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吴迪 百科词典 2022-09-22 02:32:39
社会,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个体构建而成的群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由于社会一般被认为是人类所特有的,所以社会和人类社会一般具有相同的含义。在科学研究和科幻小说等里面,有时亦可作“外星人社会”。 狭义的社会,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体人类活动和聚居的范围,例如村、镇、城市、聚居点等;广义的社会则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大范围地区或一个文化圈,例如是英国社会、东方社会、东南亚或西方世界,均可作为社会的广义解释,也可以引申为他们的文化习俗。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做社会学。
语源
汉语中的“社会”一词始见于《 旧唐书·玄宗纪上》。“社”指的是土地之神,或者祭祀之所;“会”就是集合。英语中的“society”和法语中的“societe”均源出于拉丁语“socius”,意为“伙伴”。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将英文“society”一词译为汉字“社会”。近代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袭用此词。 在西方,英语 society 和法语 socit 均源于拉丁语socius一词, 意为伙伴。 现代汉语中的“社会”这个词,已是一个抽象名词,词语来自日语,是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对西方“society”的翻译。将“society ”一词译为汉字“社会”。但“社会”在 古汉语中,基本上是一个抽象名词,特指每年春秋两季乡村学塾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集会。 《辞海》上举《东京梦华录·秋社》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词:“八月秋 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以致雇倩祗应、白席、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但这个词传入日本后,渐渐别有所指。据日本学者铃木修次考证,在江户末期,日本已将以教会为中心的教团、教派称作“社会”,近代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袭用此词,中文的“社会”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才具有现代通用的含义了。社会起源
人类从一万年前就已经学会群体生活,并渐渐形成原始部落;在这个原始部落里,他们因为周遭的环境所影响,会迁居或是定居,并慢慢培养生活方式习惯,而演变成独特的文化。当这个文化变得比邻近的部落较为先进或强大,并互相影响,便形成了文化圈。当这个族体变得壮大或人数众多的时候,他们就会在一个地方定居并把一个聚居点建立起来,变成文明社会和城市文明。社会的特征
社会是人类相互有机联系,互利合作形成的群体。人类社会与人群的区别在于: (1)社会各成员之间联系是必然的紧密的; (2)社会具有较复杂的组织结构; (3)社会具有相对集中统一的价值取向、文化特征并得到成员的基本认同; (4)社会中有比较健全的生存和生产的职能和分工,具有对环境的适存度。 社会的特征主要有: 1.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是由人群组成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的。 2.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 3.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社会群体。 4.具体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 5.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任何一个具体社会都是从前人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同时,又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非连续性。 6.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社会的类型
·马克思的分类
卡尔·马克思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依据提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并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出现 。后来人们将社会基本形态概括为5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为其初级阶段)。 社会学对于社会类型还做了其他区分。从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上分为: 1.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这是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社会,特征为:靠狩猎和采集果实生存,社会群体较小,生活区域变动不居,几乎没有专门的劳动分工,建立在血缘和亲属联系的基础之上。 2.畜牧社会。通常出现于不适于耕作而适于放牧、饲养牲畜的地区。特征是:开始出现剩余产品、私有财产,以及等级、阶级、群体间的冲突和战争,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制度开始形成。 3.初民社会。是在适于耕作的地区,随着人们初步掌握耕作方法而出现的。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上升为主要生产方式,狩猎与采集果实降为次要方式,出现了较大规模定居的社会群体,与畜牧社会一样,不平等和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4.农业社会,又称前工业社会。是随着“犁”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犁的发明,铁具的使用,畜力、风力、水力的应用,为较发达的农业生产和小作坊手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社会剩余产品大量出现,社会阶级体系和分层体系更加巩固,官僚制度、官僚阶层有很大发展。 5.工业社会,又称现代社会。是自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蒸汽机、电力等机械动力代替人力、自然力之后,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开始形成。出现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和劳动分工体系的专业化,形成了现代的官僚制度,以及教育、医疗、保险、服务等现代化社会机构与制度。同时,不具人格的社会关系逐渐取代了血缘的、亲属的社会关系。80年代以来,一些社会学家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认为在这种社会中自动化、信息技术将得到普及和发展。其特征是:从生产产品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居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在中心地位,并且是社会革新与制订政策的源泉;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以及创造出新的“智能技术”。·滕尼斯的分类
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从社会组织形式上区分社会类型,提出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前者又称共同体,指传统的社会。后者又称交往社会,指现代工业社会。·伦斯基的分类
美国社会学家伦斯基(Gerhard Lenski), 根据科技、信息交流和经济几个方面把社会分类为: (1)捕猎社会 (2)低级农业社会 (3)高级农业社会 (4)工业社会。捕猎和采集为主的部落定居下来成为农耕村镇,而村镇又会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最终成为城邦,或者国家。 现代人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强烈反对这种文明发展的严格阶段的分类方法。事实上,更多的人类学研究数据证明复杂性(文明、人口增长和密度、专门化等等)并不总是采取分等级或者分阶层的组织形式。另外,文明相对论作为普及的途径/伦理已经广泛代替了关于文明的原始概念,“较好/较差,或者发展过程”(包括物质文明、科技和社会组织)。 此外,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还从文化角度将社会区分为无文字社会或曰文字前社会与有文字社会,以有文字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组织
人类社会经常根据其主要的谋生手段(生产方式)而组织起来。就如上面“社会的发展变革”中提到的,社会学家将社会区分为捕猎社会、游牧社会、农林或简单农业社会、高级农业社会(也称文明社会)。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应该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分类中区别开来。 通常社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个体度过危机。传统意义上,当一个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需要帮助,例如在出生、死亡、生病、天灾时,需要依赖其他成员的某种形式的帮助——象征性的、精神上的、语言上的、物质上的、经济上的、医药上的、或者信仰上的帮助。这种情况可以在所有的社会文明中看到。典型来说,慷慨宽大的个体和团体,既福利社会,由此获得声望。相反的,社会成员也可以避开或者惩罚那些违背了规则的成员。这种互惠和惩罚的机制,在很多不同人类团体中都可以看到,趋向于成为一种制度或习俗. 很多社会会要求一些个体或者团体去实施帮助和互相帮助。一些社会会给某些做出贡献的个体或者团体授予一定的地位。这种认同是给与个体或者团体以名字、头衔、着装,甚至金钱的奖励。在很多社会,男性尤其倾向这种行为和由此带来的奖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