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江西省地处我国中部,位于长江之南。婺源位于赣东北,与皖、浙两省交界,是山区县。县域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54公里,呈椭圆形。县城设在紫阳镇。婺源凭借本土浓绿山水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打出了“绿色婺源”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八方游客。婺源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婺源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自然条件
·地貌
婺源县属丘陵区,地形上呈“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特征。山地占总面积的83.09%,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群山屏立,西南丘陵绵亘。北区山峰似太师椅背,向东西延伸,环抱村落或田园。全县山水相间,林木葳蕤,群山葱茏,清溪纵横,飞泉跌宕,全县境内满目皆是“山作碧玉簪,水如青罗带”的秀美景色。
·气候
婺源县为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度17.9℃。春、秋短,冬、夏长,季节特征明显。日照较短,雾日较多,年无霜期250天左右。
·水系
婺源县河流属饶河水系,为乐安河上游,河流总长度516.4公里,流域面积2,622平方公里。星江水系贯穿全境,星江河全长66.5公里,由古坦水、段莘水汇合起始,蜿蜒顺流至县域之南。星江河支流众多,各支流长度20~70公里不等,天然落差最高的达853米(古坦水)。其中,有的形成大型水库(如段莘水库、清华水库),湖宽水秀、流势多姿。
·生物资源和植被
婺源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溪涧纵横、地形复杂,形成了多种生态环境,为众多的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条件。全县活立木蓄积量86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先后建立自然生态、珍稀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等各类自然保护区190个,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000余株。全县草木植物5000多种。这里既保存了楠木、银杏、红豆杉、黄山松等古老而珍贵的植物种类,又生长着以杉木、马尾松、毛竹和硬阔叶树为主的用材林以及茶叶、油茶和油桐等经济林。丰富的森林植被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和栖息着珍禽异兽数十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就有20多种,如黑麂、云豹、白颈长尾雉、白鹇鸟等等。黄喉噪鹛为世界濒危珍稀鸟类,华南虎踪迹也曾被发现过。鸳鸯湖是世界最大的鸳鸯栖息地。
社会状况
·行政区域变迁
婺源古属“吴楚分源”之地。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建县,以婺州水之源因名婺源,县治初设于清华,后迁于紫阳。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县改为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州复为县。曾隶安徽新安郡(后称徽州),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划至江西,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划归安徽,1949年5月又划隶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建县至今已有1265年。县辖20个乡(镇),173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
·人口与民族
婺源古称山越之地,4000多年前就有居民劳动生息。唐末连年战争,北方人口南迁,这里成为避难或隐居的“世外桃源”。据史书记载,北宋全县14614户,31341人。宋、元、明间,人口时增时减。“康乾盛世”是中国人口大幅增长时期,至清乾隆十六年,婺源有42,853户,142,190人。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统计,人口增至154,061人。据2001年统计数据,全县总人口33.39万人。其中,汉族占99.9%以上。本县人口主要聚居在河谷地带及溪流沿岸。丘陵地区人口较多,山区人口较少。由于山多田少,外出经商谋生成为习俗。“大抵徽俗,人十之三在邑,十之七在天下”。可见,不论古代近代,或解放前后,乃至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在本县的实际人口应低于统计人口,婺源县有着相当宽裕的生态空间。
经济发展
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婺源虽地处华东,但与长三角发达经济区的链接滞缓。传统农业色彩浓厚,工业颇为薄弱,长久以来,经济实力不强。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婺源,为婺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县,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发展生态经济,壮大三大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优先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文化概况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享有“书乡”美誉。从宋至清,全县出过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留下3100多部著作,其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朱熹是婺源文化的杰出代表。婺源文化浸润着朱熹创建的理学精神,并在这种精神孕育下,名仕俊才承传不绝。近代的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医学圣手程门雪、现代小说名家金庸等都是婺源人士或后裔,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来婺源视察,也有着他与婺源的一份乡土渊源。时至今日,婺源的人才中仍以教授、专家和学者居多,一门四教授、三代九英才、科学家三昆仲、程门双杰,皆为婺源乡里佳话。婺源古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而丰富,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与其他地域古村落相比,婺源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它们所体现出的中华礼仪文化和江南山区聚落景观,价值很高。以古村落为载体,其宗祠、官邸、豪宅、民居,都是国家的文化瑰宝。婺源博物馆虽是县级馆,但典藏文物之多、之精,全国县级区域第一,故有中国县级第一博物馆之称。婺源民风民俗、地方艺术都有浓重地方色彩和徽州风情。茶艺、傩舞、地戏、舞灯、抬阁、徽调,雅俗共赏,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欢乐和山乡民风的情趣,荷包红鲤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及大量土特产、农副产品,更是享誉中外。
旅游胜地
·长溪村
长溪村,是婺源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由于地处极其僻远的山村,这是旅游团队不会到的地方,到长溪村徒步千年古驿道、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生活,原生态的原始村落长溪村是您亲近大自然、摄影,户外放松心情最理想的选择。无论你是徒步走进长溪村还是乘车进去,就能体会到,长溪的确是隐藏在深山里面,四周方圆十几里都是大山,没有村庄。因此这里所见所闻,接触的人都是完全的自然状态,并没有因为你的到来改变了什么,你只是不小心走进村里的一个过客,到了这里,你能体会到这里是一个村庄,不是一个景点。长溪距县城较远,一般是安排住宿的地方,住上一晚,才有时间拍摄和观赏山村夕阳余晖和第二天日出晨景。因长溪村还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地方,无需门票,但长溪一个原始村落,这里目前没有所谓的标间,一般是住农家房,吃农家饭。
·深山进士村——理坑
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世外桃源——严田
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宛延伸展,沿途阡陌相联,绿山相接,村烟袅袅,鸡犬相闻。车过甲路乡政府,转眼就在一棵浓荫覆盖的硕大樟树下,展现出一派绮丽的田园风光,这就是严田古樟民俗园。据《宗谱》载:严田于北宋乾德甲子年( 964)建村。建村者李德鸾取“占得从田之鉴,从严治家” 之意取村名严田。严田是李知已的故里,李是南宋贞元甲戍年(1154)进士,官至大理寺丞,摄理右侍郎。 严田古樟民俗园占地 40亩,远望田园村舍,山环水绕,老树古藤,亭台楼阁,天光云影,近看大樟树、小溪流、古石桥、老油榨、豆腐坊、深古井、长寿泉、水车礁、园钓池、方石桌、盆景园、杂货铺、品茗亭、鱼塘人家屋、甲路纸伞坊、民俗博物馆……,曲径通幽处,移步即景,交相辉映,突显出浓厚的乡村气息。 严田古樟民俗园的主要景观有:古樟、树德桥、鱼塘人家、休闲乐园 ……
·思溪延村
该村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
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村口明代“通济桥”和“如来佛柱”,是古时村落水口组合建筑的孑遗;村中清代商家住宅“振源堂”、“承裕堂”、“承德堂”、“孝友兼隆厅”等。三雕”(砖雕、石 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清代“银库”屋,当世现已少见;“敬序堂”花厅,一派古色古香,为品茶对弈、吟诗作画理想之地;俞氏客馆格扇上,阳刻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堪称“木雕精品”。1987年,福建电视台曾选择这里拍摄电视连续剧《聊斋》。思溪景点,农家旅馆可接待100人住宿。思溪的古韵遗芳,等待着八方宾朋的采撷!
·卧龙谷
大鄣山 ,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 。清代诗 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 楚两源头。”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 水岭。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 ,山峰标高 800—1600 米,主峰 擂鼓尖海拔 1629.8 米,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县内最高的山峰。现已开放的鄣山大峡谷 ——卧龙谷,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 美景世外桃源......卧龙谷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 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景 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峡谷里更 是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整个景区类似九寨沟海子的彩池何止成千上万,就这样,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祥云山佛文化景区
祥云山景区座落于婺源旅游东线,距县城14公里,距“小桥流水人家李坑”2公里,是旅游东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景区内水秀山青,竹木葱郁。远观古村落,飞檐翘角粉墙黛瓦,近看星江水,蜿蜒曲折玉带缠腰,犹如来到“清幽致极的人间仙镜、画中的山光水色”里! 进得门来,顺路右转,不远就看见两棵橡树,此为第一景——夫妻树。两棵树比肩而立,一高一低,夫树高大粗壮,妻树婀娜多姿,确像一对恩爱夫妻相偕而立,笑迎游人。 往前走,眼前出现了一块江滩,将一江碧水分成了两支,远处,是轻烟笼罩的青山,朦胧而又充满了诱惑,让人不由地赞叹这天然的美景。听说这儿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外景场地,当年潘冬子“小小竹排江中游”就是在这星江上游的虎滩拍摄的。 路右边是“灵泉”,传说当年苏东坡与佛印大师曾在此饮水,并于癸未年仲夏立石为证。但是据我所知:佛印是金山寺名僧,而苏轼被贬瓜州,特意上金山寺会见佛印。历史上另有记载:“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却从未听说两人在江西婺源的祥云山相会。所以“苏东坡与佛印大师曾在此饮水”的说法恐怕是后人杜撰的。现在这种张冠李戴、牵强附会的杜撰毫不罕见,几乎每个景区都是如此。 再往前行,“状元桥”三字跃入眼帘,传说唐乾宁年间,一李姓放牛娃边放牛边苦读诗书,目睹了过往行人通行的不便,发誓如果考上状元,一定捐资为家乡百姓建一座便桥,结果真的高中,此桥得以顺利建造,为了纪念他,百姓便称之为“状元桥”。 从桥边右转即来到了黄莲寺,寺门上方悬挂着“敕赐黄莲院”的牌匾,两侧是对联,左联为:“白云丹桂绕古寺”,右联是:“明月清风照禅心”。 拾级而上,经过两层十九级与一层二十一级台阶,便来到了一块古碑前,说是古碑,其实也是后来翻修过的了,正面重新镌刻了记载着古寺历史的碑文,而反面,则是原有的碑文,只是在历经了沧桑之后,早已是残缺不全,模糊难辨了。
·朱子文化园——文公山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位于婺源县南部,东距县城29公里,西距景德镇80公里。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15米。因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山上林木葱翠,周边是十万亩阔叶林海,森林覆盖率达95%,林内有野生动物金猫、鹿、锦鸡等。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东南,以石块垒砌墓周有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现存16棵。其中最高的38.7米,有“江南南杉王群”之誉。其他景观有积庆亭、古驿道、义积桥、仿竹亭等。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婺源是朱熹的故里,不游文公山,不算到婺源。婺源大部分地方都保持着原始的风貌,等待着你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