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
鸟类(鸟纲)。白鹤又称西伯利亚白鹤(英语:Siberian White Crane)或雪鹤(英语:Snow Crane),是鹤科的成员之一。白鹤是迁徙鸟和越冬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萨哈共和国和西伯利亚西部进行繁殖,而这是很长距离的迁徙。其东部的族群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过冬,中部族群在印度的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Keoladeo National Park)过冬,而西部的族群则在伊朗的Fereidoonkenar和伊斯法罕过冬。 在中国,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族群因三峡水电站改变该地的水文而受到威胁。印度的一些历史记录显示过去有一定数目的白鹤曾在那里过冬,而这数目不断地减少,不久之后就会再也没有鸟到那里过冬。西伯利亚白鹤是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frican-Eurasian Migratory Waterbird Agreement,AEWA)的协定记录中所包括的水鸟之一。 日本天王子动物园的白鹤 白鹤是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鹤形目 Gruiformes 科: 鹤科 Gruidae 属: 鹤属 Grus 种: 白鹤 G. leucogeranus
生物特征
白鹤是一种大型的水鸟,身长可达140厘米,重逾10公斤,形体比丹顶鹤稍大。它们粗长而直的喙呈红色,头和脚均很修长。幼体的头和颈呈金褐色,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则由褐色和白色的斑纹所组成,其叫声像长笛。成体除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外,一般全身都是呈纯白色的,雄性的体型比雌性的稍大一点儿。在飞行的时候,颈和脚都会伸直,展开宽阔的翅膀并露出黑色的初级飞羽。生活习性
白鹤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别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东部种群在俄罗斯的雅库特繁殖,不在北极苔原营巢,也不在近海河口低地和河流泛滩或高地营巢,而喜欢低地苔原,喜欢大面积的淡水和开阔的视野,其夏季主要营巢区约为82 000 k㎡,定期营巢范围不超过30 000 k㎡。 白鹤在繁殖地为杂食性,包括植物的根、地下茎、芽、种子、浆果以及昆虫、鱼、蛙、鼠类等。当有雪覆盖植物性食物难以得到时,主要以旅鼠和鼠平等动物为食;当5月中旬气温低于O℃时,白鹤主要吃蔓越桔(Vaccinium macrocarpon),当湿地化冻后,它们吃芦苇块茎、蜻蜓稚虫和小鱼;在营巢季节主要吃植物,有藜芦(Veratum misae)的白鹤(图6)根、岩高兰(Empetrum nigrum)的种子、木贼的芽和花蔺(Butomus umbellatus)的根、茎等(Johnsgard,1983)。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Triglochin palutre)、泽泻、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在越冬地鄱阳湖,主要挖掘水下泥中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马来眼子菜、野荸荠、水蓼等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蚌肉、小鱼、小螺和砂砾。地理分布
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迁徙时见于河北(滦河口、北戴河),内蒙古(赤峰、达赉湖、兴安盟、哲里木盟),辽宁(双台河口、大连),吉林(莫莫格、向海),黑龙江(扎龙、林甸),安徽(升金湖、莱子湖),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南(黄河故道、黑港口)等,越冬地主要在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越冬期间零星个体见于辽宁瓦房店、江苏盐城和东台、浙江余姚、山东青岛沿海以及新疆霍城等。 在世界范围内,白鹤有3个分离的种群,即东部种群、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生长繁殖
好斗的白鹤 白鹤是单配制,5月白鹤下旬到达营巢地,此时苔原仍然冰雪覆盖,巢建在开阔沼泽的岸边,或周围水深20—60 cm有草的土墩上,巢简陋,巢材主要是苦草,巢呈扁平形,中央略凹陷,高出水面12—15 cm,巢间距10—20 km,有时只有2—3 km。产卵期常与冰雪融化期一致,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每窝产卵2枚,卵呈暗橄榄色,钝端有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点,雌雄鹤交替孵卵,但以雌鹤为主,孵化期约为27天,孵化率仅为1/3,多数雏鹤于6月最后5天至7月最前5天孵出,但只有1只幼鹤能活到可以飞翔,因为白鹤的幼鹤攻击性太强,较弱的1只常在长出飞羽之前死亡,70—75日龄长出飞羽,90日龄能够飞翔。 国际鹤类基金会于1981年、北京动物园于1989年先后对雌鹤进行人工授精,经人工孵化繁殖成功;合肥野生动物园于2000年,在圈养条件下使1对白鹤自行选偶交配,自然繁殖成功,其后,2001年、2002年均再次繁殖成功。致危因素
白鹤在繁殖地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小,主要受到石油开采和森林砍伐的威胁,当亲鹤不在巢边时,卵常被贼鸥、北极鸥和银鸥吃掉。在集结地、迁飞停歇地和越冬地,主要的环境压力是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湿地和鱼、芦苇等生物资源的丧失与破坏,以及放牧、使用非法渔具捕鱼等人为干扰;三峡工程运行有可能使长江中下游湿地的水面减少,从而对在此越冬的白鹤和其他鹤类产生不利的影响。上一篇:相和歌辞·燕歌行(陶翰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