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北京,山西,河北,福建,甘肃,青海 编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Ⅹ-71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文化部,北京市怀柔区、密云县,山西省柳林县,河北省蔚县,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泉州市、晋江市、仙游县、连城县,甘肃省永昌县,青海省乐都县 元宵节,亦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元夜、小年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为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明朝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在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闹灯会,猜灯谜,提灯笼,许多地方还有放天灯的习俗。是华人社会的盛大节日之一。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这一天,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谜,以示祝贺。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朝鲜地区“正月大满月”的灯笼 元宵节在日本称上元(じょうげん)、小正月(こしょうがつ),朝鲜称正月大满月(
정월대만월)、보름(정월대보름,“보름”为固有词,月圆、望日之意,或简称大보름)、上元(상원)、元宵(원소)、元夕(원석)、乌忌日(오기일)。 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在广东佛山,有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行通济,无闭翳”。寓意走过通济桥,就会健健康康,不会犯愁。
元宵 在台湾,除了赏花灯活动及著名的台北灯节、台湾灯会、高雄灯会之外,还有北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放天灯活动。另外,在台湾北部偏南的苗栗市则有著名的“苗栗蹦龙”,苗栗蹦龙是指以鞭炮、蜂炮炸舞龙方式得到“去邪(去旧)迎新年”的作用。在南台湾的台南县盐水镇则有著名的“盐水蜂炮”。在台湾东部的台东市,则有以鞭炮炸财神的祈福活动:“台东元宵炸寒单爷”。 在台湾早期,有在元宵节夜里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葱来讨个结婚吉兆的说法。俗语说:“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湾话发音)。 在马来西亚,未婚男女在元宵节聚集到河边抛柑,并在柑上面写下姓名和联络方式,希望就此结识可以携手相伴的伴侣。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古代元宵节花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元宵佳节看灯去(点击放大)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灯联
元宵张灯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牶“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牶“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牶“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牶“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牶“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 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牶“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牶“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牶“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不仅要全家团圆,也意味着农历新年才算真正的过完了。在我们举家团圆吃着甜美的元宵时不仅产生疑问,这元宵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历代元宵节盛況
·汉代
正月十五放灯火的风俗开始于汉武帝祭祀太一神,主要在皇宮举行,后来经官方的倡道而开始于民间流行。在汉朝开平盛世起就有正月十五夜不宵禁的传统,而宵禁由刘秀所羨慕的“执金吾”(职司京城巡查之官员)所主管,因此后世称上元为“金吾不禁”;汉代的放灯时间只有在正月十五当晚。
·隋代
隋文帝─提倡节俭治国,并采纳柳彧的建议对元宵节民间大闹灯火的习俗禁止颇为严厉。隋炀帝─与隋文帝相反,竭力在元宵节铺张奢侈,挥金如土。大业六年曾调集民间艺人进城,在皇城外举行盛大的百戏,从此一扫汉代敬神礼佛的节日观念,而开元宵行乐之端。
·唐代
皇帝与万民同乐由此时开始,这与当时经济发达社会富庶有极大的关系。其中,唐玄宗时将放灯时间延为三晚唐初─太祖、太宗对元宵放灯并未大力提倡。唐太宗时“私塾”放年假至十五才开学,而当天由学生准备精巧灯笼,带到私塾,由老师点燃,学生提著,象征“前途光明”,称为“开灯”。唐明皇─曾建有两座名楼“勤政务本楼”及“花萼相辉楼”。他曾在“勤政务本楼”宵衣旰食,开创了开元天宝的盛世;而每年元宵节也在“勤政务本楼”观灯作乐(旧唐书)。正因皇帝提倡的缘故上行下效,皇亲国戚也竞相誇富斗奇,民间花灯更是花样层出不穷,长安城中彻夜辉煌如昼。 唐代元宵节期间,民间兴起了拔河比赛。拔河又称牵鉤之戏,牵鉤之戏在唐代才有了拔河之名,并成为元宵节日娛乐活动的一项主要內容。
·宋代
宋代的元宵节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灯节期间,宋代皇帝不仅与民同乐看花灯,还形成了一定的礼俗─皇帝在元宵节日,先到寺庙行香,再登御楼或东华门的东西角楼,与亲近的臣子饮宴。宋代元宵节不仅放灯时间延长,而且灯笼的制作比唐代更为豪华。北宋的皇帝爱欣赏花灯,大张灯火来粉饰太平,各地奢靡之风十分盛行;南宋官吏们不理政务,但对元宵灯火卻是“兢出新意,年異而岁不同”。正因如此,南宋花灯式样翻新,不胜枚举。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宋代从京师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元宵放灯,因此有专门的“灯市”,更重要的是宋代兴起了烟火,火药在唐宋节目娛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制成炮仗,而且制成烟火;除了花灯与烟火以外,宋代元宵节风俗活动还有“打灯谜”和杂技的演出。 宋太祖─将放灯时间改为正月十四到十八共五晚(宋史)宋仁宗─对元宵节观灯者都予以赏赐(东斋录)宋徽宗─宋徽宗曾嫌放灯五夜还太短,于政和五年曾下诏,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开始在景龙门“预为元夕”,大张花灯;每年元宵夜,宋徽宗亲自上宣德楼观灯并赐酒,在楼下仰窥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御酒一杯。
·明代
明太祖将元宵节放灯从正月初八到十八,延长为十天。明代的元宵节大致延袭前代的遗风,只不过增添了耍狮子的娛乐项目。至于明代的元宵节盛況则可由当时的小说、戏曲、文学作品中可以想见。
·清代
清代的放灯时间只有五夜,只有十五才算正节放灯。清代最值得一提的是冰灯。因为满族原本居东北黑龙江一带,气候寒冷而冰多,因此有冰灯之俗,满清入主中原后,冰灯也传入中原;现今,东北在每年元旦到元宵都举行冰灯会,不过花样早已现代化了。清代元宵节,民间的娛乐活动增添了大量的新內容,如舞龙、踩高跷、跑旱船,等等。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走百病
中国古代一些地方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等,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在正月十五这天结伴相携,越走水桥,到郊外旅游,目的就是驱病除灾。其时,走在最前面的妇女举香开道,其他人紧随其后,依次过桥,谓之“度厄”。 据说,这样能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过桥后,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谓之“宜男”,说是这样可以多生男孩。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古籍多有记载。明周用《走百病行》诗云:“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也云:“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逐鼠
中国古俗中,正月十五还是个逐鼠的日子,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此正月十五逐老鼠,这一习俗也主要盛行于古代南方盛产桑蚕的广大地区。 本来,正月十五,冬日刚过,立春不久,此时老鼠开始活动,但行动迟缓,正是除鼠的好时机。然而古人迷信,认为老鼠是五谷神,不敢轻易得罪,但又担忧老鼠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于是只能讨好它。 旧时的人们以为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一边放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诅咒诅咒老鼠吃了肉粥后再吃蚕宝宝或者庄稼就不得好死。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世人正月半做粥糜祷之,加肉覆其上,登屋食之。咒曰: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则是为蚕逐鼠矣!” 有些地方还有元宵节照鼠耗的风俗,于逐老鼠的目的一样。在湖南宁乡,元宵节晚上人们以香蘸茶油,点燃后插于屋内各个角落,使老鼠不敢出洞耗粮毁物;有的地方还边插香边念咒语,把“客虫”(老鼠)驱逐出屋。《荆楚岁时记》则云:“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柳插门,随杨柳所指,仍以酒脯饮食乃至粥插箸而祭之。”其用意亦是以之逐鼠护蚕。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在古时,正月十五迎紫姑是民间重要的习俗。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等,是民间传说中的厕神。传说紫姑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婢妾,因不堪主妇虐待,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天帝悯之,命为厕神。百姓同情紫姑的遭遇,故在她的忌日(即正月十五)扎其像身迎之祭之。 南朝刘敬叔《异苑》记之云:“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曹夫人已行,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 据载,古时迎紫姑的仪式十分隆重。彼时,人们用稻草、布条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摆供祭奠。妇女们更是站在紫姑像前,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妹一般说体己话,或安慰于她,或向她倾诉委屈。
台湾省元宵节的行事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
2008年台湾灯会在台南县台南科学园区之盛况 元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民间说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庙都在凌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祭品仪式就如同初九庆祝“天公生”一样,也都演大小棚的戏,请道士念“三界公经”。
·吃元宵(即汤圆,因于元宵节吃食,故名)祭祖
元宵节期间,民间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起初,元宵节的时令小吃并不是元宵,南朝时,吃的是拌合肉和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则是一种蚕状的面食和烤饼,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现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过当时不叫元宵,而是称为“浮圆子”或是“汤圆”等。后来,由于这种食品专在元宵节吃食,因此,就把它称为“元宵”了。其实汤圆和元宵的差異只是在于大小和是否包馅罢了!南方人用糯米制成大小和龙眼一般大小的圆子,称为“汤圆”,而北方人吃的圆子较大,里面包馅的则称为“元宵”。 元宵所包之馅有甜有咸:甜的內包如豆沙、芝麻、花生、枣泥、桂花、白果…等等;咸的內包如豬肉、火腿、虾仁、咖哩..。至于作法则南北不同:北方以馅沾粉,用筛子一层层滾出来(搖元宵);南方则以糯米皮包馅,用手搓圆成型(包元宵)。由于台湾沒有地域的限制,因此,南北的元宵都可以吃到。
·迎玄坛爷游境
“迎玄坛爷”游街的习俗,或称为“炸寒单爷”,又称“走佛”,是台湾元宵夜特有的风俗,早期流行于台湾各地,近期则盛行于花东。相传玄坛爷为商臣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掌管消災去祸、保平安、进财宝,俗称“武财神”。上元夜将其神像安置于竹椅上,缚两根木棒作轿(称为椅轿),由四个赤膊壮汉扛抬,鸣锣游行,到各商家门口,必燃放爆竹相迎,并将爆竹投向壮汉,大汉不能露出害怕神情,因为有神气保护。一般称说玄坛爷怕寒,所以掷爆竹使抬轿者身体发热然后将热传给玄坛爷取暖;不过由于迎玄坛爷就好比是迎财神,因此很受商家的欢迎。另有一种传说,认为寒单爷是一个鱼肉乡民、无恶不做的恶霸,大家对他恨之入骨卻苦无良策对付他。有一年元宵节,眾人设计把他灌醉后,一起点燃鞭炮向他投去,将他炸死。炸寒单爷的活动,相传日据时期,在台北大稻埕、宜兰头城以及花莲玉里等地都有炸寒单爷的活动,不过日期并不在同一天;光复以后仅有在花莲玉里、台东、台北野柳、北投地区仍保存著这项习俗。民国88年的元宵节则在台东市马兰荣家举行炮轰肉身寒单爷的活动。
·拜东施娘(湖北省称迎紫姑,廈门称祭娘娘)
相传东施与我国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是邻居,西施貌美,东施貌丑,但都做得一手好针線。不幸,她在二十岁那年元宵夜因掉了一只繡花鞋到厕所里,在捡鞋时不幸溺毙,死后成为厕神。从此以后,想学好针線活的少女,便在元宵夜准备祭品(甜粿、糖果)与繡花鞋到厕所祭祀,祈求学好女红。
·观三姑(一种有关椅子姑的占卜游戏)
相传有个名叫三姑的三岁女孩,不幸母亲去世,由嫂嫂抚养,可是嫂嫂心地不好,百般虐待三姑并将其活活打死,尸体就埋在豬栏內的豬槽下;关三姑的游戏系以小竹椅代表三姑,在问卜的时候,抬椅子的人,即凭搖动椅子姑作答,今已不多见。
·听香
正月十五有“听香”的习俗。古时后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于心,回家再掷茭,判断来解释所占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但现今这种听香行占的习俗已不多见。
·钻灯脚(有相亲与求子两种说法)
古时嫁娶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前男女少有见面的机会,因此利用元宵夜相互见面,少女跟随著母亲到寺庙烧香,男方则由父母或媒人安排前往寺庙礼佛,男女在灯下互相偷看对方,这是古代的一种相亲方式;另一则为已婚但沒有男孩的妇女求子,凡是想在今年生男孩的妇女,故意在灯笼下走来走去,祈求神佛保佑生个男孩。所谓“钻灯腳,生男孩(卵巴)”,大概因“灯”与“丁”发音相同之故。
·偷俗(大部份与婚嫁、生育有关)
台湾民间迷信待嫁的姑娘要偷别人的蔥或蔬菜才能嫁到好丈夫,所以有“偷挽蔥,嫁好夫(台语)”、“偷挽菜,嫁好婿”的俗语。妇人若偷得别人喂豬的盆,而被人罵了,是生男孩的吉兆,若偷得别人得竹篱笆(台语得儿),也是得儿的吉兆。至于尚未娶妻的少男,也可以窃取他人墙角的老枯石,因为俗语也说“偷老枯,得好某”。不过现今这些古老的习俗已渐渐消失了。
台湾省各寺庙在元宵节时常举办“乞龟”的活动
·乞龟(澎湖地区)、乞花
龟是灵物,千年生毛,寿五千岁,称为神龟,万年则称为灵龟。台湾省各寺庙在元宵节时也常举办“乞龟”的活动。所乞求的龟是神龟也是灵龟,不但有人乞龟求子嗣,也有人乞龟求财求寿。所谓“乞龟”,最初是由庙方供出面龟、红毛龟等寿龟(龟形的糕点)供信徒掷筊乞赐,待得到神明的允赐后,就可以带回家让全家“呷平安”或借以祈求后嗣。乞得面龟的信徒在事业得意或求得子嗣后,必须准备加重的面龟或红毛龟供其他信徒求乞。由于龟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再加上是神明的赐与,所以深受民眾的喜爱,成为一项热闹有趣的民俗活动。而其中又以澎湖马公天后宮的乞龟活动最具规模,重量最高曾达一万五千斤,必须用吊车才能搬得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乞花”也是在寺庙中掷筊,以乞得纸扎的花卉或人物,回家供奉,借以祈求子嗣。如果灵验,亦需在隔年的元宵加倍酬神。
·照月光、照井水和晚睡
妇女们相信在上元夜到外面去照月光会受孕;少女则相信“照井水,面较美”;男士则相信:元宵夜睡得越晚自己会越长寿,而孩子晚睡可以为自己的父亲添寿。
·平溪放天灯:(台北县平溪乡十分村)
台湾元宵节的民俗活动著名的有所谓的“北天灯、南蜂炮”,而号称为北天灯的则是指台北县平溪乡的放天灯活动。天灯又称孔明灯,为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发明,原用来传递讯号,后来渐渐演变成向上天祈福的民俗活动。放天灯的习俗,据传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传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日据时代曾以此作为逃避日军侵略的讯号,使这项活动别具历史意义。天灯施放的原理与热气球相似,施放时点燃灯腳下的油料,待热气充满纸袋后,天灯即冉冉上升。传说天灯能将愿望上达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笔在白纸灯上书写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愿,并燃放鞭炮助长天灯升高的气势。
·盐水射蜂炮
“放蜂炮”是台南县盐水镇二百多年来,为春节的尾声带起另一个刺激狂热高潮的特有民俗庆典。盐水原名月津,清朝雍正年间,曾经是重要的商港,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美誉,后因河道淤塞,使盛极一时的盐水港成为历史名词。相传在清光绪年间,盐水一带瘟疫肆虐,死伤无数,于是在农历正月十三关圣帝君圣诞之日,迎出当地武庙中的关公神像绕境驱邪,民眾则在神轿所到之处大燃鞭炮以助神威,如此延续三天至元宵节才歇止,更在元宵节次日,猖獗了二十多年的瘟疫居然奇蹟般的消退了。从此以后,盐水人为了感恩,便在元宵夜燃放烟火、鞭炮,久而久之,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传统盛典了。蜂炮又称“蜂仔炮”,作法是先钉个木架模型(蜂仔炮城),再把一支支的冲天炮排放在模型上并加以固定,每支炮及烟火的引火点都接在同一条引線上,引燃后一支支的冲天炮拖著长长的光尾激射而出,夹杂著噓噓的声响,如同成群的蜜蜂,这便是蜂炮名称的由来,而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观眾湧入盐水镇,来度过一个紧张又刺激的元宵夜。
·舞龙舞狮
龙是吉祥的神话动物,也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元宵节时全国各地都有龙灯。台湾早期的龙灯长约七、八丈,在竹鼓上贴上纱,作成龙形的灯笼,在龙头与龙身里面,点上几十支蜡烛,然后绑在木棒上,有十几个壮汉抬著走,表演时,由龙头追逐龙珠而起舞,姿态优美,俗称“弄龙”;元宵夜晚,各地狮阵也都一起出动舞狮,俗称“弄狮”,并有精湛的国术表演,其目的在驱邪祈安,并有贺年贺节的喜庆之意。
·迎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义,“过年谣”有:“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灯棚”的记载,可见迎花灯已成为元宵节的最佳表征。唐以后,花灯不但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也成为深入民间的活动;宋朝是花灯的全盛期,宋代花灯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制作,华丽精巧可谓空前。传统花灯以竹、木、藤或麦桿为灯架,以纸、绢或其他布料糊裱而成,造型生动有如各种动物、各式人物甚至戏曲;而近年来塑胶灯及造型单调的圆灯,取代了原本多采多姿多变化的灯市,但可能亦是未来的主流;本省民间将花灯称为“鼓仔灯”,是因为花灯的形状,在最初上市的时候,多仿自锣鼓而得名。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关刀灯、兔灯、飞机灯…等等,另一类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白蛇传、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每年全省各地的寺庙,如万华龙山寺、北投关渡宮、松山慈佑宮..等都会展出各种花鸟人物造型的花灯供游客观赏。民国 67年,政府更将元宵节订为“观光节”,组成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吸引外国观光客到台游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中正纪念堂四周围人行道上所展览的“台北灯会”。主办单位花费大笔的经费,由厂商、民间团体赞助的花灯,配合十二生肖的轮替,更換主题,展出千万种光彩夺目的花灯,加上电子科技与声光的配合,民俗才艺的表演,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潮。今年(民国88年)台北灯会的主灯“寰宇详和”是一只头戴耳机,手捣不老仙药的玉兔。
·攻炮城
攻炮城的活动较盛行于客家村庄。每逢上元节,村里较有钱的士绅,捐出獎品、獎金,由负责延聘戏团及召集祭拜的筹备人员主持。在广场竖立竹竿,高约三丈,上端放置一方形铁桶或木桶,高度可以滑轮调整,桶子四周都有空洞,桶內置一小串连炮,参加者将点燃的爆竹丟向桶內,如果桶內的小炮被引燃了,就可以得到丰富的獎品。 苗栗县后龙镇每年的元宵节都会举行射炮城的活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根据当地的人们流传,后龙射炮城的由来,是因为有一年瘟疫肆虐,后龙人为求免疫,祈求妈祖庇佑,经妈祖指示,在庙前架设炮城,要民眾以射炮城驱邪,活动连续三天,因为炮竹硝火产生消毒作用,真的吓阻了瘟疫蔓延,因此当地的居民每年援例在元宵节时连续三天举行射炮城的活动,相沿至今。 台北市內湖区为庆贺元宵节,也在內湖国中进行了攻炮台的活动,结束后并进行灯谜晚会。
·猜灯谜(起源于宋仁宗)
灯节除了花灯外,最盛行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著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灯谜是我国独创的语文艺术,从春秋时代就有以接近迂迴且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宋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春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灯谜活动,明清相延成袭,形式多样,內容更加丰富。据《剪胜野闻》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在上元夜微行观灯,有一处灯谜画了一个赤足大腳妇人,脸儿似马长,怀抱一个大西瓜,沒人猜出是什麼意思。朱元璋一见大怒,因为他的马皇后是淮西人,他幼年又当过和尚,他认为这“怀西瓜”是隐喻“淮西”,又用西瓜比喻光头,于是第二天就下令大戮百姓,本为民间娛乐,卻不料无意之间,招来一场橫祸。到了清代,康熙、干隆皇帝也喜欢猜谜语、作谜语。 灯谜亦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制作灯谜者除了必须有巧心慧思外,亦必须通晓天文地理。台湾的猜谜语起源于清朝林占梅先生在新竹所提倡,后来担任巡抚的唐景崧又在台北、台南等地大力提倡,一时文人墨客群起响应,因此元宵节各地都有射灯谜晚会,吸引无数爱好者围观,只是近年来谜语的制作,已经缺乏古趣。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对女人大开绿灯
·元宵节对女人大开绿灯 皆因观灯求子
封建社会里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子,受妇德的束缚,终年禁锢家中;大户人家的女儿更是深居闺阁,连楼都不得轻易下。元宵节却是例外,能得放飞出门且是夜游,踏街观灯彻夜,称得上古代妇女节了。 从古籍《雍洛灵异小录》中,可知唐代女子欢度元宵已十分普及:“唐正月十五日夜,灯明如昼,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元宵节破例大解放,连大家闺秀也可上街,往来于熙熙攘攘人群中。何以能享受如此“殊誉”了?是因为她们负有求子的重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家之主的男人们,无不希望早有后嗣子孙满堂,故而在元宵节对她们大开绿灯。 闽粤部分地区谓女子元宵观灯有繁衍子孙的神力,盖“灯”与“丁”谐音,因男称“丁”,女称“口”,更引申为生男的吉兆。故而尚未生育与未生男孩的妇女,元宵节观灯尤为踊跃,而且专看有生子好口彩的灯,如贵子麒麟灯、送子娘娘灯、五子登科灯、观音送子灯。 潮州、汕头等地的风俗,元宵之夜宗族祠堂灯火辉煌,男女老少毕集,欢笑声中当年结婚的新娘子到,先是观灯,然后焚香拜祖,祈求早得贵子。台湾年轻妇女正月十五晚上参拜“注生娘娘”,求生儿子;还要提着灯笼从灯下走过,谓这年可生男儿。 北方也有元夕观灯求子的风俗,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元夜女子至各城门,手暗触钉,谓有生男子之祥,曰摸钉儿。”这是因为“钉”和“丁”同音,“丁”,男子之谓也。《清朝野史大观》也有载:“京城元夜,妇女连袂而出,踏月天街,必至正阳门下摸钉乃回,意在求子。” 有“杂技之乡”之称的河北省吴桥地区,也有女子正月十五日晚上求子的风俗,“元宵张灯祭月,妇女往南堤圣母庙进香求嗣”。(本节资料来源:《大公报》 文/陆茂清)
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节日
·千里赴约:古代元宵之夜最浪漫的传奇
元宵灯会在古代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社会交谊的最佳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而已定终身的男女也可在元宵之夜秘密相会。因此,在中国古代就曾发生许多元宵之夜的浪漫传奇。这里撷取“破镜重圆”的传奇只不过是古代元宵之夜发生的一个最浪漫的故事。 “破镜重圆”的传奇说的是乐昌公主和丈夫徐德言千里赴约、乱后重逢的故事。乐昌公主,名叫陈贞,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这位公主虽生长在皇家,却没有一般金枝玉叶的那种骄横脾气,在宫中以性情温婉贤淑而为众人称道。她外貌端庄秀美,举止高雅大方,且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为此,她选择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恋侯门贵族,独重诗文才识,成年后,由她自己作主下嫁江南才子徐德言为妻。徐德言作驸马后入朝廷任侍中,也颇显露出他的政治才华,夫妇二人互敬互爱,夫唱妇随,成了一对当时人人羡慕的天成佳偶。唐代文人孟棨所撰的《本事诗》中说她“才色冠绝”,并记载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 当时在北方,杨坚取代了北周静帝而成为隋文帝,建立了隋国,杨坚雄心勃大,有志统一中国,因此举兵攻占江南,很快就消灭了陈国。按照古时惯例,亡国之君及其亲族不准许住在原籍,以防其纠集残部,死灰复燃。因此,国破家亡的陈后主及皇族被虏北上,一同解往隋国国都长安。乐昌公主自然也在被虏之列,她与恩爱夫婿徐德言眼看就要被活活拆散。临行前,乐昌公主把一面自己梳妆台上的一面铜镜摔成两半,一半留给失君,一半自己收在怀中;她与徐德言约定: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在长安街市上沿街叫卖铜镜,直至找到对方的下落,以便夫妻破镜重圆。徐德育含泪频频点头。 这真是一个渺茫无期的希望,此去长安数千里路,兵荒马乱之中,徐德言一个亡国之臣根本难以成行,更何况乐昌公主这一去长安还不知将被发落到什么地方。徐德言手执半面铜镜,想起往日夫妻两人曾在镜中相映成双,自己还曾对镜为妻子插过凤钗,如今却已人去镜破,怎不叫他伤心欲绝。但转念想到临别时妻子殷殷的嘱咐,他决心不让她失望,希望再小毕竟还存有那么一线生机;于是他忍辱含垢,强撑着活了下来,一心只等待局势稍微平定之后,前往长安,祈求老天相助,让他们夫妻劫后重逢。 陈国皇族到长安后,被分成四部分来处理;陈后主叔宝及两三个爱妃被幽禁长安中,陈后主的叔伯兄弟被放逐到遥远的边陲地区,宫女及女眷们大部分收入宫廷充当宫女,小部分出色的女子被分配给南征有功的将士及大臣。乐昌公主被赐给丞相杨素作妾,陈后主的小妹妹陈婉则被隋文帝收入宫中为妃,这就是后来深受文帝宠爱的宣华夫人。 乐昌公主所配的杨素是隋朝一位功勋显赫大臣,他祖上曾历任北魏及北周领兵大将;杨素少有大志,文武兼通,不但善于调兵遣将,武功彪炳于世,而且工于草隶,善作诗文,如他所作的“出塞篇”诗,就极富宏伟苍朴的气势,深为人们称道。“出塞篇”是这样写的:“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隋兵南征时,杨素是统军主帅,他指挥军队,沿江东下,舟舻敝江,施甲耀日,两岸百姓见他端坐船首,容貌伟岸,气态恢宏,都敬称他为“江神”。攻下陈地,班师回朝后,隋文帝封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右丞相。就是这么一位戎马俊馆出身的大丞相,因为通晓诗情,所以十分向往南国的山光水色,更能欣赏江南佳丽的柔媚风情。在他得到乐昌公主以后,对这位容貌秀丽,才情横溢的南国佳人十分钟情,轻怜蜜爱,视如瑰宝。而乐昌公主虽然身在北方丞相府中,心却仍然留在故国江南,留在丈夫徐德言身边,无数次梦回旧时家园,与徐德言鸳梦重温,醒来却只有身边陌生的繁华,还有天上那轮同照两地的明月。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转眼又到了新年,乐昌公主心中开始萌动新的希望。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长安市上热闹非凡,乐昌公主命贴身的年老女仆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边的半面铜镜沿街求售,这天的长安闹市上,人们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婆婆手持半面铜镜高声叫卖,有人随口问价,老婆婆的开价居然高得离谱,众人都以为这老婆婆神志不清,谁也不再搭理她。 第一年的正月十五过去了,没有什么结果;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也过去了,同样没有找到什么线索。乐昌公主几乎绝望了,她想到了各种不幸的可能:丈夫已忘了自己?丈夫已另成家室?路途遥远丈夫尚未来到?甚或丈夫已经离开了人世?仔细思量,她坚信前两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她明白丈夫的心;若是第三种可能,那她就只有耐心地等待;可万一出现了第四种猜想的情况?她不由得悲从中来.若是真的这样,她也要一直在长安市上叫卖下去,她相信即使丈夫死了,他的魂魄也一定会找到长安来。 于是,第三个正月十五她仍让那个老仆上街叫卖。这次,却有了喜出望外的消息。老仆人回来向乐昌公主报告:市上有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也手持半面铜镜求售,声言此镜价值连城,只有能拿来另一半与它契合的铜镜,就分文不取地相赠。我赶紧拿出我们的半面铜镜走上前,正巧与他的半面完全相合,他把铜镜慷慨地送与了我,并向我详细打听公主的下落,我向她述明了详情,他似乎有些失望,留下他自己在城中的地址就走了。” 乐昌公主连忙仔细端详两半铜镜,果然是丝毫不差地契合在一起。年轻书生给老仆人的纸笺上,除了地址外,还有一首字迹熟悉的五言绝句:“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把破镜紧紧抱在胸前,一边默诵着诗句,一股混合着惊喜、感伤、幽怨的激情涌上心头,她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
元宵节诗词选
古诗词里的元霄节 隋炀帝杨广写有《正月十五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这也是中国最早描写元宵节的诗了。诗曰: 法轮天下转,梵语天上来。 灯楼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幡动黄金池,钟发琉璃台。 据记载:“隋炀帝大业二年正月十五日,在京都端门外大放炬火,光烛天地,绵延八里,列为戏场。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之外,自是每年以为常焉。”这里表述隋炀帝时期元宵节的奢华景象。隋炀帝以奢糜淫佚而著称,从大业二年始,隋炀帝每年都在正月十五日,设置歌舞场地,绵延八里,文武百官沿路搭起看棚,通宵达旦地观赏。这种阵势,可谓鸣鼓聒天,燎炬照地,撼人心魄。大业六年的元宵节,隋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其奢糜豪华,略见一斑。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宋)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元)佚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清)董舜民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李清照、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
古代文人写上元灯节的诗词,不计其数,而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堪称其中佳作。这两首词在写作背景和表现手法上都不尽相同,但其思想意义却颇有共通之处。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次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清照的《永遇乐》写于南渡之后,当是流寓临安时所作。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表现了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深切感受,抒写了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阕开头两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用极鲜丽的辞彩写今年元宵节的盛景,而紧接的“人在何处”却恰似一声悲凉的长叹,透露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和迷茫。下面写她抬头望见柳梢返青,梅花已谢,不禁陷入沉思之中。“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 ”,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只觉春意味少。“元宵”三句,词人跳出个人的哀愁,从眼前的融和天气,想到“次第岂无风雨”,字面上是说自然界,实际上却是在说国难重重的政治形势,因此她再无心情去赏灯游乐,于是“谢他酒朋诗侣”。这几句看似平淡,却隐隐透露出词人对南宋的上层人物在国难方殷的日子里仍纵情游乐的不满,以及她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北宋的元宵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李清照早年躬逢其盛,印象很深,此刻自然触景生情,一连用了六个短句追述当年情景,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词人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了对旧日家园的怀念。从“如今憔悴”几句中我们可以透过词人憔悴的外表,窥见她无限痛楚的内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全词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充满哀伤幽怨,但其思想意义并非就是消极颓废的。南宋张端义在《贵耳集》中就曾以《声声慢》和《永遇乐》为例,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由此可见,《永遇乐·落日熔金》不是反映了所谓“贵妇人的哀鸣”,而是蕴藏着极其深沉的爱国思想感情。 时代稍晚于李清照的辛弃疾处于国家内忧外患更加严重的历史环境下。《青玉案·元夕》就是描写在如此政治形势下的一个上元之夜。上阕写元宵节的火树银花,车马、鼓乐等一派繁华热闹,用了“宝”、“雕”、“凤”、“玉”之类种种丽辞,铺排出一个欢腾的元夕场景,正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令人根本想象不到这竟是边患不断的南宋朝廷的元宵之夜。 如果光看上阕,我们或许会认为这仅仅是众多写元宵佳节诗词中的一首,并无独到之处。其实这首词的神来之笔,全在下阕。下阕从字面来看是在写人,上片的灯、月、焰火、笙歌,下片的游人丽女,都只是为那“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而设,倘无此人在,这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值得词人如此痴迷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人”,又为何有如此之魅力?词人笔下的“那人”,隐寓着他心中的抱负和热望:在一片繁华的表象中,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词人却仍怀报国之志,渴望着洗雪国耻,收复失地,建功立业,而这一愿望在懦弱无能的南宋朝廷统治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也只能把它深藏心底,这正如他词中的伊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