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军秦海璐《河山》收官 品质匠心登顶年度献礼剧
(*>.<*)
由王新军执导,秦海璐监制,苗萌担任总制片人,王新军、秦海璐、韩立、王文绮领衔主演的大型卫国战争电视剧《河山》昨晚在正式收官。卫大河和游击纵队的战士们在贵人峁上浴血奋战,终于粉碎了侵略者渡过黄河的企图,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大结局当晚,CSM 59城收视率达1.589,35城收视率达1.89,网络讨论热度也持续走高,可谓完美谢幕。 自从开播以来,《河山》充分挖掘抗战题材本身蕴含的丰富戏剧性和情感深度,通过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了昂扬端正的主旋律价值观;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考究还原,再现出一个风云交错、苦难辉煌的时代,在形式与内容等各个层面上,实现了抗战剧集品质回归。自开播以来,《河山》收视率持续领跑同时段剧集,省级卫视实时关注度连续24天破2%,最高达3%;城市网收视率连续26天破1%,CSM35城最高1.9%,CSM59城最高1.6%,口碑热度双双走高。在证明该剧良好“观众缘”的同时,对同类题材创作者也极具借鉴意义。
浴血奋战终迎胜利曙光 小人物信仰折射家国大义 在昨晚的收官剧情中,贵人峁战斗正式打响。面对占尽装备优势和人数优势的敌军,卫大河首先化意外为机会,出奇打掉“老对手”杵村的指挥部,占据了贵人峁的优势地形,扭转了被动的战场局势。随即,气急败坏的敌军调集重兵向贵人峁反扑,刚刚夺下的阵地瞬间变得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卫大河派狗娃送姜雅真离开包围圈,本意是为了救他逃出生天,但狗娃却在完成任务后毅然决然地掉头返回战场,报恩报国的情怀感人至深。原本摇摆不定的卫孝定终于抛下过去,坚定地站到了卫大河和抗战军民的阵营中。空袭、炮击、白刃战……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下,贵人峁阵地始终牢牢掌握在游击纵队手中。卫大河和战士们的拼死坚守为宋军长的反包围部署赢得了时间,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反击的号角嘹亮响起,胜利的曙光终于降临。 《河山》通过陕军团长卫大河和身边的兄弟同胞保家卫国、信仰成长的历程,展现出在战火纷飞、山河飘摇的时代中,小人物向阳而生、百折不屈的内心成长史。不论是骨子里印着忠孝节义的卫大河,还是深受传统思想熏陶的卫父,抑或是段德午和赛翼德这样的下层将士,乃至大柳镇和根据地中每一个参军支前的百姓,都将自己内心深处朴素的正义感和荣誉感,转化为对民族、国家和故土河山的大爱和大义。在真实的人物群像和精彩的抗战故事背后,《河山》弘扬爱国、坚强、舍生取义的正能量价值观,为市场和行业内对同类题材作品的认知树立了新标杆。 匠心细节还原真实 故事品质“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早在《河山》开播前,预告片中展现的一系列贴近真实的细节就颇为引人瞩目。该剧开播一个月以来,不论是对战争场面还是社会场景的描绘,均由大量真实考究的细节填充支撑,还原出抗战前线紧张激烈的真实氛围和浓浓的西北文化气息。剧集的故事和制作品质可谓不负众望,带给观众无穷的惊喜。 在对战争场面的还原上,《河山》主创和制作团队可谓匠心灌注。不论是视觉层面的战场地形、军服装备,还是战法层面的运筹帷幄、排兵布阵,都在资深军事指导的专业指点之下,力求真实地再现当年抗战的场景。如卫大河率领500人坚守永济城时,残破的城楼、斑驳的城墙渲染出敌众我寡的紧张氛围,而卫大河制定的“重点防守、分批上阵”的战术,以及面临装备劣势时突袭敌人炮兵阵地的决策,则体现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在面临复杂战况时应有的素养和魄力。 在描写战争的同时,《河山》也没有忽视战争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面食、秦腔等一系列极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的关中文化元素在剧中频繁出现,让观众倍感亲切的同时,更有深意所在。正是有了这些温暖美好的生活细节,才让观众感受到和平和安宁的可贵,从而凸显出抗战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真正理由。在刘不准最后一次护送阵亡将士的灵位回乡时,卫父带领乡亲们披红挂彩、鼓乐齐鸣,以古时迎接凯旋将士的方式迎接为国捐躯的亡灵,将乡土文化与家国情怀牢牢连接在一起,展现出单纯的情感描写所难以企及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通过昂扬端正的价值内核,以及真实考究的细节再现,《河山》。在今年的献礼剧“高原”迭起之中,成功攀登剧集品质“高峰”,实现了抗战剧的题材突破和品质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