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不是抑郁的表现(拖延症是否是抑郁)
大家是否有注意到身边总有些人会比价喜欢拖拖拉拉的,长此以往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但是拖延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拖延症是不是抑郁的表现,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又会是什么呢,接下来大家就随见闻坊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拖延症是不是抑郁的表现
以拖延行为为例,拖延行为与掌控感密切相关。虽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对自己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掌控感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必须学会去遵守那些不是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并顺应别人的需要。然而,抑郁者对掌控感十分敏感,不喜欢任何规则,会抗拒任何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对抑郁者来说,拖延成了他们获取掌控感的一种方式。
利用拖延让自己重新获得控制感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所以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拖延是否在你必须顺从规则的时候发生你是否明知道信用卡的还款日期,还等到最后一天去还款,发现卡机存不进去钱,因为装满了,所以你愤愤不平地认为是银行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导致你将多交滞纳金?
继续看看你的拖延对你周围人的影响。你的拖延是否给别人带来不便?当你落在后面的时候,你有没有请求别人重新安排日程?由于你没有及时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你是否影响到别人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计划?因为你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你是否让别人承担了更多的工作?
周围的人对你的拖延是怎么反应的?他们是否为此频躁不安!是否对你的种种借口感到无奈?是否为你没做到自己的承诺而演怒;是否最终放弃了对你的说教,只能让你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你就会一直用拖延来维护你的独立感。
你可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好斗,拖延就是你争夺控制权的前略,你无意识地去择了拖延的战略来获得掌控感,拖延是你的选择。每个人的心理冲突都能够撞击出耀眼的火花,由造环性转变为建设性,并发挥正性能量。如果沉浸在设法回避痛苦、回避冲突的“独立”世界里,就算没有痛苦的生活也是痛苦的。抑郁者总以为自己是在犹豫于选择什么,事实是抑郁者犹豫的是选还是不选。
抑郁者犹豫时我们认可的是他没有选择,所以他永远都处于犹豫的状态,并不是选择哪条路可能更正确,而是选还是不选。只要选择了,没有选择是错误的,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选择中获得成长。选择的意义就在于选择本身,主动选择了就表达了你愿意为自我成长负责,为自己负责。
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戏剧,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企业,直至整个社会,要想保持稳定和谐,需要每一个参与者密切配合,不论我们自己认为自己的角色多么糟糕,只要自觉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任何角色都可以演得很精彩。
抑郁的时候,我们对日常的活动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对这些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以使我们能一件一件地完成。以卧床为例,如果躺在床上能使我们感觉好些,躺着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抑郁的人来说,事情往往并非这么简单。他们躺在床上并不是为了休息或恢复体力,而是一种逃避。
拖延症的根本原因
从表面上看,拖延症就是不想做事,把一件事情拖到必须要完成的时间节点前才会行动。比如我刚才举到的例子,也比如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事情,拖着不学习,拖着不锻炼,拖着不行动,拖着不决策。与等待时机不同,拖延症更多的是一个人故意的,习惯性地将本该立刻完成的任务拖到后面。但事实上,完成这些事情的阻力并不会因为完成时间的推迟而减小。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拖延的这个过程除了浪费时间,并没有其他意义,因为你的成果是在完成了这项工作之后才可能获得,而拖延,只是推迟了你去面对完成这件事情的阻力而已。
从我的理解,拖延症的本质是逃避,是大脑的趋利避害。我们的大脑喜欢处理简单的问题。在遇见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选择逃避,切换到更简单,更容易上手的问题处理。
比如让你去完成一篇20页的论文,去学习一门全新领域的知识,你的大脑会觉得痛苦,因为这些是脱离了你舒适圈的事情,因此你的大脑会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更简单容易,在你舒适圈之内的事情。比如去写一个简单的工作总结,甚至是刷五分钟短视频,看社交媒体。因此会造成了棘手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造成了拖延症。我们可以发现在工作中,越是需要思考,创作,设计的工作,越是容易拖延。而越是简单,机械,重复的事情,完成的效率反而越高。因此拖延症不仅仅是懒,也是意志力薄弱的一种表现。因为你非常清楚完成这件事情的好处与不完成这件事情的后果,但你的大脑却在有意识地选择去寻找借口,对这件事情进行逃避。
拖延症就像一个个黑洞,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个黑洞会渐渐扩大,吞噬掉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给生活带来大面积的坍塌。从下期节目开始,我们将具体介绍如何去对抗拖延症。
3种行之有效的战拖方法
1、 不要“完美主义”
许多的拖延者都不知道自己有完美主义。
因为我们从没有干过什么完美的事情,就连接近完美的事也没做过;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将某件事情做得完美无瑕,我们自己也没这么觉得;
我们误以为,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就是要经常或有时表现得很完美。
其实这是对于“完美主义”概念的误解。
什么是完美主义?
本书说所的完美主义: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完美的事,而是借用手边的任务来满足自己的白日梦,让你幻想把事情做得十足完美。
一位完美主义的评论家在接到报社给出评审一部书稿的任务之后,他会立马切换到幻想模式。
想象自己正在写一份精彩绝伦的审读报告;想象自己全面而深入地阅读了手稿,给出的意见偏僻入里,大大提高了作者的写作水准。
想象出版社编辑接到他的报告之后感叹道:“这是我有史以来拜读过的最好的评审意见!”
想像自己无论是对作家还是出版社都百分百的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完美主义的幻想是如何导致拖延的呢?
我们都知道要把事情做到完美并不容易,不仅需要花时间,还得做足准备。
显而易见的,上文提到的评论家为了审读书稿,他得把它细读一遍。这得花上几个小时。
如果他还希望跳出稿子的限制,读作者援引的参考资料,确保作者的观点正确的话。
他得去泡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如此一来又几个小时过去了。
接着,他还会拿出足够多的时间,把全书浏览一遍,要形成自己的观点。
可就算是这样他还是没法完成评审报告,对于完美主义的人来说只要他写出来的观点稍微和他的想法有点出入,就会一蹶不振选择搁置或者放弃。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控制对完美主义的幻想呢?
想控制自己关于完美的幻想,你需要做到心里有数。
要做到心里有数你就必须养成以下这三个习惯:
第一:接下一份任务的时候就逼着自己分析“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有多少;
第二: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又如何呢?
第三: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的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是否完美对我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答案往往是“没那么完美”就够了。
所以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哪怕把事情做得比“完美”差一点,也不要做等任务过期。
就像美国总统林肯说的: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2、听音乐
拖延患者时常会受到郁闷情绪的困扰。
究竟是拖延导致了郁闷,还是郁闷导致了拖延(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我们不得而知。
不管谁先谁后,这两个因素总是相辅相成的。
有些抑郁的个案需要心理疗法或者药物帮助。
但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恰当的音乐往往会对缓解情绪有很大的作用。
就像约翰尼卡什那首《找到节奏》歌里唱的:搽皮鞋的小男孩对黑衣男子说:“郁闷的时候就打打拍子,欢快的节奏会赶走烦恼”。
音乐和情绪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当我们闷闷不乐的时候,一首节奏极富感染力的欢快歌曲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hi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