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郭台铭

蔡徐坤 百科词典 2022-10-01 11:30:16
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今),台湾企业家。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的中国海专(今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华人第一大民营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永龄文教慈善基金会创办人。他多年名列福布斯亿万富翁列表中。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3月10日在纽约发布,郭台铭以55亿美元身家排名第136位。  1974年,郭台铭以母亲标会的十万元新台币与十名员工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从黑白电视机旋钮制造起家。1981年,鸿海成功开发连接器产品,转型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connector)。1982年改名“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资本额1600万,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2000年鸿海公司市值突破新台币一千亿元,之后更不断以每年突破千亿的速度成长,2005年鸿海公司以280亿美元营收成为台湾最大公司,2008年鸿海集团更以总营收超过2.3兆新台币,成为台湾最大集团。

简历

郭台铭  1971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   1974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获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98名   2001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铭自己能够体会。  郭台铭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白手起家

  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1个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  再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股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股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作为一名世界级大企业的总裁兼董事长,郭先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终日运筹帷幄,商务缠身。然而,无论他驰骋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缕缕乡情不绝, 赤心依旧。为了改变家乡偏僻闭塞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腾飞。多年来,郭先生慷慨捐资1700多万元,先后为家乡修建了"万芳桥"、"牛土路"、"富晋桥"、"葛万小学"、"富康新优果品示范园区",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父老乡亲无不拍手赞誉。  郭先生从徒手创业至今30载,企业资产由最初的30万元,增至拥有市值30亿元(新台币),增长了百万倍,他个人的身价早已高达23亿美元。然郭先生艰苦创业本色始终不变,并以"抠"闻名商界。郭先生言:我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的领域……我比较有兴趣把钱投在为大众谋利的领域……。几年来,郭先生为省、市、县、乡教育、助残、筑路、饮水解困、抗击"非典"捐资8000多万元,其情操、品格令世人崇敬。正如家乡一位诗人所赋:"煌煌骄子乃家乡荣耀,巍巍丰功令海岳流芳。"  

·27万人的“紫禁城”

   “深圳郊外,一家工厂规模之大可跻身世界前列。在几十座厂房中,苹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报道中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约有员工27万人,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总人口。  事实上,富士康龙华基地已经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同时还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在过去的10年里,鸿海精密的收入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占地约1平方英里的龙华科技园区,被视为郭台铭企业帝国的核心。这个生产基地四周均有高墙环绕,很少有外界人士能涉足。  在龙华基地,职工宿舍、消防队、医院、游泳池、餐馆、银行、杂货店和网吧一应俱全,10处大型员工食堂每天提供15万份以上的午餐,每顿午饭要用掉10.6吨大米。用工高峰时每天招聘的新员工多达3000人,光保安就有1000多人。  

·从7500美元到1亿

  鸿海是由郭台铭1974年开办的公司发展而来。当年7500美元启动资金中有一部分是向其母亲借的。  最初,郭台铭在台北附近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塑料调频旋钮,20世纪80年代初期,郭台铭开始涉足个人电脑行业,事业随之开始起飞。虽然不太懂英语和日语,但不久郭台铭仍然开始了他在美日市场寻找客户的旅程。  1988年,郭台铭迈出了人生中的关键一步,前往土地和劳动力都很便宜的内地开办了首家工厂。他看中了深圳这处靠近香港的中国市场改革前沿。  郭台铭利用深圳来招揽潜在客户,迈克尔·戴尔1995年到访华南时,郭台铭以安排戴尔与他熟识的地方政府官员见面为交换,获得驾车送戴尔去机场的机会,然后,郭台铭又在途中安排了一次戴尔参观他工厂的小插曲。郭台铭看准戴尔是颗明日之星,因此一心想与他结识。如今,鸿海已成为戴尔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就在同一年,郭台铭拿下了一块更大的地皮,后来发展成为龙华厂。到2000年,郭台铭手下有近3万名工人,营业收入突破30亿美元。  目前,共有45万名员工在郭台铭遍布内地十几个省份的工厂效力,他在匈牙利、墨西哥和巴西等全球各地的工厂还有数千名工人。  

领导风格

  郭台铭通常一天会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他的名言是:“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前广达执行长王震华曾公开推崇说,郭台铭是他心目中的成吉思汗。郭台铭原本预计2008年退休前,鸿海营收应可以突破“一兆”台币(近三百亿美元),他说“只要作到一兆,我就来走(闽南语押韵)”。这个目标在2005年已提前达成,郭再将营运目标指向“两兆”台币(近六百亿美元)。曾说2008年4月后要退居第二线,其子女郭守正、郭晓玲确定不接班。郭的经营理念与国泰金控蔡宏图的相仿,接班人将从旗下各事业群的负责人中遴选出来。

慈善事业

  富士康科技集团汶川地震捐款7000多万,其中有4000多万是富士康全体员工所捐。  富士康是鸿海公司旗下公司,捐款不要搞错了!原计划总共6000万,其中,公司员工3000万,公司3000万,后来员工们又超额捐了1000多万给灾区。总共7000多万。  鸿海公司在台湾也捐款6000万,总和是1亿3千多万。

相关传记与研究书目

  《五千亿传奇—郭台铭的鸿海帝国》,张戌谊、张殿文、卢智芳/著,天下杂志,2002年。   《阅读郭台铭-鸿海帝国传奇》,商周编辑顾问(股),2002年。   《五千亿传奇—郭台铭的鸿海帝国》,张戌谊、张殿文、卢智芳/著,天下杂志,2005年。   《虎与狐:郭台铭的全球竞争策略》,张殿文著,天下文化,2005年。   《鸿海蓝图》,伍忠贤著,达人馆,2006年。   《从杜拉克到郭台铭的101个智慧》,郭泰著,远流出版社,2006年。   《解码郭台铭语录:超越自我的预言》,张殿文, Johny王/著,2008年。   《郭台铭与富士康》,徐明天/著,馥林文化,2008年。
上一篇:数据库计算机
下一篇:郑裕彤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