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屋大维的一生是怎样的?屋大维给后世怎样的启示?
说到屋大维,相信了解古罗马历史的小伙伴们对这个人绝对不会陌生,他就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一个拥有传奇一生的古罗马皇帝。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屋大维,看看一个真正拥有大战略思想的人是怎样行事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屋大维出生于公元前63年,他的父亲是以罗马元老院的议员,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凯撒大帝的外甥,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凯撒大帝一生没有结婚生子,他收养了屋大维,并指定了他为合法的继承人。凯撒在公元前44年被刺杀后,不到20岁的屋大维,虽然是合法的继承人,但是和“合格”的继承人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当时在罗马国内权势也比不上安东尼和雷必达。那屋大维是如何一步步铲除异己,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的呢?他真是将刺猬思维和狐狸思维发挥到极致的人。
凯撒被刺杀的时候,屋大维还是西班牙征战,他得知凯撒遇刺身亡之后,决定启程回国,但失去了凯撒的罗马一片混乱,等待着他的是凶是吉,他心理很清楚。虽然是合法的继承人,但是深知自己权势根基不稳,所以屋大维选择了忍辱负重,养精蓄锐。他知道,要成为罗马皇帝,首先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当时作为罗马国内执行官的安东尼在全国追捕刺杀凯撒的凶手,同时安东尼还扣押了凯撒留给市民的遗赠,遭到了民众及屋大维的反对,于是屋大维利用有限的资源向罗马人献出了自己的所有财富,甚至不惜借钱给罗马民众。
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只是屋大维要成为真正的罗马皇帝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要得到军队的支持。屋大维才20岁左右,年龄尚浅,资历不深,比他年长一倍的安东尼显然更加老谋深算。但是“慷慨”再一次让屋大维赢得了军队的支持。屋大维凭借自己在马其顿的关系,获得了恺撒为发动针对帕提亚人的战争而预留的资金。然后,他派代理人携带重金,去迎接在布林迪西登陆的军队。这出乎安东尼的意料,他匆忙赶去那里,但其慷慨程度无法与屋大维相提并论。见此状,安东尼恼羞成怒,下令大开杀戒:在几支队伍中从每10人中随机择一人处决。流血事件使军纪得以恢复,但也埋下了祸根,促使马其顿军团一遇到机会就立刻叛变,而他们效忠的新主正是这位从头衔和事实上均已稳坐恺撒继承者之位的人。
要成为真正的罗马皇帝,屋大维深知自己资历尚浅,所以在此后,他一边联合安东尼对抗前罗马执行官雷必达,一边在罗马国内通过各种手段,树立自己的威望。比如在国内叛乱时,他为了防止发生进一步的叛乱,屋大维将300名元老院议员级别的囚犯带回罗马,对其判以死刑,并将他们斩杀在恺撒火葬之地。这种做法此前遭到抵制,但屋大维打破了这一规则,以表明两个观点:一是他不会容忍城内人们的再一次反抗;二是通过亲手血洗罗马市中心,他终于可以宣称自己已为尤利乌斯·恺撒报仇了,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公元前42年与安东尼在腓力比之战中打败共和派首领布鲁图和卡西乌斯。公元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提姆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成为罗马内战的胜利者。公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公元前29年获得“大元帅”(皇帝)称号;公元前28年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并改组罗马政府,成为了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
屋大维的一生波澜曲折,荡气回肠,他是一个典型的狐狸和刺猬的结合。他有坚定的宏伟目标,就是为叔叔报仇,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他也有灵活的手段,他通过分配土地和提供长期供养稳住了退伍老兵。他不断宣布胜利,举办体育比赛,并上马了一个城市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可媲美亚历山大城的罗马城,这些都博得了罗马人的欢心。他知道傲慢的危险,所以一直伪装成谦逊的模样。他面对荣耀低调不彰,从不炫耀,生活节俭,从不铺张,若外出旅行返回,则会悄悄进入城市,以避开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他故作姿态要放弃权力,实则是为了获得权力。
屋大维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来抵御、收买、规避、消灭,或者说利用自己所面临的威胁,这些威胁来源于安东尼、西塞罗、卡西乌斯、雷必达、以及罗马元老院、罗马的暴民等等。他足智多谋地应对这一切,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他不断试图掌握主动权,却又不断失去主动权,继而不得不重拾主动权。
而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局限随时都有清醒的认识。在20岁左右,拥有合法继承权的情况下,并未直接登基,而是和另外两位罗马的实际掌控人周旋,最终将他一过关斩将,成为了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
《孙子兵法》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要赢得战争的胜利,掌握战争的主动是关键。屋大维在一开始回罗马的时候,并不具有主动权,但他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目标的差距,所以他没有选择冒然进攻而是选择了和安东尼合纵连横,先将雷必达、元老院等势力铲除,并且懂得笼络人心和按顿军队,慷慨地将财务分给他们,以获得民众的支持,就这样一步步赢得了主动权。
狐狸式灵活的手段和刺猬式的固执与坚持,同时加上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这是一个伟大战略家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战略家都有这样的特质,刘邦、朱元璋,毛主席这些伟大的战略家都是这样。
在今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屋大维、薛西斯一世那样是帝国之王,胸怀伟略。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战略思维,比如创业,创业者很容易犯两类错误,一种是一条路走到黑,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孤掷一注,将所有的身价都投入进去,这样很容易导致彻底的失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就像在《黑天鹅》中,作者尼古拉斯·塔勒布说,如果一件事有让你无法翻身的风险,那么这件事再大的利益都不要做。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变化目标,今天觉得这个赚钱就调整方向,明天觉得另外一个事情也可以,这样频繁变化目标当然也不行。
创业成功或失败都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但大多数失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当前的能力和长远目标之间的差距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一个朋友早年做了一个在线教育的创业项目,在他们对教育一所熟知的情况下,几个创始人都选择了孤注一掷地投入,把基本上创业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比如对行业不了解、股份结构不合理、团队能力不匹配、没有资源冒然进入等等,结果可想而知,失败肯定是必然的。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时刻反思,不断总结,对自己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在任何事情上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