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也叫什么(科普:啥叫“黄色新闻”)
写这种话题挺没意思,没有啥温度。
总统接见了一位普通少女
1897年的某一天,白宫前面的草坪上,美国总统麦金利接见了一位“普通”的古巴少女——埃文赫利娜•西斯库罗斯。纽约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件,普利策的《世界报》用了12栏半的篇幅!但是,比起此次事件最大的赢家《新闻报》,还是逊色很多。
在此之前,《新闻报》已经用了375栏详细刊登了西斯库罗斯的具体情况:她是古巴起义领袖的侄女——不堪忍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反抗者,一个如圣女贞德般的少女英雄。因为参与起义而被捕入狱,并且遭到搜身等非人道的待遇!
美国人最初对西班牙镇压古巴民族起义,甚至导致10—20万人死亡这一事件并没特别义愤,而西斯库罗斯却成了舆论沸腾的最后一把火,甚至总统夫人都参与其中,抗议西班牙非人道迫害弱者。
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报业大亨,赫斯特——电影《公民凯恩》主角的原型。
一个野心勃勃的富二代
赫斯特可不是什么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者。他对于报纸的狂热让人感到不可理喻。
这个被哈佛大学开除的富二代,在学校期间干得最成功的事儿除了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就是办杂志。这使得他的政治热情有了很好的发泄渠道。所以当他来到已经声名鹊起的《世界报》实习,普利策的煽情主义风格和发动社会运动的做法,更点燃了他对报业熊熊燃烧的热情之火。
1887年,从任《旧金山考察报》主编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蓝眼睛,高个子,羞羞答答,有着与其身高不符的尖嗓子的年轻人,24岁的民主党议员赫斯特。他最终将带着他的梦想冲进纽约,挑战他曾经的偶像——普利策。
那个黄色的小孩子犯了什么错
普利策的《星期日世界报》有个著名的漫画,《霍根小巷》。主人公是个每天咧着嘴傻笑的孩子,他穿着宽大的袍子,到处游逛,嘻嘻哈哈,有点像小时候看的“三毛流浪记”。这个孩子,他的袍子是黄色的,所以“the yellow kid”就成了一种特定称谓。
普利策没有想到的是,某一天,他发现他的团队带着黄孩子集体消失了!他们出现在赫斯特的《世界报》上。不甘示弱的普利策只好重新组队,绝不放弃黄孩子。
两家报纸的推销员,都拿着印有大幅黄孩子的招贴画,到处宣讲推销,商场戏院车站地下通道过街天桥到处贴满了“the yellow kid”。
煽情是媒体从诞生那天就有的属性,或隐藏或呈现,普利策将其用到极致。而代表底层人民,是最好的旗帜。抱着打败普利策决心的赫斯特,在这方面只能说真是天才,请看他的新闻标题:
“杀死小贝西的神秘凶手”
“狂风使儿童丧命”
“是什么使他偷窃”
“年轻姑娘为何寻短见”
“为了爱,女人这样的事也做”
似曾相识否?
把煽情主义的通俗化发扬光大,并佐以更新颖的技巧和形式,赢得更多的读者——这种行为的劣质产物,就被叫做“黄色新闻”。它源于竞争,力求耸人听闻无下限,力求读者无需判断而狂热。
回到那个被接见的少女
西斯库罗斯只是赫斯特的手段和技巧之一。
战争爆发前夕,赫斯特派驻在古巴的记者,画家雷明顿致电赫斯特,认为没有战争的迹象,赫斯特回电“留在那里,你提供图片,而我将提供战争”。
事实上,从1895年开始,已经有很多美国报纸关注古巴,赫斯特和普利策更是出于对新闻的竞争,派驻特派记者。不得不服气的是,赫斯特的记者,才能堪比特工。西斯库罗斯的确是作为起义参与者被判20年监禁,而赫斯特的记者居然成功营救了她,并且把她送到美国,才有了白宫前的总统接见。
无法肯定地说,报纸促成了“美西战争”,但不主战的麦金利却被骂为“软弱的,卑劣的,迎合暴民的政客”以西班牙驻美大使通信的形式,登在《新闻报》上。
“缅因号”军舰在哈瓦那被炸沉,原因已经没人在乎。《新闻报》悬赏五万美元给提供罪犯消息的人。主编用两三个美术字做标题,填满报纸的头版。“在没有出现最大的铅字时,可将 必战 两个字排成一行横贯全版。这两个字果真被排成一行,并且被爱国报童沿街喊叫了多次。既然战争必将爆发,这也就无妨了。”
战争最终爆发,当然也是帝国主义狗咬狗的结果,我广大吃瓜群众喜闻乐见。谁叫他亡我之心老不死呢!
总结
“黄色新闻从最坏处说,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黄色新闻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
*@_@*