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响阵
台湾戏剧。台湾阵头之一。流行于台湾西南沿海一带,目前有稽可考的历史约百年。据传起源于中国福建南安、同安、泉州等地一带乞丐乞讨时所跳之“拍胸舞”,在闽南有钱鼓弄、钱鼓舞、打花草等之别称,后渐成为民间踩街活动和迎神进香时所跳的一种民间舞蹈,并为梨园戏、高甲戏等所吸收而搬上舞台。在台湾又称天子门生、天子文生、乞食歌、天子门生七响阵、天子门生七响曲、打七响、七响曲、七响子、打手掌、七里响、七里香、状元阵、乞食婆子阵等。但天子门生、天子文生、乞食歌,并不特指某单一类型的音乐团体,如太平歌也有天子门生、天子文生、乞食歌等之别称。之所以会有“七响”之称,乃指在舞蹈行进过程中,拍打身体数个部位(不一定是七个部位),发出数个声响节拍而言。 就演出形式言,目前所见有“无剧情只舞不歌”,以及“有剧情载歌载舞”两种形式。“无剧情只舞不歌”的七响阵,是一种纯打七响(或不一定七响)的舞蹈表演,大多依附在车鼓中,与车鼓阵、牛犁阵、桃花过渡阵、拋采茶等一起演出,独立成阵的很少;使用的乐器,基本上有壳子絃、大管絃、月琴、笛等,或代之以录音设备。“有剧情载歌载舞”的七响阵主要为因应庙会、神诞等场合演出,台南县龙崎乡牛埔村的“乌山头七响阵”、高雄县內门乡內东村的“州界尪子上天七响阵”,以及高雄县內门乡內东村的“虎头山七响阵”均保留传统,为目前台湾七响阵三大主要业馀阵头;使用的乐器皆为壳子絃、大管絃、月琴、笛、掽管、四块、引罄七种,音乐可分为“歌乐曲”与“器乐曲”两种。 歌乐曲部分,目前保留下来的相当少,有“一丛好花”、“七里香歌”、“十二生肖”、“十八相送”、“十五步送哥”、“十条手巾”、“上大人孔一己”、“陈三五娘”、“结尾”、“圆满拜谢”等。器乐曲也有歌词,统称为“行路谱”,为平时行进及热场用,正式表演时大多不用,艺人为了区别不同曲调的“行路谱”,乃以歌词(工尺谱字)的前几个字称之,如“士合一ㄨ一士一”、“上ㄨ五上五六五”等。目前所见器乐曲有“上五上工上ㄨ”、“上ㄨ五上五六五”、“士上合ㄨ工士”、“士合一ㄨ一士一”、“工工士合ㄨ工上”、“六六上ㄨ”、“起谱”(上五上五六五)、“掌头”(一ㄨ一士一)、“普庵咒”等,其中以“起谱”、“掌头”(此二者可用于正式表演)、“六六上ㄨ”、“工工士合ㄨ工上”等较常使用。 三大主要业馀阵头的表演形式,也与一般七响阵多有不同,如一般七响阵前场演员多为二生二旦三丑的七人演出,而这三个团体卻皆是一婆(旦)二公(角)的三人演出,且至今仍保留前场不男女同台的传统,清一色全由男性或女性扮演。 另台南县薪传獎得主陈学礼(1915-2007)、林秋云(1923-2004)夫妇,在台南县市也传承了不少以健身、娛乐为目的,较少参与庙会活动的“有剧情载歌载舞”的七响阵社团。林秋云为指道上的方便,并自行设计舞步教学,已脫离传统,由于是以健身、娛乐为目的,故其团员人数不拘,通常为 20-30人。所演出的曲子只有一首,称“打手掌”或“七响曲”,歌词敘述郑元和故事。后场伴奏除陈学礼现场演出壳子絃(小椰胡)外,另配以录音设备。这些团体并不独立成阵,同一批成员通常也演出车鼓阵、牛犁阵、桃花过渡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