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耆那教

瑞文妹 百科词典 2022-09-25 19:28:48
耆那教(Jainism),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耆那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传原有24位祖师。  耆那教尊奉尊者大雄(Mahavira)笩駄摩那为第24代祖师(Tirthankar),也是最后一位祖师。根据耆那哲学所述,所有的祖师都是人类。但是,他们已经通过禅定训练和自我实现达到了完美或觉悟的状态——他们就是耆那的神。  尊者大雄诞生于2,593年(前599年)前的Chaitra月(现在的4月)上弦月第13天。出生地在印度比哈尔邦。他的生日以后被作为了大雄节(Jayanti)。    耆那教中不存在作为宇宙创造神,保护神和破坏神的概念。另外,神为了降伏恶魔而投胎成人的想法在耆那教中也不被接受。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不由神造。

发展历史

   耆那教是沙门思潮之一,他们反对祭祀杀生,反对吠陀权威和偶像崇拜,指责婆罗门不学无术、言行不一;认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脱。他们与佛教一样也要求种姓平等,声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界限是人为划分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据耆那教文献《圣行经》记载,大雄逝世时已有教徒52万多人。到公元前 3世纪耆那教和佛教都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和保护。公元前后,由于新的城市和贸易中心出现,耆那教徒也随之迁移分散;又由于教徒们对教祖的遗训解释不同,而逐渐分裂为白衣派和空衣派(或称天衣派)。白衣派穿象征廉洁的白衣,主张男女平等,宗教仪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后又分裂为穆尔底布札、斯特那迦瓦西和特罗般提三派。空衣派又称裸体派,主要流行于北印度。他们认为耆那教徒不应蓄私财,因此连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为衣。该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的掸子,用以驱赶路上的小虫,以防伤害生灵。他们生活在寺庙或远离世人的住所,靠乞食为生,鄙视妇女,不许妇女参加社会活动;主张宗教活动除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外,也可借用印度教寺庙。后来该派又分裂为毗娑般提、达罗那般提和鸠摩那般提三派。白衣派和天衣派曾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争论,主要分歧在于礼仪教规,而非教义和学说。  自4~13世纪,该教广泛流行于南亚次大陆。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载,中印度的吠舍厘、奔那伐禅,东印度的三摩呾吒,南印度的羯陵伽、达罗毗荼等国都盛传耆那教,不少君王都是耆那教徒和支持者。古吉拉特的君王鸠摩波罗还规定以耆那教为国教。13世纪以后,由于伊斯兰教传入印度,耆那教势力渐衰,但在群众中仍有相当影响。  17世纪以后,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帜,出现了由多第毗阿领导的郎迦斯运动;18世纪又有维拉吉领导的斯特那迦瓦西派运动。他们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教义,并对后期奉大雄为偶像进行崇拜等现象进行了批判。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科学传入印度后,以耆因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们,企图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来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概念。目前,在印度约有教徒 300万人;白衣派流行于古吉拉特地区,空衣派流行于米索尔地区。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厂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们建立了几十个组织,如耆那教友谊协会、耆那教青年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并修建了很多庙宇、道院、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校,出版宣传教义的书刊。在国外也有不少组织,如英国有耆那教兄弟会,联邦德国有传播耆那教教义的图书馆。过去,在中国天津也有耆那教的传道组织。近年来印度耆那教组织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宗教会议,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

教义与学说

      教义有六谛说,即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包括能动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则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一个器官(皮)的,如植物;二个器官(皮、舌)的,如虫;三个器官(皮、舌、鼻)的,如蚁;四个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个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兽;五个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认为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伤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和非法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论学说的派别之一,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是无限的、永恒的,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原子的复合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两个相结合到无限多个原子相结合,数量和次序都是无限的。原子复合体除具有触、味、香、色的属性外,还有其物理性质:声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状、可分性、不透明、辐射光和热等。认为人们的感觉所以不同,完全由于原子结合的形式不同。这些原子由于重量而运动,不同性质的原子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并且认为,原子的结合是对立的统一,其中一种是消极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种是积极或肯定的原子,结合物的性质完全随结合物双方原子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他们对不定形物质的解释是: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性、变化、运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耆那教在宗教伦理观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缚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其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是非生命体的物质却常常形成一种障碍,掩盖着灵魂原有的光辉,使灵魂受着束缚。这种障碍称为业。他们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这种物质流入灵魂并附着于灵魂即为漏入。业有八类:智业遮盖灵魂的智慧;见业遮盖正确的直觉;受业遮盖灵魂的幸福,滋生苦乐;痴业遮盖正信,产生情欲;寿业决定生命的长短;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种业决定种姓、国籍;遮业决定性力。这八种业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们系缚在灵魂上,要想解脱就得制御。  他们认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宝,实行苦行。五戒是不杀生、不欺狂、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三宝为正智(正确习解)、正信(正确信仰)、正行(正确实行)。耆那教徒还实行各种苦行,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脱离轮回之苦,获得解脱。

经典和礼仪

   耆那教拥有大量宗教历史文献。最古和最重要的经典是“十二安伽”(十二支)。它记录了大雄及其他祖师的言行,于公元前 3世纪华氏城第一次结集时整理。后第十二支散佚。 454年在伐拉彼第二次结集时,由提婆达希伽尼重新将余下的十一支编集。对于这套经典,白衣派认为是真传,天衣派则认为是伪造。两派共同承认的经典是乌玛斯伐蒂所著的《入谛义经》(一译《真理证得经》)。阐述耆那教哲学的主要论著有:悉檀舍娜·迪伐伽罗的《入正理论》,师子贤的《六大哲学体系纲要》,金月的《行为论》及《他宗三十二颂之鉴评》,摩利舍那的《或然论束》,求娜罗德罗的《思择之光》等。(见彩图)  耆那教徒每年每月都有例行的斋期和繁多的节日活动,如大雄诞生节、赎罪节等。汉译《中阿含·持斋经》还记有其尼犍斋的做法。

信仰和实践

  大雄解释道:“无始以来,所有的生物(灵魂)都是在业的束缚中,而业是善或恶行为的积聚。在业的影响下,灵魂习惯于在物质财富中寻找快乐,从而就有暴力的想法、行为、愤怒、怨恨、贪婪及诸如此类的罪恶在心中扎根。这些结果也导致业的进一步积聚。”  大雄教导:“正知(samyak-darshana)、正见(samyak-jnana)和正行(samyak-charitra)是自我解脱的真实之路。”正行由五誓言构成:  1.非暴力(Ahimsa)——不伤害任何生物。   2.诚实语(Satya)——只说实话且语不伤人。   3.不偷窃(Asteya)——不拿经由不当方法、途径得到的东西。   4.纯洁行(Brahmacharya)——不沉溺于肉欲的快乐。   5.不执着(Aparigraha)——完全不粘着人、地和物。   耆那教徒以五誓言作为生活的核心。但如果不明智于非绝对论(Anekantvad)和相对论(Syadvad)哲学,这些誓言律就不可能被充分且完整的实行。出家人严格地、完全地遵守这些誓言;另一方面,在家者也可只遵守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适应的部分誓言。  关于精神进阶的问题,如同大雄所预言的那样,男女在条件上是平等的。放弃和解脱的魅力也同样吸引着女性为之奋斗。很多女性遵循大雄指示的道路,为寻找最终的幸福放下了和世间的关系。这样,如果她们以正见理解,并忠实地遵循耆那教的原则,就将为他们在此世的生命带来满足和内在的幸福,死后灵魂将再生到具有更高精神水平的世界,获得完全的觉悟,达到最后永恒的至福,结束所有的生死循环。  被大雄教义吸引的人们包括了各阶层的民众:富户和贫者,国王和平民,男和女,王子和公主,高贵者和贱民。  大雄将他的信徒归为4类,即男修士(Sadhu),女修士(Sadhvi),男在家众(Shravak)和女在家众(Shravika)。这个顺序就叫做Jain Sangh。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