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地球上的位置 俄罗斯联邦(俄语: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通称“俄罗斯”、“俄国”(俄语:
Росси́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俄罗斯联邦与多个国家接壤(逆时针方向):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仅与俄罗斯外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波兰(加里宁格勒州)、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布哈兹、格鲁吉亚、南奥塞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丹麦属地)、冰岛、瑞典(加里宁格勒州)隔海相望。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和其最大的继承国,俄罗斯联邦虽然没有能力继承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但俄罗斯联邦还是一个国际承认的十分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其国家地位已相当于前沙皇俄国。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俄罗斯作为独联体的主要创始国之一,在独联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议案拥有否决权。
概况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气温平均为-5~-40℃,7月气温平均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 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俄罗斯国旗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 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两色构成,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为俄罗斯联邦,随后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俄罗斯国徽
·国徽
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 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 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1918年。 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国歌
曲:亚历山德罗夫 / 词:米哈尔科夫 歌词大意: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园。 坚强的意志,巨大的荣耀 是你亘古不变的财宝!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从南方的大海到北极疆域 到处是我们的森林和田野。 你举世无双!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无限的理想境界,广阔的生活空间 时代为我们开辟了未来。 对祖国的忠诚给我们以力量。 过去,现在,直到永远!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人口
1.419亿人(截至2009年4月1日)。民族180多个,其中俄罗斯族占人口总数的79.8%,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巴什基尔、楚瓦什、车臣、亚美尼亚、摩尔多瓦、阿瓦尔、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德穆尔特、阿塞拜疆、马里和日耳曼族。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根据近两年来全俄民意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50-53%的俄民众信奉东正教,10%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
·语言
俄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但是不同的共和国经常将自己民族的语言作为共和国内的官方语言。 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 主要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其它成员国中使用,在华沙条约的成员国里曾经被学校广泛作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苏联时期,俄语在其加盟共和国中被大大的强调。虽然很多这些前苏联的国家现在开始强调当地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并且也是这些国家进行交流时使用的语言。挪威俄语是俄语和挪威语的混合语。
·宗教
东正教是联邦内的主要宗教,其他的宗教包括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罗马天主教和佛教等。多数南俄的突厥语族与北高加索人信仰伊斯兰教。
·首都
莫斯科(Москва)。人口约1415万,其中常住人口1038万(截至2009年1月1日,莫斯科市内务局统计)。平均气温:1月-8℃,7月21℃。
·国家元首
俄罗斯联邦总统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2008年3月2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5月7日宣誓就职。
·行政区划
俄罗斯联邦现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21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2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4个民族自治区。 联邦内有21个享有较大自由的自治共和国,这些自治共和国往往是俄罗斯联邦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剩下的行政区包括了46个州(Области)、9个边疆区(Края)、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以及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2000年5月13日普京签发命令决定按地域原则在俄罗斯建立7个联邦区(中央联邦区,西北联邦区,南方联邦区,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乌拉尔联邦区,西伯利亚联邦区,远东联邦区)。2010年1月19日梅德韦杰夫签发命令决定自南部联邦区内分立出一个新的联邦区--北高加索联邦区。至此俄罗斯的联邦区达至8个,分别为中央联邦区,西北联邦区,南方联邦区,北高加索联邦区,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乌拉尔联邦区,西伯利亚联邦区,远东联邦区。
·重要节日
俄罗斯纪念祖国保卫者日 公历新年:1月1日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俄历新年:1月13日 祖国保卫者日(原苏联建军节):2月23日 国际妇女节:3月8日 春天与劳动节(原国际劳动节):5月1日 胜利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 人民团结日:11月4日。
地理
位于莫斯科河上的克拉斯那卢日斯基大桥 俄罗斯联邦跨越了欧亚大陆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地势及气候变化多端。全境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特别是欧洲部分以及亚洲的西伯利亚地区。南部平原大部分是干旷草原,而北部平原则大部分是森林地区。山脉多集中在东部太平洋岸及南部边境,例如大高加索山脉和萨彦-贝加尔山脉。比较中央的乌拉尔山脉虽是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分界线,但因属于古褶曲山,山势低矮,地形起伏不大。 俄罗斯联邦拥有绵延37,000公里的海岸线,跨越了北冰洋和太平洋,以及内陆的黑海和里海。一些小的海域则属于大洋的一部分:巴伦支海、白海和东西伯利亚海等属于北冰洋,而白令海和日本海等则属于太平洋。 很多条大河流经平原到达海洋。主要的河流包括了伏尔加河、颚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以及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主要湖泊有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等。
历史
俄罗斯古地图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 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 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 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 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 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 1861年废除农奴制。 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 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 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 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从国家和国际法律的角度来看,现代俄罗斯国家在1917年11月7日出现,1991年12月25日更名为俄罗斯联邦通称为俄罗斯或俄国,是沙皇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以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际义务的继任者。
彼得大帝像
·俄罗斯国名史
旧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862年至1242年) 弗拉基米尔大公国(1157年至1389年) 莫斯科公国(1246年至1389年) 莫斯科大公国(1389年至1547年) 沙皇俄罗斯帝国(1547年1月16日至1721年1月22日) 俄罗斯帝国(1721年1月22日至1917年9月1日)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1917年9月1日至1917年11月7日)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7年11月7日成立,1922年至1991年属于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12月30日 - 1991年12月26日) 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25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的 - 至今)
莫斯科红场
·俄罗斯国家首都的变迁
862年至882年 - 诺夫哥罗德 882年至1243年 - 基辅 1243年至1389年 - 弗拉基米尔 1389年至1712年 - 莫斯科 1712年5月21日至1728年 - 圣彼得堡 1728年至1732年 - 莫斯科 1732年至1918年 - 圣彼得堡(1914年8月18日改名彼得格勒) 从1918年3月12日至今 - 莫斯科
·政权的建立
圣彼得堡 俄罗斯最早期的政权是维京人在公元九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是一个由862年至12世纪中叶,以基辅为首都,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早期国家。 根据史学史的观点,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三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的时期,被认为是基辅的黄金时期。当时他们接纳了东正教,也创立了东斯拉夫法典(Russkaya Pravda)。 基辅罗斯在公元十三世纪被金帐汗国占领。
·扩张历史
中世纪后期俄罗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并从15世纪起开始向亚洲扩张。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参见俄罗斯帝国),成为欧洲列强之一,然而20世纪初开始,俄国的实力开始下降,人民也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以及之后的内战,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
列宁广场列宁雕塑
·苏联
十月革命之后不久,共产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政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亦就此成立。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由一个农业国迅速工业化,并且实行农业集体化,但期间亦有较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发展成为冷战中的超级大国,到了1980年代晚期,苏联进行了多项激进的改革。苏联最终于1991年解体。
·俄罗斯联邦
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俄罗斯脱离苏联独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成为主权国家并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从此之后,俄罗斯联邦虽然没有能力继承苏联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然是国际承认的十分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不过仍面临经济困境。不过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了决定性的改善。
政治
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4年,08年修宪改为6年,由人民直选产生。总统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包括了总理在内的高级官员,但必须经议会批准。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的首领以及国家安全会议的主席。并可以不经议会通过直接颁布法令。总统不可以连任超过2届。 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议会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议会采用两院制下议院称国家杜马(State Duma,代表联邦各主体),上议院称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uncil,代表联邦)。 联邦委员会(上议院)由俄罗斯联邦诸联邦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的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国家杜马(下议院)的职权是同意总统对总理的任命;决定对总统的信任问题;任免审计院主席及半数检查员;实行大赦;提出罢免俄罗斯联邦总统的指控;通过联邦法律。
·宪法
1993年12月12日经全民投票通过,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该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
·议会
俄罗斯联邦会议(议会)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每届任期4年。(一)联邦委员会目前共166名代表(议员),由每个联邦主体的权力代表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各一名代表组成。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本届联邦委员会为第四届,于2002年1月16日开始工作。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米罗诺夫(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ИРОНОВ,公正俄罗斯党主席),2001年12月5日当选,2003年1月29日和2007年3月30日分别当选连任。(二)国家杜马共450名代表(议员),按比例制原则从各党派中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通过联邦法律和预算、宣布大赦、同意总统关于政府首脑的任命等。本届国家杜马为第五届,于2007年12月2日选举产生。共有4个议员团,分别为统一俄罗斯党党团(315席)、俄罗斯共产党党团(57席)、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党团(40席)、公正俄罗斯党党团(38席)。共设33个委员会,另设负责审计与监督用于国防和国家安全联邦预算执行情况的专业部门。主席鲍里斯·维亚切斯拉沃维奇·格雷兹洛夫(Борис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ГРЫЗЛОВ,“统一俄罗斯”党),2007年12月24日当选。
·政府
俄罗斯联邦政府是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2008年5月8日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任命普京为政府总理。5月12日,普京总理提交的政府结构和人员组成建议获总统批准,新政府组成。 目前政府设总理、2名第一副总理、6名副总理、18个部。
政府成员名单: 总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 2名第一副总理分别为: 维克多·阿列克谢耶维奇·祖布科夫(Викто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ЗУБКОВ)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舒瓦洛夫(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 ШУВАЛОВ) 6名副总理为: 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茹科夫(Александр Дмитриевич ЖУКОВ) 谢尔盖·鲍里索维奇·伊万诺夫(Сергей Борисович ИВАНОВ) 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科扎克(Дмит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ЗАК)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列昂尼德维奇·库德林(Алекс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КУДРИН)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谢钦(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 СЕЧИН) 副总理兼政府办公厅主任谢尔盖·谢苗诺维奇·索比亚宁(Сергей Семенович СОБЯНИН) 各部部长为: 文化部长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夫杰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АВДЕЕВ) 地区发展部部长维克多·费德罗维奇·巴萨尔金(Виктор Федорович Басаргин) 卫生和社会发展部长塔季亚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戈利科娃(Татья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 ГОЛИКОВА) 司法部长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科诺瓦洛夫(Александ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НОВАЛОВ) 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列昂尼多维奇·库德林(Алекс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КУДРИН) 外交部长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 交通部长伊戈尔·叶甫盖尼耶维奇·列维京(Игорь Евгеньевич ЛЕВИТИН) 体育、旅游与青年政策部部长维塔利·列昂季耶维奇·穆特科(Виталий Леонович МУТКО) 经济发展部长艾利维拉·萨西普扎多芙娜·纳比乌林娜(Эльвира Сахипзадовна НАБИУЛЛИНА) 内务部长拉什德·古马罗维奇·努尔加利耶夫(Рашид Гумарович НУРГАЛИЕВ) 国防部长阿纳托利·爱德华维奇·谢尔久科夫(Анатолий Эдуардович СЕРДЮКОВ) 农业部长叶莲娜·鲍里索芙娜·斯科雷尼克(Елена Борисовна СКРЫННИК) 自然资源部长尤里·彼得罗维奇·特鲁特涅夫(Юрий Петрович ТРУТНЕВ) 教育和科学部长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富尔先科(Андр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УРСЕНКО) 工业和贸易部长维克托·鲍里索维奇·赫里斯坚科(Виктор Борисович ХРИСТЕНКО) 能源部长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施马特科(Сергей·Иванович·ШМАТКО) 民防、紧急情况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长谢尔盖·库茹盖托维奇·绍伊古(Сергей Кужугетович ШОЙГУ) 信息和大众传媒部长伊戈尔·奥列格维奇·谢戈廖夫(Игорь Олегович ЩЕГОЛЕВ)
(名单按政府官方网站排序)。 ·司法机构
俄罗斯联邦司法机关主要有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联邦总检察院。联邦宪法法院院长瓦列里·德米特里耶维奇·佐尔金(Вале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ЗОРЬКИН),2003年2月起任该职。联邦最高法院院长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列别杰夫(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ЛЕБЕДЕВ),1989年7月起任该职。联邦最高仲裁法院院长安东·亚历山大罗维奇·伊万诺夫(Антон Алексадрович ИВАНОВ),2005年1月起任该职。总检察长尤里·雅科夫列维奇·柴卡(Ю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ЧАЙКА),2006年6月23日起任该职。联邦委员会根据总统提名任命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联邦总检察长。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俄罗斯联邦总统
·重要人物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俄罗斯联邦总统。1965年9月14日生于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1987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1990年毕业于该校研究生院。法学副博士,副教授。1990至1999年任教于国立圣彼得堡大学。1990至1995年先后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顾问、圣彼得堡市政府外事委员会专家顾问。1999至2000年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2000年起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起任“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2003年10月起任总统办公厅主任。2005年11月14日被普京总统任命为政府第一副总理。2008年3月2日当选总统,同年5月7日正式就职。已婚,有一子。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197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曾在前苏联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其中1985-1990年在前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后,先后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市政府外联委主席。1994年任圣市第一副市长。1996年任俄总统事务局副局长。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7月任联邦安全总局局长。1999年3月起兼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12月31日叶利钦辞去总统职务,任命普京为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当选总统。2004年3月14日再次当选,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2008年5月8日其总理提名在国家杜马通过,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同日被梅德韦杰夫任命为政府总理。酷爱体育,曾获桑勃式摔跤健将、柔道运动健将及功勋教练称号,喜欢游泳和钓鱼。能讲德语。已婚,有二女。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米罗诺夫:俄罗斯联邦联邦委员会主席。1953年2月14日生于列宁格勒州普希金市。先后毕业于普列汉诺夫矿业学院(1980年)、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1992年)。1994年当选为圣市第一届立法会议议员。1995年4月起先后任圣市立法会议第一副主席、代主席。2000年6月当选为圣市第二届立法会议副主席,9月任圣市地区社会政治运动“彼得堡意志”政治委员会主席。2001年6月作为圣市立法会议代表当选为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员。2001年12月5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2003年1月和2007年3月分别当选连任。已婚,有一子一女。
鲍里斯·维亚切斯拉沃维奇·格雷兹洛夫: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主席。1950年12月15日生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1973年毕业于列宁格勒通信电子技术学院,无线电工程师,政治学副博士。先后在列宁格勒市无线电研究所、“电子仪器”生产联合体工作20余年,曾参与俄航天通信系统研发工作。1997年转入国立“波罗的海”技术大学从事科研工作。1999年担任“地区发展”跨地区实业合作基金会领导人。同年12月当选杜马议员。2000年1月当选杜马“统一”议会党团主席。2001年3月被任命为内务部长。2003年12月29日当选第四届国家杜马主席。2007年12月当选第五届国家杜马主席。多次获国家奖章。爱好体育运动,已婚。
经济
在苏联解体后的十多年间,俄罗斯联邦依然挣扎着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以及实现较强的经济增长。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和立法机构也意识到,国家的工业基础以及进一步的改革面临了严重的问题,并使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在苏联解体后连续5年下滑。尽管如此,俄罗斯的经济还是相对快速的从世界最大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2006年底,俄罗斯完成了持续八年的增长,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年均6.7%的增长率,尽管其间人口呈高负增长。 1997年俄罗斯联邦经济有所复苏。1998年的财政危机导致了当年8月卢布的贬值,债务的加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严重下滑。但是在1999年至2001年年间,凭借着较高的石油价格和疲软的卢布,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再度复苏,平均每年增长6%。 这次的复苏,再加上新政府对基础经济进行的改革,已经提升了投资者对俄罗斯联邦的信心。但是俄罗斯联邦依然十分倚赖天然资源的出口,特别是占总出口80%的石油、天然气、金属以及木材。目前俄罗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 2005年底,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570亿美元恢复增长到约7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1822亿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亿美元储蓄大关,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外汇储蓄的国家之一。 2008年全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5.6%。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俄经济增速自年中开始下滑。1-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7.5%、6.2%和1.2%,建筑、交通和工业生产领域下降幅度最大。固定投资额虽然增长了9.1%,但远低于2007年21.1%的增长率。俄政府此前预计2009年俄经济下降2.2%,但2009年1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同比降幅为9.5%,迫使俄政府下调经济发展预期。 随着世界经济对石油天然气及其他原材料需求的下降,俄外贸受到较大影响,出口明显下降。第4季度俄资本外逃总额1306亿美元,超出2005-2007年流入资本的总和。截至2008年底,俄外汇储备缩减至4271亿美元,比2007年底下降10.8%。 伴随经济形势的恶化,俄居民社会生活水平出现了近8年来首次下降。第4季度俄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5.8%,拖欠工资总额环比上升54.9%,达到47亿卢布。失业率也开始快速增加,至2008年底俄失业人数达540万,同比增长22.7%。
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416680亿卢布(约14139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3540卢布(约9991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6%。 汇率:1美元=29.38卢布。 通货膨胀率:13.3%(2007年为11.9%)。 失业率:6.3%(2007年为6.1%)。
·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1%,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30%。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铀蕴藏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黄金储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此外,俄还拥有占世界探明储量65%的磷灰石和30%的镍、锡。
·工业
2008年,俄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生产仅增加2.1%,其中第4季度下降6.1%,下降最为明显的是机电产品、纺织和缝纫业、化工生产及冶金行业。到2009年1季度,俄工业生产进一步下降14.2%。
·农业
俄农业生产主体主要由农业企业、个体农民和普通居民三部分构成,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由农业企业生产,而马铃薯和蔬菜主要由普通居民生产。2008年是近年来俄农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农业产值26027亿卢布,同比增长10.8%,其中粮食产量达10810万吨,同比增长32.6%,创1991年以来最高产量。农业人口675.6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0%。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3%。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旅游业
为新兴经济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尚不占重要地位。国内主要旅游点是莫斯科、圣彼得堡、黑海疗养地、伏尔加河沿岸城市和滨海边疆区。2007年俄出境人数是入境人数的1.5倍。俄罗斯人共出境3420万人次,目的地有148个国家。因私2020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出境旅游940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商务旅行220万人次,下降7.6%。2007年,共有217个国家的2290万人次入境俄罗斯,增长2%。入境旅游220万人次,下降了9%,只有俄出境旅游人次的四分之一。俄旅游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3%。目前,俄已通过《俄罗斯至2015年旅游法发展战略》,根据该发展战略,2015年前俄将投资3万亿卢布发展旅游,每年到俄罗斯旅游的外国游客将达到3200万人。 据俄方统计,2007年中国公民进入俄境的人数为76.5万人次,在非独联体国家中居第3位,其中持旅游签证的13万人次。俄公民进入中国境内288.1万人次,在非独联体国家中居首位,其中持旅游签证的165.2万人次。
·财政金融
截至2009年4月1日,黄金外汇储备为3838.89亿美元;货币供应量(M2)1211171亿卢布,市场现金流通量42988亿卢布。2008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为顺差1023.31亿美元,资本项目为逆差1476.7亿美元,截至2009年4月1日政府外债总额为284亿美元。 主要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241亿卢布;俄罗斯外贸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65.5亿卢布;天然气工业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18.5亿卢布。
·对外贸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俄采取卢布贬值、提高关税等一系列措施保护国内生产企业,试图通过本国生产代替进口,实现贸易平衡。 2008年俄罗斯外贸增速逐步放缓,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8.1%,出口同比增长40.2%,进口同比增长34.9%,其中第4季度俄出口额同比下降11.3%,进口增长仅3.7%。 据俄海关统计,2008年对俄双边贸易额列前十位的国家依次为:德国(673亿美元)、荷兰(618亿美元)、中国(559亿美元)、意大利(529亿美元)、乌克兰(398亿美元)、白俄罗斯(342亿美元)、土耳其(338亿美元)、日本(290亿美元)、美国(273亿美元)、波兰(272亿美元)。
·对外投资
截止2009年3月底,俄累计向境外投资额共计551.31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84.54亿美元亿美元,占69.7%;证券投资28.10亿美元,占5.1%;其他投资138.67亿美元。 俄累积对外投资较多的国家有:塞浦路斯(162.62亿美元)、荷兰(118.16亿美元)、美国(58.82亿美元)、维京群岛(34.48亿美元)、瑞士(31.00亿美元)、德国(23.26亿美元)、白俄罗斯(22.24亿美元)、英国(22.18亿美元)、乌克兰(10.81亿美元)、直布罗陀群岛(10.00亿美元)。
·外国资本
2008年俄吸引用外资规模达到1037.69亿美元,同比减少14.2%。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为270.27亿美元,同比减少2.8%;证券投资为14.15美元,同比减少66.3%;其它类投资为753.27亿美元,同比减少15.3%。外资主要投向俄零售和批发贸易、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业等领域。 截止2009年3月底,俄累计吸引外资2267亿美元。对俄投资累计余额较多的国家分别为:荷兰――444.92亿美元,塞浦路斯――362.82亿美元,卢森堡――326.90亿美元,英国――285.80亿美元,德国――152.85亿美元,爱尔兰――87.78亿美元,法国――86.08亿美元,美国――77.38亿美元,维京群岛――60.48亿美元,日本――57.49亿美元。以上各国累计投资余额占俄同期累计投资余额总额的85.2%。
·人民生活
俄政府把2008年定为 “家庭年”,举行多项活动,宣传鼓励俄民众重视家庭,提高生育水平。2008年,俄人口出生率为7%,达到15年来最高值。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的情况,俄还修改相应法律规定,允许俄家庭自2009年1月1日起使用“母亲基金”归还房贷。 2008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2.7%,其中12月份同比下降11.6%。2008年俄月人均名义工资17112卢布(约582美元),较上年增长25.2%。至2008年底,俄失业人数约为580万,其中登记失业人数为152.2万人。
交通运输
各类运输方式俱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都起着重要作用。2007年客运量为230.74亿人次,客运周转量为4655亿人公里,货运量为94.47亿吨,货运周转量49100亿吨公里。
·铁路
至2007年底铁路运营里程为8.5万公里。2007年客运量12.78亿人次,客运周转量为1741亿人公里,货运量13.44亿吨,货运周转量20900亿吨公里。
·公路
至2007年底硬化公路运营里程75.5万公里,其中非公用道路15.8万公里。2007年客运量为125.5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181亿人公里,货运量68.61亿吨,货运周转量2060亿吨公里。
·水运
至2007年底海运商船3478艘,总吨位1197万吨。海运客运量140万人,客运周转量为8000万人公里,货运量2700万吨,货运周转量620亿吨公里;内陆水运船只3.3312万艘,内河航线里程10.2万公里。2007年客运量21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10亿人公里,货运量1.52亿吨,货运周转量840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至2006年底民用飞机约5600架,其中3.9%投入运营时间低于5年,33.7%为5-15年,62.4%为15-30年。国内国际总航线超过60万公里,其中国际航线约9万公里。2006年客运量47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10亿人公里,货运量100万吨,货运周转量34亿吨公里,其中国际货运周转量为22亿吨公里。至2005年底,俄运行机场总数393个,其中国际机场70个,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下诺夫哥罗德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
至2007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22.4万公里。2007年输油气总量10.62亿吨,周转量为24650亿吨公里。
文化
俄罗斯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罗斯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俄罗斯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著名的大型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宫廷里,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盘等木制品。 俄罗斯拟将1000所高等院校合并为150所
·风俗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俄罗斯也有“清明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始于1959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是苏联和俄罗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1972年定级为世界A类电影节,是全球12个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2000年起从每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其悠久历史仅次于威尼斯电影节。
·克里姆林宫(Kremlin)
在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后屡经扩建,至19世纪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宫,为一古老建筑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宫、多宫、圣母九天教堂、参议院大厦、伊凡大帝钟楼等。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
·彼得大帝夏宫(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
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
冬宫
·冬宫(Winter Palace)
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 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婕林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埃尔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十月革命后,1922年苏联成立了国立埃尔米达日博物馆。冬宫成为该博物馆的一部分。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斯莫尔尼宫(Smolny)
位于圣彼得堡市的斯莫尔尼宫建于19世纪初叶,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原为贵族女子学院,曾是苏共列宁格勒州委和市委机关所在地。斯莫尔尼宫正面长220米,主体建筑的两翼伸出,每翼各长40米,组成宫中的主要庭院。20世纪60年代又在正门增建8根壮丽的圆柱和7个拱形门廊,和其右侧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斯莫尔尼修道院浑为一体,形成巧妙的组合,合称斯莫尔尼建筑群。“斯莫尔尼”一词来自俄语“沥青”,初建时这里属沥青厂。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 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斯莫尔尼宫,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至9日在大厅内举行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
简称“大剧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始建于1776年,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坐落在莫斯科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1780年剧院改址到彼得罗夫大街上一所新建的石造剧院里,称彼得罗夫剧院,1805年剧院被焚毁。1824年,天才建筑师博韦在石造剧院的原址修建了新剧院,称大彼得罗夫剧院,简称大剧院,翌年1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1853年,大剧院又遭受火灾,1855—1856年重新修复,略加改建,成为19世纪中叶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欧洲最大的剧院之一,并于1919年起成为国立示范大剧院。它的建筑既雄伟壮丽,又朴素典雅,内部设备完善,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剧场呈椭圆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故居内书房形,正面是大舞台,高达18米,台前是深深的乐池, 中间是一排排的观众席。其他三面是贴墙的包厢,总共五层,高21米。总统包厢在二层正中央,还有两个贵宾包厢设在舞台的左右两侧。包厢里放着几把鎏金包缎椅子,平时只供观赏。剧场可容纳2200名观众,整个内部装饰完全是宫廷式的,仅房顶的那个大吊灯就把一万三千块水晶和无数小烛台照得闪闪发光。
·普希金广场(Pushkin Square)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旧称苦行广场,因旧时广场上建有苦行 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把苦行广场改名为普希金广场。广场上耸立着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这座纪念像于1860年预定建在沙皇村,拟在普希金读书的中学成立50周年纪念日揭幕,后来改移建在莫斯科。纪念像采用了后来获“超等艺术家”称号的雕刻师奥佩库申的设计。1880年7月18日,纪念像举行揭幕仪式。纪念像基座上刻有普希金的一首诗,诗曰:“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 蹇滞的人们,祈求过怜悯和同情。”广场上有个小花园,园中有花岗石台阶、红色大理石喷泉、饰灯等,景色优美。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Aurora Crusier)
揭开俄国十月革命战幕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原为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该舰长124米,宽16. 8米,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参加日俄间的对马海役。“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中,“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1917年11月6日,舰上的官兵把舰开到彼得堡尼古拉耶夫桥畔(现施米特中尉桥),7日(俄历10月25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号”上向全国广播,当日晚21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1923年,该舰改为练习舰。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舰上的9门主炮被拆卸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扼守防地。第10门主炮、指挥员和炮兵班,留在舰上迎战。后在危急关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争后期它被打捞起来,并于1944年修复。从1948年11月起,它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久性地停泊在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瞻仰。该舰于1927年获红旗勋章,1968年获十月革命勋章。
·莫斯科地铁(Moscow Metro)
莫斯科地铁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其建设工程耗时仅3年,一期工程建了两条线。第一条线路从索科尔尼基公园到市中心斯摩棱斯克广场,共13站,长11.6公里。后来又建成3条、4条线,到1943年5条线全部通车,40年代末出现了把各条线穿起来的环线地铁。如今,莫斯科地铁全长220多公里,其布局与地面的布局一致,呈辐射及环行线路。地铁总共有9条线,包括8条辐射线和1条环行线,全长300公里,有150个站台,4000列地铁列车在地铁线上运行,有5000多节车厢。地铁每天平均开8500多次列车,担负全市客运量的45%,每天运送的乘客达900多万人次。地铁运行速度很快,时速最高达90公里。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铺设的大理石就有几十种,并广泛采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像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完全没有置身地下的感觉,其中一些作品美妙绝伦,令人流连忘返。地铁车厢除顶灯外,还设计了便于读书看报的局部光源,在车厢门口安装了报站名用的电子显示屏。地铁站除根据民族特点建造外,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
·阿尔巴特街(Arbat Street)
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紧邻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象征之一。著名诗人普希金从1830年起居住在这条大街上,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尔巴特街53号。阿尔巴特街曾是艺人和画家荟萃的天堂,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阿尔巴特街的小店铺一家挨一家,商品种类极其繁多,如暖和的护耳皮帽,精心编制的大草鞋,琳琅满目的耳环、坠子,各种古怪的护身符,别致的小包,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衫,年代久远的宣传画,伪造的证件,古董,雕塑,绘有俄罗斯历届领导人形象的玩偶套人......街头作画的艺人是阿尔巴特街上一道不灭的风景。
·俄罗斯国家大剧院
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俄罗斯国家大剧院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戏剧、文化中心,也是俄罗斯及其文化艺术的象征。1825年,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博韦对剧院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国家大剧院既雄伟壮丽,又朴素典雅,其内部设施完备,音响效果极佳。观赏大厅共6层,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
教育
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教育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近年,由于俄罗斯学龄儿童数量呈下降趋势,俄罗斯普通教育机构也相应有一定的减少。2010年,俄罗斯将启动“我们的新学校”国家教育重点工程。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在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高等教育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工程技术领域亦属世界一流。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拥有优秀传统和鲜明风格。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建于1755年。莫斯科大学目前开设27个方向57个专业,研究生培养专业达168个。本部现有29个系,15个科研所,4座博物馆、350多个教研室,1个科技园、1所植物园,图书馆藏书达900余万册。还有4所分校。本部在校生36082名学生。莫斯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及科研人员共计9108人,其中2065人获得博士学位,5228人获得副博士学位,教授约1000名,副教授和讲师约2000名,约300名俄罗斯科学院及分类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俄罗斯的18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中,有11人在莫斯科大学工作和学习过。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于1724年,是一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19个系,在校生近2万人,教师2000多人,其中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23人,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工作过。 俄罗斯的著名高校还有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大学、莫斯科石油天然气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矿业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海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精密技术信息大学、圣彼得堡矿业大学、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喀山大学、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等。 2008年,俄罗斯实施的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第一阶段宣告结束。2008年5月,俄总统梅德维杰夫签署了“组建联邦大学”的命令。通过地方院系合并,新组建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和南联邦大学。11月,俄罗斯再次提出组建国家级研究型大学的计划。
新闻出版
俄全国共有3万多种报纸杂志。其中属于全国性报刊、且发行量较大的主要有: 1、《俄罗斯报》,俄罗斯国家政府机关报。1990年11月11日创刊,在俄全境及独联体国家发行,目前总发行量超过22万份。该报在俄罗斯报界具有权威性,是俄国家各种法律文件生效后唯一有权刊载的媒体。《俄罗斯报》目前在其全国设立32个记者站,同时在俄全国44个城市刊印发行。 2、《消息报》,私营企业,社会政治类报纸,全面报道俄国内及国际重大事件,分析与评论商业、经济、体育以及文化等问题和事件。该报为前苏联报纸,1917年3月创刊。1991年8月23日注册登记,1992年11月3日重组为私有化企业,1998年4月20日重新注册登记。该报每周一至周五出版五期,逢周六、日停刊。 3、《独立报》,为目前俄一家大型私营出版企业。主要报道国内及国际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以及俄国内文化体育生活等消息。该报纸于1990年12月21日创刊,目前发行量约60万份。该报设有网络版,每日访问人数13万人左右,每周点击率超过65万人次。 4、《新闻时代报》,股份制报刊企业,公司控股71%,个人股份为29%。该报以报道社会和政治类新闻为主,同时也包括财经、商贸、文化体育消息等。2000年3月出版发行,每周一至五发行五期,周六、周日停刊,每期12个版面。目前发行量超过10万份,主要发行地区为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上述两地占到其总发行量的93%。 5、《生意人报》,私营企业。主要报道俄国内及国际政治、商业、财经、体育等事件。2008年8月起,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其刊登与国家“破产法”相关的官方消息。每周出版五期,周六、周日停刊。2006年全年发行量69.8万份。 6、《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为前苏联主要报刊之一,1925年3月13日创刊。根据俄官方专业机构最新调查显示,在俄拥有读者880.8万人。 7、《总结》杂志,周刊。该杂志由《七天》出版社出版,创刊于1997年,是目前俄较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以社会政治性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期刊。该刊物发行范围较为广泛,除莫斯科和周边地区外,在俄国内各个地区和独联体国家均有发行。此外,还是“汉莎”航空、捷克航空、英国航空等多家欧美航空公司的赠送读物。除上述报刊外,在俄罗斯较有影响的刊物还有《真理报》和《公报》等。 主要通讯社有: 1、俄通社-塔斯社,简称俄塔社,俄政府官方通讯社,为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其前身是前苏联时期的塔斯社及1992年1月成立的俄通社,1992年正式更名为俄通社-塔斯社。目前在俄及独联体国家设有74个分社,在其他59个国家设有62个分社。 2、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前苏联新闻社,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系俄目前两大主要通讯社之一,地位与俄塔社相同,是俄政府对外宣传的主要通讯社。在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设有40多个分社,现已开通中文网站。 3、国际文传电讯社,也称作文传电讯“国际信息集团”,主要负责向社会提供全息政治、社会新闻和调查研究,是俄目前在现代IT领域和其他经济部门中唯一掌握金融市场信息的专业化机构。目前,该集团公司可以使用包括俄语、哈萨克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阿塞拜疆语,以及英语、德语等100多种语言发布各类信息。该媒体所设栏目有“国际新闻”、“中国新闻”以及“中国经贸述评”等。 主要广播电台有: 1、《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是俄国家广播公司主力宣传机构之一。该电台为国有性质,1929年建台,1989年1月1日使用现在名称对外广播,目前可以用32种语言全时段向世界播发信息。据俄方资料介绍,该台受众面积极广,面对俄及独联体国家1.7亿听众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民族中3.5亿了解俄语的人,服务于生活在俄的1500万外国人和3000万生活在海外的俄罗斯人。 2、《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私营,1990年建台,全天使用俄语广播。 3、《灯塔》广播电台,是历史悠久并较有影响的俄国家音乐电台,1964年根据前苏联政府的有关决定建立。该电台每半个小时播发5分钟的新闻内容,其他节目的设置还有音乐、直播、晨间幽默、专访和广播电影等栏目。该电台目前拥有三套广播频道。 主要电视新闻机构有: 1、《新闻频道》电视台,该台为俄唯一一家全天24小时播发新闻节目电视台,以播发新闻为主,以传播迅速、信息量大见长,重要新闻节目连续滚动播出。主要节目品牌有:新闻节目,每天即时播送政治、经济、社会和体育等信息。此外还有新闻采访节目,本周新闻分析节目等。 2、《第一频道》电视台,国家参股企业,1995年成立,全俄综合性电视台,2002年9月由原俄罗斯公共电视台更名,系俄罗斯和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俄语电视台,在俄的覆盖率可以达到99.8%。其主要的电视栏目有:新闻直播,电影节目,体育转播,电视访谈,儿童节目,文化历史节目和娱乐节目等。 3、《俄罗斯》电视台,国有性质,1991年5月建立。根据俄方有关资料介绍,该电视台是俄目前可以覆盖全俄的两家电视台之一,在本土可以达到85%的覆盖率,在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地区还拥有5000万电视观众。目前《俄罗斯》电视台信号可以发射到西欧、中东和北非等地区,未来还计划将直播节目直接发射到美国。该台与50多家大型的电影生产商和销售商有密切合作关系,电影节目占其总播出时间的35%。 4、《独立电视台》,1993年建台,是目前俄唯一经过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的私营电视台。《独立电视台》除了俄本土之外,还能够覆盖到独联体国家以及西欧、中东、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5、《中心电视台》,莫斯科市政府所属,1997年建台,节目覆盖俄大部分地区和部分独联体国家以及欧洲国家。
军事
二战时期苏军军装的俄罗斯士兵 俄罗斯军队是在前苏联军队基础上组建的。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关于组建俄罗斯国防部的命令,同年5月7日发布了关于组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命令。 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俄罗斯联邦议会、俄罗斯联邦政府对保障国家安全、国防能力状况,对俄罗斯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的战斗准备程度、动员准备程度和战斗力负全责。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由管理机关、军团、兵团、部队、军事院校以及后勤部门组成。在组织编制结构上分为陆军、空军、海军3个军种和战略火箭兵、航天兵、空降兵3个独立兵种。未编入武装力量的其他军队包括边防军、内卫部队、联邦安全部所属部队、政府通信部队、联邦保卫总局、铁道兵、民防部队、国家消防局等。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领导与指挥体制是:俄罗斯联邦总统兼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对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实施全面领导,并通过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对武装力量实施作战指挥。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对联邦武装力量实施直接领导。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对武装力量进行作战指挥,对武装力量各军种的指挥通过各军种总司令部进行。 总统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为梅德韦杰夫(2008年5月7日正式就任)。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2007年2月15日任现职),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2008年6月任现职),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科尔马科夫上将(2007年9月任现职),国防部副部长兼常务秘书潘科夫(2005年9月任现职,2009年4月由大将改为文职),国防部副部长兼装备部部长波波夫金(2008年7月任现职,2009年4月由上将改为文职),国防部副部长兼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布尔加科夫上将(2008年12月任现职),国防部副部长楚什金(2008年11月任现职),国防部副部长兼营房建设主任伊万诺维奇上将(2008年9月任现职)。 2000年1月10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批准了第2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2000年4月2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又批准了第2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2008年8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批准了新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2000年9月9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批准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2003年10月,俄又出台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文件。2008年9月15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发布“重塑军队面貌”命令,开始了新一轮军事改革,主要内容为:精简人员、调整建制、实现军队常备化、更新装备及提高军队待遇等,计划至2012年军队现役人员裁减至100万,其中军官人数将从35.5万减至15万。2009年5月12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 1993年2月11日,俄罗斯颁布《兵役义务与服役法》,规定义务兵的服役期限由苏联时期的24个月减为18个月;舰艇和海岸战斗保障部队义务兵服役期限由36个月减为24个月;高等学历义务兵服役期为12个月。目前,俄军正在向合同兵役制过渡。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俄军兵员补充将实行双轨制,即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相结合。从2008年1月1日起,应征入伍的义务兵服役期缩短至1年。 截至2008年9月份,俄军总兵力为113.4万人,其中陆军37万人,空军20万人,海军17万人,战略火箭兵10万人,航天兵7万人,空降兵3.6万人。此外,还包括18.8万人的其他部队(总部机关,后勤、建筑与营房部队,核管理部队,兵役系统等)。目前,俄军正在根据新的军事改革方案进行编制调整和人员裁减。 历年军费开支为:2000年63亿美元,2001年78.5亿美元,2002年91亿美元,2003年110亿美元,2004年137.16亿美元,2005年189.7亿美元,2006年238.6亿美元,2007年327亿美元,2008年383.84亿美元。 目前,俄境外驻军总数近5万人。驻摩尔多瓦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俄军战役集团军1000人;驻南高加索俄军集群5000人,下辖第102军事基地(驻亚美尼亚久姆利);驻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第201军事基地7000人;驻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1.3万军人和1.6万文职人员;驻吉尔吉斯斯坦坎特空军基地140人;驻叙利亚塔尔图斯海军物资技术保障站150人;驻非洲国家100人。俄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雷沙干、塔吉克斯坦努列克、阿塞拜疆加巴拉、白俄罗斯甘采维奇驻有4个雷达站,在白俄罗斯维列伊卡驻有第43通讯站;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驻有第5航天发射场,兵力约3000人。
外交
开展全方位外交,以独联体为战略重点,以与西方关系、特别是与欧洲关系为优先,同时加强亚太外交,加大对中、印等亚太大国的借重。其宗旨是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力主重振俄大国地位,突出维护国家利益,着眼点是为俄国内经济复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俄美关系
2009年7月,俄美决定建立由两国总统亲自领导的双边合作发展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两国各领域合作。 2001年以来美俄首脑重要会晤 俄美“2+2”会谈机制 美俄在反导系统问题上的争端 俄美签署和平利用核能政府间协定 美俄有关削减战略武器的条约
·俄欧关系
1997年签署的指导欧俄关系发展的文件《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已于2007年年底到期。双方代表已就签署新协议进行了六轮谈判。 2003年5月,俄欧双方就同意举行谈判建立四个“共同空间”:环境和能源合作的经济空间;自由、安全和司法合作空间;外部安全合作空间以及科技、教育和文化合作空间。这四个“共同空间”是通向欧俄战略伙伴关系“路线图”的主要内容,但双方进行了多年谈判未见成果。 在影响欧俄关系发展的诸多障碍中,天然气合作问题最为突出。欧盟四分之一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其中80%经由乌克兰输送。俄罗斯和乌克兰近年来多次因天然气费用问题发生争执,致使欧洲其他国家的俄罗斯天然气用户受到影响。近来,乌克兰又面临拖欠俄罗斯天然气费用问题。 2008年,欧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800亿欧元。 2009年6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组织召开全欧峰会,制定新的欧洲安全条约,作为保障未来欧洲安全的法律基石。之后,梅德韦杰夫还在多个场合呼吁启动制定新欧洲安全条约的进程。11月29日,俄公布新的欧洲安全条约草案。据报道,草案实质是在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政治军事安全领域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空间,以便摆脱“冷战”遗产。
·俄印关系
2009年12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两国联合声明,表达对全球反恐、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共同立场。两国还就加强军事和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签署了协议。 近年来,俄印领导人交往频繁。梅德韦杰夫2008年12月访问了印度,印度总统帕蒂尔则于2009年9月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梅德韦杰夫和辛格共同出席了2009年6月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两人还在匹兹堡金融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
·俄白关系
1999年底,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条约于2000年生效。根据条约,俄白两国各自仍为主权国家,保持各自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此基础上双方联合设立了具有超国家机构性质的最高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联盟议会组织,负责处理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科学文化等领域里进一步合作的所有相关问题。 2009年1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共同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签订10周年声明,强调联盟国家建设的优先方向是巩固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政治体制建设。
·俄白哈三国关系
俄、白、哈三国2007年10月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关税同盟。三国在2009年6月就建立关税同盟的所有细节问题达成一致。从2010年1月1日起,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将正式启动三国关税同盟运作机制。
·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从1992年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直至2001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关系连上四个台阶。 2008年,中俄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睦邻友好、平等互信、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双方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指针,大力加强在政治、经济、人文、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合作。 >>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俄罗斯将加强俄中各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背景资料: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第二个10年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迈向纵深 中俄关系变迁:跨越60年的握手 中俄双方将建立边境地区救灾部门联络机制 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全面深入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相互信任加深,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0年7月,俄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12月,普京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2003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声明。2004年9月,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2004年10月,普京以总统身份再次访华,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表示,这一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 2005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赴俄罗斯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中俄联合公报》。2005年9月,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首脑会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年9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访华,与吴邦国委员长举行会谈,标志着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定期交流机制全面启动。10月,温家宝总理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2005年11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温家宝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次定期会晤。 2006年3月,总统普京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两国并签署了联合声明,并签署了22个合作文件,涉及政治、外交、能源、投资、金融、交通等领域。2006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访问俄罗斯。 2007年3月,胡锦涛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出席“中国年”闭幕式。 2008年5月23日至24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发表《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7月21日,中俄外长共同签署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这标志着中俄4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勘定。同年10月,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三次定期会晤。12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相互致电宣布启动中俄“语言年”。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2010年将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活动。” 2009年5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同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并发表联合声明。10月12日至14日,普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八次会议,并共同出席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见证了12项双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 2009年9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2009年10月27日,中、俄、印三国外交部长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第九次会晤。并签署联合公报。
中俄经贸关系: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568.3亿美元。 中俄银行业为两国经贸合作保驾护航 中俄联合打造东北振兴与远东开发“统一板块” 中俄民间贸易面临转型
中俄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2008年建立中俄能源对话机制。 2009年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被誉为“中国凤冠最高点”的漠河宣布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段正式开工建设。7月3日,俄罗斯议会下院批准了4月份由俄罗斯和中国双方共同签署的《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 中俄石油管道北起俄罗斯的斯克沃罗季诺市,南至大庆,全长1030多公里,分为斯科沃罗季诺至漠河的俄罗斯段和漠河至大庆的中国段。其中约63公里的俄罗斯段已于2009年4月27日开工建设。
中俄文化交往: 在两国领导人的提议下,两国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为巩固“国家年”取得的成果,两国决定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