电话用户302万,公用电话2.2万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户有电话47部。
·财政金融
外汇储备为423亿美元,外债912亿美元。2009年5月,以政府向议会提交了2009-2010年政府预算,2009年为3165亿新谢克尔,2010年为3275亿新谢克尔。
·对外贸易
由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国内资源缺乏,因此,以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本国对大部分产品的需求,而以出口高、尖、精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推动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生产的半数用来出口。以周边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由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贸易受阻。因此,以集中力量打入远方市场,26%的出口物资运往欧盟各国,38%运往美国,18%运往亚洲。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的比重。主要贸易伙伴有23个,先后与美国、欧盟、加拿大、斯洛伐克、捷克、土耳其、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工业产品可以免税进入,农产品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以享有澳大利亚、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芬兰、新西兰等国提供的普惠制(GSP)待遇。
·外国援助
1948-1989年美国总共向以提供了 466.6亿美元的援助,其中一部分为赠款。1990年10月美国会批准追加 7亿美元的紧急援助。1991年1月德国向以提供了7.32亿美元的援助。1991年3月,欧共体宣布向以提供 2.1亿美元低息贷款。2002年,美国向以提供27亿美元援助,其中包括21亿美元军事援助;此外,美还向以提供2.28亿美元用于打击恐怖主义。2003年,美向以提供9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和10亿美元的补充军事援助;另外,为补偿伊拉克战争给以造成的损失,美向以提供了10亿美元。2006年,美国向以色列提供2.4亿美元经济援助和22.8亿美元军事援助。2007年,美宣布未来10年内对以300亿美元的一揽子军事援助。
文化
以色列文化是由犹太教和犹太人数千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所交织构成的。具有来自全世界六大洲上百个国家的各式移民,以色列社会相当的丰富而多元,也极具艺术创造力。以色列政府鼓励并且也会资助艺术的活动,特拉维夫、海法、和耶路撒冷等城市都建有完善的美术博物馆,许多城镇农场也都有类似的博物馆或古迹景点。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藏有古老的死海古卷,以及其他大量有关犹太教和犹太人艺术的广泛珍藏品。位于特拉维夫大学校区的大流散博物馆也相当知名。以色列的许多城镇还建有艺术村。 除此之外,在同性恋权利议题上,以色列一直是中东地区最为开放并宽容同性恋族群的国家。
·文学
以色列文学绝大多数都是以希伯来文写成,以色列文学的历史也是见证了希伯来语在现代复兴作为主要语言的过程。 自从19世纪以来,希伯来语被越来越多人使用作为书写和沟通的语言,文学上的创作从散文、诗歌、和戏剧都包括在内。在以色列,每年有数千本希伯来文的新书被出版,之中大多数都是以希伯来文原创撰写的。 以色列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在1966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音乐
以色列的音乐是混合了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综合体,也因此以色列音乐通常采取折衷主义,并且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散犹太人所带来的影响。以色列音乐也吸收了现代文化的成分。从犹太教歌曲、亚洲歌曲、阿拉伯流行歌曲—尤其是也门歌手,乃至于嘻哈音乐和重金属音乐都是构成现代以色列音乐的成分。 以色列传统的民间音乐通常是与锡安主义的理想和愿景有关,例如描绘年轻的犹太子弟建构并防卫一个美好家园的题材。类似的题材通常被称为שירי ארץ ישראל(“以色列之歌”)。 以色列的古典音乐管弦乐团以及目前由祖宾·梅塔领导的以色列爱乐管弦乐团(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也在国际间赫赫有名。Dudu Fisher、伊扎克·帕尔曼、Pinchas Zukerman等人都是来自以色列的知名古典音乐演奏者。 在以色列广受欢迎的音乐型式包括了流行音乐、摇滚乐、重金属、嘻哈音乐、以及各种族群的音乐。
教育
政府重视教育事业,5-16岁儿童享受义务教育,免费教育至高中毕业。凡未满18岁且未完成初等教育的青少年还必须参加专门的补习班。教育占政府预算的9%,每一万人中有135位科学家和工程师。著名的高等院校有: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巴伊兰大学、本-古里安大学等。以共有中小学校2994所(包括专门实习班),综合性大学7所。以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律师和注册会计师最多的国家。2007年7月,以议会通过法案,将强制义务教育从10年延长至12年。
科学和科技
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相当重大。自从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其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相当知名。 总计有四名以色列人曾获得诺贝尔奖。包括了生物学家Avram Hershko和Aaron Ciechanover,两人在2004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色列裔的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也曾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2005年,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罗伯特·约翰·奥曼也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高科技产业在以色列经济中举足轻重,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中。以色列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对于教育的强烈重视使得高科技产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大,以色列在软件开发、通信、和生命科学上都是世界顶尖的国家之一,以色列还经常被称为是第二个硅谷。 直到2004年,以色列获得的风险资本投资总额高过了任何欧洲的国家,并且有着世界最高的VC(投资资本)/GDP比率。除了美国与加拿大以外,以色列有着全世界最多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以色列出产的学术论文数量就人口来算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平均10,000人里有109篇。以色列的专利权申请档案数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以色列有着中东地区以及西亚最高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与日本并列为整个亚洲平均受教育年数最高的国家,而在全世界上则排名22名。依据联合国的说法,以色列也有中东地区最高的识字率。
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 IIT)的计算机科学大楼 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在中等教育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1-6年级)、初级中学(7-9年级)、接着是高级中学(10-12年级),义务教育则是从1年级至11年级。中等教育通常包括了协助准备以色列大学的入学考试。大学入学考试是由数个题材组成,一些是必考的(希伯来语、英语、数学、圣经教育、公民学、以及文学),有一些则是选考的(如化学、音乐、法语)。在2003年,有56.4%的12年级以色列学生获得大学入学许可:希伯来语学生有57.4%、而阿拉伯语学生有50.7%。 获得大学入学许可的以色列学生都可以就读高等教育。不同的大学通常会要求一定的入学分数,同时也会考量到心理测验的分数(类似美国的SAT)。由于所有大学(以及许多学院)都是由政府所补助,学生负担的学费只占了一部分的教学成本。 以色列有八所大学、以及数十所学院。依据Webometrics在2006年的调查,中东地区最好的10所大学里,有7所位于以色列,其中前四名都是以色列大学。不过到了2007年1月,Webometrics已经将以色列(以及土耳其)大学与欧洲大学并列计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是中东地区唯一一所在Webometrics统计里排名前200的大学,以色列也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有大学名列SJTU前100名大学排名的国家(希伯来大学第60名)。另外,在所有中东和西亚国家中,以色列也拥有最多的耶鲁大学校友。 在研究和开发(R&D)花费指数上,以色列是第三高的国家,在科技准备(产业界在R&D上的花费、科研社群的创造力、个人电脑和网络覆盖率)上则是第八,在科技创新上是第十一,高科技出口总额上是第十六。
体育运动
运动在以色列就如同其他国家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全国性休闲活动。以色列的运动文化较为类似欧洲的国家。以色列的体育发展可以追溯至以色列建国时期。虽然足球和篮球被视为是以色列最受欢迎的运动,但以色列在许多其他的运动如手球和田径上也有非常杰出的表现,并且也积极投入各种体育项目的发展和推广。 在以色列,运动的文化传统上是注重于参与,而非产生精英的运动员。原因之一是因为义务兵役制度的实施使几乎所有年满18岁的以色列公民都必须加入军队训练,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犹太人的传统精神,强调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灵的重要性,但却不太会支持追求竞争性的体育形式。这种传统也是出自历史上马加比家族(以及再献圣殿节)抵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也因此,许多以色列人喜欢一些非竞争性的运动,例如游泳、远足、以及在沙滩上玩Matkot(一种类似网球的以色列运动)。 不过,许多现代的以色列人在支持足球和篮球队的热情上几乎不下于其他欧洲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以色列在柔道、皮划艇、滑浪风帆上都曾赢过奖牌。 2007年成立于以色列棒球联盟为世界上首个球季比赛只打七局的职业棒球联盟,若比赛出现平手,将于赛后由两队球员进行本垒打比赛决定胜负,仿佛足球的PK大战。2007年球季末,因经费不足而解散。
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业较发达,发行的报刊杂志总数约为1188种,其中36种日报,17种为希伯来文,其余为阿文、英文、法文等。主要报刊有:《国土报》(HA'ARETZ),创刊于1918年,希伯来文日报,无党派报纸,发行量约 5.5万份;《晚报》(MZ'ARIV),创刊于1948年,希伯来文晚报,基本支持政府立场,发行量15万份;《新消息报》(YEDIOTH AHRONOTH),创刊于1939年,希伯来文晚报,支持利库德集团,发行量30万份;《耶路撒冷邮报》( THE JERUSALEM POST),创刊于1932年,英文日报,反映政府观点的半官方报纸,发行量 5万份;《团结报》(AL- ITTIHAD),阿拉伯文日报,以共产党机关报。
·通讯社
犹太通讯社(JTA),设在耶路撒冷。 以色列通讯社(INA),1923年成立,每天发希伯来文电讯稿,设在耶路撒冷。 以色列联合通讯社(ITIM),1950年成立,设在特拉维夫。
·广播电台
以色列广播局,1948年成立,总部设在耶路撒冷,每天用希伯来、阿拉伯、英、意第绪、俄等17种语言对国内、外广播“以色列之声”。以色列国防军之声,1951年设立,军方电台,用希伯来语广播。
·电视台
以色列国营电视台:1968年开播,总台设在耶路撒冷,每天播放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的彩色电视节目。以色列电视教育中心:1966年成立,主要播放电视教学课程,包括学校课程和成人教育课程。1986年开始建立商业电视网。1994年,政府批准建立了商业电视网,由三家私人机构主持。90年代以来逐步推广使用有线电视,有新闻、电影、音乐电视、体育等几十个新闻性、娱乐性频道,并能收看周围阿拉伯国家、法、德、俄、美、英、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电视节目,共约有50个频道。
风俗习惯
以色列社会深受犹太教的影响,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留有较深的宗教痕迹。同时,以色列也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为以色列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和风俗。
·服饰
以色列穿着随便,基本不穿西服,极少打领带,即使是在正式场合也少有人西装革履。这既是由于以色列多数时间气候炎热,也是受建国几十年来习惯的影响。女性则与世界各地的现代女性差不多,但相比较而言其衣着更富随意性。按照犹太教规定,男性应头带小圆帽(Kippa)。而犹太教的“拉比”(相当于牧师)则应全身穿黑色服饰,头戴黑色毡帽,并在耳朵上沿留着长而卷曲的鬓发。
·饮食
犹太人的主食是饼,用小麦或大麦面制成。饼被犹太人视为生命线,所以人们吃饼通常不用刀切,只用手掰,唯恐用刀割断了生命线。 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人在饮食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在当地这种饮食被称为“Kosher”。他们禁食猪肉和其它某些肉类、贝类、无鳞鱼和任何种类的食腐动物的肉,肉制品和奶制品也不能同时食用。这些人在外就餐只能去符合“Kosher”规定的餐馆,而餐馆需每年从由犹太教拉比组成的专门机构申领证书。
·安息日
安息日是犹太教每周的休息日,来源于圣经“创世纪”(上帝在六天内完成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安息日从每个星期五日落时开始,星期六黄昏时结束。安息日人们吃三顿饭,即周五晚餐,周六午餐(早餐午餐合二为一)和安息日结束餐,周五晚餐应是一周中最为丰盛的。安息日所有商店停业,公共汽车也停止运行。严格来讲安息日还不准开关电器,如果要用电灯、电视等须在安息日到来前打开并一直开到安息日结束。
·基布兹(Kibbutz)
基布兹是以色列特有的一种集体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内部实行“各尽所能,平均分配”的分配原则,一切财产归集体所有,成员之间完全平等,大家共同劳动,集体生活。以色列第一个基布兹建于1910年,现全国有大小不等的基布兹275个,每个基布兹人口在200-3000人之间。现在居住在基布兹的人口约为12万人,仅占全国人口2%左右,农业产值却约占全国的42%,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43%,是以色列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以色列建国初期和战争年代,基布兹为保卫国家生存,发展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以色列社会迅速向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过渡,原来的集体生产方式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私有化的自由竞争和由此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要求对基布兹内部改革的呼声日增。
军事
在2004年中国国防部举行的八一建军节招待会上,以色列驻华使馆武官崔大卫上校与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亲切握手并祝酒 以色列的军队由一支统一的以色列国防军(IDF)组成,在历史上还没有其他的军事部门独立出现过,海军和空军都是由陆军管辖。也有其他一些准军事的部门负责不同层面的以色列国家安全(例如边界警察和内部安全局)。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是在英国管辖时期组织的地下军队(Haganah)。 以国防军始建于1948年,它为保卫国家参加了5次重大的战争,是世界上身经百战的武装部队之一。以国防军目前的安全目标是,保卫以色列国的生存、领土完整和主权,威慑一切敌人和制止威胁日常生活的所有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强化和平安排;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协调以确保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总体安全;在以色列国土内及跨国界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中奋勇当先,以及保持一种防止爆发战争行动的威慑能力。 为确保成功,以国防军采取了防御性的战略原则和进攻性的战术。鉴于以色列国领土不够纵深,在有必要时,以国防军必须采取主动行动;一旦受到攻击,必须尽快将战场转至敌方国土。尽管以国防军在人数上一直少于其敌人,但它凭借部署先进的武器系统仍保持着质量上的优势。这些武器系统中有许多是以色列为其特定需要研制的。然而,士兵的高素质才是以国防军的主要实力。 为了随时准备保卫国家,以国防军有一支具有预警能力的(由应征士兵和职业军人组成的)小规模常备军,以及一支正规空军和海军。军队中的大多数是预备役士兵,他们定期应召接受培训和服役。在战时或危急情况下,他们从全国各地被迅速动员起来,编入各自的单位。
以色列空军的F-15I战斗机 以国防军分为3个军种(地面部队、空军、海军),接受以总参谋长为首的统一指挥。总参谋长的军衔为中将,他对国防部长负责。总参谋长由政府根据总理和国防部长的建议任命,任期3年,通常会再延长一年。 除了执行战斗任务外,各级男女士兵并肩服役,担任技师、通讯和情报专家、战斗指导员、制图员、行政和军械人员、计算机操作员、医生、律师,等等。 以国防军关心其士兵的文化和社会需要,开展娱乐和教育活动以及向个人提供支助服务。让未完成学业应征入伍的士兵有机会提高其文化程度;鼓励职业军官在其服役期间进行学习,费用由国防军支付。通过专门教授希伯莱语和其他方案推动新移民士兵融入社会。自建军以来,以国防军不但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事业,而且还向平民提供补习和辅助教育,并推进吸收全体居民中的新移民参军。在国家遇到危机或紧急情况时,以国防军立即作出反应,采取适当行动,并指派训练有素的人员担任重要职务或执行专门任务。
·核武能力
以色列海岸部队的Saar级导弹快艇 许多人推测以色列具有使用核武器的能力,还有预估认为以色列的军火库可能储藏了高达400枚的核武器。自从20世纪中旬以来,以色列一直有一座内盖夫核能研究中心负责此领域的研究,并且有能力生产被归类为核武器的材料。这座研究中心从来没有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宣称他们相信以色列“是个拥有核子武器的国家”,然而以色列政府对此不置可否。由于以色列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虽然以色列核子武器军火库的详细数量一直有待争议,一般相信以色列拥有至少一百枚核子武器装置。 有关以色列核武器投射能力的资料比详细的核武器研究计划资料还要容易取得。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研发中程弹道导弹(MRBM)最为领先的国家之一,名为“耶利哥”(Jericho)的弹道导弹系列早在1970年代便已开始部署,目前已有三个系列:耶利哥一型、二型、和三型。耶利哥二型导弹从1980年代中旬开始服役,预估射程有至少1,500公里。而最新的耶利哥三型导弹,则预估至少有4,500公里射程,其他的估计则认为耶利哥三型的射程高达7,800公里。 除了弹道导弹科技以外,以色列保有一系列的海豚级(Dolphin class)传统动力潜舰,一般广泛推测海豚级潜舰搭载有以色列自制的中程(1450公里)巡航导弹,有能力携带核子弹头。
对外关系
以色列与世界上15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以外交政策主要是维护与美战略盟友地位;保持与西方国家传统的友好关系;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关系;力图实现同阿拉伯国家和解;拓展与非洲、亚洲各国的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两国于1992年1月2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2年1月,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利维访华,两国签署了建交公报。 2008年1月,以色列副总理兼工业、贸易和劳动部长伊萨伊访华。8月,以总统佩雷斯来华出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科技、文化和体育部长马加德勒来华参加北京奥运会相关活动。9月,以旅游部长巴莉拉来华参加北京残奥会相关活动。10月,以副议长、工党国际部负责人阿维泰尔访华。11月,以住房建设部长博伊姆出席在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以农业部长辛宏出席在陕西杨凌举行的“2008中以农业合作周”。2009年8月,以前总理奥尔默特访华,10月,以议会外交和国法国内事务委员会主席哈内戈比访华,11月,以科技部长赫什科夫维奇、外交部总司长盖尔分别访华。2010年2月,以副总理兼战略事务部长亚阿隆访华。 2008年5月,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出席在耶路撒冷召开的“面向明天”总统会议。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访以。2009年4月,外交部长杨洁篪访以。10月,国新办主任王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分别访以、11月,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访以。 双方已签署“贸易协定” 、“文化交流协定” 、“民用航空协定” 、“劳务输出协议” 、“体育合作备忘录” 、“教育合作协议” 、“旅游合作协定” 、“邮电通讯合作协议” 、“工业技术研发框架协议”、“关于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备忘录”和“中国旅游团队赴以色列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等。 目前,以在上海、香港、广州设有总领馆。
·同美国的关系
1948年5月14日与美国建交。两国有着特殊的战略盟友关系,美每年向以提供大约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2002年10月,布什签署美国会外交授权法,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2007年7月,美国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向以色列提供3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2008年5月、11月,以总理奥尔默特访美。2008年1月、5月,美总统布什两次访以。2009年5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
·同俄罗斯的关系
1947年,前苏联投票赞成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以建国后,苏即与以建立外交关系。1967年“六·五”战争后,苏、以断交。1990年 9月30日,苏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和以外长利维在美国会晤后,宣布苏、以两国恢复领事级外交关系。同月,以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0月18日,苏外长潘金访以,正式签署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协议。12月,以宣布承认独联体所有国家,并相继同独联体15个共和国全部建立了外交关系。1990年移居以色列的苏犹太人达18.5万,1991年又有14.5万苏犹太人移居以,其中不少人被安置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 2008年1月,以副总理兼外长利夫尼访俄。3月,俄外长拉夫罗夫访以。10月,以总理奥尔默特访俄。2009年8月,以总统佩雷斯访俄。9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访俄。2010年2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访俄。
·同欧洲国家的关系
以与欧洲国家有传统关系。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多来自欧洲,相似的政体和共同的社会价值观是以同西欧国家发展关系的基础。由于周边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以实行经济抵制,欧洲成为以重要贸易伙伴。欧洲各国支持政治解决阿以冲突,积极参加中东和平进程。马德里和会后,欧洲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作用的趋势有所加强。1975年以与欧共体建立自由贸易区,1995年同欧盟重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2月,以与欧盟签订“欧洲近邻政策”协定。欧盟是中东问题“四方机制”之一。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以建国后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四次大的战争,侵占了阿拉伯国家大片土地。使其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约达到1947年分治决议规定的两倍。 埃及:1979年3月,以同埃及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两国结束了战争状态。1980年2月,双方互派大使。1989年3月,以撤出西奈半岛最后一块埃及领土塔巴地区。2000年11月,为对以色列以武力镇压巴勒斯坦平民表示不满,埃及召回驻以大使。2002年2月,以驻埃大使向埃及总统递交了国书,标志两国关系转暖,但埃宣布降低与以关系,切断除外交关系以外的政府交流,以抗议以军入侵巴勒斯坦。2005年3月,埃驻以大使到任。2008年10月和2009年7月、11月,以总统佩雷斯访埃。2009年5月、12月,以总理内坦尼亚胡访埃。 巴勒斯坦:1993年9月13日,以同巴解相互承认并签署了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协议。1994年5月4日,以巴在开罗正式签署关于巴勒斯坦在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的执行协议。1997年1月15日,以巴签署《希伯伦协议》,以撤出希市80%地区。1998年10月23日,巴以在美签署怀伊协议,规定以从约旦河西岸撤出13.1%的土地。12月15日,巴全国委员会通过修宪决议,删除其中的灭以条款。1999年9月,双方就执行怀伊协议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9月13日,启动了最终地位谈判。但因双方在攸关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而进展不利。2000年9月起,双方爆发暴力冲突。2001年1月,沙龙政府上台后奉行“安全优先”政策,2002年6月正式决定在西岸地区沿1949年停火线修建“隔离墙”。 2007年3月,巴勒斯坦民族联合政府成立,以色列内阁以压倒性多数决定继续实行对巴的抵制政策。以表示不会同不接受“三项条件”的巴联合政府谈判,也不会同该政府中曾是以谈判对象的法塔赫成员联系,呼吁国家社会抵制新政府。2007年11月安纳波利斯中东和平国际会议召开后,巴以开始就巴最终地位问题、落实“路线图”计划等进行谈判。因以继续扩建定居点,双方在耶路撒冷、难民和边界等核心问题上分歧严重,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8年12月27日开始,以色列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实施代号为“铸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2009年1月8日,安理会通过1860号决议,要求立即停火。经埃及等各方斡旋,以方和哈马斯等武装派别于1月18日宣布停火。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加大促和力度,并就定居定等问题向以方施压,促成美、以、巴三方首脑会晤,但迄未能恢复以巴和谈。 约旦:1994年7月25日,以色列和约旦在华盛顿签署和平条约,宣告结束两国长达46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同年11月,以、约建交并互派大使,实现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2008年1月,以总理奥尔默特访约。2009年5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约。 黎巴嫩:1982年6月,以入侵黎巴嫩,1985年 6月撤出时在黎南部保留约 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扶植约3000人的“南黎军”,并经常同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武装发生冲突。1998年4 月,以内阁通过决议,提出愿有条件地执行联合国425号决议,从黎南部撤军,但要求黎在安全问题上做出承诺,遭黎、叙拒绝。2000年5月,以从黎南部撤军。但黎、叙坚持以应撤出谢巴地区。2006年7月,黎真主党武装人员潜入以北部一以军据点,摧毁一辆以军装甲车,打死3名、绑架2名以军士兵。以对黎发动军事行动。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701号决议,要求黎以停火。8月14日,黎以正式停火。10月1日,以军宣布完全撤出黎。 叙利亚:1991年11月,以议会通过“捍卫戈兰高地法”。1992年 9月,以首次表明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也适用于戈兰高地,之后,以叙和谈断断续续地进行。1996年,叙以谈判中断。1999双方恢复了中断近四年的谈判,但未取得突破。2001年2月沙龙当选以总理后,提出无条件恢复谈判的要求,叙予以拒绝。2002年2月,叙总统巴沙尔表示叙愿就戈兰高地问题与以达成和平协议。2003年5月,以总理办公室证实:伊拉克战争前,以与叙在约旦进行了接触,但以方拒绝叙方立即重开谈判的建议。2006年3月,以允许戈兰高地生产的苹果向叙利亚出口。6月,4架以色列战斗机侵入叙利亚领空,飞越阿萨德总统的夏季行宫。9月,三名以色列议员访叙,与阿萨德总统进行了会见。2007年1月,瑞士承认曾为以叙秘密谈判居中斡旋,遭总理奥尔默特否认。2008年5月,以叙双方宣布在土耳其斡旋下展开非直接谈判,谈判进行了四轮,因2008年底的加沙冲突中止。 其它阿拉伯国家:1994年,摩洛哥与以互设利益办事处;海湾六国解除对以间接经济制裁;多数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一起参加了第一届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以总理拉宾首次应邀访问阿曼。1995年10月,除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外,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参加了在安曼召开的第二届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以阿双方签订了许多实质性协议和合同。1996年1月,以外长巴拉克首次正式访问摩洛哥;4月,以总理佩雷斯访问卡塔尔、阿曼;同月,以在突尼斯开设贸易代表处。5月,突尼斯正式同以建立外交关系。1999年7月,以总统魏茨曼、总理巴拉克、外长利维和地区合作部长佩雷斯率团出席了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的葬礼。期间巴拉克总理会见了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10月,毛里塔尼亚与以色列建交。2000年10月,摩洛哥、突尼斯、阿曼冻结与以色列的关系。2002年2月,沙特王储提出关于中东和平的新建议,即以色列从1967年阿拉伯被占领土上全部撤军,阿拉伯国家同以实现关系正常化,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第14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以沙特和平建议为基础的“阿拉伯和平倡议”。2008年4月,以副总理兼外长利夫尼出席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民主、发展和自由贸易论坛。
·同土耳其的关系
1948年土与以建交,是最早承认以的国家之一。1991年马德里和会之后,两国于12月将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此后,双方关系发展较快,双边高层互访不断。以总统赫尔佐克(1992年7月)、魏兹曼(1994年1月和1998年10月)、总理巴拉克(1999年10月)、总理奥尔默特(2008年12月)分别访土。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1996年3月、1999年7月)、总理西拉(1994年11月)、耶尔马兹(1997年9月)分别访以。1992年6月两国签订旅游合作协议。1996年两国签订了军事合作协议,是以同伊斯兰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军事协议。2008年,在土耳其斡旋下,以色列同叙利亚进行非直接谈判。
·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
以色列同亚洲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亚洲各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同亚洲各国在经济、文化,特别是商业领域的联系更趋紧密。日本与以色列经贸关系密切,是以重要贸易伙伴。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1967年“六·五”战争和1973年“十月战争”后,非洲29个国家相继与以断交,只有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拉维与以保持外交关系。1974年以色列与南非外交关系升为大使级。南有12万犹太人,每年向以捐款。近年来,以先后与扎伊尔、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喀麦隆、多哥、肯尼亚、中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加蓬、刚果、尼日利亚、安哥拉、赞比亚、贝宁、冈比亚、布基纳法索、津巴布韦、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等国复交或建交。2009年9月,以副总理兼外长利伯曼访问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
·同拉美国家的关系
自60年代起,以就与拉美国家发展关系,政府要员频繁出访拉美。以每年向拉美国家销售军工产品占以军品出口的一半以上。萨尔瓦多等国还聘用以军事顾问。2009年11月,以总统佩雷斯访问巴西和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