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春花
农历过年拜神祭祀时,插在供品上,象征吉祥的装饰品。以前多被使用在辞年的拜席上,供桌上摆设三堆橘子、二碗春饭,并摆上年粿及红枣。饭上面要插一对用红色纸剪的春字,就是“饭春花”。饭春花原本是福佬人习俗,“春”字和台语的“剩”同音,具有“年年有馀、岁岁有馀粮、年年食不尽”之意,也有发财等吉祥的意义。 饭春花目前在台湾已被大家广泛地使用,成为家家戶戶过年时节,拜神祭祀常见的应景装饰品,发粿上、神案前、土地公的石碑上、天公炉上,以及牲醴祭品上,到处都可以见得到。此外,以往的饭春花是用红纸剪一“春”字,另结一朵红色小花,现在改良的饭春花也剪龙、凤、葫芦,甚至还有人物,材质也有塑胶跟保利龙制成的,颜色多掺杂金色与粉红,充满过年的欢喜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