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 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绮里犹近名,於陵未泯迹。 吾师逆流教,禅隐殊古昔。 洗足临潺湲,销声寄松柏。 缃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 道心制野猿,法语授幽客。 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 原上无情花,山中听经石。 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 却见羁世人,远高摩霄翮。 达贤观此意,烦想遂冰蘖。 伊予战苦胜,览境情不溺。 智以动念昏,功由无心积。 形骸尔何有,生死谁所戚。 为与胜悟冥,不忧颓龄迫。 春风自骀荡,禅地常阒寂。 掷札成柳枝,溉瓶养泉脉。 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适。 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 眇绵云官世,梦幻羽陵籍。 鬼箓徒相矜,九原谁家宅。 俗情封浅近,至理昧尧跖。 蹈善嗟沈冥,履仁伤堙厄。 匠心圣亦尤,攻异天见责。 试以慧眼观,斯言谅可觌。 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 中宵废耳目,形静神不役。 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 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 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 故交徒好我,筐中无咫尺。 潘生入空门,祖师传秘赜。 汤子自天德,精诣功不僻。 放世与成名,两图在所择。 吾高鸱夷子,身退无瑕摘。 吾嘉鲁仲连,功成弃珪璧。 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 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 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 倚卧高松根,共逃金闺籍。
作者简介
皎然像 皎然,中国唐代僧人、诗人。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自称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幼负异才,生性与佛道相合,早年即倾心佛理,成年后就削发为僧。从灵隐寺戒坛守直律师受戒,于毗尼道,尤所留心。后又“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及中年,又专意于禅,“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曾与灵彻、陆羽同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为莫逆之交。皎然出家后,始终不忘吟诗。赞宁《高僧传》称赞他“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皎然常以诗会友,与同时代的许多文人学者如于、颜真卿、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等,都过从甚密。湖州刺史颜真卿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也曾邀请皎然参加。著作有《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今不见传,另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等传世。 皎然最出色的成就还不在于他清机逸响、闲淡自如、富于深厚意境和情味的诗作,而在于他的诗论专著——《诗式》与《诗议》。其中又以《诗式》贡献最大。 皎然《诗式》共5卷,最初可能只是一些评论古今人诗与讨论作诗体式的札记,贞元五年(789年),经前御史中丞、湖州刺史(或云湖州长史)李洪提议整理而成。它既是皎然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的结论,也是皎然以其美学观点,对“两汉以降,至于我唐,名篇丽句,凡若干人”的诗歌创作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它是中国较早出现而又较为完备的一部探讨诗歌艺术的专著。《诗式》还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诗歌的审美特质。认为诗的旨味“可以意冥,难以言状”,所以读者赏诗,也应该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意而忘其言,“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由于皎然的《诗式》对于诗歌创作和品评的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有许多真知灼见,所以深得后人的好评。如元辛文房的《皎然上人传》就说皎然的《诗式》、《试评》“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唐才子传》卷四)。明人胡震亨在对比诸种诗话以后也说“以上诗话,惟皎师《诗式》、《诗议》二撰,时有妙解”。 关于诗歌的风格,皎然分为“十九体”,即高、逸、贞、忠、节、志、气、情、思、德、诫、闲、达、悲、怨、意、力、静、远,较前人显得更加细密。关于诗歌创作的继承与革新,皎然认为两者应该兼顾,而立意于“变”。但“变”也不是刻意求新奇、求险怪,而要有适度,此即所谓“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 》作者详情,参见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