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饰品批发"一千元去义乌进货"
三十年前,义乌还是浙江中部一个贫困的农业小县,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改革开放后,义乌发展成全国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性小商品采购基地,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
义乌人民自古就有经商的习惯,“鸡毛换糖”是义乌货郎们传统的谋生手段。农闲时,义乌货郎们便摇起拨浪鼓,挑着装满敲糖的箩筐,行走在浙江及其周边省份的城乡换取鸡毛和牙膏皮等废品,回家后再把换来的鸡毛当作农田的肥料,或制成掸子卖给供销社,牙膏皮等则卖给废品回收站。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在我国一些地方逐步解冻,手工制品、农产品摆上了集市,然而长途贩卖、摆地摊做小生意仍被当作投机倒把行为加以打击。此时,一些义乌人开始不满足仅仅靠“鸡毛换糖”解决生计问题,提心吊胆地做起了贩卖日用小商品的生意。
1982年,义乌政府出台文件,允许农民经商,义乌人从事小商品经营的热情空前迸发,并建立起小商品市场。经过数次易址、扩建和升级,甚至贷款兴建规范化的市场,义乌的小商品经济开始真正活跃起来,并逐渐实现了从流动摊贩向稳定的市场、从地摊到棚架的转变。
第一代义乌小商品市场
1982年9月5日,湖清门小商品市场正式开放。人们在内城河沟上架起水泥板,用木板搭成摊位,用塑料薄膜搭起雨棚。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开业后仅三个月,市场摊位数量增加了近一倍。许多商户自带门板,搭起塑料棚架,自行向新马路两端延伸。截至当年年底,小商品市场有了30多个大类2000多种小商品。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给义乌市场吹来了又一股春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义乌县委、县政府当机立断,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于1984年12月建成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摊位近2000个的新马路市场,摊位从露天搬进了棚子,这就是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
新马路市场建立后,每天前来交易的客商过万,商户摊位逐渐又扩展到朱店街。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生事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运行不到两年,对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呼声日益高涨。1986年9月26日,摊位数4100个的城中路小商品市场开业了。四年后,城中路小商品市场的摊位增加到一万余个,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第三代义乌小商品市场
经过几年的管理和运营,义乌小商品市场管理者们发现了市场引导的重要性。1991年开始,“划行归市”管理办法推行,即市场按照同类商品在同一地段经营的原则,把数千种商品分门别类,归到各个交易区经营。同年2月,篁园市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这就是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市场。随着篁园市场二期、宾王市场的相继竣工,至1995年11月,义乌已拥有了占地46万平方米、摊位3.2万个,当时堪称全国最大的室内商品批发市场。
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市场(篁园市场)
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宾王市场)
6年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正式投入使用,以后逐渐扩大为5个区。它与篁园服装市场、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共同组成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第五代小商品市场正式亮相。
第五代义乌小商品市场
义乌的实践证明,小商品也能成就大市场,小县城也能实现大梦想,小地方也在影响大世界。而在“以小见大”“以小博大”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磅礴伟力。义乌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幻,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挥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作用,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一定会发生更多精彩的故事,创造更多新的传奇。
资料:学习强国
编辑: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