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北迁象群向西南迁移6.6公里(云南北迁象群向西)
一路北上逛吃的一群大象们正在持续被人们所关注,一直以来,大象群们生活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可能是想出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然后就开始向北迁徙,现在它们到哪了呢?跟见闻坊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截至6月4日17时,北迁象群向西南迁移6.6公里,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活动,人、象平安。
为做好布防工作,现场指挥部勘察象群活动轨迹,密切关注象群性情变化,提前研判迁移线路,依托山势走向、道路和村庄分布,辅助沿途投喂象食,诱导象群向西、向南前进。同时协调临近县、市、区提前发布预警,进村入户开展亚洲象防范常识宣传,做好防控准备,确保人象安全。当日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630人,出动渣土车等工程车103辆、其他各类应急车辆40辆、无人机14架,设置堵卡点4个,劝返车辆530余辆次,疏散群众135户464余人,储备象食15.5吨,投喂2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谢屹认为,云南在对北迁象群的应急防控和处置过程中,多部门联动、跨学科协同,优先采取一些柔性措施,尽可能减少了对亚洲象的干扰和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还有一波一路“南下”的象群,已在版纳植物园逗留了10多天了。
据悉,野象群来自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在迁徙过程中路过版纳植物园,由于幼象难以渡过罗梭江,象群多次试图渡江失败。随着雨季降雨量的增加,迁徙难度加大,这群野象有可能长期滞留于此。
据说,大象是靠鼻子和耳朵来辨别正确的方位,通过散发过来的气味,感觉不同方位的磁场找到应该去的地方。对于这15头大象,一路向北,500多公里,跨越了大半个云南省,吃了不少苦头。正常的大象是群居的,有固定的生活场所,根据季节的不同,来回往返,一般不存在迷路的,除非是迁徙地在来去的这段时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等回头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原先的地方已经不适合大象居住了,食物或者水源等严重不足,不得不去寻找第二个目的地。
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这15头大象呢?
大象本来就不愿意和人类亲密接触,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乐园,在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长期和人类接触,一定会发生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对大家和人类都有一定的危险。
我感觉应该从大象的生活特点找出相应的办法,请有经验的大象饲养员,制定三套准备方案:迷途知返、就地安家和强制遣返。
劝返这群大象,通过投食,让大象沿着投放的食物的道路上行走,逐渐让大象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纠正大象行走的轨迹,慢慢的用食物引诱他们迷途知返。当然这个需要时间比较长,应该请专门的动物饲养员来帮助训练,利用一切大象感兴趣的玩具、食物、饮料等来逐步规劝。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就地寻找比较合适的地方,引导大象就在此地安营扎寨,用大量的食物、饮料营造他们喜欢的环境,给他们就地安家,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案。
最后一种是用设备把大象运输到西双版纳,直接送回去,准备麻醉枪、吊装设备、运输设备,然后一路向南送回故乡。
野生大象是保护动物,让他们不受到任何伤害,是人类的责任,也是考验当地政府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让大象伤了人类,毕竟大象群里有未成年大象,母象在此时会有一定攻击的人类的风险,也不能让人类伤害了大象,要给大象一个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
一路北上的象群得行动轨迹
时间回到2021年4月16日,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17头野生亚洲象,一路北迁,经普洱市墨江县、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后抵达玉溪市峨山县,沿途逗留并觅食。4月24日,2头大象因喝醉了酒耽误行程故而掉队。所以,如今的北迁象群由15头大象组成。后来又有一头幼年小象,在觅食过程中,狂吃约200斤酒糟而“醉倒”。不过这头小象在5月25日傍晚,追上了象群大部队,继续北迁大业。
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大象持续“北迁”,而且仍无停止或“回南方”的迹象。这样的反常行为,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又提心吊胆,一方面担心大象安全,另一方面则是担心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和人类对比,大象如同庞然大物,体长5米左右、身高4米以上,重达5吨,时速20千米,能轻易追逐慌乱奔逃之人。所到之处,还会破坏基础设施,损害农田,所以工作人员不得不动用无人机跟踪监测,沿途为大象准备食物的同时,还疏散人口,做好防护准备。甚至动用了几十台渣土车阻止象群进城。如今,象群越往北走,海拔越高,食物来源也越来越少。经专家判断,象群不断北迁的原因还不清楚,可能是被迫逃窜,也可能是因为象群首领经验不足,迷了路,情况令人担忧。
云南省是目前中国亚洲象唯一残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24.6°N)滇西南的思茅(普洱)、景洪(西双版纳)、勐腊(西双版纳)、沧源(临沧)、德宏州一带有少量生存,数量仅约300头,所以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而历史上,亚洲象生存的最北界在40.1°N的今北京、河北阳原一带,亚洲象往南退缩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我们知道,大象群对森林、食物、饮用水需求量大,而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挤占其生存空间,导致大象栖息地碎片化,食物来源减少。人类的滥捕滥猎和对森林资源破坏,更是直接导致野象群数量减少。而野生亚洲象生育能力差(与熊猫类似),一旦环境急剧变化,就难以生存。再加上我国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偏冷干化,使亚洲象失去了生存的基本环境(中国大部不再适合其生存)。如何有效保护亚洲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云南野象造成的破坏有多严重?
据称,这15头野生亚洲象是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内的一个象群,在2020年12月份,这一象群开始“出游”,首先来到普洱市墨江县境内进行活动,后来,又进入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进行“观光”,到了今年5月26日19时许,象群来到了峨山县境内进行“探访”。在这15头野生亚洲象“出游”的40天中,总共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毁坏农作物达842亩,预估直接经济损失达680万元,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那么,在野象“出游”的短短40天中怎么会造成这么多的损失呢?野象的破坏能力究竟有多大呢?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一种最大陆生动物,成年亚洲象的体长约有5~6米,身高大约在2.1~3.6米之间,体重可达3~5吨。
据称,亚洲象一旦进入到农田当中,即便是它们走上一圈,就能够将大部分庄稼踩踏在地,如果它们的心情不爽,它们能够将一整片农田中的庄稼近乎一棵不留地全部踩在脚下,从而导致该片农田颗粒无收。
亚洲象非常喜欢食用食盐和玉米,当它们进到某个村庄之后,就会“寻味”奔向农民的厨房或仓房,当它们光顾过农民家的厨房或仓房之后,粮食袋子、盐巴袋子都会被它们打翻,同时,它们还会将锅碗瓢盆摔在地上,甚至连粮仓、桌椅也会被它们被掀翻,看起来一片狼藉。
2000年9月2日,一群野象闯入到了云南的一处村庄,它们不但闯进了多户人家进行取食和破坏,而且,还闯进了一处农田里进行破坏,其时,有一位48岁的男性村民正在田里干活,与野象发生了遭遇,于是,突然暴怒的野象对该位农民发起了攻击,从而导致该位村民不幸身亡。
该村村主任称,他们村里一共有1900多亩土地,由于野象经常破坏他们村的农田,从而导致村子里的农田已经无法耕种。在无奈的情况下,村民只好选择外出务工。
在该村村主任手机里有很多野象糟蹋庄稼的图片,这些照片显示:大片绿油油的玉米秸秆东倒西歪,水稻也少了一片,剩下几株低垂着倒在水田里。在另一片玉米地里,野象巨大的脚印,就像木桩一样砸出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圆坑,圆坑有数厘米深,一场雨过后,坑里全是积水,远远看过去,如同一个个小水塘。
该村村主任同时称,野象会无端地发怒。有一次,他远远地看到走在村子里的一群野象突然疯狂地将停放在路边的几辆汽车推进了沟里,从而导致这几辆汽车全部毁损。
通过这位村主任的介绍我们就会感到:野象的破坏能力是难以想象的,在野象“出游”的短短40天中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想象的呢!
hi
(*@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