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省会成都市。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蜀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四川历史悠久、气候温润、物产丰富、风光秀丽,自秦末汉初便被誉为“天府之国”。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剖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另一说是四川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四条大江,古称江为川,由此得名四川。
基本资料四川省在中国的位置(图中红色部分)
行政区类型:省
省会:成都
面积:485,000 km2(占全国5.08%,第5位)
人口(2007):8127万(占全国第4位)
方言:西南官话(四川话)、客家话、湘语、藏语(康方言)
主要民族:汉族-95%
彝族-2.6%
地级行政区:21个
县级行政区:181个
乡级行政区:5011个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东部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盆地四周北部为秦岭,东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南部为大娄山,西北部为龙门山、邛崃山等山地环绕。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利用方式为一年两熟制。盆地西部为川西平原,土地肥沃,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土地生产能力高;盆地中部为紫色丘陵区,海拔400~800米,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盆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分别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
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东南一隅,平均海拔3000~5000米,高寒气候,高山草甸植被。
西南部为横断山脉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河呈南北走向,自东向西依次为岷山、岷江、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和金沙江。气候植物呈垂直分布,以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为主。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2007年4月1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兴起,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巴蜀文明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川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其显著而独特的内涵和特点闻名于世。
文明渊源深厚。四川文明在夏商时代为神权文明,西周至春秋战国为礼乐文明。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地方特色显著。四川主要属于巴蜀文化区,区域文化自成体系。四川语言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织锦文化、盐文化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如四川方言、川戏、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文化珍品荟萃。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一批珍贵稀有的高品味文化。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金器、铜器、玉器和陶器都属文物精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2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其他人文景点200多个。川菜位居我国三大菜系之列,五粮液等川酒为国宴珍品,蒙顶茶、峨嵋毛峰等中国名茶享誉全国。
兼容多元文化。四川文化虽不可避免地具有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但它又明显地具有对外努力开拓的开放性。除了境内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区文化外,只要跨出盆地,便与楚文化、秦陇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藏彝文化区域路途相接,促成了与四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渗透,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开放的明显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还吸纳了西方节庆文化与饮食文化。 
城市化进程进展加快,但低于全国水平。四川的城市化到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至2005年底,四川共有32个城市,其中地级市18个、县级市14个,全省城市化率33%,比2004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与199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1.8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但在西部12个省区中城镇化比重仅高于云南、贵州、甘肃和广西,城镇化比例在全国列第25位。城市和建制镇的等级规模变化较大,除成都、自贡、攀枝花、绵阳、德阳等中心城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城镇化率超过30%的还有遂宁、乐山、内江等,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体系逐步形成。
尽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城市规模体系不完善。在32个城市中,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个,其余以中小城市居多。城市规模在100万人~200万人、50万人~100万人档次的城市缺乏或不足,形成明显的断层效应。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也不甚合理,西部城市只有攀枝花和西昌,城市布局明显东多西少。
中心城市地位突出。成都是省会城市,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为全省最大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及交通通讯枢纽。四川省域内的人口、产业、资本、技术、信息与人才向成都高度集中,极化效应十分明显。成都在四川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西部地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心城市。
地方城市各具特色。除了成都这一综合性特大城市外,其它城市功能各有特点。绵阳为西部科技城;西昌是科学卫星城;攀枝花是钢城;自贡是盐都;南充是丝绸之府;德阳是制造业重镇;宜宾、泸州不仅是酒城,还是水陆交通枢纽;乐山、都江堰、峨眉山,阆中等是闻名的旅游城市。
2007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高0.9℃,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位。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37毫米,较常年少20毫米,偏少2%,为1961年以来第20低位,各月降水中1月较常年偏多26%,2月偏少38%,3月偏少37%。经综合评估,2007年全省气候年景为一般偏差年。
在全球气温变暖趋势下,2007年四川省气温继续偏高,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高0.9℃,连续11年高于平均值。全省大部分地方偏高,其中盆地除东北部外,其它地方偏高1~2.2℃。在各月气温中,2月偏高3.5℃,居历史第一高位;5月偏高2.1℃,仅次于1969年,居历史第二高位。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37毫米,较常年少20毫米,偏少2%。各月降水中,1、4、7、10、12月降水量偏多,1月偏多26%,其余年份降水量偏少,其中2月、3月分别偏少38%和37%。
按地级(含副省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1个副省级城市、17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按县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四川下属的地级行政区包括:
副省级城市:成都
地级市:绵阳、德阳、宜宾、攀枝花、乐山、南充、自贡、泸州、内江、广元、遂宁、资阳、广安、雅安、眉山、达州、巴中
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在距今约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在大约商朝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巴、蜀,尤其是以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交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考古发现,两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4处。 距今约一万年前,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如绵阳边堆山遗址、 岷江上游遗址、大渡河和青衣江遗址、西昌礼州遗址、成都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第一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广汉三星堆遗址。
大约在公元前4500至前4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宝墩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前后,四川地区进入青铜时代,关于古蜀国的上古传说大多描述的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古蜀国先王的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长苰化碧等。尽管没有古蜀国文字,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四川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时期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古蜀国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而在今四川北部、东部和重庆地区,巴国的青铜文明在东周时期也进入了全盛时代。战国末期,巴国为楚所攻伐,最后定都阆中。巴、蜀长期为近邻,通过考古可知,巴文化与蜀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渐趋同一,最终形成后世所称之“巴蜀文化”。
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苴求救于秦国。秦国遣大军由石牛道伐蜀。蜀国灭亡后,秦移师东进,轻取巴国重镇江州和阆中,俘虏巴王,巴国灭亡。
秦攻占巴蜀后,在四川地区设立了巴、蜀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郡县制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兼并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前期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父子割据(189年~214年)。
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刘备入西川后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并。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之版图,隋唐时代,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逐步发展而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天宝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廷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之乱。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廷结束,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平后蜀。
宋太宗在位时,今四川省所在的川峡四路发生多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一地区仍安定,使得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是全国最高的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南宋时成为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在南宋全盛时,川峡四路的人口占南宋全国的23.6%,经济总量和军粮收入占南宋全国的三分之一和财政收入占四分之一。是南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川纳入版图,人口有12万户,60万人。仅仅是1231年大蒙古国军入侵之前的2.4%,经济是全国十一个行中书省之中的倒数第一。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明廷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版图。之后开始组织移民。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川地区的人口从纳入四川的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的60万增加到134万人。到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布政使司地区的人口增加到3,102,073人。在这个期间社会经济生产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可是好景不长,不久从明神宗万历后期开始四川地区陷入祸乱之中,明廷用了约十年时间应付川南播州杨应龙的反复叛降,最终于1600年一举剿灭。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
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明末清初时的混乱导致四川人几乎损失殆尽。于是,清朝廷在顺治年间到乾隆年间中期陆续进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史称“湖广填四川”。这次长达历时100多年的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至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四川的沿江门户重庆为通商口岸。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和尹昌衡先后任都督。1912年3月11日,成都重庆两地军政府合并,成立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
1913年6月,袁世凯任命胡景伊被为四川都督。1916年5月22日,四川督军陈宦在四川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旋蔡锷病情恶化,于9月离川东渡日本治病。1918年,熊克武自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并兼摄四川省之军、民两政。
1919年4月,四川防区制形成,各个防区军阀割据,相互混战近十五年之久。其中逐渐形成了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杨森、李家钰、罗泽洲和刘存厚等八个主要军阀派系。1921年6月熊克武辞职,推举刘湘就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1924年刘湘任川滇边防督办,四川善后督办。1929年国民政府授于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1932年,刘湘、刘文辉交战。1933年刘湘邀蒋介石入川平叛。1934年12月刘湘任四川省主席、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刘文辉任西康省主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至四川,四川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9年9月,蒋介石兼任四川省主席,并升四川重庆市为陪都。1940年11月,蒋介石辞去四川省主席职务,由张群兼任。
1940年12月,重庆成为永久陪都,划离四川省,四川成为战时的直隶省。
1946年之后,邓锡侯、王陵基先后任四川省主席。1949年11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解放重庆。1949年12月11日晚,刘文辉以西康省主席兼二十四军军长的名义通电起义。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携其子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从此再没有机会回大陆。1949年12月27日,解放军贺龙部解放成都。
1952年,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
1954年7月,原中央直辖市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省辖市。
195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省。
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四川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达到940万人,总数居各省之首,而占人口的比例也达到13.07%,居各省第二位,是同期国内工农业生产和百姓生存生活受到最大损害的省份。
1964年起,四川省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重庆、成都、绵阳则是其中的核心。
1997年,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从四川划出成立新的重庆直辖市。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北京时间下午2点28分,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震中距省会成都西北方向90公里汶川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28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8人遇难,374177人受伤,失踪18440人。
四川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1%,居全国第5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川地貌类型复杂,以多山和高原为特色,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幅员的77.1%、12.9%、5.3%、4.7%。全省土壤类型有25个土类、66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结合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利用现状及其他因素,全省土地资源分为8个一级利用类型(表1),45个二级利用类型和62个三级利用类型。除橡胶园以外,其他省的一、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四川都有,在全国极富代表性。土地利用以林牧业为主,林牧地集中分布于盆周山地和西部高山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69.2%;耕地则集中分布于东部盆地和低山丘陵区,占全省耕地的85%以上;园地集中分布于盆地丘陵和西南山地,占全省园地的70%以上;交通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区和丘陵区。 乐山大佛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数量和品位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2007年度,四川全省旅游总收入1217亿元,占全省GDP的11.59%,国内游客超过1.8亿人次,接待海外游客170万人次,但旅游外汇收入明显低于云南省,甚至不及海外游客数低于四川的黑龙江、陕西、内蒙、湖南、天津等省市。2008年因受特大地震影响,旅游业受损巨大,总体出现了10%的负增长,特别是旅游外汇收入下降了58%,国内旅游下降了6%。同年全国国际旅游下降2.6%,国内旅游仍然增长超过12%。旅游的下滑也导致四川当年民航客运业负增长。
四川现有世界遗产5处,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
四川地处水热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生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珍稀、古老的动、植物种类,是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
全省有高等植物近万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仅次于云南。其中:苔藓植物500余种;维管束植物230余科、1620余属;蕨类植物708种;裸子植物100余种(含变种);被子植物8500余种;松、杉、柏类植物87种,居全国之首。在全国389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中,四川分布有74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二级32种、三级39种,分别占全国各级重点保护植物种数的37.5%、20%和18%。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5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4600多种,全省所产中药材占全国药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芳香及芳香类植物300余种,是全国最大的芳香油产地;野生果类植物达100多种,以猕猴桃资源最为丰富,居全国之首,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菌类资源在全国最为丰富,野生菌类资源达1291种,占全国的95%。森林覆盖率达31.27%,森林面积1516.6万公顷,居全国第四,活立木蓄积16.73亿立方米,木材蓄积量居全国第二。
全省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246种,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兽类和鸟类约占全国的53%,其中:兽类217种,鸟类625种,爬行类84种,两栖类90种,鱼类23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6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30种,占全国的30.9%;二级保护动物112种,占全国的47.1%。还有省重点保护动物77种。四川野外的大熊猫1206只,占全国76%,其种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雉类资源极为丰富,素有雉类的乐园之称,雉科鸟类达20种,占全国雉科总数的40%,其中有许多为珍稀濒危雉类,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雉鹑、四川山鹧鹑和绿尾虹雉等。
四川能源资源丰富,其中以水能、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煤炭资源约占23.5%,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约占1.5%,水能资源约占75%。
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仅次于西藏,其中技术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2%,经济可开发量7611.2万千瓦,占全国的31.9%,均居全国首位。全省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川西南山地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大水系,约占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的2/3,也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富矿区”,其技术开发量占理论蕴藏量的79.2%以上,占全省技术开发量的80%。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30万千瓦。
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97.33亿吨,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0.9%。油、气资源以天然气为主。石油资源储量很小,四川盆地累计探明新增地质储量6796万吨。而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内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已发现天然气资源储量达7万多亿立方米。生物能源比较丰富,每年有可开发利用的人畜粪便量3148.53万吨,薪柴1189.03万吨,秸秆4212.24万吨,沼气约10亿立方米。泥炭资源初步查明储量约20亿吨。太阳能、风能、地热资源也较为丰富,有待开发利用。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已发现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钒、钛具有世界意义,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矿产集中分布在川西南(攀西)、川南、川西北三个区,并各具特色。川西南以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优势,其他矿产也很丰富且组合配套好,是我国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我国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锂、铍、金、银)和能源矿产(铀、泥炭)资源丰富,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二是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贫矿多、富矿少。除铅、锌、镉、银、岩盐、钙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矿产多为中、贫矿。三是共生、伴生矿多,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如攀西的钒钛磁铁矿为铁、钒、钛共生,川南的煤矿为煤、硫共生,川西北的锂矿为锂、铍共生。四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资源种类齐全,但多数矿种储量不足。目前除钒钛磁铁矿、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储量可满足开发需要外,多数矿产资源都存在资源数量不足,质量差、探明矿山不足的问题。
四川降雨量大,水资源居全国前列。境内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条,号称“千河之省”。四川省水资源总量约为3489.7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为2547.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73%;上游入境水942.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7%。还有地下水资源量546.9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15亿立方米。境内遍布湖泊冰川,有湖泊1000多个、冰川约200余条,还有一定面积的沼泽,多分布于川西北和川西南,湖泊总蓄水量约15亿立方米,加上沼泽蓄水量,共计约35亿立方米。
四川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全国,但时空分布不均,形成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但径流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6~10月,洪旱灾害时有发生;河道迂回曲折,有利于农业灌溉;天然水质良好。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7915271户,88151705人。平均每户3.16人,总人口数比2006年增加926481人,年增长率1.15%,比上年上升0.22个百分点。总人口中:男性45664212人,占51.80%;女性42487493人,占48.20%。男女性别比为107.5∶100。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18018603人,占20.44%;18岁~35岁的23883744人,占27.09%;35岁~60岁的33126976人,占37.58%;60岁以上的13122382人,占14.89%。
2007年全省出生1003776人,出生率为1.16%,出生人口比2006年增加138033人。出生人口中,男性529113人,女性474663人,出生性别比为111.5∶100。2007年全省死亡516461人,死亡率为0.51%,死亡人口比2006年增加107177人。出生死亡相抵,自然增长487315人,自然增长率为0.49%,自然增长人口比2006年增加30856人,自然增长率较2006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2007年全省农业人口66751495人,占总人口的75.72%,比2006年增加234097人;非农业人口21400210人,占总人口的24.28%,比2006年增加692384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2006年增加了0.54个百分点。
2007年度全省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共有555911人,比2006年减少30093人。“农转非”中:招生35415人,占6.37%;聘用2077人,占0.37%;征用土地214608人,占38.61%;投靠亲属64945人,占11.68%;落户小城镇29980人,占5.39%;投资购房105196人,占18.92%;其他103690人,占18.66%。
四川省是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22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14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成都、广元、宜宾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01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80万人,有石棉、汉源、金口河等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和宝兴县的硗碛乡、青川县的大院乡等94个民族乡。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区。
四川民族地区地位十分重要,对全国、全省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有重大影响。它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地带,既是长江、黄河及各大支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其中长江流域面积28.57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30%),黄河流域面积1.63万平方公里。因此,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对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而且对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及确保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三峡库区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民族地区东通成都平原,北连甘肃、青海,西接西藏,南邻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隅,云贵高原西北缘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往边疆地区的重要通道。四川藏区的一部分史称“康区”,历史上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
四川民族地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民族地区出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牧业生产形势平稳,工业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迅猛的良好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康定机场成功试飞,九黄机场扩建工程竣工通航。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形势较好,消费稳中趋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立足实际,奋力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富民安康”工程。“十大惠民工程”在民族地区有序推进,覆盖面广;全面执行了“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村村通”、“西新工程”等广播电视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贫困人口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秦征服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川剧、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无不是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而闻名天下。
2007年,四川省宗教领域按照推动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维护自身的稳定和谐。至2007年底,全省有寺观教堂2144所,固定处所364所,市、县级宗教团体260个,宗教教职人员58414人,信教群众766.58万。
全年宗教领域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宗教领域相对稳定。五大宗教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共存。虽然因境外敌对势力不断对我进行渗透,局部地区存在不稳定因素,引起程度不同的矛盾纠纷,但总体形势仍然保持平稳发展,秩序相对稳定。二是宗教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爱国宗教组织不断扩大和巩固。随着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日渐重视,宗教工作部门工作经费、人员编制有所增加。全省性宗教团体顺利完成了换届,一批市县级宗教团体也纷纷成立和换届。三是宗教领域与社会其他领域结合联系越来越紧密。宗教界人士参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特别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四是宗教界不断挖掘和弘扬教规教义、宗教文化中的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容,寻求与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五是宗教界对外友好交往日益频繁,与其他国家宗教组织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
随着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宗教信仰自由得以更加充分保障。省宗教局批准设立寺观教堂7所,各市州批准设立了一批固定处所。信教群众宗教生活正常,宗教活动有序。抵御渗透和治理非法工作取得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更加规范。7月中旬到11月初,省宗教局组成6个小组对各市州的宗教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各市州也对宗教基本情况进行综合普查,基本完成了全省宗教基本情况年度统计。甘孜、阿坝州建立健全了78座重点寺庙、重点僧人档案。在贯彻《四川省设立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区分标准(试行)》中,各市州相继在普查基础上,对宗教活动场所全面清理、甄别归类,换发新证。攀枝花市将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建设规划范围。二是各级政府继续深入宣传和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并通过执法检查监督法律的实施。省宗教局组成两个检查组对德阳、南充、乐山、攀枝花、广安、雅安、眉山市就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为加大全省藏区爱国主义教育力度,普及政策法规基本知识,四川草拟了《藏传佛教事务管理办法》,并同《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和《藏传佛教寺庙堪布任职退职办法》等宗教政策法规合印成册,发往藏区宗教团体、藏传佛教寺院。配合相关法律的实施,进一步开展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三是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全省性大调研。省宗教局先后组织80余人次到基层开展了大调研活动。到甘孜、南充、遂宁、广元、自贡等地分别就规范寺庙管理、天主教民主办教、宗教活动场所与风景区管理、宗教活动场所自养情况及道教发展状况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推进了对宗教事务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决策。四是继续开展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培训工作。各级政府、爱国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分别组织宗教工作干部、宗教界人士针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加强爱国组织建设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不断继承各宗教优良传统,挖掘和发扬有利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宗教文化等进行了培训和研讨。省宗教局举办了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为主题的四川宗教论坛,各全省性宗教团体秘书长以上负责人、各市(州)和峨眉山、都江堰、彭州市的宗教局局长等100余人参加了论坛。省天主教“两会”举办爱国会负责人培训班,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举办寺庙、宫观负责人培训班,省伊协举办了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阿訇培训班。全省性宗教团体和院校也相继选派了一批有培养前途的爱国宗教教职人员赴京和国外参学培训。
四川话分布图四川人的通用语言被称为四川话,在语言学上归属于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虽然大量的词汇、发音都和普通话相似,但是声调大多都与普通话不一样,同时融入了湘方言、粤方言、客家话的句式、词汇和发音,这一点在川东和川南以及重庆市尤其明显。
四川一些大城市及重庆境内,也有小部分地区为湘语、客家话的方言孤岛,还零散分布着闽语、赣语、吴语的使用者;重庆市区由于历史原因,有大量上海,江苏,浙江移民在抗战和三线建设时期涌入,而带来很多吴语词汇并融入重庆市区方言,而形成了重庆城区与郊区方言差异较大的现象。而攀枝花市,有大量的说东北官话的来自中国东北的移民。
在汉语方言学上,四川方言包含五个方言片,即成渝片、灌赤片、黔北片、昆贵片和粤北片。前四片都属于西南官话,粤北片属于客家话。使用成渝片的占四川人口的绝大多数,特点是古入声字归阳平,翘舌音极少或没有,鼻边音(n和l)多数地区不分;其次是灌赤片,与成渝片相比,声、韵母与南方诸方言都更接近,入声字归阴平(雅棉小片),或归去声(仁富小片),或自成调类(不带塞音韵尾,岷江小片)。粤北片又称“土广东话”,属于客家话,与其他四片差异很大,不能相互通话,而粤北片区又散布在成渝片和灌赤片的地区中,被称作“客家方言岛”。
除了汉语外,四川还有以藏语、彝语、羌语为母语的族群。
2007学年初,四川拥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校)4.1万所,在校学生1973.9万人,教职工88.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万人。
全省有小学1.6万所,在校小学生696.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普通中学5093所,在校学生505.5万人。
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87所(不含技工校),在校学生98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4所,在校学生22.4万人。
全省普通高校76所,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91.8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33个,在校研究生6.1万人,博士生导师500多名。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警察学院
成都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西华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成都医学院
泸州医学院
川北医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成都学院
攀枝花学院
宜宾学院
西昌学院 2006年11月2日,由省展览馆变身的川科技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四川人才资源丰富,在国内综合科研实力居北京、上海、陕西之后列第四位。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84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6个,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30个,两院院士55名,各类科技人员124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9万人。
2007年,四川受理专利申请19165件,授权9935件,居全国第八位。
四川处于中国西南腹地,是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叠过渡地带,中央为四川盆地,四围是高山,因此交通不甚便利。世人皆知“蜀道难”。近现代化以来,四川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交通运输随着不断建设而逐步改善。
四川货物运输在全国的重要性低于旅客运输。因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不到全国的1‰,四川货运周转量仅占全国1%,民航货运占全国超过4%,公路货运超过3%,铁路约占2.43%;旅客运输周转量占全国4.26%,其中公路占4.5%,水运占3.93%,铁路占2.5%,民航达到8%。
至2008年底,四川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0.05万公里,居全国前列,但相对于本省辽阔地域仍显滞后。其中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1.4万公里(2007年底数据),高速公路2008年底通车总里程2162公里。
目前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绵广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乐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成灌高速公路、成温邛高速公路、成彭高速公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都汶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宜水高速公路、隆纳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南渝高速公路、南广邻高速公路、达渝高速公路、泸黄攀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设或拟建的高速公路有广陕高速公路、达陕高速公路、雅泸高速公路、乐宜高速公路、乐自高速公路、乐雅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绵遂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成自泸高速公路、成南巴高速公路、成什绵高速公路、成安渝高速公路、邛名高速公路、环成都经济区高速公路等,在建里程超过1200公里。
四川铁路总营运里程数为3009公里(2006年底数据),总长在国内居前列但密度很低。境内有宝成、成渝、成昆、内昆、达成、遂渝铁路等铁路干线。成都铁路局管辖四川、贵州、重庆两省一市的国有铁路和合资铁路。
四川正拟建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成兰铁路、兰渝铁路、成贵铁路、川青铁路、川藏铁路、西成铁路客运专线、成都—西宁—张掖铁路、成昆铁路复线等。
四川内河通航里程超万公里,其中三至七级航道里程4026公里(2006年数据)。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的港口6个。长江四川段逐步建成三级航道,嘉陵江、岷江列为国家批准的18条高等级航道,纳入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方案。四川拥有1000吨级以上船舶147艘,货船单船生产能力达到4000吨级。
2008年度,四川水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4225.67万人,旅客周转量29377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9%和1.49%;完成货运量3702.72万吨,货物周转量566411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和0.4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649万吨,其中集装箱完成吞吐量66237标箱(唯一集装箱港口泸州港完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和26%;岷江大件运输完成141批次,3.4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和17.8%。
四川拥有成都(6)、黄龙(52)、西昌(72)、绵阳(79)、攀枝花(77)、宜宾(83)、泸州(84)、达州(100)、南充(123)、康定、广元11个有定期航班通航的民用机场。(括号内数字为2008年度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国内机场排名,2008年度四川民航客运出现了下降,但货邮吞吐量仍取得了10%以上的增长。)
稻城亚丁机场以及宜宾川南机场正拟开工建设;乐山机场、马尔康机场也已列入规划建设。2008年底,成都双流机场开始建设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
目前,有中国国航西南分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和鹰联航空公司三家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四川成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也是这三家公司的基地机场。
到目前为止,四川仍是中国管道运输最发达的省份。
天然气输送。早在宋代,四川人就开始在利用天然气的同时用竹子作管道输送天然气。1950年代,四川盆地开始大规模利用天然气,通过川渝地区的管网,向成渝沿线城市供气。1980年代中期,四川盆地大部份县城已经开始使用高能、清洁的管道天然气。至2008年初,四川油气田已建成集气管道7000余公里,输气管道6000余公里,集输气站1100余座,天然气管线长度约占全国的46%。盆地内形成了以南、北输气干线为主体,以川东北、川西北、蜀南、重庆、川中五大气源开发区为依托,延伸至川、渝、云、贵、湘、鄂六省市的环形管网,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集输气网络。2007年,随着普光气田发现和开发,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已开工,总投资627亿元,干线管道全长1700多公里。 油品输送。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成品油管道兰成渝输油管道,输油能力达每年600万吨以上,川渝地区70%以上的成品油来自这条管线,是目前西南市场主要的成品油供给渠道之一。该管道起始于兰州,途经甘肃、陕西和四川三省,终点抵达重庆市。管道干线全长1252公里,是目前国内线路最长、口径最大、压力最高、顺序输送品种最多的成品油管道。
目前,成都市正在建设地铁一、二号线。
四川省经济总量至1995年稳居全国第九位。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08年,四川GDP总量达到12,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2366.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5790.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4350.0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61.9%和32.9%。人均GDP达到15,378元,增长9.7%[4]。
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四川的发展速度偏后;同时四川农业经济数量大,所占比重高,属于农业大省。1979-2007年29年,根据同期全国平均物价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长率9.0%,次于天津、湖北、贵州等24个省份居25位,低于全国9.8%的平均水平。1978年-2008年,四川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一直在第6位至第9位间轮替,1978年位居全国第6位,1985年居第8位,1995年开始稳居第9位。四川经济增长率(1979-2007年):有13年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16年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29年间有12年年增长率低于10%,17年高于10%。GDP总量:1991年突破1千亿元,2003年突破5千亿元,2007年突破1万亿元。人均GDP:1990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国1987年突破1千元),2001年突破5千元(全国1995年突破5千元),2006年突破1万元(全国2003年突破1万元)。
2007年,四川GDP总量(最终核实数)达到10,505.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4.2%,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8%;其中第一产业2,092.06亿元,占GDP比重19.91%;第二产业4,595.51亿元,占43.74%;第三产业3,817.73亿元,占36.34%;人均GDP为12,893元,次于陕西、青海、宁夏等23省份居第24位[5]。四川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年为44.5:35.5:20.0(同期全国为28.20:47.87:23.92);2007年为19.9:43.7:36.3(同期全国为11.1:48.5:40.4),从1978年-2007年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结构渐渐趋向于合理,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有较快的发展。以2007年为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仅次于海南、广西等2省区居全国第3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次于湖北、安徽、重庆等24省份等23省居24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次于青海、辽宁等21省市居第22位。从总量上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仅次于山东、河南等2省份居全国第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次于辽宁、上海等8省居9位;第三产业增加值次于河南、辽宁等9省份居第10位。
四川的大型企业主要有:
攀钢集团
成都铁路局
新希望集团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
宜宾五粮液集团
宏达集团
通威集团
华西集团
川威集团
成都建工集团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到2008年12月,四川省有73家公司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五粮液(SHE:000858)。
现代农业发展初见成效 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448.4万吨,增产198.6万吨,增长6.1%;油料产量228.5万吨,增长5.2%。资阳、眉山、遂宁市畜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3%,肉类总产量1092.6万吨,增长6.1%;生猪出栏9911万头,增长5.2%。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完成造林面积42.5万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31.27%,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水利基建投资45.3亿元,新增有效灌面31.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513.8万千瓦,增长7.2%。劳务收入1077亿元,增长17.9%。
工业强省战略强力推进 2007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3868.6亿元,增长2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1%。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88户,净增1493户;实现增加值3580.7亿元,增长25.4%;净利润646.9亿元,增长51.4%。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257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增长27.1%。工业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304.5亿元,增长42.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7.0,提高30.2个点。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35.0点,企业景气指数达135.6点,均为历史最高点。
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7.9%、4.3%。淘汰555户企业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小火电机组85.6万千瓦,关停污染严重企业3331户。200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49.2%和75.8%。依法划定246个城市(县、区)、3472个农村建制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66个,投资1.85亿元。生态自然保护区166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3%。建成生态示范区99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007年,四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初步建立,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全面启动。176个县(市、区)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99.4%。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整体实现“两基”。普通高中稳健发展,招生175.9万人,在校生505.5万人。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普通高校招生29.8万人,在校生91.8万人,毕业生13.9万人;招收研究生2.0万人,在校研究生6.1万人,毕业研究生1.5万人。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87所(不含技工校),招生44万人,增加9.2万人,在校生9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4.6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268.6万人次。参加自学考试39万人,本(专)科毕业2.0万人。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 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0亿元,增长41.8%。围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核技术及新能源等6大优势领域,重点打造8个战略产品和80个重点产品,推进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1580家。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6家。有两院院士57名,59人次。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个,新获专利授权9935件,新增中国名牌17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认定授牌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30个、示范企业61户、示范科研单位73家。推广新技术1052项,引进新品种700个,开发新产品432个,有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启动10个产学研联盟试点。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2007年,全省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154个,覆盖农村人口6116万人,参合率达87.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3个。妇幼保健体系逐步完善,保健机构达202个。血吸虫病、霍乱、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大骨节病、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125.7万名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新增省级卫生县城4个,新增省、市、县三级卫生村641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2.92‰。
文化、体育等事业繁荣发展 2007年,全省中央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启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5.9%、97.1%。出版地方报纸96种、期刊335种、图书5244种,出版音像制品716种、电子出版物134种,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83.7万卷。川籍运动员获世界级比赛金牌6枚、亚洲级比赛金牌16枚。体育彩票销售15.7亿元,增长13.0%。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2007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人均消费性支出8692元,增长15.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1.2%。农民人均纯收入3546.7元,增收544元,增长1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7元,增长14.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3%。物价工作难度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9%,超出预定目标2.9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3万人,基本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4.3%。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17.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814.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参保人数205万人。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补助标准提高23.1元;222.9万人纳入农村低保。11.8万户城市低保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所有市(州)、县(市、区)建立了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十大惠民行动”全省投入资金367.7亿元,70个分项目标全部完成。解决21.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68.2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解决280.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173.3万人饮水困难,11万户农村居民住房困难得到解决。建成沼气池55.2万口,新建和改建通乡通村公路3万公里。全面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直补农村移民68万人。各级财政投入12.6亿元用于抗灾救灾。
财政金融稳健运行 2007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95.7亿元,增长31.8%,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0.3亿元,增长35%;一般预算支出1760.9亿元,增长30.7%。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三农”支出598亿元,增长39.4%,科技、教育、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分别增长39.2%、43.2%、59.9%、20.2%。省级、县级和绝大多数市(州)消除财政赤字。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950.4亿元,比年初增长18.2%;贷款余额9200.9亿元,比年初增长17.3%。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7416.3亿元,现金支出27365.2亿元,现金净回笼51.1亿元。上市公司68家,其中发行H股5家,发行A股64家。通过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共融资220亿元。保险事业稳定发展,保费总收入335.8亿元,增长39.8%。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0.11亿美元,增长36.8%;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972.8亿元,增长79.9%。外贸进出口总额143.8亿美元,增长30.5%,其中:出口86.1亿美元,增长30%;进口57.7亿美元,增长31.4%。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2.1亿美元,增长65%。外派劳务26317人次。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271家,全球500强企业已有135家到川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驻川外国领事机构7家。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签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框架协议。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42亿元,增长29.1%。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47.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投资增长33.8%,四大优势产业投资增长44.9%。其中,新开工项目9067个,增长16.2%。建成投产项目7009个,投产率48.6%;新增固定资产1724.2亿元,交付使用率42.2%。乐山多晶硅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广元紫兰坝水电站、朗木寺至川主寺公路、遂渝高速公路、成都枢纽北编组站等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建成。城镇化率达到35.6%。
服务业快速发展 2007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217.3亿元,增长24.3%。接待入境旅游者170.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1亿美元,增长29.6%;接待国内游客1856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79.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16.6%。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5.6亿元,增长17.4%。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6%。消费热点围绕汽车和住房等不断升级。光缆线路长度达30.6万公里。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33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737万户,普及率19.9%;移动电话用户2400万户,普及率27.4%。 
基本资料四川省在中国的位置(图中红色部分)
行政区类型:省
省会:成都
面积:485,000 km2(占全国5.08%,第5位)
人口(2007):8127万(占全国第4位)
方言:西南官话(四川话)、客家话、湘语、藏语(康方言)
主要民族:汉族-95%
彝族-2.6%
地级行政区:21个
县级行政区:181个
乡级行政区:5011个
自然地理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东部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盆地四周北部为秦岭,东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南部为大娄山,西北部为龙门山、邛崃山等山地环绕。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利用方式为一年两熟制。盆地西部为川西平原,土地肥沃,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土地生产能力高;盆地中部为紫色丘陵区,海拔400~800米,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盆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分别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
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东南一隅,平均海拔3000~5000米,高寒气候,高山草甸植被。
西南部为横断山脉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河呈南北走向,自东向西依次为岷山、岷江、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和金沙江。气候植物呈垂直分布,以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为主。
·历史地理特点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2007年4月1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兴起,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文化地理特点
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巴蜀文明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川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其显著而独特的内涵和特点闻名于世。
文明渊源深厚。四川文明在夏商时代为神权文明,西周至春秋战国为礼乐文明。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地方特色显著。四川主要属于巴蜀文化区,区域文化自成体系。四川语言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织锦文化、盐文化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如四川方言、川戏、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文化珍品荟萃。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一批珍贵稀有的高品味文化。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金器、铜器、玉器和陶器都属文物精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2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其他人文景点200多个。川菜位居我国三大菜系之列,五粮液等川酒为国宴珍品,蒙顶茶、峨嵋毛峰等中国名茶享誉全国。
兼容多元文化。四川文化虽不可避免地具有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但它又明显地具有对外努力开拓的开放性。除了境内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区文化外,只要跨出盆地,便与楚文化、秦陇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藏彝文化区域路途相接,促成了与四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渗透,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开放的明显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还吸纳了西方节庆文化与饮食文化。 
·城市地理特点
城市化进程进展加快,但低于全国水平。四川的城市化到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至2005年底,四川共有32个城市,其中地级市18个、县级市14个,全省城市化率33%,比2004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与199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1.8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但在西部12个省区中城镇化比重仅高于云南、贵州、甘肃和广西,城镇化比例在全国列第25位。城市和建制镇的等级规模变化较大,除成都、自贡、攀枝花、绵阳、德阳等中心城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城镇化率超过30%的还有遂宁、乐山、内江等,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体系逐步形成。
尽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城市规模体系不完善。在32个城市中,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个,其余以中小城市居多。城市规模在100万人~200万人、50万人~100万人档次的城市缺乏或不足,形成明显的断层效应。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也不甚合理,西部城市只有攀枝花和西昌,城市布局明显东多西少。
中心城市地位突出。成都是省会城市,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为全省最大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及交通通讯枢纽。四川省域内的人口、产业、资本、技术、信息与人才向成都高度集中,极化效应十分明显。成都在四川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西部地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心城市。
地方城市各具特色。除了成都这一综合性特大城市外,其它城市功能各有特点。绵阳为西部科技城;西昌是科学卫星城;攀枝花是钢城;自贡是盐都;南充是丝绸之府;德阳是制造业重镇;宜宾、泸州不仅是酒城,还是水陆交通枢纽;乐山、都江堰、峨眉山,阆中等是闻名的旅游城市。
·气候状况
2007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高0.9℃,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位。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37毫米,较常年少20毫米,偏少2%,为1961年以来第20低位,各月降水中1月较常年偏多26%,2月偏少38%,3月偏少37%。经综合评估,2007年全省气候年景为一般偏差年。
在全球气温变暖趋势下,2007年四川省气温继续偏高,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高0.9℃,连续11年高于平均值。全省大部分地方偏高,其中盆地除东北部外,其它地方偏高1~2.2℃。在各月气温中,2月偏高3.5℃,居历史第一高位;5月偏高2.1℃,仅次于1969年,居历史第二高位。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37毫米,较常年少20毫米,偏少2%。各月降水中,1、4、7、10、12月降水量偏多,1月偏多26%,其余年份降水量偏少,其中2月、3月分别偏少38%和37%。
行政区划
按地级(含副省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1个副省级城市、17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按县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四川下属的地级行政区包括:
副省级城市:成都
地级市:绵阳、德阳、宜宾、攀枝花、乐山、南充、自贡、泸州、内江、广元、遂宁、资阳、广安、雅安、眉山、达州、巴中
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历史
四川在距今约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在大约商朝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巴、蜀,尤其是以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交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史前
据考古发现,两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4处。 距今约一万年前,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如绵阳边堆山遗址、 岷江上游遗址、大渡河和青衣江遗址、西昌礼州遗址、成都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第一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广汉三星堆遗址。
·先秦
大约在公元前4500至前4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宝墩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前后,四川地区进入青铜时代,关于古蜀国的上古传说大多描述的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古蜀国先王的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长苰化碧等。尽管没有古蜀国文字,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四川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时期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古蜀国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而在今四川北部、东部和重庆地区,巴国的青铜文明在东周时期也进入了全盛时代。战国末期,巴国为楚所攻伐,最后定都阆中。巴、蜀长期为近邻,通过考古可知,巴文化与蜀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渐趋同一,最终形成后世所称之“巴蜀文化”。
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苴求救于秦国。秦国遣大军由石牛道伐蜀。蜀国灭亡后,秦移师东进,轻取巴国重镇江州和阆中,俘虏巴王,巴国灭亡。
·秦
秦攻占巴蜀后,在四川地区设立了巴、蜀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郡县制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兼并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
西汉前期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父子割据(189年~214年)。
·蜀汉
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刘备入西川后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晋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并。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南北朝
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隋、唐、五代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之版图,隋唐时代,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逐步发展而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天宝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廷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之乱。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廷结束,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平后蜀。
·宋
宋太宗在位时,今四川省所在的川峡四路发生多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一地区仍安定,使得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是全国最高的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南宋时成为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在南宋全盛时,川峡四路的人口占南宋全国的23.6%,经济总量和军粮收入占南宋全国的三分之一和财政收入占四分之一。是南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元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川纳入版图,人口有12万户,60万人。仅仅是1231年大蒙古国军入侵之前的2.4%,经济是全国十一个行中书省之中的倒数第一。
·明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明廷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版图。之后开始组织移民。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川地区的人口从纳入四川的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的60万增加到134万人。到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布政使司地区的人口增加到3,102,073人。在这个期间社会经济生产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可是好景不长,不久从明神宗万历后期开始四川地区陷入祸乱之中,明廷用了约十年时间应付川南播州杨应龙的反复叛降,最终于1600年一举剿灭。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
·清
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明末清初时的混乱导致四川人几乎损失殆尽。于是,清朝廷在顺治年间到乾隆年间中期陆续进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史称“湖广填四川”。这次长达历时100多年的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至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四川的沿江门户重庆为通商口岸。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民国
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和尹昌衡先后任都督。1912年3月11日,成都重庆两地军政府合并,成立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
1913年6月,袁世凯任命胡景伊被为四川都督。1916年5月22日,四川督军陈宦在四川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旋蔡锷病情恶化,于9月离川东渡日本治病。1918年,熊克武自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并兼摄四川省之军、民两政。
1919年4月,四川防区制形成,各个防区军阀割据,相互混战近十五年之久。其中逐渐形成了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杨森、李家钰、罗泽洲和刘存厚等八个主要军阀派系。1921年6月熊克武辞职,推举刘湘就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1924年刘湘任川滇边防督办,四川善后督办。1929年国民政府授于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1932年,刘湘、刘文辉交战。1933年刘湘邀蒋介石入川平叛。1934年12月刘湘任四川省主席、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刘文辉任西康省主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至四川,四川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9年9月,蒋介石兼任四川省主席,并升四川重庆市为陪都。1940年11月,蒋介石辞去四川省主席职务,由张群兼任。
1940年12月,重庆成为永久陪都,划离四川省,四川成为战时的直隶省。
1946年之后,邓锡侯、王陵基先后任四川省主席。1949年11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解放重庆。1949年12月11日晚,刘文辉以西康省主席兼二十四军军长的名义通电起义。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携其子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从此再没有机会回大陆。1949年12月27日,解放军贺龙部解放成都。
·现代
1952年,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
1954年7月,原中央直辖市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省辖市。
195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省。
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四川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达到940万人,总数居各省之首,而占人口的比例也达到13.07%,居各省第二位,是同期国内工农业生产和百姓生存生活受到最大损害的省份。
1964年起,四川省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重庆、成都、绵阳则是其中的核心。
1997年,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从四川划出成立新的重庆直辖市。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北京时间下午2点28分,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震中距省会成都西北方向90公里汶川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28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8人遇难,374177人受伤,失踪18440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四川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1%,居全国第5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川地貌类型复杂,以多山和高原为特色,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幅员的77.1%、12.9%、5.3%、4.7%。全省土壤类型有25个土类、66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结合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利用现状及其他因素,全省土地资源分为8个一级利用类型(表1),45个二级利用类型和62个三级利用类型。除橡胶园以外,其他省的一、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四川都有,在全国极富代表性。土地利用以林牧业为主,林牧地集中分布于盆周山地和西部高山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69.2%;耕地则集中分布于东部盆地和低山丘陵区,占全省耕地的85%以上;园地集中分布于盆地丘陵和西南山地,占全省园地的70%以上;交通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区和丘陵区。 乐山大佛
·旅游资源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数量和品位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2007年度,四川全省旅游总收入1217亿元,占全省GDP的11.59%,国内游客超过1.8亿人次,接待海外游客170万人次,但旅游外汇收入明显低于云南省,甚至不及海外游客数低于四川的黑龙江、陕西、内蒙、湖南、天津等省市。2008年因受特大地震影响,旅游业受损巨大,总体出现了10%的负增长,特别是旅游外汇收入下降了58%,国内旅游下降了6%。同年全国国际旅游下降2.6%,国内旅游仍然增长超过12%。旅游的下滑也导致四川当年民航客运业负增长。
四川现有世界遗产5处,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
·生物资源
四川地处水热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生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珍稀、古老的动、植物种类,是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
全省有高等植物近万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仅次于云南。其中:苔藓植物500余种;维管束植物230余科、1620余属;蕨类植物708种;裸子植物100余种(含变种);被子植物8500余种;松、杉、柏类植物87种,居全国之首。在全国389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中,四川分布有74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二级32种、三级39种,分别占全国各级重点保护植物种数的37.5%、20%和18%。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5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4600多种,全省所产中药材占全国药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芳香及芳香类植物300余种,是全国最大的芳香油产地;野生果类植物达100多种,以猕猴桃资源最为丰富,居全国之首,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菌类资源在全国最为丰富,野生菌类资源达1291种,占全国的95%。森林覆盖率达31.27%,森林面积1516.6万公顷,居全国第四,活立木蓄积16.73亿立方米,木材蓄积量居全国第二。
全省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246种,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兽类和鸟类约占全国的53%,其中:兽类217种,鸟类625种,爬行类84种,两栖类90种,鱼类23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6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30种,占全国的30.9%;二级保护动物112种,占全国的47.1%。还有省重点保护动物77种。四川野外的大熊猫1206只,占全国76%,其种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雉类资源极为丰富,素有雉类的乐园之称,雉科鸟类达20种,占全国雉科总数的40%,其中有许多为珍稀濒危雉类,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雉鹑、四川山鹧鹑和绿尾虹雉等。
·能源资源
四川能源资源丰富,其中以水能、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煤炭资源约占23.5%,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约占1.5%,水能资源约占75%。
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仅次于西藏,其中技术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2%,经济可开发量7611.2万千瓦,占全国的31.9%,均居全国首位。全省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川西南山地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大水系,约占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的2/3,也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富矿区”,其技术开发量占理论蕴藏量的79.2%以上,占全省技术开发量的80%。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30万千瓦。
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97.33亿吨,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0.9%。油、气资源以天然气为主。石油资源储量很小,四川盆地累计探明新增地质储量6796万吨。而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内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已发现天然气资源储量达7万多亿立方米。生物能源比较丰富,每年有可开发利用的人畜粪便量3148.53万吨,薪柴1189.03万吨,秸秆4212.24万吨,沼气约10亿立方米。泥炭资源初步查明储量约20亿吨。太阳能、风能、地热资源也较为丰富,有待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已发现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钒、钛具有世界意义,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矿产集中分布在川西南(攀西)、川南、川西北三个区,并各具特色。川西南以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优势,其他矿产也很丰富且组合配套好,是我国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我国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锂、铍、金、银)和能源矿产(铀、泥炭)资源丰富,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二是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贫矿多、富矿少。除铅、锌、镉、银、岩盐、钙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矿产多为中、贫矿。三是共生、伴生矿多,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如攀西的钒钛磁铁矿为铁、钒、钛共生,川南的煤矿为煤、硫共生,川西北的锂矿为锂、铍共生。四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资源种类齐全,但多数矿种储量不足。目前除钒钛磁铁矿、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储量可满足开发需要外,多数矿产资源都存在资源数量不足,质量差、探明矿山不足的问题。
·水资源
四川降雨量大,水资源居全国前列。境内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条,号称“千河之省”。四川省水资源总量约为3489.7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为2547.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73%;上游入境水942.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7%。还有地下水资源量546.9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15亿立方米。境内遍布湖泊冰川,有湖泊1000多个、冰川约200余条,还有一定面积的沼泽,多分布于川西北和川西南,湖泊总蓄水量约15亿立方米,加上沼泽蓄水量,共计约35亿立方米。
四川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全国,但时空分布不均,形成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但径流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6~10月,洪旱灾害时有发生;河道迂回曲折,有利于农业灌溉;天然水质良好。
人口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7915271户,88151705人。平均每户3.16人,总人口数比2006年增加926481人,年增长率1.15%,比上年上升0.22个百分点。总人口中:男性45664212人,占51.80%;女性42487493人,占48.20%。男女性别比为107.5∶100。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18018603人,占20.44%;18岁~35岁的23883744人,占27.09%;35岁~60岁的33126976人,占37.58%;60岁以上的13122382人,占14.89%。
2007年全省出生1003776人,出生率为1.16%,出生人口比2006年增加138033人。出生人口中,男性529113人,女性474663人,出生性别比为111.5∶100。2007年全省死亡516461人,死亡率为0.51%,死亡人口比2006年增加107177人。出生死亡相抵,自然增长487315人,自然增长率为0.49%,自然增长人口比2006年增加30856人,自然增长率较2006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2007年全省农业人口66751495人,占总人口的75.72%,比2006年增加234097人;非农业人口21400210人,占总人口的24.28%,比2006年增加692384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2006年增加了0.54个百分点。
2007年度全省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共有555911人,比2006年减少30093人。“农转非”中:招生35415人,占6.37%;聘用2077人,占0.37%;征用土地214608人,占38.61%;投靠亲属64945人,占11.68%;落户小城镇29980人,占5.39%;投资购房105196人,占18.92%;其他103690人,占18.66%。
民族
四川省是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22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14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成都、广元、宜宾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01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80万人,有石棉、汉源、金口河等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和宝兴县的硗碛乡、青川县的大院乡等94个民族乡。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区。
四川民族地区地位十分重要,对全国、全省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有重大影响。它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地带,既是长江、黄河及各大支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其中长江流域面积28.57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30%),黄河流域面积1.63万平方公里。因此,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对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而且对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及确保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三峡库区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民族地区东通成都平原,北连甘肃、青海,西接西藏,南邻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隅,云贵高原西北缘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往边疆地区的重要通道。四川藏区的一部分史称“康区”,历史上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
四川民族地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民族地区出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牧业生产形势平稳,工业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迅猛的良好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康定机场成功试飞,九黄机场扩建工程竣工通航。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形势较好,消费稳中趋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立足实际,奋力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富民安康”工程。“十大惠民工程”在民族地区有序推进,覆盖面广;全面执行了“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村村通”、“西新工程”等广播电视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贫困人口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文化
武侯祠戏台的川剧表演 由于四川盆地的地理因素和农业社会“天府之国”的富裕,四川地区明显存在“盆地意识”和“小农思想”,同时美丽富饶的巴山蜀水也孕育了大禹、司马相如、李白、三苏、巴金、张大千等古今文化名人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四川文化因此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之处,地方特色显著。秦征服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川剧、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无不是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而闻名天下。
宗教
2007年,四川省宗教领域按照推动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维护自身的稳定和谐。至2007年底,全省有寺观教堂2144所,固定处所364所,市、县级宗教团体260个,宗教教职人员58414人,信教群众766.58万。
全年宗教领域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宗教领域相对稳定。五大宗教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共存。虽然因境外敌对势力不断对我进行渗透,局部地区存在不稳定因素,引起程度不同的矛盾纠纷,但总体形势仍然保持平稳发展,秩序相对稳定。二是宗教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爱国宗教组织不断扩大和巩固。随着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日渐重视,宗教工作部门工作经费、人员编制有所增加。全省性宗教团体顺利完成了换届,一批市县级宗教团体也纷纷成立和换届。三是宗教领域与社会其他领域结合联系越来越紧密。宗教界人士参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特别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四是宗教界不断挖掘和弘扬教规教义、宗教文化中的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容,寻求与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五是宗教界对外友好交往日益频繁,与其他国家宗教组织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
随着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宗教信仰自由得以更加充分保障。省宗教局批准设立寺观教堂7所,各市州批准设立了一批固定处所。信教群众宗教生活正常,宗教活动有序。抵御渗透和治理非法工作取得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更加规范。7月中旬到11月初,省宗教局组成6个小组对各市州的宗教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各市州也对宗教基本情况进行综合普查,基本完成了全省宗教基本情况年度统计。甘孜、阿坝州建立健全了78座重点寺庙、重点僧人档案。在贯彻《四川省设立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区分标准(试行)》中,各市州相继在普查基础上,对宗教活动场所全面清理、甄别归类,换发新证。攀枝花市将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建设规划范围。二是各级政府继续深入宣传和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并通过执法检查监督法律的实施。省宗教局组成两个检查组对德阳、南充、乐山、攀枝花、广安、雅安、眉山市就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为加大全省藏区爱国主义教育力度,普及政策法规基本知识,四川草拟了《藏传佛教事务管理办法》,并同《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和《藏传佛教寺庙堪布任职退职办法》等宗教政策法规合印成册,发往藏区宗教团体、藏传佛教寺院。配合相关法律的实施,进一步开展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三是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全省性大调研。省宗教局先后组织80余人次到基层开展了大调研活动。到甘孜、南充、遂宁、广元、自贡等地分别就规范寺庙管理、天主教民主办教、宗教活动场所与风景区管理、宗教活动场所自养情况及道教发展状况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推进了对宗教事务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决策。四是继续开展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培训工作。各级政府、爱国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分别组织宗教工作干部、宗教界人士针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加强爱国组织建设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不断继承各宗教优良传统,挖掘和发扬有利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宗教文化等进行了培训和研讨。省宗教局举办了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为主题的四川宗教论坛,各全省性宗教团体秘书长以上负责人、各市(州)和峨眉山、都江堰、彭州市的宗教局局长等100余人参加了论坛。省天主教“两会”举办爱国会负责人培训班,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举办寺庙、宫观负责人培训班,省伊协举办了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阿訇培训班。全省性宗教团体和院校也相继选派了一批有培养前途的爱国宗教教职人员赴京和国外参学培训。
方言
四川话分布图四川人的通用语言被称为四川话,在语言学上归属于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虽然大量的词汇、发音都和普通话相似,但是声调大多都与普通话不一样,同时融入了湘方言、粤方言、客家话的句式、词汇和发音,这一点在川东和川南以及重庆市尤其明显。
四川一些大城市及重庆境内,也有小部分地区为湘语、客家话的方言孤岛,还零散分布着闽语、赣语、吴语的使用者;重庆市区由于历史原因,有大量上海,江苏,浙江移民在抗战和三线建设时期涌入,而带来很多吴语词汇并融入重庆市区方言,而形成了重庆城区与郊区方言差异较大的现象。而攀枝花市,有大量的说东北官话的来自中国东北的移民。
在汉语方言学上,四川方言包含五个方言片,即成渝片、灌赤片、黔北片、昆贵片和粤北片。前四片都属于西南官话,粤北片属于客家话。使用成渝片的占四川人口的绝大多数,特点是古入声字归阳平,翘舌音极少或没有,鼻边音(n和l)多数地区不分;其次是灌赤片,与成渝片相比,声、韵母与南方诸方言都更接近,入声字归阴平(雅棉小片),或归去声(仁富小片),或自成调类(不带塞音韵尾,岷江小片)。粤北片又称“土广东话”,属于客家话,与其他四片差异很大,不能相互通话,而粤北片区又散布在成渝片和灌赤片的地区中,被称作“客家方言岛”。
除了汉语外,四川还有以藏语、彝语、羌语为母语的族群。
教育科技
2007学年初,四川拥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校)4.1万所,在校学生1973.9万人,教职工88.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万人。
全省有小学1.6万所,在校小学生696.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普通中学5093所,在校学生505.5万人。
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87所(不含技工校),在校学生98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4所,在校学生22.4万人。
全省普通高校76所,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91.8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33个,在校研究生6.1万人,博士生导师500多名。
·高等学校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警察学院
成都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西华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成都医学院
泸州医学院
川北医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成都学院
攀枝花学院
宜宾学院
西昌学院 2006年11月2日,由省展览馆变身的川科技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科技及人力资源
四川人才资源丰富,在国内综合科研实力居北京、上海、陕西之后列第四位。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84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6个,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30个,两院院士55名,各类科技人员124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9万人。
2007年,四川受理专利申请19165件,授权9935件,居全国第八位。
交通
四川处于中国西南腹地,是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叠过渡地带,中央为四川盆地,四围是高山,因此交通不甚便利。世人皆知“蜀道难”。近现代化以来,四川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交通运输随着不断建设而逐步改善。
四川货物运输在全国的重要性低于旅客运输。因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不到全国的1‰,四川货运周转量仅占全国1%,民航货运占全国超过4%,公路货运超过3%,铁路约占2.43%;旅客运输周转量占全国4.26%,其中公路占4.5%,水运占3.93%,铁路占2.5%,民航达到8%。
·公路
至2008年底,四川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0.05万公里,居全国前列,但相对于本省辽阔地域仍显滞后。其中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1.4万公里(2007年底数据),高速公路2008年底通车总里程2162公里。
目前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绵广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乐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成灌高速公路、成温邛高速公路、成彭高速公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都汶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宜水高速公路、隆纳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南渝高速公路、南广邻高速公路、达渝高速公路、泸黄攀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设或拟建的高速公路有广陕高速公路、达陕高速公路、雅泸高速公路、乐宜高速公路、乐自高速公路、乐雅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绵遂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成自泸高速公路、成南巴高速公路、成什绵高速公路、成安渝高速公路、邛名高速公路、环成都经济区高速公路等,在建里程超过1200公里。
·铁路
四川铁路总营运里程数为3009公里(2006年底数据),总长在国内居前列但密度很低。境内有宝成、成渝、成昆、内昆、达成、遂渝铁路等铁路干线。成都铁路局管辖四川、贵州、重庆两省一市的国有铁路和合资铁路。
四川正拟建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成兰铁路、兰渝铁路、成贵铁路、川青铁路、川藏铁路、西成铁路客运专线、成都—西宁—张掖铁路、成昆铁路复线等。
·水运
四川内河通航里程超万公里,其中三至七级航道里程4026公里(2006年数据)。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的港口6个。长江四川段逐步建成三级航道,嘉陵江、岷江列为国家批准的18条高等级航道,纳入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方案。四川拥有1000吨级以上船舶147艘,货船单船生产能力达到4000吨级。
2008年度,四川水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4225.67万人,旅客周转量29377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9%和1.49%;完成货运量3702.72万吨,货物周转量566411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和0.4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649万吨,其中集装箱完成吞吐量66237标箱(唯一集装箱港口泸州港完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和26%;岷江大件运输完成141批次,3.4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和17.8%。
·航空
四川拥有成都(6)、黄龙(52)、西昌(72)、绵阳(79)、攀枝花(77)、宜宾(83)、泸州(84)、达州(100)、南充(123)、康定、广元11个有定期航班通航的民用机场。(括号内数字为2008年度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国内机场排名,2008年度四川民航客运出现了下降,但货邮吞吐量仍取得了10%以上的增长。)
稻城亚丁机场以及宜宾川南机场正拟开工建设;乐山机场、马尔康机场也已列入规划建设。2008年底,成都双流机场开始建设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
目前,有中国国航西南分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和鹰联航空公司三家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四川成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也是这三家公司的基地机场。
·管道
到目前为止,四川仍是中国管道运输最发达的省份。
天然气输送。早在宋代,四川人就开始在利用天然气的同时用竹子作管道输送天然气。1950年代,四川盆地开始大规模利用天然气,通过川渝地区的管网,向成渝沿线城市供气。1980年代中期,四川盆地大部份县城已经开始使用高能、清洁的管道天然气。至2008年初,四川油气田已建成集气管道7000余公里,输气管道6000余公里,集输气站1100余座,天然气管线长度约占全国的46%。盆地内形成了以南、北输气干线为主体,以川东北、川西北、蜀南、重庆、川中五大气源开发区为依托,延伸至川、渝、云、贵、湘、鄂六省市的环形管网,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集输气网络。2007年,随着普光气田发现和开发,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已开工,总投资627亿元,干线管道全长1700多公里。 油品输送。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成品油管道兰成渝输油管道,输油能力达每年600万吨以上,川渝地区70%以上的成品油来自这条管线,是目前西南市场主要的成品油供给渠道之一。该管道起始于兰州,途经甘肃、陕西和四川三省,终点抵达重庆市。管道干线全长1252公里,是目前国内线路最长、口径最大、压力最高、顺序输送品种最多的成品油管道。
·地铁
目前,成都市正在建设地铁一、二号线。
经济与社会发展
四川省经济总量至1995年稳居全国第九位。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08年,四川GDP总量达到12,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2366.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5790.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4350.0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61.9%和32.9%。人均GDP达到15,378元,增长9.7%[4]。
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四川的发展速度偏后;同时四川农业经济数量大,所占比重高,属于农业大省。1979-2007年29年,根据同期全国平均物价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长率9.0%,次于天津、湖北、贵州等24个省份居25位,低于全国9.8%的平均水平。1978年-2008年,四川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一直在第6位至第9位间轮替,1978年位居全国第6位,1985年居第8位,1995年开始稳居第9位。四川经济增长率(1979-2007年):有13年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16年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29年间有12年年增长率低于10%,17年高于10%。GDP总量:1991年突破1千亿元,2003年突破5千亿元,2007年突破1万亿元。人均GDP:1990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国1987年突破1千元),2001年突破5千元(全国1995年突破5千元),2006年突破1万元(全国2003年突破1万元)。
2007年,四川GDP总量(最终核实数)达到10,505.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4.2%,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8%;其中第一产业2,092.06亿元,占GDP比重19.91%;第二产业4,595.51亿元,占43.74%;第三产业3,817.73亿元,占36.34%;人均GDP为12,893元,次于陕西、青海、宁夏等23省份居第24位[5]。四川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年为44.5:35.5:20.0(同期全国为28.20:47.87:23.92);2007年为19.9:43.7:36.3(同期全国为11.1:48.5:40.4),从1978年-2007年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结构渐渐趋向于合理,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有较快的发展。以2007年为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仅次于海南、广西等2省区居全国第3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次于湖北、安徽、重庆等24省份等23省居24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次于青海、辽宁等21省市居第22位。从总量上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仅次于山东、河南等2省份居全国第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次于辽宁、上海等8省居9位;第三产业增加值次于河南、辽宁等9省份居第10位。
·主要企业
四川的大型企业主要有:
攀钢集团
成都铁路局
新希望集团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
宜宾五粮液集团
宏达集团
通威集团
华西集团
川威集团
成都建工集团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到2008年12月,四川省有73家公司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五粮液(SHE:000858)。
现代农业发展初见成效 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448.4万吨,增产198.6万吨,增长6.1%;油料产量228.5万吨,增长5.2%。资阳、眉山、遂宁市畜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3%,肉类总产量1092.6万吨,增长6.1%;生猪出栏9911万头,增长5.2%。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完成造林面积42.5万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31.27%,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水利基建投资45.3亿元,新增有效灌面31.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513.8万千瓦,增长7.2%。劳务收入1077亿元,增长17.9%。
工业强省战略强力推进 2007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3868.6亿元,增长2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1%。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88户,净增1493户;实现增加值3580.7亿元,增长25.4%;净利润646.9亿元,增长51.4%。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257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增长27.1%。工业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304.5亿元,增长42.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7.0,提高30.2个点。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35.0点,企业景气指数达135.6点,均为历史最高点。
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7.9%、4.3%。淘汰555户企业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小火电机组85.6万千瓦,关停污染严重企业3331户。200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49.2%和75.8%。依法划定246个城市(县、区)、3472个农村建制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66个,投资1.85亿元。生态自然保护区166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3%。建成生态示范区99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007年,四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初步建立,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全面启动。176个县(市、区)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99.4%。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整体实现“两基”。普通高中稳健发展,招生175.9万人,在校生505.5万人。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普通高校招生29.8万人,在校生91.8万人,毕业生13.9万人;招收研究生2.0万人,在校研究生6.1万人,毕业研究生1.5万人。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87所(不含技工校),招生44万人,增加9.2万人,在校生9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4.6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268.6万人次。参加自学考试39万人,本(专)科毕业2.0万人。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 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0亿元,增长41.8%。围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核技术及新能源等6大优势领域,重点打造8个战略产品和80个重点产品,推进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1580家。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6家。有两院院士57名,59人次。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个,新获专利授权9935件,新增中国名牌17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认定授牌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30个、示范企业61户、示范科研单位73家。推广新技术1052项,引进新品种700个,开发新产品432个,有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启动10个产学研联盟试点。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2007年,全省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154个,覆盖农村人口6116万人,参合率达87.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3个。妇幼保健体系逐步完善,保健机构达202个。血吸虫病、霍乱、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大骨节病、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125.7万名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新增省级卫生县城4个,新增省、市、县三级卫生村641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2.92‰。
文化、体育等事业繁荣发展 2007年,全省中央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启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5.9%、97.1%。出版地方报纸96种、期刊335种、图书5244种,出版音像制品716种、电子出版物134种,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83.7万卷。川籍运动员获世界级比赛金牌6枚、亚洲级比赛金牌16枚。体育彩票销售15.7亿元,增长13.0%。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2007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人均消费性支出8692元,增长15.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1.2%。农民人均纯收入3546.7元,增收544元,增长1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7元,增长14.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3%。物价工作难度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9%,超出预定目标2.9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3万人,基本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4.3%。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17.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814.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参保人数205万人。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补助标准提高23.1元;222.9万人纳入农村低保。11.8万户城市低保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所有市(州)、县(市、区)建立了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十大惠民行动”全省投入资金367.7亿元,70个分项目标全部完成。解决21.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68.2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解决280.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173.3万人饮水困难,11万户农村居民住房困难得到解决。建成沼气池55.2万口,新建和改建通乡通村公路3万公里。全面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直补农村移民68万人。各级财政投入12.6亿元用于抗灾救灾。
财政金融稳健运行 2007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95.7亿元,增长31.8%,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0.3亿元,增长35%;一般预算支出1760.9亿元,增长30.7%。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三农”支出598亿元,增长39.4%,科技、教育、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分别增长39.2%、43.2%、59.9%、20.2%。省级、县级和绝大多数市(州)消除财政赤字。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950.4亿元,比年初增长18.2%;贷款余额9200.9亿元,比年初增长17.3%。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7416.3亿元,现金支出27365.2亿元,现金净回笼51.1亿元。上市公司68家,其中发行H股5家,发行A股64家。通过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共融资220亿元。保险事业稳定发展,保费总收入335.8亿元,增长39.8%。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0.11亿美元,增长36.8%;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972.8亿元,增长79.9%。外贸进出口总额143.8亿美元,增长30.5%,其中:出口86.1亿美元,增长30%;进口57.7亿美元,增长31.4%。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2.1亿美元,增长65%。外派劳务26317人次。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271家,全球500强企业已有135家到川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驻川外国领事机构7家。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签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框架协议。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42亿元,增长29.1%。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47.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投资增长33.8%,四大优势产业投资增长44.9%。其中,新开工项目9067个,增长16.2%。建成投产项目7009个,投产率48.6%;新增固定资产1724.2亿元,交付使用率42.2%。乐山多晶硅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广元紫兰坝水电站、朗木寺至川主寺公路、遂渝高速公路、成都枢纽北编组站等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建成。城镇化率达到35.6%。
服务业快速发展 2007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217.3亿元,增长24.3%。接待入境旅游者170.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1亿美元,增长29.6%;接待国内游客1856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79.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16.6%。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5.6亿元,增长17.4%。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6%。消费热点围绕汽车和住房等不断升级。光缆线路长度达30.6万公里。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33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737万户,普及率19.9%;移动电话用户2400万户,普及率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