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台湾音乐

辛有志 百科词典 2022-09-27 13:21:45
台湾因为特殊的地理与历史因素影响,在文化上呈现多元的风貌,音乐文化以族群传承的特色来说,大致可分为:原住民音乐、汉族音乐、西式音乐三大种类。

一、原住民音乐

  1996年,亚特兰大奧运使用德国Enigma乐团创造数百万张惊人销售数量的“Return To Innocence”为宣道片主题曲,许多人对曲中所撷取,充满生命力的男声吟唱旋律感到惊艳。事实上,这首歌是撷取台湾阿美族郭英男“老人饮酒歌”的原音,让世人再度发现台湾原住民音乐之美。  属于南岛语系的台湾原住民音乐以歌舞为主,其音乐文化多与生活息息相关。各族因不同的传统、生活环境与习惯而有各种不同的祭典,祭典中也少不了各种歌舞。原住民的歌曲多为即兴式吟唱,并采用领唱与答唱方式,歌词內容几乎牵涉到生活上所有的层面与场景,如劳动、祭祀、爱情、敘事、饮酒及仪式等。各族的重要祭典现在为观光资源的重要项目之一,祭典上华丽的歌舞也是观光客不能错过的文化体验行程。其中各族群重要的音乐特色有:布农族的八部合音、邵族的杵音、雅美族的头发舞、阿美族丰年祭歌舞曲、赛夏族矮灵祭歌曲等。  特殊乐器则有:鼻笛、口簧琴、竹筒琴、弓琴等。

二、汉族音乐

  汉族音乐基本上是承袭自中原的音乐文化,在日治时期逐渐发展出台湾民间特有的音乐,如:念歌、北管、南管、歌仔戏、阵头、客家山歌、客家八音等。  念歌就是半念半唱的说唱音乐,以简单的乐器伴奏。演唱方式多为一个人亦唱亦弹,歌唱中夹著说白以敘述故事,可分为七字一句的“七字仔”和字数不规则的“杂念仔”。其歌词来源早期是由“歌仔簿”上编创而来,发展至后期产生许多即兴的歌词,而旋律则是套用几种常用的曲牌,如:“江湖调”、“七字调”、“都马调”、“杂念仔”等。  北管指来自福建以北的锣鼓乐、鼓吹乐、戏曲、音乐等的总称,在台湾活动频繁的庙会祭典,如迎妈祖、各种祭神仪式、丧葬法会等宗教活动之中都可见到许多“北管阵头”。北管音乐所包含的乐种、剧种多样而复杂,常见的北管音乐演出型态是在迎神赛会的活动中,以“阵头”方式参与游行的子弟团,不只队伍庞大,游行时还会趁机将典藏在馆阁內具有代表性的“宝物”如:繡旗、丝牌、宮灯等扛出,沿街展示,气氛相当热闹。北管戏的歌词多为七字或十字一句,伴奏乐器则使用丝竹与鼓吹的混合编制,主奏乐器有壳仔弦(椰胡)、吊鬼仔(京胡)等。   南管是相对于“北管”的名称,指一种源自于中国闽南泉州、廈门地区流传久远的乐种,在台湾较通用的定义是指一种小型室內乐,由琵琶、三絃、洞箫、二絃、拍板组成,称“上四管”,有时加入“下四管”(四种打击乐器和小唢吶)合称“十音”。若演奏歌乐时则由一位歌者兼拍板。  歌仔戏可说是台湾的在地“歌剧”,也是台湾最普遍的戏曲娛乐。约于20世纪初起源于台湾东北部的宜兰,最初采用当地山歌改编,以简单化粧就地在平地拉起场子表演故事,即是“落地扫”的方式演出。之后吸收各种其他戏种的特色,演化出台湾独特唱腔的歌仔戏。常用曲调有传统的七字仔、哭调、都马调、杂念仔调,甚至也有民谣、流行歌曲等,可说是台湾民间音乐的大熔炉。  阵头通常在迎神赛会或丧葬出殡时做出阵游行或野台演出,种类繁多,如装扮成牛犁田的“牛犁阵”、拿各种兵器表演的“宋江阵”、画脸谱执法器的“八家将”、一旦一丑做诙谐歌舞的“车鼓阵”、男女戏谑对唱的“桃花过渡”、以演奏音乐为主的“南管阵”、“北管阵”、甚至有现代的“西乐队阵”和“电子花车阵”。各类的阵头随类型与目的的不同而歌、舞、乐不一,成为台湾宗教活动的街头特色之一。  客家山歌从客家族群在采茶、挑担、耕种时所唱的劳动歌曲或与对山的朋友高声谈话的歌声发展而来,都可用不同的歌词套用几种常用的曲牌(如老山歌、山歌子、平板)而唱,其旋律的主干音以la-do-mi小三和弦为主。客家歌谣配上装扮、歌舞、故事,就成为客家采茶戏,仅有三个角色,二旦一丑或一丑一旦一生。

三、西式音乐

  17世纪时,占领南台湾的荷兰人将西方教会音乐传入台湾,而占领北台湾的西班牙人也将天主教会的弥撒音乐及军乐器带入台湾。到了19世纪后期,先后来台的几位长老教会牧师设立了数所西式学校,并在课程中设置音乐课,开启台湾西洋音乐教学的首页。其后日治时期,早已采行西式教育的日本政府在台湾设置的学校也都有音乐科目的设置,陆续培养许多第一代留日的台籍音乐家。其中,张福兴先生更于1920年成立了台湾第一西式音乐团体“玲珑会”。台湾第一个公设的交响乐团为1945年的台湾省警备司令部交响乐(现在的“国立台湾交响乐团”),而后在1969年与1986年分别成立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与联合实验管弦乐团(现在的国家交响乐团),这三个乐团皆为公部门编列全额经费,在台湾所有音乐种类之中得天独厚。发展至今,台湾各大城市皆有许多社区乐团或合唱团、各级学校管乐团及合唱团蓬勃发展,优秀的团队亦经常参加各种国际比赛或音乐节,屡获佳绩。  台湾流行音乐因历史因素,受美国及日本影响甚深,大部分以北京话、闽南语、英文、日语的歌曲为市场主流。第一首流行音乐“桃花泣血记”于1932年为第一部自上海进口的同名无声电影所写,开启日治时期闽南与流行歌曲的黃金时代,这些作品抒发了台湾人在日本统治下的心声。1940年日本推行皇民化运动使得闽南语流行歌曲的创作中断,至1945年战后才又得以复苏。但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推行国语运动,闽南语创作空间受到挤压而逐渐萎缩,国语流行歌曲成为主流,同时,美军驻台期间流行乐坛也大量接触英文流行音乐。而台美断交与美丽岛事件过后,本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闽南语流行歌曲才又开始蓬勃发展。  2000年以后,台湾本土各族群的文化逐渐自醒,至今,除了国语、闽南语流行音乐外,客家民族与原住民族也纷纷出现以母语演唱的歌曲,音乐风格除民族元素外,也与世界接轨,混合搖滾、嘻哈、爵士等各种音乐元素,呈现丰富的多元文化。这一些累积的文化能量,近年在亚洲各国展现实力,透过现场音乐演唱、光碟出版、电影与电视偶像剧的拍摄,许多作曲家与艺人皆有优異的表现,例如张惠妹、周杰伦、王立宏、伍佰、五月天、F4乐团等等。台湾流行音乐因著特殊的历史与环境发展出融合各种文化元素的多元风格,长期以来不只大量占有华人音乐文化市场,领道华人流行音乐的发展,近年部分傑出艺人更是打入日韩等国的市场,展现台湾音乐的影响力。  台湾重视流行音乐产业,除了金曲獎、各式音乐大奖外,更逐步推动“流行音乐产业发展旗舰计画”,进行人才培训、獎励保存、研发推广、海外行销等,协助及辅道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屏东肉圆
下一篇:台北指南宮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