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发展方向或面临关键选择
【资讯百科助读】 中评社北京(2010)3月17日电/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结束了,房价走向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成为热门话题。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回建强文章表示,中国房地产业经过1998年的市场化改革,10多年来,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产业增加值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上升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而在承认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价格日益高涨与人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高涨的房价脱离了宏观经济增长的幅度,成为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央企进入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受到非理性提升,房地产企业生存环境平衡受到破坏;对房地产业发展思路的摇摆不定,导致中国住房保障工作不能顺利推进等。 文章指出,这些问题有些是全局性的,涉及到中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有些是局部的、技术性的。但问题的确客观存在,不能忽视。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涉及房地产业的议案、提案,并且一些已经列入大会正式议案,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已将目光投向房地产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由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和迟夙生分别领衔30余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和“深化二次房改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的议案,已列入本次人大会议正式议案。 “二次房改”是相对于1998年房改而言的,这足以显示该议案所论述内容的分量。先不论“二次房改”的提法是否恰当,单看其内容却有很大的社会号召力。它的核心内容是“三三制”,即“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供应对象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根本目的是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 实际上,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23号文就提出了经济适用房是解决居民住房的最主要途径,比例可以达到70%,但在其后的执行中并未落实到位。“二次房改”议案实际上还是强调了住房的“准公共品”性质,反对房地产市场完全市场化,并将住房保障工作用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长期执行。 有人也许会说“二次房改”的提议是在走回头路,是福利性分房,是不讲市场效率的,但其实住房民生问题一定是不讲市场效率的。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单纯的经济数据增长,如果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没有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这种市场效率下的发展也必然是与“以人为本”不相融洽的。 文章最后说,现在我们发展房地产业的总体思路和方向要明确下来,是继续搞市场化,还是走住房民生化的路子?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这也是一个关键的选择。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