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
哺乳动物。斑羚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和亚洲东部、南部等地,属于高山动物,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善于跳跃和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纵身跳下10m 余深的深涧而安然无恙。但是,斑羚虽有肌肉发达的4 条长腿,极善跳跃,但也有极限。在水平方向,一般健壮的雄兽最多能跳出5m多远,而雌兽、幼仔和老年个体只能跳出4m左右。 斑羚 斑羚是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级)。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牛科 Bovidae 属:髭羚属 Naemorhedus 种:斑羚 N. goral
概述
斑羚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百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為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紋,喉部有一塊白斑。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黃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生物特征
斑羚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仅有1~2厘米,自额骨长出后向后上方倾斜,角尖向后下方略微弯曲。角尖尖锐、光滑,其余部分具有10多个横棱,数目与年龄相关,横棱之间有浅而细的纵沟,但不割裂横棱。雌兽的角稍细。头部较狭而短,面部较宽,吻鼻部裸露区域较大,向后延伸到鼻孔以后。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蹄腺。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所以也有“麻羊”之称。尾巴短,鼠蹊部污白、棕白色。鼠鼷部有2对乳头,但没有鼠鼷腺。生活习性
斑羚 斑羚为典型的林栖兽类,栖息生境多样,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可见于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但未见于热带森林中。常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隐蔽。一般数只或10多只一起活动,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它栖居的山地一般都有林密谷深、陡峭险峻的特点。性情孤独,喜欢单独活动,或者结成2~3只的小群。冬天大多在阳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晒太阳,夏季则隐身于树荫或岩崖下休息,其他季节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多在早晨和黄昏觅食活动,一般在固定的范围内。极善于跳跃、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纵身跳下10余米高的深涧也安然无恙。视觉、听觉极为灵敏,叫声似羊。受惊时常摇动两耳,以蹄跺地,发出“嘭,嘭”的响声,嘴里还发出尖锐的“嘘,嘘”声。如果危险临近,则迅速飞奔而逃。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以及苔藓等为食。地理分布
斑羚分面于尼泊尔、印度、缅甸以及原苏联的西伯利亚。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诸省区。生长繁殖
斑羚 斑羚于秋末冬初发情交配,雄兽之间以角相抵或用后肢站立、前肢搏击,争夺雌兽。雌兽的怀孕期为6~8个月左右,每胎产1仔,有时产2仔。哺乳期为2个月。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5~17年。由于乱捕滥猎,斑羚的数量日趋下降。·人工繁殖
斑羚性怯胆小,属神经质型动物,从野外捕获而进行人工驯养具有一定难度。湖北十堰市某动物园近几年来先后从野外获得成年斑羚6只,经过驯化成活2只(1公1母),并自1998年开始繁殖,至今已成功繁殖5胎。亚种分化
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曾将斑羚分为7个亚种,后Gloves和Grubb(1985)将caudatus从中分出,成为一有效的种。 总起来说,在中国有分布的有(Wang,S.etal.,1966;Shackleton,1997): 华南亚种N.g.arnouxianus(=N.caudatusgriseus):分布于中国中部地区,包括陕西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湖北、湖南、广东北部、贵州大部分地区和广西。(Luoetal.1985) 西南亚种N.g.griseus(=N.c.griseus):分布于西藏高原东部边界的高原和中国西南地区,包括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陕西东南部、四川西部、湖北西部和云南东部。 华中亚种N.g.caudatus(=N.caudatusraddeanus):分布于宁夏、山西、河北北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 喜马拉雅亚种N.g.goral(=N.g.hodgsoni):仅分布于西藏南部边境的狭窄地带。种群现状
迄今对斑羚种群的现状尚未作过专项调查,全国储量难以估计。但据目前零星资料,获悉四川省在过去几十年间平均年产毛皮8000张,其中四川西部横断山区及川北为其重点产地,估计过去野生种群至少有2~3万只。目前西藏自治区约有2485只±629只;广西东北部山区的斑羚,其种群数量均十分稀少;本种曾记载于广东北部山地,但从50年代始的历次考察中均未获过标本,说明数量十分 斑羚稀少。浙江和安徽地区也已难见到。至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种群数量情况迄今不详。 据初步统计,现有20余处的自然保护区栖居着斑羚,它们可值此得到较好的保护: 1、华南亚种在佛坪保护区(陕西)得到较好的保护,另外在至少十个保护区有其踪迹,包括,九连山保护区和武夷山保护区(江西);花坪保护区、千家洞保护区、寿城保护区、西岭山保护区和银锭山保护区(广西);梵净山保护区(贵州);太白山保护区(陕西)等。 2、灰斑羚出现在墨脱和Xiaca保护区(西藏);白水江和头二三滩保护区(甘肃);白河、蜂桶寨、黄龙寺、九寨沟、喇叭河、马边大风顶、塘家河铁布、王朗、卧龙和小寨子沟保护区(四川);神农架保护区(湖北);哀牢山、白马雪山、大围山、大雪山、高黎贡山、黄连山、南滚河、铜壁关和玉龙哈巴雪山保护区(云南)等。 3、华中亚种在其分布区的大部分保护区都可见到,例如镜泊湖和茂山保护区(黑龙江);长白山和左家保护区(吉林)等。 4、喜马拉雅亚种在与尼泊尔交界的边境的珠峰保护区得到保护。致危因素
斑羚栖于森林中,由于过去的林木被大量砍伐、导致适宜栖息地不断丧失,生存空间日益缩减、分割,这是主要的致危因素。自1962年起,国家主管野生动物的有关部门已把斑羚列为保护动物,但因宣传教育不够,当地猎民为获取其肉、皮和制药的原料而大量捕杀,这是造成野生种群日渐稀少的另一原因。例如每年仅陕西省就收购灰斑羚的皮毛1,200元~1,300元/张(Zhen, 1984),自60年代到80年代,本种一直被列为受保护的种类,但执法不力。自然保护区
林芝东久赤斑羚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2.3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赤斑羚等珍稀动物及生态系统。保护区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背后,位于川藏公路干线上,距拉萨500公里,距林芝地区行署驻地八一镇约97公里。 以保护赤斑羚等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加拉白垒峰北坡,东久河流域南岸。1985年建立,保护区属高山峡谷地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有冰峰雪岭,也有溪流瀑布,具有完整的山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平均坡度50°以上,坡面物质移动强烈,局部地区山崩、雪崩、滑坡、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象频繁发生。冰川类型为海洋性冰川。年降水量达900毫米以上,年均相对湿度70%左右,年均温8.5℃。特有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保护区茂密的原始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系列明显。海拔2500米左右河谷为植被基带,有部分通麦栎和西藏箭竹等组成的常绿阔叶林带;海拔2500~3500米是以林芝云杉林为主的地带;海拔3500~4100米之间分布了急尖长苞冷杉林;海拔4100米以上是高山灌丛草甸带,由雪层杜鹃、藏十柳等矮灌丛组成;海拔4500~4800米多流石滩,主要有雪莲花属、矮垂头菊等;海拔5200米以上为雪线。保护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动物的垂直分布呈现古北界与东洋界并存的现象。除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赤斑羚外,还有云豹、熊猴、黑熊、小熊猫、小爪水獭、大灵猫、麝、岩羊、大绯胸鹦鹉、藏马鸡等。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0种,珍稀植物5种。赤斑羚是珍稀保护动物之一,1973年在西藏首次发现,其分布区域十分狭小,西藏境内赤斑羚总数不足1500只。因此,该保护区已成为赤斑羚的保护基地。下一篇:台湾鬣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