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故事

廉吏于成龙事迹是不是真的 揭秘真实的于成龙是怎么样的

知乎者也 历史故事 2022-09-21 10:42:46

说到于成龙其实还是有不少的人知道这个人的,他被誉为是是天下第一廉吏,而且还是有相关的电视剧出品了。所以这个人是真的厉害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是要有多廉洁才能被誉为是天下第一呢?他被誉为天下第一廉洁到底是真的还是说假的呢?那么真正的历史上的于成龙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于成龙》在央视热播后,很多人问,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其实,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以为人物。今天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

于成龙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与我们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些硬件条件可能还不如我们。

落榜复读生,智商平平。于成龙是明代御史中丞于坦后人,但家道早已中落。虽然志向高远,偏偏考试不行,二十多年过不了科举关。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23岁的青年于成龙在太原参加乡试,结果与举人擦肩而过,只中了个副榜贡生,就是落榜生中基础比较好的,可以免费到国子监复读。

不久明亡清兴,一耽搁又是几年。清朝恢复科举之后,于成龙又考了几次,仍然考不上。终其一生,他的最高学历还是落榜复读生。后来当了大官,在一些重要场合,礼仪规定必须写明职务级别和学历。这项规定对他来说无异于羞辱,等于举着牌子告诉所有人:我不但学历低,还是“伪”学历。局势稳定后,官场中人普遍高学历,低学历低人一等,当事人当然自卑。

不过于成龙就幸运地遇上了好领导,而且不止一个。在清朝官场腐败成风的情况下,这是他莫大的幸运。他遇到的金光祖、张朝珍等几位开明领导,都能够慧眼识人,举贤任能,对卓尔不群的于成龙高看一眼、厚爱十分,顺境中大力提携,逆境中全力保护,终使于成龙战胜困难,大器晚成,步步高升。

在清代官场中,于成龙本人的任职条件很差,至少有三大缺陷。

首先是学历很低,以明朝低微的副榜贡生资格,在改朝换代后的清朝做官,根本不能与人家状元及第的学霸相提并论,自然没有多少人能看得起。其次是年龄太大,于成龙任罗城县令时,已经45岁了。这是一个即将步入老年、对仕途十分不利的年龄,严重地制约着今后的发展空间。同样的清代官员,人家年羹尧31岁时就是四川巡抚,蒋益澧34岁任广东巡抚,马齐35岁任山西巡抚。而典型的官二代岳(其父为陕甘总督岳钟琪),26岁时即任山东巡抚。与他们相比,45岁才任县令的于成龙堪称叔叔辈人物,毫无竞争性可言。第三是没有靠山。出生在吕梁方山县的偏僻山区,既非皇亲国戚,也非豪门富商,社会关系简单,与达官贵人八竿子也打不着,活脱脱泥腿子农民一个。就这个样子,想在清代官场有所作为,如果没有特殊的操守,没有贵人的扶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幸运的是,于成龙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廉能表现,而且遇上了几个好领导。需要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好领导”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对于成龙的关照与厚爱。

于成龙为什么如此成功呢?

主观上,与人民紧紧相拥。于成龙书读得很多,加上祖先的影响。儒家倡导的“民本”思想、“为生民立命”的价值取向,是他人生的基本信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明末的腐败和明末清初的战乱,让他对人民的苦难抱有深深同情,坚定了他的使命感。正因为如此,当有人劝他别去罗城找死,暗示他副榜贡生前途有限,不值得拼命,他一抒胸臆,解释了别人的疑问:科举制发明之前就没人做大事吗?我去罗城不求富贵温饱,只求“天理良心”,老百姓活得好一点。

他卖掉房产凑齐路费,毅然赴任。“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宁愿吃糠咽菜,也不拿他们一个子儿。深入虎穴卧底,与土匪称兄道弟,然后从重从快活埋了匪首。所到之处,无不迅速恢复秩序,人民安居乐业。——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康熙帝称他是“天下廉吏第一”,至今人们还把他同“清官”等同,其实这是不全面的。于成龙不但清廉自爱,而且大有作为、善于作为,施政目标始终是保土安民,代表和维护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人民性清晰。因此,于成龙的“得票率”自然高于曾国藩、左宗棠。

客观上,于成龙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大时代。1661年(顺治十八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年,康熙皇帝登基,中国古代文明的黄金时代开启。同样也在这一年,老书生于成龙当上了罗城县令,幸运地赶上了大时代的特快列车。

“察吏安民”四个字正是康熙皇帝的执政理念,直指时弊,顺应民心,符合时代要求,契合于成龙这类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康熙帝围绕安民从严治吏,多次说“朕事事以百姓为念”。对这样的君主,于成龙没有理由不忠诚。而他的忠诚不是说在口头上、写在文件里,而是体现在保土安民的实际行动上,甚至愿意付出生命。

他的忠诚还表现在胸怀坦荡,不揣摩上意,只要对社稷苍生有益的事就大胆去做。在两江总督任上,于成龙请求皇帝破格提拔与自己同名同姓的爱将、同样廉洁有为的小于成龙。康熙帝力排众议加以支持,最终小于成龙也成为名臣,贡献多多。假如没有志向的一致和心灵的默契,这样的故事不可能发生。

于成龙去世后,康熙帝还向人打听他的事迹,并且感慨说:“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其实,经过一个甲子的努力,康熙的清官能吏队伍蔚为壮观,除了两个于成龙,还有张伯行、范承勋、格尔古德、赵申乔、彭鹏等等,名单很长很长。没有这样一个名单,就没有康乾盛世;没有康熙这样志向高远的卓越政治家,就没有这份名单,两者互为因果。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