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
拉祜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少数民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哥搓”、“缅”、“目舍”、“苦聪”等。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约80%的拉祜族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人口数为453705。使用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族人民长期与汉族、傣族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姑娘 拉祜族渊源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历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进入今云南境内,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时期,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体被泛称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自唐代起,拉祜族先民自金沙江南岸地带分东西两路陆续南迁。其中西路一支,经今弥渡、巍山,渡澜沧江,到达临沧,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是为“拉祜纳”。东路一支,顺今哀牢山西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分布在澜沧江以东地区,是为“拉祜西”。与拉枯族在历史上有密切关系的彝族,称拉祜纳为“大倮黑”,拉祜西为“小倮黑”,称拉祜族寨子为“倮黑加”。元、明两代,拉祜族人民多处于傣族土司统治之下,清末在今澜沧县设镇边厅。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原始宗教信仰在拉祜族中的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拉祜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是万物有灵观念和崇拜心理。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 由于长期的游猎生活,拉祜族养成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尊敬老人的道德风尚。每到冬季,拉祜族寨子的男子都要集体狩猎,所得猎物平均分给寨中族人,并将最好的脊肉送给最年长的老人。拉祜族的大家庭多由若干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小户组成,一个大家庭常有六、七个小户,大者达二、三十户。
社会经济
山村新居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临沧、思茅、元江和墨江等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先后形成封建地主经济;澜沧东北部、双江、景东、镇源、景谷等地虽然基本形成封建地主经济,但生产落后,土地集中程度不高,尚残存村社组织和土司制度特权剥削。这些地区的拉祜族,约占本民族总人口的半数左右,所用农具与汉族基本相同,但耕作粗放,产量较低。地租一般占产量的一半。手工业有打铁、纺织、制竹器等,一般属于自给自足的副业,很少在市场出售。隶属于傣族土司的拉祜族村社,社会状况亦参差不一。耿马拉祜族为傣族土司农奴;澜沧西南部、孟连和西双版纳等地拉祜族为傣族土司贡纳制隶属农民,本族部落首领与成员间初步形成封建隶属关系,但亦有不少地方还残存着大家庭公社组织。这些地区的生产更加落后,生活更为贫困。铁制农具昂贵,十分缺乏,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产量很低。除农业外,还有季节性的狩猎、养蜂和采集,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金平县拉祜族(苦聪人)的社会经济则严重倒退,他们在森林中从事原始迁徙农业,住的是仅有一人高的简易小屋,不会纺织,以兽皮或蕉叶蔽体;19世纪时还采用“无言贸易”方式与外族交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拉祜族人民享受到了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人民政府根据拉祜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于1952—1956年分别实行土地改革或和平协商土地改革。通过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以及直接过渡等政策,于1958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拉祜族地区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有了根本改善,许多地方种植了双季稻,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建起了规模可观的炼铁、农机、制糖、纺织、造纸、水泥、采煤等厂矿企业,其中澜沧铅矿是云南省著名的大型企业。还兴办了一批发电站,仅澜沧县有兴建大小电站70多座,全县大部分地区实现了电力照明。原来各县、区、乡间只有崎岖小径,现在兴修了公路,邮电事业已能为最偏远的居民点服务。国营商业和农贸市场繁荣,普遍办起小学,县有中学,还培养出部分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一支有文化的民族干部队伍业已初步形成。昔日瘟疫流行,死亡率很高的拉祜族地区,由于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建立,疟疾等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过去令人生畏的勐朗坝,如今已变成近成人的新兴城镇。文化艺术
拉祜族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拉祜族民歌有颂歌、叙事歌、儿歌、情歌、丧歌等五类,各具特色。歌曲、乐曲和舞曲形式多样,节奏多为复拍。乐器有芦笙、口弦、三弦、锣、箫、笛子等。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动作多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薅秧舞、割谷子舞、打谷舞、丰收舞、孔雀舞等。从傣族传人的摆手舞,已带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与傣族摆手舞略有差异。拉祜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多与劳动、颂扬反抗压迫精神有关,形象生动具体。长篇史诗《牡扒密扒》为研究古代的经济生活、原始采矿业、婚姻制度和民族迁徒史的重要作品。诗歌有一种称为“陀普科”的隐晦语,具有为群众喜见乐闻的隐晦规律。 72路“打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拉祜族民间歌舞文化遗存之一·拉祜族72路“打歌”
双江拉祜族在漫长的与大自然抗挣中创造了悠远而鲜活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72路“打歌”。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拉祜族民间歌舞文化遗存之一。 2002年以来,我县由民间自发组成拉祜族民间文化收集整理工作小组,通过不懈努力,共收集整理到了72个打歌套路,这些打歌套路目前已被省、市人民政府分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临沧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嘎克”是拉祜语,意为“打歌”,就是边跳舞边唱歌边演奏。双江拉祜族72种套路“打歌”有《大路歌》、《三角歌》等,每种套路的舞姿、步伐不同,合拍的演奏曲调各异。“打歌”,相传最初源于烤火——拉祜族喜爱狩猎,每次狩猎回来,全村人就围坐火塘边边吃猎物边烤火,大家有时伸左脚烤,有时伸右脚烤;有时烤正面,有时烤背面,有时烤侧面……慢慢的这些动作就被连贯起来成为了自己自娱自乐的舞蹈,后来拉祜人又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动作也容纳到舞蹈中,如《摇娃娃歌》、《犁地歌》、《磨面歌》、《挖地歌》等。拉祜族还善于模仿动物的动作,把动物的动作也吸纳入舞蹈中,如《箐鸡摆尾歌》、《鹌鹑歌》、《公鸡打架歌》等等,使舞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姿。 拉祜族的伴奏器乐主要以芦笙为主,芦笙悠扬婉转,爽心悦耳,拉祜族有句口头禅:“吹起芦笙唱起歌,啊哥啊妹来打歌”,足见拉祜族对芦笙的眷恋。但殊不知芦笙却有一个动人心魄的传说:《唤儿归》 相传,在遥远的蛮荒时代,天神厄莎让扎迪和娜迪两兄妹成婚生了五个男孩和五个女孩(人类起源传说),两夫妇艰难地把儿女抚养大。为儿女能自食其力,扎迪教会了五个儿子狩猎的本领。五个儿子都非常勤劳,一遇农闲时节就上山狩猎。有时一去就是一年半载。扎迪和娜迪非常想念儿子,每天傍晚就站在门前高高的山岗上呼唤儿子的名字,盼儿子归来,但每次儿子都不能整齐归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夫妇俩年岁大了,无力时时呼唤儿子的名字。扎迪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五根一尺多长的细竹管经加工后插进葫芦里,制作成一种能从各个管中发出不同声响的器物。这种器物吹起来声音悠远却又省力。一天他把五个儿子叫到身边,他吹响器物让每个儿子静静倾听,然后叫五个儿子任选一个竹管中自己喜欢的声音。五个儿子各自认定了自己喜欢的声音后,扎迪告诉五个儿子:“啊巴(父亲)、啊咩(母亲)老了,没有力气呼喊你们的名字,从今以后你们在山上、箐里,只要听到今天你们认定的声音就是啊巴和啊咩在呼唤你们的名字,就是啊巴和啊咩想念你们了,一听到声音,你们就要快快归来。”从此五个儿子一听到竹管声就如约而至。踏春而舞 这一竹管加葫芦的器乐被流传了下来,形成了今天拉祜族人人喜爱的芦笙。拉祜族也因此继承了祖先的遗风——善于狩猎,喜欢“打歌”。 拉祜族“打歌”形式上是全寨围成圆圈的集体舞蹈。其中领舞的“打歌师傅”吹着芦笙,是“打歌”场上的总指挥,他们有精湛的“打歌”技艺,是“打歌”场上的核心人物。“打歌”活动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以《三脚歌》起点,以《大路歌》结束。打每一个歌时也是以《三脚歌》起步,以《大路歌》收尾。 拉祜族“打歌”受节令限制。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不打歌,传说这期间种子已睡不能唤醒它,而七月十五以后种子已经醒来,要使它快快长大,快快成熟,这期间是“打歌”的旺季,同时也是拉祜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男女青年聚集在田边地头“打歌”、唱曲或追逐嬉戏找恋人。 双江拉祜族72路“打歌”,就是一部双江拉祜族人民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织布·拉祜族服饰
拉祜族多数聚居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少部分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于澜沧江以东各县。拉祜族渊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逐水草茂盛的草原,由北向南迁徙定居于澜沧江流域。其服饰反映了本民族早期的游牧文化,也体现了近代的农耕风格。 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特点。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至今,拉祜族仍然非常喜爱穿传统服饰,透过拉祜族服饰,仍可窥见古代氐羌系统民族衣着形象。唐代文献中记载,古代乌蛮“妇人衣黑缯,其长曳地。” 拉祜族妇女服饰因支系而异。或穿窄袖短衫饰以彩色布条;间隔出红、黑、白三色;或穿黑色、蓝色右斜襟、高领、高衩的长袍,衣领周围及袖口镶有红、绿花条纹布条,并嵌有银泡或半开银币,表示富有。长袍开衩很高,衩子两边镶有红、蓝、白、绿等彩色几何纹布块,不同颜色的四块布拼成一个小正方形,一个个正方形连接成几何图案花边。下穿花边筒裙。黑色衣服上缀以色彩斑斓的图案,显得格外庄重富丽。 拉祜西妇女头缠蓝或黑色布包头。她们喜欢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末端长长地垂及腰际。拉祜西支系妇女喜欢裹0 . 3 米多长的黑色头巾。有时,姑娘们包头上加一块折叠的白底印花毛巾。她们平时多赤足。有地方妇女还有用黑布裹腿的习惯。在她们出门时,总是肩挎背包,既装物品,也显示自己纺织技艺。 拉祜族男子穿无领右开襟上衣和裤管宽大的长裤,裹黑色头巾。在云南澜沧等拉祜族地区,男穿黑或蓝色对襟短衫,用银泡或银币(半天)、铜币做纽扣,黑色、蓝色的布包头或戴瓜形小帽。澜沧县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蓝黑布拼制而成,下边镶一条较宽的蓝布边,顶端缀有一撮约1 5 公分长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则用黑布长巾裹头。成年男子还带一个烟盒和烟锅,身挂一把长刀。同汉族、傣族接触比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喜欢穿汉式和傣式服装。 现在,青年小伙子多在对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姑娘们则在衣衫下衬上一件白汗衫,下摆露在筒裙上面。他们认为,白色与黑色相配,象喜鹊一样漂亮。 拉祜族男女过去均喜欢剃光头,但未婚女子不剃,婚后妇女要在头顶留一绺头发,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别。现在多数青年女子已蓄发梳辫,偏远山区的拉祜族妇女仍保留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又是妇女美的标志。 拉祜族男女均喜戴银质项圈、耳环、手镯,妇女胸前还多佩挂大银牌。节日或盛装时,男女均喜长方形的背袋。背袋系自织的青布或红白彩线编织而成,袋上饰有贝壳和彩色绒球。男女青年恋爱时除赠送绣荷包、腰带外,背袋也是定情物。·拉祜族建筑
拉祜族住所,多依山而建盖在幽竹丛林深处,树林繁茂的山头或山腰上。建筑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地式的茅屋,一类是桩上竹楼。拉祜族的住房一般有三间,中间一间为客房,进门右方墙角就是神龛。勐海县等地拉祜族的住房是竹楼式的,房子隔成两间,里间是家长的寝室,也是供家神的地方。风俗习惯
拉祜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男子裹黑色头巾,穿无领大襟衫和裤管宽大的长裤。拉祜纳支系妇女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末端从背后垂及腰际。她们穿开岔很高的长袍,衣领周围和岔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几何纹布块或条纹布条,沿衣领至开襟嵌有银泡。拉祜熙支系妇女则穿短衣褶裙或统裙。同汉族、傣族人民交往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爱穿汉式和傣式服装。拉祜族主食大米,辅以玉米、薯类、豆类、养子等。蔬菜有萝卜、青菜、瓜类、豆类,喜吃辣椒。拉祜族男女都喜吸草烟,也吃煮茶,尤嗜饮酒。拉祜族十分热情好客,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起饮酒会餐。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拉祜族认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肴。房屋建筑为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干栏建筑——楼房。适应小家庭组织的木桩建筑有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另一种是大型竹木建筑,一般由12根至21根木桩架起,内分若干住房。受汉族或彝族影响的村落,通常采用汉式土墙平房,房顶以茅草或木板覆盖。 拉祜族的丧葬实行传统的火葬,亦有采用土葬的。有集体墓地,垒石为坟。·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过去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在本民族内禁止五代以内直系血亲结婚。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但不允许婚前发生性关系,非婚怀孕受严处。农闲之际往往由男青年结伴串寨,以葫芦笙、树叶一类乐器向寨子里的姑娘发出邀约信号,姑娘闻声,相约出寨,一起去寨外林地对歌,互吐衷情。 拉祜族青年男女换包头巾定情后,就分别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父母就立即托媒人去求亲,双方父母同意后,就在男方家举行婚礼。举行婚礼当天,男女双方家里都要杀一头猪。男方首先将猪头送到女方家,将猪头砍成两半后,一半留在女方家,一半由男方又带回来。接着,女方也照此办理,将自己家杀的猪头送到男方家,切成两半后,留一半在男方家,另一半女方自己带回。之后,男女双方将各自的两半猪头合在一起,以表示骨肉之亲和新婚和睦之意。 这天,新郎新娘要一同下山背水,一同上山砍柴,然后将新背的水,新砍的柴送给女方家,同时还要献饭给岳父岳母。接着,新郎新娘再回到男方家里献水献饭,再到寨庙里磕头和供奉礼肉。接着,由村寨老人主持祭寨神仪式。祭礼完结新郎新娘再到男女双方家里祭祖和敬拜父母亲戚。上述这些仪式完成后,新郎新娘便和宾客一起吃鸡肉稀饭,接着便进入婚礼的高潮——大规模的对歌活动。 晚上要闹新房,届时宾客们,特别是年轻人会挤满新房,尽情地闹房。传统的闹新房过程是:新娘端来一盆热水,亲切而甜密地喊丈夫洗脚,丈夫把脚伸进盆里,妻子便帮他把脚洗干净。这时候,闹新房的人们故意用火塘灰把新郎的脚弄脏,让新娘重洗,或在热水里撒火塘灰,让新娘重去打洗脚水,如此反复多次,新娘机警麻利地把新郎的脚洗好,把从娘家带来的一双新鞋给新郎穿上。据说这样做是为了考验新娘的脾气是否温和,为人是否可亲,以及做事是否麻利、机灵等。此外,还可以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向新婚夫妇索要喜烟、喜糖、喜酒等。·拉祜族礼仪及禁忌
拉祜族人家的卧室,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拉祜族以敬老为荣,每年大年初一抢到的新水,要先后给老人洗脸。吃饭时,第一碗要先添给老人;敬酒敬茶时,要先敬给年岁最长者。此外,拉祜族不准在树下大小便。 到拉祜族人家做客,不得随意触摸神桌和神桌上祭献神灵的东西,也不能在神桌上摆放东西,特别忌讳摆放肉类,更不能触动专供给家神敬水献饭用的两节小竹筒。火塘是拉祜族家庭的核心,拉祜族视火塘和神龛一样神圣,不得对着火塘吐口水,火塘的上方不能坐人,不能跨越火塘,不得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和锅庄石。拉祜族忌讳打枪杀狗,忌吃狗肉,所以到拉祜族地区,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吃狗肉,不得在火塘上煮狗肉。 拉祜族妇女产后3日内,忌讳外人进家。贸然闯入者,必须接受主人家的请求,认婴儿为干儿子或干女儿,给婴儿取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做婴儿的干爹、干妈,并按礼节送点钱物给孩子做纪念。拉祜族饮食及习俗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是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筛新米 拉祜族日常喜欢将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忌杀狗,不吃狗肉。烤肉多用麂肉和野猪肉,也用牛肉和鸡肉。 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嗜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典型食品主要有:松鼠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拉祜烤肉
是拉祜族的风味佳肴。拉祜烤肉别具特色,原料过去多用野兽脊肉,现今多用牛肉、猪肉、鸡肉制作,制作与羊肉串大致相同,选好脊肉切成薄片,竹签穿串,抹料烘烤。较为别致的是用鸡肉原料时是将全鸡切分成若干大块,然后用锤将骨敲碎,如江浙一带的敲鱼片,均匀地涂抹上花椒粉,辣椒面、蒜泥、姜汁、食盐、用竹棍夹起在炭火上烘烤。烤制时要勤翻动,距炭适中,达到黄而不焦,脆而不枯,酥而不糊。宗教信仰
大鼓祭祖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大乘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中,原始宗教在拉祜族的信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前,拉祜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拉祜族认为万物均有精灵依附,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现象均有精灵主宰,因而对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力表示崇拜。拉祜族崇拜多神,诸如天神、地神、雷神、司报神等,都是拉祜族崇拜的重要之神。拉祜族巫师称为“魔巴”。魔巴主持各种原始宗教仪式,为人驱鬼、治病、合婚、安灵。魔巴主要由男性担任,也有极少数女魔巴,可世袭,但大多数是跟着老魔巴慢慢学会的。魔巴不脱离生产,没有法衣法器,靠占卜、念咒语和杀牲来驱鬼祭神。其占卜种类有鸡骨卜、羊肝卜、草卜等,经占卜确认鬼的种类及杀牲的大小、数量和时间。魔巴除占卜、念经外,还兼行草医,并熟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社会上有一定威望。清初,大乘佛教经大理僧侣杨德洲传入后,拉祜族民间也流行此教。佛教在拉祜族地区传播期间,汉族的天文历法、医药学、农业生产技术及父系意识等也相继传入拉祜族地区,对拉祜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20年基督教传入拉祜族地区。首先传教士先入驻澜沧。到20世纪30年代,仅澜沧县教堂学校就有上百所,教徒达20000多人。继基督教之后,天主教也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拉祜族地区,但其传播范围不及基督教,信者不多。拉祜族节庆活动
“葫芦节”是拉祜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此外,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拉祜族过火把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一日,为拉祜族的“扩塔”即春节,也就是拉祜年。·葫芦节
每年农历的十月初十,是拉祜族人民的“葫芦节”,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每年这天拉祜族人民,穿着灿烂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带着自酿的美酒与糯米做的粑粑,杀猪宰鸡,集中在每个村子的广场上,开始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 年青人、老人们吹着芦笙,姑娘们跳着欢快的集体舞,舞蹈尽情的表现着在四季之中,人们从最开始的犁地,撒种开始,一直跳到最后丰收的喜悦,感谢上天赐予的阳光和雨水,感谢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的美好年景。入夜,燃起篝火,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低沉的木鼓,老人们把自己一生的遭遇,从母亲辛苦的生育,艰难的成长历程,直至成亲,离开父母,养育自己的子女,到青春不再,满目沧桑,一个个哀怨、凄美的故事随着老人的歌声,在月色中缓缓道出,在这如水的月色之下聆听着这嘶哑的声音,火光跳跃,木鼓声声,仿佛生命之河正在身边慢慢流走,而那一去不回青春年华,也好象又开始在这月色下流淌、环绕。 就这样,在以后的三天三夜中,拉祜族人民不停的跳着、唱着。渴了,停下来喝口米酒,饿了,吃一口粑粑,再接着跳,接着唱,累了、困了就休息一下,别的人再继续,用他们或优扬,或嘶哑的声音歌唱着生命的欢乐与哀愁,用他们或年轻,或衰老的身体表达着对“葫芦”这种带给他们生命的圣灵的感激与敬意,无论一生中是否经历许多的苦难,“生命”是永远值得感谢的。·祭太阳神节
澜沧县拉祜族太阳神庙,建在背东向西的山坡上,除了在右头顶上留着智慧之辫的祭司能进去之外,任何人严禁入内。 祭太阳神在立夏日,拉祜人说,这是一年中太阳赐光最多的一天。凌晨,妇女们手持竹箩,内装爆米花,围着寨心桩边跳边撒,敬献神灵,祈祷年丰。跳完,男人们敲着锣鼓,手持长刀,列队向山坡行进,先到太阳神庙下方的祖庙里烧香磕头祭祀祖灵,然后到太阳神庙,列队庙旁,举行祭祀。祭司念咒,人们边唱边歌,边撒爆米花。此时太阳偏西,阳光直射神庙,金色的阳光、雪白的米花映衬着人们肃穆的面孔。直到祭司念完咒语褥词,人们把爆米花全部撒完,太阳落山,整个仪式才告结束。·拉祜扩塔节
拉祜扩节(又名:扩塔节)就是拉祜族的新年佳节,分为过大年、过小年两次。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过大年,正月十五是小年。大年一般要过 5 天,从大年三十开始至正月初四结束。年三十以前,所有分散居住在田棚、地棚里的人,都要返回村寨,清理居室,打扫寨场,收洗衣物行李和炊具。除夕这天,家家蒸糯米饭、春糍粑,寨子里碓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寨内男子要举行一次狩猎活动及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诸如打秋千、打陀螺、跳歌等。这此年节活动,数跳歌最引人入胜。跳歌又称跳芦笙舞,在拉有电话灯或燃有篝火的寨场上举行。上一篇:卫星影像跟踪企鹅栖息地
下一篇:芙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