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超级城市,中国准备好了吗?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中评社北京(2010)4月27日电/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中。有研究机构称,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六成,2030年将达到七成。届时,中国将诞生人口超过2500万的“超级城市”,以及拥有60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群。 新华社特稿指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直面的热点话题。面对“超级城市”和“超级城市群”的出现,中国准备好了吗? 在临近上海的浙江省嘉善县,搞了十几年服装生意的周晓春去年开始改种番茄,这是因为世博会每天要求大量的番茄供应。在周晓春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嘉善县位于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内,每年一半以上的农产品供应上海,七成游客和九成外资由上海进入嘉善。这种资本和货物的双向流动给大上海和小嘉善都带来了现实的益处,而这只是中国“超级城市”和它带动的城市群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政府近年来推动以龙头城市带动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非常成功。1996年就提出“以上海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及长江流域发展”;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长三角地区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包含22个城市,创造了中国21%的经济总量、25%的地方财政收入、24%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和3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地区,经济总量已超过不少西方国家。 世博会效应在这个城市群中也最为显着。据有关机构统计,上海世博会8年建设筹备期间,每年拉动了长三角地区30%的投资;在举办世博会期间,这一数有望达到50%。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株潭、成渝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城市群,构成了今天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基本面貌。它们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人口上千万的“超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带动这个城市群的发展,而在“超级城市”周边也聚集着一批颇具规模的大城市。 较早起步的东部沿海城市群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占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的三成三。 2009年,中国总体城市化率达到46%,逼近50%的“转捩点”。中国在历史上即将首次出现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局面,可谓“自古未有的大变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群在“超级城市”的引领下率先成形。 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出口导向型经济正在逼近顶点,而“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城市化则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上海希望借助世博会的东风,奠定世界级大都市的地位;广州、深圳分别借助珠三角和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力图在未来的世界都市中占有一席之地。 围绕这些“超级都市”进行的城市群建设,越来越成为当前“中国式”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中国是近年来全球城市群发展最快的国家。”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程必定说。 中国政府在区域规划方面也越来越注意城市群所起的重要地位,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年初即表示,今年中国还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其中跨省域的都市圈规划引人注目。最近正在研究制定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 日前,中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渖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规划。这个位于东北辽宁省、包含8个省辖市的城市群由此拥有了“先行先试”的权利。 顾名思义,这个城市群的核心就是拥有“超级城市”潜质的渖阳。这个拥有700多万人口东北第一大城市对区域内其他七城市辐射和吸引作用非常明显,相邻的抚顺、本溪、铁岭等城市都在与渖阳相连的地方修建新城、新市镇,城市重心明显向渖阳倾斜。 对此,辽宁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冯贵盛说,城市群经济乃至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政府的引导和规划无疑将加速这一进程。因为这将打破城市间行政壁垒,改变城市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现象,形成城市群的合力。 尽管城市群发展正“方兴未艾”,但也有专家提醒,即便经济体量、人口密度等已经极具规模,但中国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相比,各方面成熟度仍有很大差距,自身建设尤其是社会服务功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不足更加明显,对周边卫星城市的资源吸附仍然多于反哺。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肖金成说,尽管中国的城市群发展迅猛,但和美国五大湖区、日本阪神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等世界级城市群相比,目前整体发展水准仍有待提高,由市场规律使然形成合理、互补的经济格局也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上一篇:环丙氨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